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尹维东

苏州刻书业历史悠久

苏州是一座书香之城。这一缕书香,来自读书人的书斋,也来自刻书人的坊肆。苏州在出版印刷业方面,是 历史悠久 名城重镇 。中国雕版印书始于唐代,中心就在吴蜀两地。苏州地处江南,物产丰富,人文汇集,工匠众多,商业发达,具备成为刻书业中心的天然条件。

唐朝苏州开始刻印书籍,到宋朝已经非常发达。宋代刻书有官刻,私刻和坊刻之分,神宗熙宁之后,政府放松刻印书籍的禁令,刻书业迅速发展。

中央政府刻书以国子监为首,地方刻书则有公使库,就是今天的地方政府招待所。宋哲宗元符年间,苏州公使库刻印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

此外各种机关 书院也有刻书条件。熙宁年间,权知吴县事葛繁刻印过《韦苏州集》,元丰年间苏州太守晏知止刻印过《李太白集》。宋朝苏州私刻书籍也有很多,比如北宋宣和年间姑胥居世英刻的《东坡集》 在当时就 口碑极佳。

现在可以找到的权威资料是南宋平江府碛砂延圣院刻本的《碛砂藏》 这套佛经从宋理宗时期一直刻到元英宗时期,历时 91 年,全藏六千多卷,是宋代苏州较早的刻印书籍。

刻书和藏书是互相推动的关系,比如朱长文就是北宋苏州著名藏书家,此外还有号称藏书 十万 卷的苏州 文化大家 叶梦得。到了明朝,苏州的刻书藏书更是盛极一时。明朝苏浙皖闽四地是刻书中心,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说: 余所见当今刻本,苏常为上,金陵次之,杭又次之。 这里的常,指的是今天苏州的常熟。由此可见,明代刻书,苏州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明朝苏州刻书发达,有几个原因: 一是经济发达;二是有技术精巧的刻书工人;三是苏州当时著名的学者,藏书家都冠绝于前朝。

苏州刻书工人创造了宋体字

明朝正德嘉靖年间,雕版刻书掀起了一个翻刻 仿刻宋版书籍的浪潮。苏州就是这一浪潮的中心。

原因在于, 明代中叶,沈周、吴宽、王鏊、都穆、文徵明等苏州文人热衷鉴藏宋本 由于 苏州 文人藏书家的倡导,这股浪潮很快扩展到全国。他们竭力模仿宋版,保持宋版原貌,其中精刻,精印者几可乱真。

我们今天出版印刷的宋体字,也在 个时候奠定了基础。

明代刻本的形式有过一次明显的变化。嘉靖以前完全沿袭元朝风格、版式:全是黑口,多半是大黑口,字体都是软体,装订全是包背,几乎和元代没有区别。嘉靖以后从苏州开始翻刻宋代的新风气,白口盛行,版心往往上方有字数,下方刻有刻工姓名,字体又转向欧颜值一派,整齐严谨。

到了万历年间,更加趋向于方正,终于发展成为横轻直重的 “宋体字”。所以所谓的宋体字,其实是明代出现的,直到今天,日本还把宋体字 为明体。

宋体字 这段时间出现 主要原因还是刻书业务的快速膨胀,需要雕版匠人们提高雕刻的效率。学习书法的朋友都知道,传统的楷体字,笔画的弧度多,大大影响了刻板的速度,相较于弧线,直线雕刻起来更快更加有利于走刀,这就使得笔画横平竖直 宋体字 更受欢迎

至于宋体的横画细,末端有一个形似三角形的钝角以及竖画粗的特点,都是在长期的刻板实践当中形成的,实际上是一个技术性问题。如果仔细分析的话,就是书版版片里面的横画,跟树木的纤维是平行同向的,雕刻细一点,可以提高效率。而竖画是和木片纤维垂直相交,如果雕刻的太细,就容易断裂。横细竖粗,末端的三角形钝角,都是为了方便刻字的匠人更加高效快捷的走刀。

如何判断宋体字是从苏州出现的呢?除了前面所说的苏州拥有发达的藏书刻书传统之外,《苏州刻书史》的主编,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陈正宏提供了两个具体的例证

一是《姑苏志》,该书原刻于正德元年,是当时苏州最完整的志书,后因府库失火,原书版被毁,到嘉靖二十一年又翻刻。对比两版字体,可以发现正德原刻本字体,跟宋版比还是比较相似的。到嘉靖年间的翻刻本,就更趋近于如今的宋体字了。

还有一个例子,是正德三年 刻的 吴宽别集《匏翁家藏集》。吴宽是 苏州人 ,在北京当礼部尚书。他死后 大儿子吴奭给他刻的这部《匏翁家藏集》,用的是更接近于宋体字的一种字体。楷体一直是明朝的官方字体,宋体字则刚开始流行。一个礼部尚书的儿子,用最新潮的东西刻他已故父亲的文集,耐人寻味。

陈正宏认为 吴公子刻书的时候 选择宋体 不单单是为了节约成本,应该是觉得这代表了某种新风尚。从这些地方看出了苏州在刻书史上的创新,推断今天的宋体字出自明代中晚期的苏州。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明代刻印书中活字印刷术 到了社会的重视,苏州 无锡 常州 南京一带是活字印刷最发达的地区。

明清两代不论雕版印刷还是铜木活字印刷,大多数都是采用这种明字,形成了一种印刷体,清朝的铅字印刷也是使用这种字体。 因此 宋体字的出现是印刷史上的重要贡献,它既不是书写体,也不属于铭刻体,而是新兴的专门的印刷体,是历史上从没有过的新型字体,它保证了字型标准,在古代起到了字型规范 的重要作用

追根溯源,苏州的文化人和苏州的劳动者,在宋体字的创造和推广上功不可没,为中华文明的流传作出了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