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建筑师马岩松的设计以及他的建筑观?

关注者
883
被浏览
512,162

49 个回答

马岩松我只见过一面,有关的文章看过不少。

应该说梦露大厦绝对是神来之笔,妙手偶得。这里很同意

@铭蔚

的意见

甚至可以说,比起其他方案追随扎哈路线的方案,这个方案完全是个另类。

可惜的是后来的访谈以及他迷恋的山水城市离开了这条道路,并暴露出与其年龄有限深度不足和满世界活动信息量过大而相称的迷惑挣扎。

具象山水拟物这条路跟俞挺比较像,但可别走到李祖元那边去就糟糕了。

这条路我觉得没什么前途,我比较看好未来硬科幻的路。

但是还是希望他的尝试之后能找到更好的路子,毕竟建筑师群体还是比较弱势的,没有必要互相倾轧,还是应该共同提高行业的社会地位。

以前的一篇旧文供参考。

-------------------------------------------------------------------------------

马岩松,超女和这个老年人统治的世界

一直没注意过当红的马岩松的履历,今天一看,竟然是75年的,仅仅三十岁就成名——作为一名建筑师成名在三十岁让我冷汗直流。。。

就具体作品来说,MAD的作品还是不错的,虽然有太多哈迪德的影子,虽然据说对实际工程所知不多,虽然有那么多虽然,但是应该说,这个社会对年轻人太苛刻,尤其是建筑行业确实是老年人独霸一方的世界。

建筑师当然需要很多年的积累,但是这更多属于那个建筑师全能的时代。

而这个高度分工的时代,说实话,没有必要让年轻人等待到多年以后所谓的“成熟”之后再放手大干——那个时候恐怕早已被积年的俗务琐事磨平了创造力。实际上这一年的施工图经验告诉我,复杂的施工图技术工作早已分包给各式各样的专业公司,所剩下的属于建筑师的部分已经技术含量很少很少,大多数的时间耗费在设备综合和琐碎的配合工作。而年纪经验够多的建筑师们,却少见真的在出作品的——他们更多在开会和拉业务吧。

这些让我想起超级女声和那个迥异于建筑界却又越来越像的娱乐界。大量的年轻女孩被推上明星的宝座,当然她们很不成熟,但是她们有老年人永远无法找回的青春——那种人类最宝贵也最容易失去的东西,所以,就会有老成持重的经纪人,主持人,策划人,各种造星技术人员作为背后支撑。这样的行业分工,才让受众享受到最终的优质的娱乐产品。我想在行业组织和利益分配形式上,娱乐行业比建筑行业现代化程度要高一些。。。虽然他们造的星也太多太滥了。。。

建筑设计从来就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也许murcutt是个例外),那么在年轻人创造力最旺盛的时候,让他们负责最需要创造力的部分,本来就是最佳的选择,而老同志用经验把控全局并解决技术问题。如果这个行业给予各分工者合理的利益分配的话。。。马岩松的履历没有提到他本科的母校北建工,而只提到了耶鲁,我想北建工没有留给他什么美好的回忆吧,中国的国情如此。而耶鲁,给了他这样的年轻人足够高的平台和自信。可以理解,美国的国情如此。美国至今以来的最大活力,就在于提供了地球上最充分的机会——而不是直接的好处。美国永远随时准备捧红任何有天赋的人,而大佬们都乐于躲在后台当经纪人和老板——这就是老牌帝国主义早已喂饱的资本家和刚从贫困中脱身还对名利极度饥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领导们的区别吧。

想想学院里八十多的老院士仍然凡有荣誉利益必冲在前的状况,设计院里四五十岁的总工独吞项目算是很客气的了。。。。或许老年人统治世界是不可避免的,不过是不是可以像帝国主义一样,换个比较好的形式呢。

好吧,其实古人有一句话说得很清楚: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