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分一道桥.mp3缘分一道桥.mp3
04:06来自
—— 王力宏、谭维维
中国的古代,以人类为饵食的怪兽——饕餮,每六十年便会集结到人类的领地觅食,捍卫领土的人类军团铸造长城的目的也是为了抵御怪兽的入侵。
来到中国寻觅黑火药发财的外国雇佣军威廉与佩罗,误打误撞进入了长城,认识了对抗饕餮的中国无影禁军,也见证了无影禁军的精锐和勇敢,并被这群战士之间的信任和牺牲所感动,威廉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了共同守护人类的战斗当中。
然而,在对抗的过程中,他们却发现饕餮大军不断进化,到最后已经能够从长城打进皇宫,一场大战也由此拉开……
《长城》(The Great Wall)是一部我个人比较喜欢的电影。结合我看第三遍,简单写一下观后感吧!
1
任重道远
这一次看完,我关注到之前忽略的一点。
虽说总导演是张艺谋张导,但特效、后期制作全是欧美团队完成的。
我查了一下:
当初上映不久时,我看第一遍是在电影院,3D版的,当时感觉很是震撼,觉得中国影业水平好高,没有多多了解。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工业方面“卡中国脖子的35项技术”,看完以后心情很是沉重。
我国在关键技术领域与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啊,很多技术都还是别人几十年前的水平。
中国人需要分秒必争、勇攀高峰,才能与之比肩。
任重道远。
不要过于自信,而是要低调做事,少说多做啊。
2
信任
“信任”二字是这部电影的一条主线。
当林梅将军(景甜 饰)和威廉·加林(马特·达蒙 饰)一起来到城墙上,林将军请他体验飞索时,他犹豫一番之后拒绝了。
威廉作为雇佣兵,为了生存,只相信自己;林将军及其战友,忠于国家,彼此信任,为保卫朝廷而战。
饕餮大战中,他们通力合作,并肩战斗,杀死兽王,赢得胜利。
在影片结尾,林将军对威廉说:“我们应该是一类人”。
大敌当前,统一战线,目标一致,才能战胜困难。因为彼此信任,才能配合默契,其利断金。
3
贪婪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饕餮是贪食、贪婪的象征。
剧中介绍饕餮的由来,说古代一位皇帝贪婪无度,令民不聊生,激怒上苍,天降陨石击中钩吾山,绿光中释放出饕餮,以此告诫世人贪婪的后果。
众所周知,贪婪是无底洞,是人性中的一大弱点,是要时时、事事引起我们警醒的。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要处理好与欲望之间的关系,才有可能真正体会到生而为人的幸福。
不论你有多大的野心,要有所节制才能长久。这个道理听起来很简单,但往往身在局中而不自知。
4
正面评价
影片的定位自始至终都非常明确,就是一部典型的商业片,是一部中国风浓郁的电影,传递中国文化和价值,电影主题关乎人的成长与转变,标准的好莱坞故事模板,但难能可贵的是,影片不仅仅在讲主人公威廉自身的成长与转变,也在强调集体的作用,抵御饕餮并非一个人的战斗,互相影响和配合的过程有着重体现,毕竟是发生在中国的故事,中国没有仅仅成为一个地标或背景舞台,威廉仍会受到集体主义文化和五军牺牲精神的洗礼而产生转变。导演在故事上做减法,整体上力求去个人化,没有任何多余的赘述和表达,故事和节奏流畅。(《凤凰娱乐》评)
《长城》的主题可以用五个词概括:信任、责任、忠诚、热血、牺牲,这与马特-达蒙扮演的欧洲雇佣兵所代表的价值观是有巨大鸿沟的,最终正是凭借这种中国精神,拯救了世界。除了故事的大背景,影片的多处细节都能体现张艺谋对中国文化传承的坚持。(《广西新闻网》评)
《长城》从整体上看,依然是一部非常张艺谋的电影,人海战术、全景视觉、雄奇的中国景观、秦腔、大鼓、大红大绿的饱和色系等典型的张艺谋元素在电影里体现得淋漓尽致。金碧辉煌的宫殿、万箭齐发的场景,大批战士以方阵形式出现所呈现的仪式感,也有奥运会开幕式的即视感。大漠孤烟的西北丹霞地貌出现,观众就能感受到张艺谋强烈的个人风格。(《广州日报》评)
《长城》不会被记作张艺谋最好的电影,但是导演的艺术格调,却在他的全景长镜头和对颜色匠心独运的应用上得到体现。既有历史感又有未来感,视觉奇观托起了这部影片。(《卫报》评)
5
负面评价
《长城》不过是好莱坞无聊打怪片的一次本土化入侵,并无太多原创性的建设。《长城》故事的缘起在好莱坞手里,张艺谋接过导筒,既是美国人觊觎中国市场的结果,也是中国资本入侵好莱坞的作用力。从完成片看,张艺谋的接盘非但没有挽救剧本先天缺陷,甚至连基本的加分也谈不上。在导演所能发力的人物塑造上,同样毫无作为。视觉上,张艺谋依旧是印象长城和奥运会开幕式团体操的那套,属于美学透支,并无任何新投入。(《京华时报》评)
《长城》导演张艺谋很有能力地将一个古代奇幻动作电影拍成好莱坞大片,但是导演招牌性的视觉奇观令人眼花缭乱,描绘细致人物关系和悸动激情的天赋,被导演过分认真想做成史诗大片的欲望给践踏掉。(《综艺》评)
影片角色没有意义,叙事也很无趣,甚至视觉和声音,看了一阵子后都开始麻木觉得言过其实。(《好莱坞报道者》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