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 赵士程 你有什么看法?
24 个回答
其实吧,赵士程也是二婚,唐婉是继妻,而且唐婉有孩子。历史记载赵士程至少五个孩子,一子一女疑似唐婉所生,另外三个孩子是前妻的(前妻历史无记载)他和唐婉的第五子还过继出去了,这个孩子后来还承嗣濮王位。(好歹是个王爷,具体继承爵位日期也有记载,这个人在历史上存在无疑)
赵士程的郡王爵疑似生前就有,也就是说唐婉生前可能就是郡王妃,在古代是很好的归宿了。而且宋朝二婚其实真不算啥,李清照还结两次婚呢,皇后都有二婚。礼教在明朝才开始严重起来。
赵士程娶唐琬也说得通,她是郑州通判唐闳的独生女儿,母亲李氏媛,祖父是北宋末年鸿儒少卿唐翊。家世也不错了。
赵士程在唐婉生前不纳妾,死后不续弦,确实是真的,痴情应该也是真的。但人家也不是只有儿女情长,好歹是皇亲国戚,有很多建树的;同理,陆游也是。
而且《钗头凤》都不一定是唐婉写得,甚至陆游那一首都不一定是陆游写得。历史上唐婉确实改嫁了,陆游也确实休妻了,但是早就证明了陆游唐婉不是表兄妹,陆游他前妻也不一定姓唐,只是记载了“某氏”,唐姓表兄妹是后人编写的,好像是明朝人写得,明朝距离宋朝隔了好几百年,有些人连同时期《三山志》都不看,却认同几百年后后人的说辞,这能算数吗?
古人大概也没想到现代人揪住一首《钗头凤》就又是心疼赵士程,又是骂陆游的,我们不是古人,不在那个时代,史书也只有只言片语,实在不好踩谁捧谁。
这些东西要放在当时的时代去看,而不是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待古人的行为,然后就给古人扣一个“渣男”的帽子。
搞不懂为什么人家赵士程明明有孩子,还至少五个,有些人却非要说人家一生无子,怎么?他五个孩子你给养大的?是不是一生无子才符合“完美受害者”,才能让你们带入情绪呢?他确实是个好男人,但也没必要曲解成这样吧?也没必要把陆游骂成那样吧?他儿子继承王位这么大的事,总不可能造假吧。
也不用非要质疑《三山志》的记载不对,至少这是同时期的人记载的,也算是历史资料,你说人家无子却连记载都没有,不是YY吗?至少拿出证明资料来吧,族谱也行。
我谁都不粉,历史已成过去,不要把饭圈思维带到历史中。
自己查查资料再说话很难吗?类似的名人还有金岳霖、林徽因,根本不是网上谣传的那样,就不会自己多看看史料?少看点地摊文学不好吗?
以下为补充历史资料
赵不熄,濮安懿王赵允让玄孙,樊荣王赵宗辅曾孙,仪恭孝王赵仲湜之孙,永嘉郡王赵士程第五子,安王赵士輵嗣子。宝庆元年五月初六日(1225.6.13)进嗣濮王。
赵士程为嗣濮王第七子,根据赵士程的第十一弟生于1118年倒推,赵士程应比唐婉大十多岁。
根据《三山志》记载:赵士程无妾,唐婉为继室,有至少一儿一女疑为婉所出。梁克家与陆游、赵士程为同时代人, 其记载是准确无误的, 这也说明周密记载唐婉再嫁确是事实。
就目前所查资料赵士程无纳妾也无再续娶的说法,他的第五子(疑为唐婉所出),赵不熄1188年过继出去,后继承嗣濮王位,按照选择过继之子的年龄选择15或20岁以上,年龄辈分都相当的原则,赵士程同唐婉所生子有很大可能是赵不熄。
(唐婉死亡日期根据陆游所作《沈园》二诗的时间倒推,此诗陆游至少有75岁,那么唐婉应该至少死于他35岁左右,他生于1125年,唐婉应该死于1160年之后。)
赵士程是个宽厚重情的读书人,出身近支宗室,前途良好。他对曾经遭受情感挫折的唐婉,表现出诚挚的同情与谅解。赵士程曾任过武当军承宣使,他在唐婉死去,来到福州任宗正司,两年后去世,唐婉在世未纳妾,死后不复娶。
我就想看看有多少人自己感动自己。
他们不知道宋朝皇后都能二婚,这根本不算多大事;
不知道赵士程也是二婚;
不知道唐婉家世其实很不错;
不知道赵士诚有孩子,还有五个;
不知道唐婉可能也有孩子,还过继出去继承了王位;
不知道两首《钗头凤》可能根本不是陆游和唐婉写的;
不知道陆游妻子可能根本不姓唐,只是记载了“某氏”;
不知道陆游唐婉可能根本不是表兄妹;
不知道陆游这一生的经历和文学地位;
不知道赵士程这一生的功绩;
他们明明什么都不知道,却又站在道德高地批判嘲讽当事人,说得冠冕堂皇,又拿不出证据。赵士程不需要你们可怜,陆游不需要你们批判,唐婉也不需要你们婉惜。
传说只是传说,可怕的是有人信了,还奉为圭臬。
@西梁 同志搞了个筛选啊,幸好我还留了底,把疑问发到想法里备着了。既然如此,咱们不妨在这个问题下碰一碰。
引自答主这段犯二能量极高的拍脑门大作——霸道总裁赵士程让姐夫给爱妻的前夫陆游跑官:
这样一比,赵比陆游身份高贵,人脉广泛,因为 陆后来外放的官职(福州宁德县主簿,从九品)是靠了赵帮忙托关系(赵姐夫廖虞弼当时是福州兵马钤(qian,管束)辖,正六品).
看起来挺有模有样的,虽然没给出出处,但是起码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赵士程的姐夫是陆游外放地的高级官员的豆知识,看起来挺有理有据令人性福的对吧?啊呸。
——首先, 按《八闽通志》、《淳熙三山志》,廖虞弼任福州兵马钤辖为建炎四年(1130)事,任满后此职不再差人,当年陆游仅 5岁 。
福州兵马钤辖廖虞弼 建炎间任 。
——《八闽通志》
福州兵马钤辖 一员。 建炎四年,尝差廖虞弼充,任满,更不差人。 绍兴十年,复置。
——《淳熙三山志》
——再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陆游外任福州宁德主簿之绍兴二十八年(1158)之前,廖虞弼早就做到右武大夫兼成州团练使,当年八月辛丑转了枢密副都承旨,十月戊戌入见即因“不安分守侥求无厌”被踢去台州提举崇道观。
辛丑延福宫使清远军承宣使入内内侍省押班张见道落阶官提举万寿观免奉朝请 右武大夫成州团练使廖虞弼为枢密副都承旨 权尚书户部侍郎汤允恭卒 权尚书兵部侍郎兼提领铸钱荣薿充敷文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薿尝入见上问以铸钱事薿曰已令两属官分行诸路责以如额翌日上谓大臣曰如此措置殆成虚文当先会每岁所出铜料所用木炭所役工匠皆几何然后可以责办薿不自安乃求去故有是命
戊戌 枢密副都承旨廖虞弼入见诏虞弼不安分守侥求无厌可提举台州崇道观 日下出门
——后来虞允文踢他屁股,明讲此人“以非才而用,未几罢黜”,则 绍兴二十八年之际,廖虞弼先远在南宋疆域最西北的利州路,旋即被调入中枢后废掉,连自身亦是难保,如何把手伸到二十几年前自己担任武职的最东南端的福建路,给陆游运动一个完全属于朝廷官僚系统的文职?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所谓赵士程托姐夫给陆游跑官的段子殊不可解,不知那位答主这段出自何本?不过我猜,大概还是“以今度之,想当然耳”,当然这个今不是指当朝,而是霸总文里的平行世界。
霸道总裁赵士程千古(微妙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