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课程体系总体框架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包括国家规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
4.2 课程设置
通识课程是学校统一开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课程,包括基本通识课和扩展通识课,主要有人文素质、体能素质、英语、计算机基本技能和创新创业等方面的课程,共计
50学分,其中基本通识课(必修)29学分,扩展通识选修课21学分。
专业课程包括大类平台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共计
80学分。
大类平台课课程学分不少于
17学分,包括《新生研讨课》、《设计构成基础1》、《造型基础1》、《造型基础 3》、《设计概论》、《空间特征与构成要素》、《艺术审美与写作》、《设计思维与表现》等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学分不少于
33学分,包括《数字媒体艺术导论》、《插画设计》、《三维基础》、《影视媒体综合实践》、《数字剪辑》、《摄影与摄像》、《数字媒体设计》、《动画运动规律》、《角色造型设计》、《互动媒体策划》、《数字合成》、《新媒体艺术》、《互动艺术综合实践》等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不少于
30学分,包括《数字场景设计》、《互动媒体设计基础》、《数字媒体叙事》、《视听语言》、《CG渲染》、《数字雕塑》、《三维角色设定》、《中国传统文化创新设计》、《影视特效》、《游戏设计基础》、《数字动画综合实践》、《游戏设计综合实践》等课程。
实践课程不少于
14学分,包括军事技能、思政与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毕业综合训练。
创新创业课程不少于
3学分,主要包括全校性公共选修课、非本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以科研训练为导向的创新研究短课、创业指导课。
4.3 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模块按照学校及学院的统一安排进行设置,主要由课内实训、各类实习、实践课程、和毕业论文(设计)几部分构成。
(
1)课内实验(训)
培养方案中所涉及的课程,共设置课内实践(实训)教学
630课时(含大类平台、专业核心、专业选修),占专业模块教学总课时30%,使理论内容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巩固教学效果。
(
2)其他实践环节
按照学校及学院的统一安排进行设置,各类实习
2学分、实践课程4学分、毕业论文(设计)安排在最后一学期,8学分。
五、师资队伍
5.1 师资队伍概况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目前有
10名专职教师,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助理教授及讲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者4人, 70%具有海外留学背景,专业教师均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教师队伍知识结构全面、具备国际化视野,规模结构合理,并不断发展壮大。
5.2 教师背景和水平要求
专业教师毕业于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台湾艺术大学、中英格兰大学、曼彻斯特城市大学等境内外知名高校的艺术设计、数字媒体以及动画设计等相关专业;
专任教师广泛拥有哲学与美学、艺术与设计、数字媒体设计、动画设计以及计算机科学相关的跨界知识背景,能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近
3年新主持各类科研、教研项目12项,出版《虚拟现实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网络游戏美工制作教程》教材2部,累计获得各类教学奖励5项。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全国性重要学科竞赛获奖超过50项。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师积极参加各种专业相关的学术研究与实践活动,确保了教学与行业发展趋势的一致性。
本专业每位教师都根据数字时代艺术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最新趋势和进展,结合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理念,定期调整课程,制定具体严格的教学进度,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和及时更新教学案例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教学条件
本专业拥有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学实验中心下属的数字媒体及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数字媒体手绘实验室和数字图形图像实验室等本科教学实验室。实验室设备优良,均采用专业图形工作站,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国内外先进的数字媒体软件,分别用于《三维基础》、《插画设计》、《数字合成》、《数字剪辑》、《影视媒体综合实践》和《互动艺术综合实践》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实验环节。另外,本专业还拥有数字媒体影像技术实验室、运动捕捉实验室、数字录音实验室等设施。实验室总面积超过
500m
2
,配备先进的光学运动捕捉系统,惯性运动捕捉系统,眼动仪及分析系统,
MR混合现实开发系统,动画集成渲染系统和定格动画制作系统筹高级设备,设备总价值超过400万元,能够充分满足专业实验教学所需。
在拥有专业自主的教学实验环境的同时,本专业也与艺术学部各专业共享优质教学、科研设施和资源。学院教学实验中心还设有服装设计实验室、工业设计实验室、环艺设计实验室、平面设计实验室、设计基础实验室等,是艺术设计学生完成课程规定的实训教学任务和自主学习的重要场所。另外深圳大学还拥有设计部落、深圳市设计博物馆、深圳大学美术馆、深圳大学
3号艺栈、工业设计特色学院(盐田创意港)等设计学科专业教学实践基地。
学校及学院大力支持本专业的教学经费投入以满足教学各个环节所需的资源建设、教学运行、教学研究与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和基地建设、教学检查和质量评估等的费用。教学经费的使用向教学一线倾斜,鼓励和支持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创新类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实践等方面的改革。
在实践及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本专业积极推动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实习实践基地。截至
2021年12月,已经建成的、与本专业对口的实践及实习基地如表1所示:
表
1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对口实践及实习基地建设情况表
是否学院独享
平均每次可接纳学生数
(人)
深圳市奇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市点石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奥极互动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朗图品牌设计有限公司
深圳市海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深圳尚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革点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邮编:518060
联系电话:0755-26536118
成绩证明核验邮箱:ungradszu@szu.edu.cn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3688号深圳大学汇元楼二楼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