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 有用+1
0

简伟明

播报 讨论 上传视频
中国男歌手
简伟明, 番禺 钟村镇人,14岁辍学丧父,在 沿江路 大排档 一带,以卖石螺为生。除喜欢模仿 梅艳芳 经典歌唱外,也会自己将流行曲改编 咸水歌 。风雨不改,到2009年10月份即已在广州宵夜档中唱歌卖螺29年。
中文名
简伟明
国    籍
中国
职    业
歌手
出生地
番禺 钟村镇

简介

播报
编辑
简伟明,番禺 钟村镇 人,14岁辍学丧父,在 沿江路 大排档一带,以卖石螺为生。买他的石螺,他会送你一首改编自流行歌的粗口歌、 咸水歌 ,听过的人无不笑到肚疼。除喜欢模仿 梅艳芳 经典歌唱外,也会自己将流行曲改编 咸水歌 。风雨不改,到2009年10月份即已在广州消夜档中唱歌卖螺29年。
每次他演出完,都是一样的卸妆,然后踩上那辆单车,在他29年的消夜路线上,继续卖唱卖螺。顶多是以往是卖螺送歌,现在是卖歌送螺,一煲10斤的螺,每晚不愁卖。没有人像他一样,无论刮风下雨头晕身热都仍然出勤。真正的风雨不改。
因为奇装异服炒螺卖唱,他的亲戚朋友看不起他。他上了香港电视,明哥的老婆反而离开了他,带上了他所有家当。直到现在有那么多“粉丝”,女儿也不认同他。但 炒螺明 仍然努力挣钱:“我一样供她念书,她需要交多少钱,我多辛苦一样赚给她。”
炒螺明 ”无疑是广州草根界的一个传奇人物。只要你曾混迹广州各大消夜档,你就一定见过他。金色卷发、花衬衫、一辆单车、一锅田螺,唱着他的偶像 梅艳芳 的经典歌曲,或者是他用地道俚语改编的 咸水歌 [1]

经历

播报
编辑
简伟明说,1981年最初出来唱歌,是因为卖螺生意不好做,1984年,他开始模仿起自己的至爱偶像 梅艳芳 ,翻唱《似水流年》、 《坏女孩》 等歌曲,开始在广州消夜界崭露头角,赢得“广州梅艳芳”的名头。没想到竞争越来越激烈,反串女角唱歌已经不算新鲜,他便开始将流行曲填上自创的歌词,不少粗口歌尽管难登大雅之堂,却是不少“炒粉”的至爱。
明哥坦言,改编这些歌词,并非他的初衷,只是“揾食艰难”,不搞点噱头,没人喜欢。从上世纪80年代唱 梅艳芳 ,到现在唱 容祖儿 谢安琪 新歌 炒螺明 妩媚的歌声舞姿,和令人捧腹的歌词,俘获了从70后到90后的粉丝。有人说他粉丝过万,他表现得很得意“都是大家给面子而已。”
而最近一次让明哥倍有面子的事情是:将在广州演出《万世歌王》的 詹瑞文 ,也特意来大排档候场,向“ 炒螺明 ”偷师。

身价

播报
编辑
头顶金毛长发、手戴戒指手镯、脚踩高跟皮鞋,每次骑车出门前,简伟明最少要花上半小时装身。就连那台骑了多年的26英寸女装五羊单车,他都舍不得换。
在北京南、宝业路、越秀南一带的大排档, 炒螺明 俨然成了招徕顾客的“生招牌”,有档主表示,晚晚都有慕名而来找他的人。就连啤酒妹都有 炒螺明 的手机,只要你坐定定,档主就会电召炒螺明过来。
明哥身价早已无同往日。普通粗口歌20元一首,如果加上下腰(类似拱桥动作的舞蹈),要上到100元一首。每个晚上, 炒螺明 骑着自行车从越秀区唱到 海珠区 ,可以赚到好几百块。熟客们遇到生日、婚庆等日子,还会专程请来明哥助庆。坊间传闻,多年来, 炒螺明 早已身家不菲,在番禺某楼盘已置下两套房产。
炒螺明 的名声,近年来也逐渐冲出大排档,走向了各大酒吧、夜场甚至大剧院,2009年10月,炒螺明就化身“广州 梅艳芳 ”,在南方剧院登台演出。

评价

播报
编辑
没有音乐、没有灯光,骑楼街下烟雾弥漫的大排档,就是 炒螺明 的舞台。期待的掌声过后,总见明哥伸出 兰花指 ,轻扫面珠,伴随着腰臀大幅度扭动。明哥一出,总听到“炒粉”们尖叫声一片。直到我们知道宵夜档的传奇人物“ 炒螺明 ”要开“个人演唱会”。并且我们现场看到,300多粉丝捧场,挤爆了现场。

个人评价

网友狗熊讲:他唱歌该有20年了吧,以前 长寿路 很多大排档的时候每天晚上都见他出现,那时叫“广州 梅艳芳 ”,他对这个外号挺受落的。
詹SIR讲:“非常好!他是用歌来说话的,用歌来表达他对人生的感受。我很感动,这条路不容易,他准备坚持下去做到不能做为止。”

网友争论

网上关于“ 炒螺明 ”视频流传甚广,支持者众,反对者也多。有人认为“ 炒螺明 ”作为广东街头民间艺术是值得提倡和保留的,北方民歌也往往带有 低俗内容 ,却体现了民间艺术的原汁原味。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 炒螺明 ”改编歌词内容粗俗不堪入耳,实在无法成为广州民间艺术代表,让外来客“欣赏”更有损广州文明形象。且作为一个走鬼,“ 炒螺明 ”的存在本身就违反了广州城市管理的相关规定,属于违法经营,影响广州市容。

人物影响

播报
编辑
炒螺明 ”风雨不改炒螺卖唱已足足28年,在广州街头,可谓神话般的人物,粉丝过万,甚至演出《万世歌王》 [2] 詹瑞文 也向他偷师。
然而,也有人提出质疑,“ 炒螺明 ”改编歌曲粗俗下流,十分影响广州的文明形象,再加上作为一个长期与城管“ 捉迷藏 ”的走鬼,“炒螺明”的存在实为广州创建文明城市进程中阻力群体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无论你是否喜欢“ 炒螺明 ”的表演,无论你是否喜欢他改唱的 咸水歌 ,“明哥”能够开“ 个唱 ”,都是本城草根界一件大事———在最有广州草根特色的露天大排档里唱歌卖螺的人,一个草根得不能再草根的人,也能赢得粉丝万千,并且堂皇开骚,用 黄子华 的话来说,这是件多么励志的事情啊!
广州的“草根界”还有很多像“ 炒螺明 ”一样的人,他们烤鱿鱼、卖牛杂,一样通宵达旦努力工作,养活了全家人。他们不一定被人称之为“哥”,但他们仍然生活在广州的每一个角落。这个城市宽容和尊重已经成为“明哥”的 炒螺明 ,同样,也该会尊重和宽容每一个草根吧?
因为,每个人多少都会有草根时刻、草根情怀;因为,对于生活,每个人都有艰难拼搏的无奈的时刻,无论是成功人士还是底层草根。一个草根在这个城市里能够好好的找到 生存之道 ,这就是 安居乐业 社会和谐地具体表现。其实,这不仅是草根的胜利,也是一个城市的胜利。

生活

播报
编辑
●傍晚6点,起床,花半小时“装身”,出门去市场采购石螺。
●晚上8-10点,从番禺钟村骑车出发,先到海珠区宝岗、 滨江路 一带,再经海珠桥到达主场 太平沙
●晚上10点-11点:很多消夜档人气还未开始旺,先跟粉丝们吹吹水、玩玩骰盅
●晚上11点以后:各大消夜场开始聚集人气,骑车到处卖歌卖螺,偶尔见到城管还要捉迷藏 [3]
●凌晨6点:带着几分酒意,骑车回番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