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 轉化
一、何謂轉化法?
在描述一件事物時,常常轉變它原來的性質,換成另一種和本質截然不同、想法一樣的事物,這種修辭法叫做「轉化法」。
二、分類
轉化法又分為三種:
(1) 人性化 ( 擬人法 ) →將物品模擬為人、賦予人類才有的行為
動動腦時間 ---- 請圈出句子中使用「擬人」法的字詞
1. 幾點流螢婆娑在我們周圍歌唱。
2. 屋頂上的雨水滴落下來,卻理直氣壯的在屋簷下匯成一道水流。
3. 這是惡習慣戰勝我們的好機會。
4. 終於把那個空塑膠袋給捉了回來。
5. 一大幅平原舉起多少甘蔗。
6. 窗外是一片鳥囀,有時是獨奏,有時是合唱,簡直是一派和諧的交響樂。
7. 頸部和背部的關節也往往因為低頭太久,不時向我提出嚴重抗議。
8. 舊的路衰老了,毀壞了。
(2) 物性法 ( 擬物法 ) →將人模擬為物,把屬於「人」的特性轉變成其他事物來描寫。例如將人的高興、快樂、友誼、甜蜜、傷心、希望、忍耐等,當成動物、植物或無生物來描寫。
動動腦時間 ---- 請圈出句子中使用「擬物」法的字詞
1. 父母倆的感情,已經結成了冰塊。
2. 爺爺的生命亮起紅燈,全家人擔心死了。
3. 美人凋謝,令人惋惜。
4. 她的快樂已成一縷輕煙,飄的無影無蹤了。
(3) 形象化 ( 擬虛為實 ) →把抽象的事物,以具體的形象來描寫。例如:晚景的溫存被我偷嚐了不少。
動動腦時間 ---- 請圈出句子中使用「擬虛為實」的字詞
1. 把回憶風乾,晚年下酒。
2. 全體同學沐浴在老師的愛心裡。
綜 合 練 習
1.( ) 下列哪一文句沒有使用轉化的修辭? (A) 寂寞,像一張楓葉,在默默中隨著季節轉變容顏 (B) 手上滿是裂痕,西風起了,裂痕張開紅的小嘴 (C) 我生病,母親用手揉著我火燙的額角,按摩我酸痛的四肢,我夢中都拉著她的手不放──那雙粗糙而溫暖的手啊 (D) 狂風緊緊抱起一層層巨浪,惡狠狠的將它們甩到懸崖上
2.( ) 下列文句的修辭都是轉化,細分後何者與其他三者不同? (A) 把你的影子加點鹽 / 「醃」起來 / 「風」乾 / 老的時候 / 下酒 (B) 經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額頭是「水成岩」削成「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蘚」 (C) 試想在圓月朦朧之夜,海棠是這樣「嫵媚」而嫣潤;枝頭的好鳥為什麼卻雙棲而各夢呢? (D) 你不妨搖曳著一頭「蓬草」,不妨縱容你滿腮的「苔蘚」
3.( ) 轉化,分為將外物以擬人的「擬人化」以及將人以比外物的「擬物法」和擬虛為實的「形象化」,下列何者是屬於「擬物法」? (A) 桃花聽得入神,禁不住落了幾滴粉淚,一片凝在地上 (B) 來自海上的雲說海的沉默太深 / 來自海上的風說海的笑聲太遼闊 (C) 月亮在黃昏裡上妝 / 太陽心慌慌向天邊跑 (D) 你不妨搖曳著一頭「蓬草」,不妨縱容你滿腮的「苔蘚」
4.( ) 下列文句,何者是修辭格中的轉化? (A) 一粒沙裡見世界,一朵花裡見天國 (B) 每年,蟬聲依舊像一首絕句 (C) 池中的游魚,三三兩兩的交頭接耳 (D) 在 康河 的柔波裡,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5.( ) 描述某事件時,轉變其原性質,化成另一截然不同事物,加以形容描述者,稱為轉化,可分成人性化、物性化、形象化,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 植你於水中央, 甄甄 ,你更是睡蓮──人性化 (B) 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裡──形象化 (C) 連一根針「跌」在地上都聽的見響──人性化 (D) 大海有話 / 想對船說 / 船不懂大海的話 / 慢慢地走開 / 美麗的浪花還是圍著船 / 說個不停──人性化
6.( ) 「以物擬人」是修辭上常有的手法,下列成語皆借生物構詞,其形容的對象以「人」為主體,何者不是這種手法? (A) 應揚鳳翽 (B) 蒲柳之姿 (C) 獐頭鼠目 (D) 燕巢飛幕
參、 轉品
一、何謂轉品?
轉品,又叫轉類。凡是在語文中,把一個詞彙原來的詞類靈活地轉變為其他詞類的一種修辭技巧,叫做轉品。
動動腦時間 ---- 請標示出句子中被改變詞性的字詞
1. 寒不可以衣,飢不可以食
2. 吾從而師之。
3. 親賢臣,遠小人。
4. 妾不衣帛。
綜 合 練 習
1.( ) 「寒不可以衣,飢不可以食」句中的「衣」、「食」使用何種修辭手法? (A) 雙關 (B) 轉品 (C) 借代 (D) 譬喻
2.( ) 下列轉品的修辭中,何者 非 名詞轉為動詞的用法? (A) 乃「簪」一花 (B) 「遠」罪豐家 (C) 妾不「衣」帛 (D) 人不相「非」
肆、 譬喻
一、何謂譬喻法?
譬喻是一種「借彼喻此」的修辭法,由喻體、喻詞、喻依三者配合組成。
譬喻的句型: 喻體 + 喻詞 + 喻依
① 喻體→所要比喻的本體
② 喻詞→連接喻體和喻依的詞語,通常以「如」、「像」、「是」、「為」、「似」等為主。
③ 喻依→用來說明此一事物的主體
二、分類
譬喻法又分為四種:
(1) 明喻 : 喻體 + 喻詞 + 喻依
動動腦時間 ---- 請標示出句子中的喻體、喻詞及喻依
1. 朋友真像是一本本的好書。
2. 積極的人好比是太陽,走到哪兒就亮到哪兒。
3. 小鳥跳響之在枝上,如琴鍵的起落。
4. 書本對你而言像是一堆無根浮萍。
5. 走入海洋博物館,就像走進海底的隧道。
6. 人生如股市,績優股終必出頭。
7. 龕座上的神像彷彿陷入陰影中的沉思
(2) 暗喻 ( 隱喻 ) : 喻體 + 喻詞 ( 將「如」換成「是」或「為」 )+ 喻依
動動腦時間 ---- 請標示出句子中的喻體、喻詞及喻依
1. 多認識朋友,就等於多讀好書。
2. 消極的人是月亮,初一十五都不一樣。
3. 使我的童年成為一篇動人的故事。
4. 沒有國的人,是沒有根的草。
(3) 略喻 : 喻體 + 喻依
例句: 1. 一時人聲鼎沸 ( 一時人生如鼎沸 )
2. 菊,花之隱逸者也。 ( 菊如花之隱逸者也 )
動動腦時間 ---- 請標示出句子中的喻體、喻詞及喻依
1. 老師,學生們的保母,隨時隨地保護在側。
2. 蓮,花之君子者也。
(4) 借喻 : 剩下喻依
例句: 1. 賴蝦蟆想吃天鵝肉。 ( 借喻癡心妄想 )
2. 載舟覆舟。 ( 以水借喻人能擁待國君亦可推翻國君 )
綜 合 練 習
1.( ) 下列選項何者所使用的修辭法不同於其他三者? (A) 藝術是苦難的象徵 (B) 路,是一枝長長的牧笛 (C) 金銀財寶,莫如諸事順遂 (D) 人生如股市,績優股終必出頭
2.( ) 「我是盲目的射手」所使用的修辭技巧,和下列哪一項相同? (A) 這裡無風無雨,有充裕的感情為春天支付 (B) 樹枝上都像水洗過一番的,尤其綠得可愛 (C) 在寬闊的兩岸,謙讓出一大片肥沃的瓜圃來 (D) 偶爾一句久違的「搖船的」聲音,也在花間跳躍
3.( ) 下列選項何者不是用譬喻手法寫相思之情? (A) 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B) 像天上的星,那麼多的離情別意,每一句到別都伴著一聲嘆息、一個吻 (C) 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 (D)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4.( ) 下列何者與其他三者不同? (A) 我的心情像土撥鼠在挖洞,想找到出口 (B) 人生的風景,親像大海的風湧 (C) 炎夏中花瓣軟弱的擴張,如杜鵑眉目半張,像幻象像夢,像戀火暖暖入夢,似細雨放縱隨節奏慢慢搖動 (D) 別人的生命是鑲金又包銀,我的生命不值錢
5.( ) 文學創作使用具體的物象設喻,往往可使讀者對被描寫的事物獲致更鮮明的印象,下列詩句何者不是運用這種技巧? (A) 美麗的少女 / 是這個世界的微笑 / 我望著她們 / 我的心 / 似一碗不穩的水 (B) 我的妝鏡是一隻弓背的貓 / 不住地變換它底眼瞳 / 致令我的形象變異如流水 (C) 大海有話 / 想對船說 / 船不懂大海的話 / 慢慢地走開 / 美麗的浪花還是圍著船 / 說個不停 (D) 我們才走過鴿群 / 它們就把我的謠言傳到天空上了 / 只留下輕如羽毛的事實
6.( ) 下列文句,何者 非使用 隱喻的修辭法? (A) 人生是一奮鬥的戰場 (B) 使那兒的景色,宛如絢麗的秋日 (C) 自然是最偉大的一部書 (D) 村舍與樹林是這地盤上的棋子
7.( ) 下列所使用的譬喻修辭格種類,何者和「感覺像一隻高歌的蟬」不相同? (A)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B) 祕密像夏天櫥窗中的美味,根本無法長久保留 (C) 每一顆銀亮的雨點是一個跳動的字 (D) 回首從前,恍如做了一場淒慘的惡夢,怎不叫我傷心
伍、 誇飾
一、何謂誇飾法?
所謂誇飾,是指在語文中,為了表達強烈的情感或鮮明的意象,故意誇大其詞,遠遠超過事實,運用放大或縮小事物的特徵、作用、形象、數量等方式的一種修辭技巧。
二、分類
誇飾法又分為五種:
(1) 空間的誇飾
例如: 1. 「把你的手掌伸為五嶽」啊:一面看是成峰,一面看是成谷。
2. 「千山」鳥飛絕,「萬俓」人蹤滅。孤舟簑笠翁,獨釣寒江雪。
(2) 物象的誇飾
例如: 1. 「天和山都掛到犁頭」上來了,怎麼會拉的起。
2. 豔豔的夕暉把旅客們的「心也染紅」了。
(3) 人情的誇飾
例如: 1. 五臟六腑裡,「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
2. 豔豔的夕暉把旅客們的「心也染紅」了。
(4) 時間的誇飾
例如: 1. 苦總是長的,樂總是短的。「一天的苦往往比一萬年還長」。「一萬年的樂卻常常像一分鐘」,還不待你看清楚,它就消失了。
2.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5) 數量的誇飾
例如: 1.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2.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
3.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動動腦時間 ---- 請標示出句子中使用誇飾的字詞
1. 這杯酒的年齡比我還大。
2.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3. 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天是那樣藍,幾乎透明似的,月亮離山頂,似乎不過幾尺。
4. 會少離多看兩鬢。萬縷千絲,何況新來病。
5.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箇長。
6.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7. 千祿百福,子孫千億。
8. 在逃去如飛的日子裡,在千門萬戶的世界裡的我,能做些什麼呢?
9.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綜 合 練 習
1.( )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使用了何種修辭格? (A) 呼告 (B) 設問 (C) 借代 (D) 誇飾
2.( ) 所謂誇飾,是指在語文中,為了表達強烈的情感或鮮明的意象,故意誇大其詞,遠遠超過事實,運用放大或縮小事物的特徵、作用、形象、數量等方式的一種修辭技巧。下列文句,何者 非使用 誇飾修辭格? (A)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B) 會少離多看兩鬢。萬縷千絲,何況新來病 (C) 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D) 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天是那樣藍,幾乎透明似的,月亮離山頂,似乎不過幾尺
3.( ) 誇飾修辭格中最常出現的是數量的誇飾,而且多半用於數量很多的誇飾,但下列文句中何者使用了數量少的誇飾? (A)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B) 學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C) 千祿百福,子孫千億 (D)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貳 答案: 1.C 2.C 3.D 4.C 5.A 6.D( 形容極危險 )
參 1.B 2.B
肆 1.C 2.B 3.D 4.D 5.C 6.B 7.C
伍 1.C 2.C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