实验室概况:
实验室科研工作集中于电磁场理论与天线技术领域,在周期性电磁表面的电磁带隙(EBG)理论、周期性结构的高效时域数值算法、及基于准周期电磁表面的反射阵/透射阵天线方向上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果;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了“界面电磁学”这一具有基础共性的新研究思路。提出的基于界面电磁学的新型相控阵天线技术,在体积、功耗、成本上具有突出优势,已应用到雷达着陆系统和高速数据链系统的装备研制中,对于提升我国国防装备能力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实验室积极开展计算电磁学研究。计算电磁学利用计算机求解电磁学方程,可以精确预测复杂边界条件下的电磁场分布,已经成为现代电磁系统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在通信、雷达、电路设计、电磁兼容、地球物理勘探、医疗诊断、纳米光学等领域都取得了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实践也不断对电磁仿真算法的速度、精度、和应用领域提出新的要求。我们一直从事计算电磁学算法的研究,致力于提高电磁建模与逆散射算法的计算效率。在电磁建模算法的研究领域,课题组研究了多尺度目标,准周期结构等问题的快速求解算法,利用问题本身的特性,研究有效的数学方法求解,实现快速求解。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现代天线理论、设计与测量,新型电磁材料的探索和应用,计算电磁学建模与仿真,应用电磁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等。
实验室负责人:
杨帆 教授,
1997
年、
1999
年在清华大学获学士、硕士学位,
2002
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博士学位。曾任教于密西西比大学,获聘终身教职。
2011
年回到清华大学,任电子系教授。已出版
5
本学术专著,参与编写
6
本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
300
余篇。先后承担
863
、
973
、总装探索、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担任中国电子学会微波分会副主任委员,天线分会委员,装备发展部和军委科技委专家组成员等。
2005
、
2007
年获得国际无线电联盟“青年科学家奖”。
2009
年获得国际
IEEE
协会的首届电磁学本科教学奖。
2011
年入选国家人才计划。
2017
年被
IEEE
天线与传播学会遴选为杰出讲师
(Distinguished Lecturer)
。
2018
年被
IEEE
遴选为会士
(IEEE Fellow)
,具有较大的国际影响。
2018
年,被
ACES
遴选为应用计算电磁学会的会士
(ACES Fellow)
。
实验室成员:
许慎恒、李懋坤
联系方式:
实验室地址:罗姆楼
10-209
010-62780665 ;
fan_yang@tsinghua.edu.cn
实验室概况:
应用电磁学实验室组建于
2016
年,隶属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实验室负责人为李越副教授,目前博士研究生
7
名。
研究方向:
实验室研究方向为应用电磁学,包括人工电磁媒质、波导集成电路、天线理论与技术等。近零指数媒质、波导等效媒质等前沿理论研究成果发表于综合类期刊
Science
、
Science Advance
、
Nature Communication
等;电磁材料、等离子体等学科交叉研究成果发表于物理类期刊
Physical Review Applied
、
Physical Review B
等;移动终端天线、片上封装天线等天线领域研究成果发表于天线领域顶级期刊
IEEE TAP
,
IEEE AWPL
等。实验室相关研究成果被解放军部队、中国移动研究院、中电十三所、华为等单位应用。
实验室负责人:
李越,男,
2012
年
6
月获得清华大学电子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副教授。主要从事电磁材料与天线相关的研究,具体研究方向包括:极限参数电磁材料的基础特性与应用、基于超材料概念的新型微波器件与电路、宽带天线小型化理论与技术等。英国工程技术学会(
IET
)
Fellow
、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
IEEE
)
Senior Member
、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担任国际期刊
IEEE TAP
、
IEEE AWPL
、
CAE
、
MOTL
、
Nature SREP
、
Electronics
编委。以第一
/
通讯作者共发表
SCI
检索论文
170
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20
余项。
实验室概况:
智能微波电路与系统实验室隶属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微波与天线研究所,实验室负责人为陈文华教授。
研究方向:
实验室致力于高效射频电路与线性化、毫米波太赫兹电路与系统等前沿领域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包括高效线性功放设计、数字预失真线性化技术、毫米波太赫兹功放芯片、毫米波太赫兹系统芯片。高效线性功放设计、数字预失真线性化技术相关研究成果在
IEEE T-MTT
、
IEEE MWCL
期刊多次发表,毫米波太赫兹功放芯片、毫米波太赫兹系统芯片成果已发表于太赫兹和集成电路领域顶级期刊
IEEE T-TST
、
IEEE JSSC
。实验室与国内外众多高水平科研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研究领域内承担和完成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科研项目
20
余项。
实验室科研条件:
DC~325GHZ
测试平台
(
1
)矢量网络分析仪
Agilent N5247A
(
67GHz
)
+X
参数,频率扩展模块(
325GHz
);
(
2
)矢量信号源、频谱分析仪:
R&S SMU200A
和
FSW43
支持
2GHz
分析带宽、
Agilent E4447A+Mixer 77GHz
;
(
3
)探针台:
Cascade
半自动探针台(
325GHz
);
(
4
)负载牵引系统:
Focus
(
18GHz
);
(
5
)示波器:
4GHz
,
20Gbps
采样率;
实验室负责人:
陈文华 教授,微波与天线研究所所长、清华
-
中兴无线接入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主任、
IEEE-MWCL
编委,曾任
IEEET-MTT
、
RFMiCAE
等期刊编委。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射频功放与线性化技术、集成毫米波与太赫兹电路等。
2001
年在电子科技大学获学士学位,
2006
年在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
2010
年至
2011
年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智能射频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承担国家
973
、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重大专项等项目
20
余项,共发表学术论文
200
余篇,研制的射频功放和数字预失真算法在新一代宽频基站中获得规模应用,曾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和中国电子学会科技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