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蛳粉是广西壮族自治区 柳州市 的特色小吃之一,具有辣、爽、鲜、酸、烫的独特风味。 是柳州最具地方特色的名小吃。螺蛳粉的味美还因为它有着独特的汤料。汤料由螺蛳、 山奈 八角 肉桂 丁香 、多种辣椒、等天然香料和味素配制而成。2018年8月20日,“柳州螺蛳粉”获得 国家地理标志 商标 。2008年,柳州螺蛳粉手工制作技艺入选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二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2020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2015年,在《柳州螺蛳粉地方标准》、《预包装柳州螺蛳粉地方标准》的第三次修正稿中规定将螺蛳粉的官方英文名定为:“Liuzhou river snails rice noodle”。 2019年3月21日,螺蛳粉发源地广西 柳州 官方表示,感谢海外友人的关心,螺蛳粉是广西非遗,正逐步申请国家和世界级非遗 2021年5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申报的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6-17]
辣椒 是在明末从 美洲 传入 中国 的,起初只是作为观赏作物和药物,进入中国菜谱的时间并不太长。辣椒强势进入中国后,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饮食革命,柳州人将之融入螺蛳粉并加以发挥,才有了螺蛳粉。很多吃过螺蛳粉质疑螺蛳粉里为什么一颗螺蛳也没有,据说螺蛳粉的螺汤由螺肉、猪骨、药材、天然香料等民间秘方熬制而成,熬过汤后的螺肉就会丢弃,因其精华都浓缩入汤里了
螺蛳粉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虽然历史较短,但嗍螺和米粉在柳州传承悠久。在柳州从事40多年文物考古工作的刘文认为,从一个小的方面来说,柳州的历史文化发展轨迹就是一段采集食用螺蛳的历史。
40多年前,中国考古学者在 白莲洞 大龙潭 鲤鱼嘴等遗址发现了大量的螺蛳壳堆积物。“距今约2万年前,居住在白莲洞的‘ 柳江人 ’就开始捕捞螺类食用,并学会用火,现在 白莲洞遗址 内还留下当时原始人‘火烧石螺’的遗迹。”柳州市 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 馆长蒋金远说。
柳州螺蛳粉名声日隆,食客云集,但螺蛳粉的真正起源,可谓众说纷纭。
说法一:1980年代中,解放南路有家兼营干切粉的杂货店,其店员早上常拿一把干切粉,到隔壁阿婆的螺蛳摊去煮,后来又有人买来青菜调配。卖螺蛳的王记阿婆觉得此粉味道甚佳,于是就卖起了螺蛳粉。
说法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谷埠街菜市成为柳州市内生螺批发的最大集散地,附近工人电影院的观众散场后,喜欢在附近逛,形成谷埠街夜市。柳州人素来嗜吃螺蛳和米粉,有些夜市老板同时经营煮螺和米粉。一些食客喜欢在米粉中加入油水甚多的螺蛳汤,就此形成了螺蛳粉的雏形。
说法三:1980年代初期的一天深夜,几位外地人来柳州,到了一家快要打烊的米粉摊点,因骨头汤已没有,只剩一锅煮螺余下的螺蛳汤,摊主就把米粉放到螺蛳汤里煮,加上青菜以及花生等配菜,几个外地人吃后大呼好吃。摊主后来逐步完善其配料和制作,做成了螺蛳粉。
关于螺蛳粉的起源众说纷纭,已经无法考证,但几乎每一个传说都有着浓浓的“螺蛳情结”和“米粉情结”。2008年,柳州螺蛳粉手工制作技艺成功申报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时负责申遗工作的黄晓平在申报文件中写道:“将米粉和螺蛳结合起来制作的螺蛳粉,是柳州民间的一大创造,其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是柳州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柳州螺狮粉上榜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1年5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申报的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6-17]
主料: 米粉 (也可以用干切粉), 螺蛳 腐竹
调料: 食盐 味精 ,菜籽油, 料酒 酱酒 泡红椒 ,泡 山椒 辣椒粉

螺蛳粉 制作方法

  1. 把猪骨上的瘦肉切下来下来,脊骨直接斩件。
  2. 田螺蛳放到清水里泡1个小时去泥沙和土味,然后清洗一遍。
  3. 把材料切成丝和丁,倒些油进锅炸 腐竹 片(炸腐竹片时油要热,但是要离火炸,不然会焦),之后把炸腐竹剩的油里倒进辣椒粉,制成辣椒油(注意用炸腐竹的余温就可以了,不用加火)。
  4. 把猪骨头放到锅里滚汤,水里加入一汤匙米酒,把酸菜丝、酸豆角丁放到锅里炒,加少许油,但是不要放盐。
  5. 黑木耳和猪肉(切下来的瘦肉)一起放锅里炒熟并加少许盐。
  6. 锅里放油,加蒜米、姜片爆香,然后放入螺蛳炒,再加一汤匙盐、半汤匙香辛料炒2分钟,然后加半碗水,滚了以后放到骨头汤里一起煮。
  7. 用田螺肉煲汤并足够1小时,然后把事前弄好的辣椒油也放到锅里(不喜欢吃辣的可以不加)。
  8. 再烧半锅水,水里放盐(搅拌均匀,尝起来咸一些),水滚时分别把米粉放水里烫一下再捞起,加入准备好的配料,最后加入螺蛳汤螺蛳粉就完成了
  1. 螺蛳粉除了鲜、酸、爽、烫,辣味也是它的独特之处。它由柳州特有的软韧爽口的米粉,加上酸笋、花生、油炸腐竹、黄花菜、萝卜干、鲜嫩青菜等配料及浓郁适度的酸辣味和煮烂螺蛳的汤水调合而成,因有奇特鲜美的螺蛳汤,使人吃一想二。未尝其味先观其色便会令人垂涎欲滴,红通通的是漂浮在上面的一层辣椒油,绿油油的是时令青菜,鲜美的螺蛳汤渗透每一根粉条,螺蛳粉中的辣椒油与普通的辣不同,此种带着有侵略性的辣,嫩滑香酥得让人忘了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