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蒸烤箱大乱斗PK之前,先讲两个蒸烤的小知识

知识1:蒸烤的进化路线

蒸烤箱从诞生到现在,差不多已经演化到第4~5代了。 第1代,基本是从某些带「蒸汽烤」的烤箱那改过来的,bug很多。

第2代,虽然2015~2016年左右就有了,但现在市面某些在售的低端蒸烤箱也依然是这个水平。

第3代,2018~2019年还是主打款,也是现在很多品牌的主打中高端产品。

第4代,可以说是目前很多中高端产品的方向。虽然还不够强,但已经是高端机了。主要提升在于:触控彩屏、联网app、内胆材质、食谱数量、蒸烤功率、整体结构等。

知识2:怎么判断蒸烤箱好坏?

各牌子各项说明进行对比如下:

如果只看这个图还不能满足您对产品好坏判断的苛求……那可以继续往下看,耐心慢慢品鉴! 【1】凯度GDpro

凯度,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吧?蒸烤箱的市占率比较高,也算是知名品牌了。 GDpro(以及各种其他pro ),这个pro指的都是:「背面热风从单热风升级成了双热风」

这确实是一个「肉眼可见」的改进点。但,它能带来的改变可能相对有限。因为,单风扇也不是不能用,这么多年也只有凯度在去年才新增了双风扇产品,并把单风扇说的一无是处…… 如果真的那么一无是处,您之前卖的单风扇都是垃圾吗? 改进肯定是改进。但没必要在这样一个小改进上花那么多力气营销,搞得好像是个革命性创新一样,似乎有了两个风扇就像新物种…… 其实做不到。 可能精准测温和直流变频可能是比双风扇更好的方向。(凯度号称在更高一级的TD产品力已经实现了PID测温,但具体实现到什么程度,还不好判断)

从功能看,比较完善……

但实际上,凯度的蒸烤箱都存在有一定的蒸能力这个问题(对,不止是这一款,而是所有产品都存在) 如图:蒸汽是从顶部直接往下导入的……

蒸汽的温度比较高,所以这样向下导入的深度就比较有限。 真正蒸东西时,最顶层的会比较容易熟透,但靠底部和靠边的,就会因为蒸汽循环覆盖不到而「没那么熟」。 那,为什么这么明显的问题,迟迟不改呢? 因为:这种结构,可以增加内胆容积。

凯度的机器,容积一直都是同类中最大的。大家一直纳闷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后来看过拆机(凯度自己人拆的)解读才终于明白了多出来的几升容积是哪里来的…… 「把本来应该放在后面或侧面的蒸发器,放到了顶部」

且是铝制发生器 客服说:纯蒸的功率,只有800W!同价位美的的机器蒸功率都1500W!

你能看见的地方,都肉眼可见的好……你看不见的地方,就没那么好…… 蒸汽导入能力不够,怎么办?可以辅助同时开烤的功能,做「高温蒸」嘛……

对于这种说150度高温蒸的说法,我觉得其实属于误导消费者。因为,当温度超过150度以后,食材发生的变化会更接近于烤的效果(美拉德反应),而不是蒸煮时会发生的水合反应。 就好像你要吃蒸菜……是,加热烤熟的可能更快……但,那还是蒸菜吗?糊弄谁呢? 3599的机器,能局部用上陶瓷背板,也还可以。虽然肯定不如整体陶瓷背板的效果,但肯定比全是不锈钢的强。

陶瓷、搪瓷、不锈钢 到底该怎么排序?

凯度的产品介绍里,有这几种材质的几组排序。那它排的对吗?正确的顺序是什么样的?

1)耐酸:陶瓷>搪瓷>不锈钢【图不对】(搪瓷涂层在的情况,其实耐酸能力还好,图片有问题)

2)防油污:陶瓷>搪瓷>不锈钢【图不对】(搪瓷其实还算好清理的,至少不比不锈钢难清理,这个排序算是瞎编了)

3)抗冲击:陶瓷>搪瓷【图对了】(总算对了一回,搪瓷确实抗冲击性比陶瓷差,搪瓷容易崩瓷)

上面这个排序……如果凯度整体都是搪瓷内胆的话,它就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了。现在之所以它要把不锈钢往前排,只不过因为它还在用不锈钢…… 四壁还是不锈钢的情况下,不建议大家真把烧烤开到250度使用。

不锈钢在高温下容易出现黄变现象,虽然并不影响使用,但确实难看。而且,230度和250度在烧烤上其实没啥本质区别。(如果是250度和350度,那确实有区别,做法棍不一样) 这台机器用250度高温的话……除了四周不锈钢受不了,估计正面的温度也会很高。 机器正面的玻璃虽然是3层,但只是普通玻璃而已,并没有隔热玻璃(Low-E玻璃)。(以凯度这种营销能力,应该是不会明明有隔热玻璃只是忘了标注)

【整体评价】 如果您是奔着凯度去买,或者奔着双风扇去买,而且平时确实不怎么用蒸,都是150~200度的烤制,那这款机器也还行。但只要你对蒸有需求,并且想要性价比更高一点的产品,那这款就不合适

【2】凯度TDpro

TDpro是GDpro的升级款,但升级的地方不多。总结起来,其实只有两处。

升级1:上下独立控温(PID控温)

上下独立控温,指的就是上下管可以给不同的功率。对于一些需要顶部更热(比如某些面包)以及需要底部更热(比如烤蛋挞)的烘焙上,上下独立控温确实有它存在的意义(至少贴合一部分人的习惯)。但,这种上下独立控温,对于大部分普通烘焙小白来说,也不是必须的,还是一体控温傻瓜式更方便。

此外,凯度TDpro明确提到了PID控温。

PID控温,可以理解为「算法AI控温」。只要算法得当,确实可以实现更高精度的控温效果。

升级2: 炉腔尺寸60L GDPro的炉腔只有56L,而TDpro达到了60L,更大了。但……这依然是牺牲对蒸的控制来实现的。蒸汽导入还是在顶部。

除了上面两处,TD款和GD款基本一致。蒸的功率、蒸汽导入、内胆材质、玻璃隔热等方面还是不够理想。跟黑凯度扯不上一毛钱关系……蒸汽方面设计的不好,甚至工作时还会往外喷蒸汽,这事和别人黑不黑有关吗?蒸汽冷凝系统做的不好,所以……

【整体评价】 相比GD款,TD款明显在烤的功能上又进一步。如果您需要的是一款烤制功能强大,但蒸的功能有就行,这样一款蒸烤箱,那么TDpro还是可以的。反之,如果您平时烘焙不多,但蒸会经常用,那TDpro可能不是最佳选择。 (凯度全系,都为了提升炉腔容量而牺牲了蒸汽能力,哪怕是再贵一两千的也是如此。再往上升级的ZD,主要是升级了全陶瓷内胆和彩屏触控,基础功能区别不大,就不细讲了。性价比自己掂量)

【3】美的A8

这是2021年的产品。也算是BA5055W系列的系列改款之一。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便宜!

3400元的价格,可以拥有:

1)不锈钢升级为搪瓷

2)支持美居app联网

3)美的也是大品牌确实看起来挺超值的……那是不是真的那么超值呢?(预警:已经买了的就别看了,没必要)

分析1:搪瓷内胆到底好不好? 美的现在中高端机器都已经上搪瓷内胆了。

相比不锈钢确实好一些,毕竟耐黄变、耐沾污、耐划伤能力都变强了。

但聚能升温快这个事吧,可能和大家想的不一样。珐琅的底子是铸铁,这玩意升温其实反而慢…… 不过有一个优点:因为内胆不再是不锈钢,所以最高温度可以上250度了(不用担心不锈钢高温下杂质变色问题)。

但,搪瓷有个大缺点:「不耐磕碰」!

磕碰后的效果,大家应该都见过吧 搪瓷磕碰会损伤,这事谁也避免不了……有些地方会选搪瓷,是因为不会被磕碰,比如电热水器的内胆。还有一些锅也会用搪瓷(也叫珐琅锅),这是为了追求独特的口感,但依然避免不了磕碰损伤。

去超市,碰到珐琅锅别瞎玩,是真碰瓷~搪瓷虽好,但一旦磕碰之后里面就是铁,蒸烤这种环境很快就会锈蚀。而一旦内胆锈蚀了,这个蒸烤箱就废了!

美的认为自己的搪瓷比纳米陶瓷好……其实不太客观!搪瓷和陶瓷,表面都比较容易清洁打理,而且防腐蚀性都比较好。 但纳米陶瓷里面是不锈钢,即便表面脱落,至少内胆不至于锈蚀! (当然,如果您觉得磕碰坏了换个新的也无所谓,那您随意)

分析2:美居APP,好不好?

首先,低成本实现物联网,无论实现的程度如何,都值得鼓励!(不要学西门子那些,联网非得弄高端机器上,贵的要死)

但以A8这款来说,有两个小问题:

1 )本地只有18个菜单……是不是有点少?

2 )美居app云端这些菜单……打分是不是有点低? (倒是挺诚实,也不p一下,直接本色呈现)

提醒下: 美的这款机器的基础功能有些偏少。 比如发酵、解冻、保温、复热,以及各种蒸烤组合,不太全。

蒸汽1500W,烧烤2000W。不算很大,但也够用了。

【整体评价】 美的的中低端爆款机型,价格在这摆着呢,低价就是王道!不能说很坑,该有的功能其实都还可以,只不过不够好而已。…… 另外:美的类似价位还有很多类似款式,功能和价格都接近,就不一一点评了,大同小异。比如下面这个,其实区别很小。

【4】美的Q5pro

美的2022年的新品。容量提升到50L了,而且有了触控彩屏。

彩屏效果还是不错的,虽然4.3寸有点小,但总比没有强。

蒸汽功率是1500W,不算太大。

有三个地方需要注意:

1)蒸汽导入的位置「可能」偏高这款机器的蒸汽发生器,可能挪到了机器顶部。这样内胆空间就增大了,但蒸汽导入的效果也变差了……但这只是猜测,建议大家认真求证下(我问客服了,客服找了个别的图糊弄我)。

从图上看,应该是在顶部

2)对于高温蒸,理解得还不到位,所谓高温蒸,其实就是烤管和蒸汽同时工作。因为烤管温度偏高,超过120度很容易导致食材局部烤焦。所有超过120度的蒸烤同时工作,建议都写做蒸汽烤,避免误导消费者。

3)除此之外,蒸汽烤的理解也有点问题按照它的图示说明,认为「蒸汽烤有利于脱脂」……但实际上,烤的时候补水蒸气其实会「增加油脂的保留」!

真的有理由怀疑这个蒸烤对比纯烤的数据是编的。(别人说蒸烤脱脂都是和纯蒸比,你和纯烤比……如果加入蒸反而脱脂,那为什么说烤焦,而不是说蒸焦呢……这编的有点离谱了)

蒸汽烤之所以也被称为嫩烤,就是因为保留了更多油脂!

更多的油脂外流,这是普通烤

更少的油脂外流,这是加湿烤,加湿烤的油脂保留比较多,所以嫩。普通烤的油脂都烤出来了,所以柴。 真正要脱脂更多,应该用「空气炸」!一边烤,一边吹风,这样才会比普通烤脱脂效果更好!

烧烤功能还可以,功率虽然不大,但也够用。

内胆是搪瓷/珐琅的。搪瓷可能反而不如不锈钢……(另外,从这张图上看,底部好像确实没有蒸汽导入口,看来真的是在顶部了)

【整体评价】 最大亮点是彩屏触控以及美居app联网的加成,相比美的其他产品算是个大提升。但功率比较平庸,产品可能隐藏了一些硬伤(蒸汽导入位置),用的还是搪瓷内胆,并且,价格上也不算太给力……所以, 不着急的又非要买美的的,可以等等。这几年美的新品推出速度很快,可能下款更好。

【5】老板CQ976X

老板这个品牌,大家应该多少都听过。做烟机灶具,老板和方太算是「双雄」了。 老板进入蒸烤领域时间不长。2020年时,盘点的老板972、973、975这三款产品。不出所料地,973和975这两款过渡产品已经几乎消失了, 972依靠低价还在顽强生存。 目前,老板主推的蒸烤是这款976X。

比较值得讲的,有两个点。

特性1: 真空离子镀内胆 老板自己起的名字是「釉感自净内胆」。意思是,表面摸起来像是釉面的感觉,而且还有一种自己清洁变干净的能力……

对于这个「釉感自净」,它的解释是这样的:在严谨的真空环境下,经过除气加热、离子轰击等复杂科学工程……

其实,这就是不锈钢表面增加「镀层」的一种方式。传统电镀污染太大,现在都改为所谓「真空电镀」了。(查了一下文献,叫电镀肯定是不够严谨的,但俗称还是这么叫)

真空离子镀,是众多真空电镀中的一种。具体离子镀能达到什么水平,也和具体工艺有关。所以,我们除了知道确实表面有一层镀层之外,其他一无所知。 不过有镀层应该会比无镀层好一些。只要这层镀层足够结实,不要脱层就好(其实有脱层风险)。

特性2: 蒸发盘式蒸发器,从蒸汽循环的角度来说,这种蒸汽方式没啥问题,甚至还挺理想。

但蒸汽方面,也有点小问题:

1)这里写150度高温蒸……其实说的依然是蒸汽烤的事。

2)蒸汽前置散热有问题……从介绍上看不出啥问题。

但看实际使用……这个问题还是挺大的……

和凯度一样,还是冷凝没处理好。(从之前拆机看,老板有几款产品和凯度几乎一毛一样,没准是凯度代工的,盲猜一波)

【整体评价】虽然价格5000出头看起来挺高端,但实际上……这款依然是几年前的水平。如果你是老板的拥趸或者你能3000出头拿下这个机器,那你就买。如果你还是想用点性价比高的产品,那这款并不合适。 顺提:老板客服说的容量和页面标注的容量不一样……

【6】方太ES3.I

方太其实是蒸箱烤箱的老玩家了。只不过蒸烤箱兴起后跟进速度有点慢。 目前方太在售的几款产品中,ES3.I性价比比较高。相比ES3贵了700块钱,但增加了联网app和下管,整体能力大幅提升。

不考虑价格的话,ES.I整体功能还可以。 虽然没有触控彩屏,但有手机app联网,大幅提升了机器的可操作性。

终于有了上下管。上面2根下面1根背面1根,共4组烤管,比较主流。

内胆是比较普通的304不锈钢,没啥升级……

不过容量比之前有提升。按注水法计算可以达到55L,空间利用比较充分。

顺提:目前计算空腔容积有两种方法,电商页面上标注的一般都是注水法,但2021年新国标出来后有的品牌已经开始改成标注国标容量了。

蒸汽上,采用的是「双蒸发器」设计,整体功率为1500W。 双蒸发器,首先会有一个主蒸发器,一般是导入式。(顺提:方太这款没看出蒸汽导入位置,可能导入位置偏高)

除了主蒸发器,还会有一个底部的辅助蒸发器

一方面是可以在蒸的时候推动蒸汽循环,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蒸之后做积水导流。

这种设计,有利有弊:有利的地方是,通过底部蒸发盘可以加速蒸汽循环,同时有收集蒸后余水的作用。有弊的地方是,如果蒸汽导入的位置太高,辅助蒸发盘的作用就很有限,而且,这样收集后的余水就只能从中间这个小坑里慢慢吸,有点慢……

当然,无论积水在什么地方,一个好用的海绵都是必须的。一般机器都会自带一块,网上也有卖的,搜「蒸箱专用海绵」。

【整体评价】 不看价格,整体功能还可以。除了内胆还是304不锈钢有点差,其他还行。但如果考虑到这货5699的价格,那基本是和性价比无缘了。实现与之同样的功能,其他品牌一般都是4000多的价位(当然,个别逆天的不到4000也能做的更好)。 只能说:买方太的人,可能不看价……

【7】华帝i23011

这款,算是华帝当下最能打的一款。虽然销量不是最高,但功能比较主流,之前的硬伤也改了。

虽然基础控制还是黑白屏+旋钮的方式……

但,号称已经可以支持app联网操控了。

顺带提醒下:页面和客服都不知道这个app长啥样……所以,大家还是不要对现在这个app的操控抱有太大期望。

菜单里,有一些人性化的设定:可以根据食材的量来调整烹饪方法,虽然不知道具体实现的如何,但思路是对的。

蒸汽,2000W,很强!(但可能是虚标,后面会提)

和上面方太一样,它是通过两个蒸发器实现的。一个是主蒸发器,导入蒸汽;另一个是底部蒸发盘,加速蒸汽循环。

相比之前的款式,这个改进显然靠谱多了。下面这个是华帝老款的蒸汽导入方式…… 从顶部……

内胆是搪瓷的……而且,看起来就是普通的搪瓷。

虽然搪瓷在易清洁、耐磨等方面比304更好。但搪瓷一旦磕碰脱搪,就很容易导致锈蚀穿孔……还是不建议大家选择搪瓷内胆。

此外,还要提醒大家注意:这款机器的标称额定功率只有2000W……以这个尺寸的嵌入蒸烤箱来说,这个功率太小了。而且,这样看来,之前说的蒸能到2000W可能是假的!

【整体评价】 蒸烤功能都比较主流,基础功能齐全,还支持APP联网。美中不足的是,功率有点太低,内胆是普通搪瓷,触控还是普通黑白屏,而且app联网可能不靠谱……但,以3599的到手价来看,这些还是可以忍的,整体性价比还不错!

【8】德普NK55TC

德普也算是中国蒸烤箱领域的元老级品牌了。目前敢说自己「发明了蒸烤箱」的,也就是德普和凯度这两家。(据说当时是凯度找德普做代工,所以也可以算是两家一起发明的?) 价格不到4000,还是很给力的。

其他品牌都换了新品,唯独德普还在主打NK55TC……那么,NK55TC是否过时了呢?还能继续赢吗?

先说结论:有被局部被追赶或超越 ,上面列的这7款产品,即便不考虑价位,也没有哪款可以全面超越德普。哪怕是5699元的方太ES3.I也没做到。

但还是有几款比较有特色,有局部赶超或整体接近的趋势。

局部赶超:凯度TDpro (4399元)的烤功能蒸拉胯,智能不行,内胆一般,但「上下独立控温」和「双风扇烤」确实让它烤的功能强大了,不止比德普更强,也比其他机器更强。

整体接近:美的Q5pro (4799元)有智能、有彩屏、菜谱丰富、蒸烤不虚、只不过基础模式略少,而且内胆还差一些

方太ES3.I (5699元)有智能、菜谱还行、蒸烤可以、基础模式丰富,但缺少彩屏,内胆也只是普通304不锈钢(没算华帝,华帝虽然价格不贵,但功率才2000W,这个有点太虚了)

特别提醒:(不是打广告什么的,也并不提倡贵的就一定好,每个人根据需求来选择,有的人可能不追求一定要全方面都好局部有要求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元俏装饰只是为大家进行各种产品的剖析和各种性能的比较,不打广告)

特性1: 支持联网app+彩屏触控 机器支持WiFi联网,手机上有独立的app可以操控。

无论是联网使用,还是直接在机器上操控,都更方便。

特性2:整体纳米陶瓷内胆

前面已经说过很多了,陶瓷内胆比搪瓷和不锈钢都要好。凯度同价位的只是用了陶瓷背板,而美的用的则是搪瓷。德普NK55TC用的则是「全陶瓷内胆」,显然更好。

特性3:蒸汽的内部循环 方太和华帝那两款,都引入了双系统的蒸发。虽然有用,但我觉得是「多此一举」。 真要让蒸汽均匀,开动后面的风扇就可以啊。(方太和华帝之所以要引入底部蒸发盘,其实还是没有下管时的一种设计,现在有了下管其实这个设计已经不需要了) 特性4:玻璃门的隔热能力

提一句:虽然看起来差不多,但有很多蒸烤箱的玻璃门隔热能力并不行!(Low-E隔热玻璃是必须要有的,否则烤东西的时候门会很烫)

【整体评价】 如果您对烤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比如上下独立调温),但对蒸的要求比较高,且对机器整体的操控、性能等都有较高要求,那么这款机器非常适合你。如果您选购的重点是尽量便宜,对蒸没啥要求(或对烤要求特别高),对整体性价比也没要求,但希望买个人人都知道的大牌,那这款机器不太适合你。

如果您正在预备家中的装修,需要参考或者详细的了解,可以考虑元俏装饰,未雨绸缪,您也可以关注元小俏,元俏每天都会更新关于装修、设计、家居、软装、家具等方面的新知识有时也会发布装修类的色彩设计欣赏篇和装修改造篇哦。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