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陈奕迅发行的音乐专辑
展开 5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有用+1
0
《The Key》是 陈奕迅 的音乐专辑,共收录8首作品,由 梁荣骏 江志仁 郭伟亮 担任制作人,于2013年7月22日通过 环球唱片 发行 [1]
2013年11月4日, 泽日生 凭借专辑收录曲《 任我行 》获得 CASH金帆音乐奖 “最佳旋律”奖,江志仁凭借该曲获得“最佳编曲”奖,陈奕迅凭借该曲获得“最佳男歌手演绎”奖,该曲获得“CASH最佳歌曲大奖” [11] [18 ] ;同年12月26日, 姜丽文 凭借专辑收录曲《 主旋律 》获得 新城劲爆颁奖礼 “新城劲爆创作歌手”奖 [12] ,《任我行》获得“新城劲爆年度歌曲大奖 [14] ”。
2014年1月1日,该专辑获得 2013年度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 “叱咤乐坛至尊唱片大奖 [6] ”;同年1月12日,该曲获得 加拿大至HIT中文歌曲排行榜 2013年度总选“全国推崇10大粤语歌曲”奖 [17] ;同年12月30日,该专辑获得 第14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 “评审团推荐奖 [10] ”。
外文名
The Key
专辑语言
粤语
专辑歌手
陈奕迅
专辑时长
38分37秒
曲目数量
8 首
音乐风格
流行
唱片公司
环球唱片
发行日期
2013年7月22日
发行地区
中国
制作人
江志仁
梁荣骏
郭伟亮
获得奖项
2013年度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叱咤乐坛至尊唱片大奖”
第14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评审团推荐奖”

创作背景

播报
编辑
包装设计与概念
专辑封面
该专辑的封面选用了一幅由 大懒堂 乐队成员 梁伟庭 绘制的漫画作为封面,以表达陈奕迅对于生命的态度与看法。梁伟庭讲述了绘制《The Key》封面的灵感:有两个外星人来到地球,坐在两棵被砍掉的树桩上,看到地球人正在破坏自己居住的生态环境,而封面中间那颗叫“梅尔卡巴”的星星便是“The Key”,它是人体能量的一个标志,同时也代表着地球人应该追求的一种正能量。外星人早已知道该如何去运用这种能量,而人类则还在追寻“如何活得更好”“如何过得开心一点”等问题的答案 [26] 。该封面的产生早于专辑概念的完成,是 陈奕迅 先看到封面上的像锁匙一样的星星,进而才联想到“Key of Life”的专辑主旨,之后经过推敲、论证与细磨,最终专辑由这幅漫画定名为《The Key》 [1]
在专辑封面上,蓝色E.T外星人对着红色萌物想要聊天而不得的画面,点出了人与人之间需要交流,需要“Key”来彼此疏通的主题。而CD封套及内页的纸张设计也很考究,触感如羊毛毡。在专辑内页中,歌词被制成一张大开页,围绕人心思考的“The Key”之主题符号,每首歌以不同的抽象画面代替表达,似占星文、又似外星符号。首批印制的CD多加了一张陈奕迅和 张学友 合作的公益单曲《 同舟之情 》的Single CD。《The Key》的概念中心是给出解答密匙,揭开《The Key》的内里,向听众展开了一语双关的政治隐喻、不可抗拒的宿命论、设身处地的草根关怀以及夫妻相处等话题 [1]
幕后班底
梁荣骏(左)和陈奕迅(右)
该专辑由 梁荣骏 江志仁 担任主要制作人,两人早已先后根据时令的思路为陈奕迅打造过多首歌曲,这次换用传统技法,以旋律和唱腔作为优先考虑因素。该专辑中陈奕迅没有参与制作,专辑主题和选歌完全交给江志仁处理,整张专辑陈奕迅都以第三者的身份演绎歌曲,以音乐作钥匙,记录时代之曲,内容由人际关系、爱情态度、夫妻相处乃至生死轮回均有涉及,在演唱的过程中亦令他有很多的启发 [2]
在该专辑中,《 主旋律 》《 告别娑婆 》和《 床头床尾 》均由 小克 创作。小克认为“K歌情歌”已是强弩之末,时代开始转型,于是发起了“新纪元歌词”运动,希望未来的歌词可以突破传统情歌的框架,尝试触及以哲学、宇宙理论等大众眼中深涩的题旨,《告别娑婆》便是首次“强迫”陈奕迅参与这次运动的作品 [22] 。小克、 林夕 林若宁 三位词人填词的方向无拘无束,如政治隐喻、宿命论、虐恋、梦想与现实的辩证、草根关怀等内容均有涉及,归根结底,落脚点最终都归到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主题之上。其中,林夕和 陈晓娟 组合以一首《 失忆蝴蝶 》唤起了听众对 张国荣 路过蜻蜓 》的追忆,二者的姐妹篇形式也不言自明。不常有创作发表的陈奕迅本人这次亦有奉献出《床头床尾》温馨的曲创作 [1]
曲目背景
《The Key》
《主旋律》即是“The Main Theme”,该曲是希望借情侣关系来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如何和谐地生活、如何经营一段关系,是永远也学不完的人生哲学 [22] ,该曲的歌词很密,加上曲风,令陈奕迅唱到全身冒汗。曲词唱这三部分的协调和谐,也正是该曲的主旨 [23] ;《告别娑婆》这首歌原名为《断轮回》,本是为呼应林夕的《 逆苍生 》而起,希望可以再有一首《破地狱》组合成“新时代极乐三部曲”,“娑婆”在佛经中解为大千世界,而这些词句并非涉及宗教,仅仅是借此探讨生存的意义;《床头床尾》顺应陈奕迅和江志仁的要求,是首献给陈奕迅太太 徐濠萦 的歌,因为不想过于老套,因此剔除了“你”“我”等文字,坚持怀旧“一韵落”,又加入了“徐徐”“潮流内人”等双关语体现他们两人之间标签式的温暖 [22]
斯德哥尔摩情人 》的曲式走妖艳、迷离的风格,作为一首充满叛逆的“虐待情歌”,林夕希望传达“只有你情才有我愿,旁人难以评论”之意,该曲讲的是心理学上的“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是人质爱上绑匪的故事;《 任我行 》是专辑中第一首录音的,当时陈奕迅想到了《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2013年1月他也给自己放了一周的假,甚至连酒店也没预订,完全不用照顾别人的感受,和别人挤地铁、巴士,是这辈子第一次独自旅行,很值得记住。“从何时开始忌讳空山无人,从何时开始怕遥望星尘”,心态是一个进程,不闯下不知道,到自己长大以后,便自然会想要有个伴;《失忆蝴蝶》如同 张国荣 路过蜻蜓 》的延续篇,从卑微的“路过心情”,演化为“只求一刹”的“蝶恋”,关于该曲还有件风趣的事,有一句歌词是“不用沦为伴侣,别寻是惹非”,陈奕迅不知为何总是在录音时将“别寻是惹非”唱成“吴雨霏”;陈奕迅曾怀疑过《 阿猫阿狗 》的歌名,他询问林夕有没有可能更改歌名,林夕很坚定地给了否定答案,陈奕迅甚至怀疑林夕美化了“阿猫阿狗”,本来或许是《阿猪阿狗》,该曲题材主要讲的是社会中每颗细小的元件都很重要 [26]

专辑曲目

播报
编辑
CD
曲序
曲目
作曲
填词
编曲
监制
1
主旋律
江志仁
江志仁
2
江志仁、Jean Chien
小克
江志仁
江志仁
3
江志仁
江志仁
4
任我行
林夕
梁荣骏
5
林知秋
郭伟亮
6
林夕
江志仁、唐奕聪
江志仁
7
陈奕迅
小克
江志仁
江志仁
8
Jimmy Fung
林夕
Jimmy Fung
梁荣骏
参考资料: [4]
Bonus CD Single
曲序
曲目
作曲
填词
编曲
监制
备注
1
(与 张学友 合唱)
张子坚
郭伟亮
“家是香港运动”主题曲
参考资料: [4]

专辑鉴赏

播报
编辑
  • 整体
《The Key》是一张具有文化厚重感的专辑,歌曲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相处之道为主题,主打的是陈奕迅在音乐上一贯的悲天悯人情怀。专辑内曲目涉及到人际关系、爱情态度、夫妻相处以及生死轮回等,不是小情小性的俗套情歌,而是非常认真耐人寻味的探讨 [3] 。再看一下制作班底,林夕、江志仁、梁荣骏,而 黄伟文 的位置则变成了小克,几乎是20世纪90年代 王菲 当红时期的黄金组合,于是难免在其中听到曾经熟悉的粤语残片,比如《任我行》好似《 然后怎样 》的姊妹篇,《失忆蝴蝶》的暧昧情愫是粤语歌中唱不厌的执念 [25] 。江志仁在该专辑中也有很大的参与比例,无论是前一半偏重口味、光怪陆离的《主旋律》《告别娑婆》还是后一半偏温情的《失忆蝴蝶》《床头床尾》都是他的监制作品。而梁荣骏和郭伟亮负责监制的则是另一半“K歌度”较高的作品,如《任我行》《远在咫尺》旋律简单、流畅,很容易入耳,更容易上口 [1]
《The Key》用模糊的面目和抽象的图案作封面,提出了一些广阔的问题,这样描述起来似乎不像是流行歌曲。不过它却有平实的内核,大概证明了歌手在歌唱上的追求再次进入不同的局面,却也不得不让听众陷入一种两难的状态,陈奕迅已经是符号式的偶像,最动听的可能被尽皆忽略 [25] 。该专辑有着让人易于接受的音乐外在形式和深入浅出的意识表达。三位制作人用简约的音乐内容配以林夕、小克、林若宁切入点巧妙的词,将专辑所要表达的内核传递得恰到好处。《The Key》不算是市场上让人一耳即爱上的音乐类型,但相比较陈奕迅近些年的作品又显得平易近人许多,无论是旋律的耐听、耐唱,还是八首歌在意识方面的耐嚼、耐琢磨,《The Key》都数得上是一张高质量的音乐作品 [1]
陈奕迅
  • 单曲
开头曲《主旋律》的音乐由八音盒般悠悠的开场一路挺进,天旋地转之后高潮来临,绵延不去,最终在陈奕迅如困兽的呜咽及令人心惊的假音中落下帷幕;《告别娑婆》同样经历情绪的剧烈起伏,同样是小克的词,词意却稍稍明确,听上去刚烈,实则软弱认命,再配上陈奕迅黯淡下去的声音,“不轮回 不轮回”唱得再铿锵,也实在是一曲悲歌;《斯德哥尔摩情人》顾名思义,众人合力将病态爱恋唱成纯粹而有张力的东西,这大概就是音乐的力量 [25]
从《任我行》开始,音乐渐趋舒缓,歌词尽管仍然让听众担心演唱现场的陈奕迅会记不住,读起来却不再磕绊。相较《然后怎样》重得捶人胸口的空虚,《任我行》虽亦有“从何时开始忌讳空山无人,从何时开始怕遥望星辰”这样勉励人不要似羊群一员循规蹈矩过一生的愿景,却难免失于平淡和说教。简简单单的《任我行》看似无喜无悲,实际内里天高海阔,演唱者需要做一个有故事的人 [25] 。接下来的两首兜转于前情里的《远在咫尺》和唱暧昧的《失忆蝴蝶》同样好听又平淡。后者看歌词听前奏,恍然以为会出现王菲的声音。唱从未也永不会开花结果的爱情,陈奕迅的声音已经低到似张国荣 [24]
最后两首《床头床尾》《阿猫阿狗》都是陈奕迅擅长的小人物的故事。尽管把妻子徐濠萦的名字嵌入其中,“徐徐入眠沉睡,徐徐入眠没眼泪”温情脉脉,听起来依然几多无奈,似乎夫妻怎样也逃不过“暴雨横过后变细水,再蒸发变轻烟一缕”的命运。《阿猫阿狗》几乎是小人物的挽歌,“捱完了你肯忍受得的害,你喝彩”,相比《 谢谢侬 》里“有人这样努力,我只觉得光荣”,听来更让人唏嘘 [24] 。暧昧痴缠的《斯德哥尔摩情人》和《失忆蝴蝶》尽管意象并不新鲜,却也正常发挥,林夕选择了普遍却又永恒的命题,与其说是解答,不如说是慰藉。至于陈奕迅,他早就不屑制造时光机,要用更沙哑的声带创造更伟大发明。只是《The Key》并不是办法,不如只看作途中的一站 [25]
陈奕迅

获奖记录

播报
编辑

个人获奖

获奖时间
颁奖方
奖项
获奖方
结果
2013年11月4日
CASH金帆音乐奖
最佳旋律
泽日生(《任我行》)
获奖 [11] [18 ]
最佳编曲
江志仁(《主旋律》)
最佳男歌手演绎
陈奕迅(《任我行》)
陈奕迅(《主旋律》) [19]
提名
2013年12月26日
新城劲爆颁奖礼
新城劲爆创作歌手
姜丽文(《主旋律》)
获奖 [12]
新城劲爆填词大奖
林夕(《任我行》)
新城劲爆监制大奖
梁荣骏(《任我行》)
2014年12月30日
第14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
最佳作词人
林夕(《任我行》)
提名 [8-9]
最佳作曲人
泽日生(《任我行》)
最佳粤语男歌手
陈奕迅(《The Key》)
2015年1月15日
2014华语金曲奖
年度最佳制作人
梁荣骏、江志仁、郭伟亮(《The Key》) [31]
提名
年度最佳作词人
陈咏谦、黄霑(《同舟之情》) [28]
林夕(《任我行》) [28]
年度最佳作曲人
郭伟亮、顾嘉辉(《同舟之情》) [27]
年度最佳编曲人
唐奕聪(《任我行》) [29]

专辑获奖

获奖时间
颁奖方
奖项
获奖方
结果
2014年1月1日
2013年度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
叱咤乐坛至尊唱片大奖
《The Key》
获奖 [6]
2014年12月30日
第14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
年度粤语专辑
提名 [8-9]
评审团推荐奖
获奖 [10]
2015年1月15日
2014华语金曲奖
年度最佳粤语专辑
提名 [7] [30]
年度最佳封套设计

歌曲获奖

获奖时间
颁奖方
奖项
获奖方
结果
2013年11月4日
2013 CASH金帆音乐奖
CASH最佳歌曲大奖
《任我行》
获奖 [11]
《同舟之情》
提名 [19]
2013年12月26日
新城劲爆颁奖礼
新城劲爆年度歌曲大奖
《任我行》
获奖 [14]
2014年1月1日
2013年度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
叱咤乐坛至尊歌曲大奖
《任我行》
获奖 [6]
叱咤乐坛我最喜爱的歌曲大奖
《任我行》
叱咤乐坛我最喜爱的歌曲
《主旋律》
提名 [5]
《床头床尾》
《远在咫尺》
2014年1月12日
第36届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
十大金曲
《任我行》
获奖 [15]
《主旋律》
提名 [20]
《同舟之情》
全球华人至尊金曲
《任我行》
获奖 [16]
2014年1月12日
加拿大至HIT中文歌曲排行榜2013年度总选
全国推崇10大粤语歌曲
《任我行》
获奖 [17]
2014年2月22日
第九届KKBOX风云榜
香港年度粤语单曲(第五位)
《任我行》
获奖 [21]
香港年度粤语单曲(第九位)
《远在咫尺》
2014年8月22日
第一届粤语歌曲排行榜颁奖礼
最受欢迎歌曲
《主旋律》
获奖 [13]
最佳公益歌曲
《同舟之情》
2014年12月30日
第14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
年度粤语歌曲
《任我行》
提名 [8-9]
2015年1月15日
2014华语金曲奖
年度最佳粤语歌曲
《同舟之情》
提名 [32]

发行信息

播报
编辑
发行时间
唱片公司
发行公司
版权所有
2013年7月22日
EAS Music、 新艺宝唱片
EAS Music Ltd、环球唱片
Universal Music Hong Kong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