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an Hanqing is recognized to be the first of "the Four People of Yuan’s Drama", whose representative Dou E Yuan was evaluated by Wang Guowei, the Modern Chinese Master, as "the masterpiece equal to the other World-Class Tragedies". This works has become an immortal classic in the history of drama and literature.
However, the classicization of Dou E Yuan is not from ancient times.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Guan Hanqing decreased in the status in the field of drama, and the singing of the Yuan’s Drama came to an end with the death of Northern Drama, so the original appearance of Guan Hanqing’s Dou E Yuan has already been lost. Nowadays, we depend on the inheritance and adaptations of Dou E Yuan from the Ming Dynasty to keep touch with this works . Thanks to the issuance of the script of Dou E Yuan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Gold Lock in the Ming Dynasty, the story of Dou E is rescued in the literati''s case and on the drama stage of the Southern Drama.
In modern times, because of the high evaluation of Wang Guowei, Dou E Yuan is considered as "classic". At the end of the 1950s, Guan Hanqing was rated as "The World-Culture Celebrity", and “The 700th Anniversary Campaign of the Guan Hanqing’s Drama Events" was widely carried out in the mainland so that many dramas began to conduct positive adaptations of clusters, Dou E Yuan included. In the 1980s, Guo Xiaozhuang, the Master of Beijing Opera in Taiwan, founded the "Ya Yin Xiao Ji", and determined to move the Beijing Opera to the more modern stages, and Dou E Yuan, the second works of "Ya Yin Xiao Ji", was a challenge to traditional Beijing Opera. It can be said that from the end of the 1950s to the beginning of this century, the adaptations of Dou E Yuan took on abundant diversity, which was the peak period that the adaptations reached in quantity as well as quality .
After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with time going on , the enthusiasm to adapt Dou E Yuan has gradually retired from the contemporary stage, but there are also screenwriters to pay attention to this works, adapting it in varieties of forms ,such as movies, dramas and so on. These adaptations also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trying to make new interpretations in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This thesis is based on the theme of "The Research on the Adaptations of Dou E Yuan", the full text of which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introducing the research motivation, the research review and the research scope and steps. In the four chapters from Chapter 2 to Chapter 5, the different adaptations of Dou E Yuan in the Ming Dynasty and the contemporary times are mainly discussed, focusing on the previous contemporary renewal of this study. Chapter 6 , the conclusion chapter, summarizes the overall trend of Dou E Yuan, and analyzes the reason why it is gradually declining in contemporary adaptation.
論文審定書............................................................................................................... i
誌謝........................................................................................................................... ii
中文摘要................................................................................................................... iii
Abstract..................................................................................................................... iv
圖次........................................................................................................................... vii
表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回顧......................................................................................................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步驟.......................................................................................... 10
第二章 元雜劇《竇娥冤》在明代的改編與傳播.................................................. 13
第一節 明本雜劇《竇娥冤》.................................................................................. 13
第二節 明傳奇《金鎖記》...................................................................................... 22
第三章 現當代戲曲舞台對《竇娥冤》的改編...................................................... 33
第一節 最還原雜劇版本之重演——崑曲................................................................ 34
第二節 百花齊放的花部改編.................................................................................. 45
第三節 小結.............................................................................................................. 83
第四章 傳統戲曲《竇娥冤》與現代傳播媒介的融合.......................................... 85
第一節 《竇娥冤》的戲曲電影創作...................................................................... 85
第二節 《竇娥冤》的戲曲電視劇創作................................................................. 100
第五章 其他藝術形式對《竇娥冤》的改編......................................................... 104
第一節 電視劇《天師鍾馗》、《倩女奇冤》、《中國傳世經典名劇》對《竇娥冤》的改編.............................................................................................................................. 104
第二節 電影《竇娥奇冤》對《竇娥冤》的改編................................................. 114
第三節 話劇《吶喊竇娥》、《竇娥》對《竇娥冤》故事的改編..................... 118
第六章 結論............................................................................................................. 126
參考文獻*................................................................................................................ 129
附錄 論文中提及改編本總表................................................................................. 138
一、古籍
〔明〕王驥德:《曲律》,卷4,毛以燧刻本,1626年。
〔明〕玉陽仙史編:《古名家雜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古本戲曲叢刊四集·脈望館抄較本古今雜劇》卷8。
〔明〕孟稱舜編:《古今名劇合選·酹江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古本戲曲叢刊四集·古今名劇合選》卷11。
〔明〕孫鐘齡,〔明〕袁於令撰,李復波點校:《醉鄉記·金鎖記》,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明〕臧懋循編:《元曲選》(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卷4。
〔清〕祁理孫:《奕慶藏書樓書目》,北平:國立北平圖書館,1912-1949年。
王秋桂編:《善本戲曲叢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徐沁君校點:《新校元刊雜劇三十種》,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12月。
楊家駱主編:《歷代詩史長編二輯》第四冊,臺北:鼎文書局,1974年。
楊家駱主編:《歷代詩史長編二輯》第六冊,臺北:鼎文書局,1974年。
楊家駱主編:《歷代詩史長編二輯》第七冊,臺北:鼎文書局,1974年。
二、專書
王安祈:《光照雅音:郭小莊開啟臺灣京劇新紀元》,臺北:相映文化,2008年4月。
王鋼輯考:《關漢卿研究資料匯考》,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年。
王季烈:《螾盧曲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17年。
王國維:《宋元戲曲史》,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中國戲曲研究院:《程硯秋演出劇本選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8年。
行樂賢,李恩澤:《蒲劇簡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3年6月。
李約祉,張茂亭:《竇娥冤:秦腔歷史劇》,西安:長安書店,1960年8月。
李漢秋,袁有芬:《關漢卿研究資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孟繁樹:《戲曲電視劇藝術論》,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9年。
馬健翎:《竇娥冤:秦腔》,陝西:陝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
高小健:《中國戲曲電影史》,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年1月。
郭英德:《明清傳奇綜錄》,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張俊祥,桑弧:《論戲曲電影》,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59年。
葉德均《戲曲小說叢考》卷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鮑家麟:《中國婦女史論集》,臺灣:牧童出版社,1979年。
三、論文
(一)期刊論文
王安祈:〈《長生殿》改編本舉隅〉,《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001年第11卷第1期,頁64。
王安祈:〈禁戲政令下兩岸京劇的敘事策略〉,《戲劇研究》2008年第1期,頁195-219。
毛蕊:〈從元雜劇《竇娥冤》到秦腔《竇娥冤》竇娥形象的嬗變〉,《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3年第9期,頁120-122。
王衛民:〈《竇娥冤》與歷代改編本之比較〉,《華中理工大學學報》1994年第3期,頁93-103。
母進炎:〈接受·揚棄·創造——《竇娥冤》與《金鎖記》戲曲藝術經驗傳承比較研究〉,《貴州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6期,頁71-15。
田興國:〈《竇娥冤》之竇天章形象辯證〉,《湖北民族學院學報》2017年第4期,頁135-140。
式敏:〈全國熱烈紀念我國偉大的戲劇家關漢卿〉,《人民音樂》1958年第7期,頁6。
肖勵:〈一個真善美的竇娥形象〉,《江蘇大學學報》1980年第2期,頁39-42。
汪文琴:〈從竇天章的父親角色觀照元代的人權意識〉,《戲劇之家》2016年第5(上)期,頁280-281。
杜改俊:〈一個本色的性格悲劇人物——重論《竇娥冤》中的蔡婆形象〉,《呂梁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第2期,頁12-14。
李復波:〈袁於令的生平及其作品〉,《文史》1986年27期,頁280-282。
吳詩雨:〈近十年《竇娥冤》研究綜述〉,《戲劇之家》2019年第28期,頁17-19。
汪詩珮:〈宿命·平反·教化觀:論兩本《竇娥冤》〉,《戲劇學刊》2010年第11期,頁129-161。
李惠綿:〈論「天人」關係在《竇娥冤》雜劇之演變及涵義〉,《臺大文史哲學報》2006年第64期,頁73-102。
武丹:〈近三十年竇娥形象研究綜述〉,《黃河之聲》2013年第13期,頁40-41。
紅帆:〈竇娥的另一悲劇〉,《學習之友》2006年第2期,頁59。
施靜:〈近二十年《竇娥冤》研究綜述〉,《前沿》2003年第3期,頁122-124。
胡馨丹:〈現代劇場跨歷史改編的實驗意義——談陸愛玲《吶喊竇娥》〉,《中國現代文學》2011年第12期,頁97-112。
段金龍,閆紅豔:〈淺論秦腔《竇娥冤》中竇娥形象反抗性和悲劇性的弱化〉,《戲劇之家(上半月)》第C1期(2012年)頁7-9。
郭啟宏:〈改不完的《竇娥冤》〉,《大舞臺》2005年第5期,頁47。
陸愛玲:〈劇本:《吶喊竇娥》〉,《戲劇學刊》2008年第7期,頁189-237。
唐笑琳:〈蔡婆是竇娥悲劇的直接黑手〉,《文學界》2013年第1期,頁248-250。
秦曉英:〈竇娥悲劇的根源:男性話語對女性的建構〉,《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8年第7期,頁18-20。
張一木:〈淺談竇娥的「節」與「孝」——讀《竇娥冤》劄記〉,《東北師大學報》1992年第6期,頁69-72。
馮沅君:〈怎樣看待《竇娥冤》及其改編本〉,《文學評論》1965年第4期,頁42-50。
張倩,呂穎:〈從西方戲劇理論的化用探析丁一滕《竇娥》的先鋒性〉,《青年文學家》2019年第21期,頁154-155。
張勤,張娥:〈近20年來《竇娥冤》研究綜述〉,《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頁119-121。
張向真:〈關漢卿《竇娥冤》中河東方言口語詞彙論析〉,《山西大學學報》2012年第6期,頁51-55。
馮淑英:〈《竇娥冤》傳播探微〉,《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第1期,頁10、頁45。
張麗娟:〈新版蒲劇電影《竇娥冤》的時代意義〉,《當代戲劇》2020年第2期,頁40-41。
張曉曉:〈悲劇意識的淡化:《竇娥冤》與《金鎖記》比較研究〉,《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10年第3期,頁27-29、頁41。
黃仕忠:〈關漢卿《竇娥冤》雜劇的經典化歷程〉,《戲曲與俗文學研究》2019年第5輯,頁26-41。
楊驥:〈翻悲為喜是耶非?——《金鎖記》略論〉,《閱讀與寫作》2006年第11期,頁17-18。
楊慧蘭:〈也談竇娥的節操〉,《集寧師專學報》1996年第1期,頁98-99。
廖俊逞:〈竇娥,到底哪裡冤?——陸愛玲《吶喊竇娥》注入當代女性觀點〉,《表演藝術》2007年第178期,頁20。
鄭盤峰,秋傑:〈一個不可忽視的角色——淺析《竇娥冤》中的竇天章形象〉,《陝西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頁67-69。
齊曉楓:〈由竇娥故事的遞嬗觀《金鎖記》〉,《輔仁國文學報》1985年第一集,頁211-241。
鄭艷玲:〈商人身份與女性角色的雙重演繹——析《竇娥冤》中的蔡婆〉,《五邑大學學報》2010年第1期,頁60-64。
劉光華:〈淺議明代極端化女教〉,《上饒師範學院學報》2017年第1期,頁67-72。
薑志信,劉文義:〈關於《竇娥冤》中的幾個問題〉,《河北大學學報》1984年第4期,頁114-129。
鍾允允:〈悲劇的始作俑者——解讀《竇娥冤》中竇天章的形象〉,《戲劇之家》2016年第11期,頁29-31。
蘇力:〈竇娥的悲劇——傳統司法中的證據問題〉,《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第2期,頁96-108。
譚坤:〈祁彪佳與晚明曲家交遊考〉,《中華戲曲》2007年第1期,頁190。
嚴春容:〈竇娥形象新論〉,《傳奇》2011年第10期,頁51。
竇炳燦:〈淺論竇娥形象的美學意義〉,《開封教育學院學報》1990年第2期,頁26-29。
〔美〕奚如谷:〈臧懋循改寫《竇娥冤》研究〉,《文學評論》1992年第2期,頁73-84。
(二)論文集論文
程硯秋:〈談竇娥〉,《關漢卿研究(第一輯)》(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8年9月),頁184。
鄭騫:〈關漢卿竇娥冤雜劇異本比較〉,《景午叢編》(臺灣:中華書局,1972年),頁433-445。
(三)學位論文
白芸蔓:〈《竇娥冤》傳播研究〉(山西:山西師範大學戲劇戲曲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苑媛:〈元雜劇公案戲之法文化研究〉(山東:曲阜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20年)
阿塔爾:〈從史料與元雜劇探元代社會問題——以遊民與文人為中心〉(內蒙古:內蒙古大學蒙古歷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20年)。
余曉曉:〈葉憲祖及其雜劇研究〉(安徽:安徽大學戲劇戲曲學碩士論文,2007年)
徐芳芳:〈竇娥悲劇成因的深層探討〉(河南:河南大學藝術系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陳明珠:〈《竇娥冤》詞彙研究〉(四川:四川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
章樂:〈古代慎刑思想的司法困境——從《竇娥冤》透視〉(吉林:吉林大學法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榮莉:〈袁於令戲曲小說研究〉(廣州:暨南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廖淑卿:〈明傳奇《金鎖記》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1年)。
劉穎:〈沈自晉研究〉(甘肅:西北師範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6年)。
諸葛元元:〈關漢卿《竇娥冤》改編本研究〉(湖南:湖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四、影音資料
京劇《竇娥冤》,程硯秋1957年版錄音,李世濟配像: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s411x7eZ
蒲劇電影《竇娥冤》,1959年版: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jW411R78n
粵劇電影《竇娥冤》,1959年版: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14411m77d
京劇《竇娥冤》,趙榮琛1962年版錄音,張火丁配像: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s41167qc
京劇《竇娥冤》,邵佩瑜1973年版錄像: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f4y1z7o4
京劇《竇娥冤》,王吟秋1985年版錄音: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6y4y1E7kr
崑劇〈竇娥冤·斬娥〉,張靜嫻主演,1985年版: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V411C7Vd/?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1
崑劇《竇娥冤》,張繼青主演,1989年版: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s411x7um?from=search&seid=1214371893513423965
京劇《竇娥冤》,「雅音小集」1992年版《感天動地竇娥冤》: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t4y1m7g4?from=search&seid=867476187650541817
京劇《竇娥冤》,李世濟1993年版錄像: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D4y197DS
秦腔電視藝術片《感天動地竇娥冤》,馬友仙主演,1994年版: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x41187dV
《天師鍾馗之六月雪》,1994年: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zY4MjI2ODEyMA==.html?spm=a2h1n.8251843.playList.5!22~5~A&f=51753367&o=1
蒲劇電影《竇娥冤》,景雪變主演,1997年版:
https://www.esaga.com/share_article.php?id=25361
豫劇《竇娥冤》,開封市豫劇團出品,蘇蘭芝、關靈鳳聯合出演,1998年版: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K4y1L7f2
《倩女奇冤之新竇娥冤傳奇》,1998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TrDW9Nmlgs
黃梅戲電視劇《竇娥冤》,吳瓊主演,1999年版: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E411v7Q4
崑劇《竇娥冤》,胡錦芳主演,2000年版: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4411g7qZ?from=search&seid=17048016525902285667
秦腔《陰陽鑒》,西安五一劇團排演,齊愛雲主演,2000年版: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b411B7Ss
廬劇電視劇《竇娥冤》,昂小紅主演,2000年版: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t4y1m7wy
《中國傳世經典名劇之竇娥冤》,2002年:
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ep355089?from=search&seid=12819498345387483546
崑劇《竇娥冤》,徐雲秀主演,2003年版: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Jb411G7V4
京劇《竇娥冤》,遲小秋2005版錄像: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W411v7yg
「崑曲百種大師說戲」(2011年10月19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b41147zJ?from=search&seid=3922560445068904485
上黨梆子《竇娥冤》,郭啟宏編劇,長治文化藝術學校復演,2012年版: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J411y7s8?from=search&seid=3346799271591572611
京劇《竇娥冤》,呂洋2015年版錄像: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s411L7mj
《竇娥奇冤》,2017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8J0Avz7Rr0&t=4309s
五、網路資料
中央人民政府工作院:〈政務院關於戲曲改革工作的指示〉,1951年:
http://www.lscps.gov.cn/html/20949
文華:〈「中國傳世經典名劇」影視版引人注目〉,《人民日報》2002年9月10日: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9884601/dac6fKWsWc7Tjg5geFqk7TF5Ya8MRV2dxicGuauDBxoJIrVjzXmY97nf5SuXgtpBhTXQVYnTJg9KM1FLplKmoi9k6XvR-CSEkwQ3tQ
姚玉潔,王力:〈新版崑劇《竇娥冤》重現關漢卿原著魅力〉,《央視國際》2003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ac1f3e0100l368.html
唐雪薇:〈唱段多了念白少了,新版《竇娥冤》突出南昆風格〉,《北京娛樂信報》2003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ac1f3e0100l368.html
「說戲」訪談丁一滕,2016年9月29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E411w7Ri?t=205&p=8
「一刻talks」訪談丁一滕,2017年2月27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E411w7Ri?p=6
陳一諾,高星:〈故事片《竇娥奇冤》觀摩研討會在京舉辦〉,《人民網(北京頻道)》2017年3月20日: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351002794087400644089952
鄧光遠:〈丁一滕《竇娥》視頻劇評【光看戲】vol.1〉,2021年1月5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35411n7xT?from=search&seid=6274591559687798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