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在我国60岁以上老人出现的痴呆症状,都称为
老年痴呆。
不过痴呆的原因可能很多,如血管性痴呆、帕金森病痴呆、
阿尔茨海默症
等。
而医学上的老年性痴呆,通常专指阿尔兹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蔽,逐渐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病人可能有记忆障碍,失语,失用,人格行为改变等临床表现。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65岁以上老年人中,
痴呆的发病率为4%~7%。
年满65岁的中国人患老年痴呆症的比例,北方为4.2%,南方为2.8%。
老年痴呆症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使他们丧失日常生活能力,同时也是导致
老年人死亡的第五大原因。
目前,临床上有多种药物用于治疗这一疾病,
但尚无明确的药物可以逆转认知缺陷。
其中,最常见的药物有
乙酰胆碱酶抑制剂、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吡拉西坦
等,这些药物对阿尔兹海默病症状有缓解作用。
一、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在神经传导过程中,
乙酰胆碱酯酶是一种重要的活性酶
,主要存在于运动神经末梢突触后膜和脑神经突触上。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能使乙酰胆碱酯酶水解,从而终止神经传导过程。
这种酶同时参与了神经细胞的形成,可以
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和发育
。
提高人体内胆碱能活性,可提高学习记忆能力,增加体内乙酰胆碱酯酶的浓度。
他克林
是
第一个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类药物,对血脑屏障有良好的通过性。
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达到改善学习能力和记忆不良症状的作用。
但是它有很强的副作用,会影响消化功能,
现在已经停药了。
第二代
可逆性药物
多奈哌齐
,是
目前临床上轻、中度 AD患者的首选药物。
作用部位在大脑皮层和海马回内,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水解作用,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且靶向
选择性高,副作用小,
能有效减轻学习能力下降和记忆衰退等症状。
加兰他敏
也是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不过是第二代,特点是具有可逆性竞争性。
它能够与位于神经突触的乙酰胆碱酯酶发生竞争效应,从而达到作用。
不过,
不良反应是弱点
,这类药物常伴有消化道症状,所以使用时需要严格注意。
二、美金刚
当阿尔兹海默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亢进状态的 Glu会导致神经系统内钙离子紊乱。
钙离子超载等病理变化,加速神经元损伤,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理性改变。
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 Glu的亢进状态,从而
减少神经元的损害而发挥作用。
美金刚效果不错,但是药三分毒,美金刚也有一些副作用,常见的是
头晕,头痛
。
三、吡拉西坦
吡拉西坦是一种脑代谢改善剂,属于Y-氨基丁酸的环状衍生物。
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能促进乙酰胆碱合成,
增强神经兴奋传导,促进脑代谢。
同时也可以对抗化学、物理等因素引起的脑损伤。
在这个过程中,改善缺氧引起的逆行性健忘症状,对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能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在当前的药物研发过程中,能够
通过临床试验
,并
顺利上市的抗阿尔兹海默病治疗药物并不多。
所以,今后在药物治疗的研究中,应对有效药物进行更深入的机制性研究。
尽可能地将有效药物推广到临床病人的治疗,使这些药物能够更有效地用于患者的治疗。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