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詢
  • 本校張創辦人畢生貢獻淡江,功在教育。經校友會建議,徵得董事會同意,於淡水瀛苑一樓成立校史館,二樓為紀念館,全名為校史館暨張建邦創辦人紀念館,蒐集、典藏、整理本校重要文獻與文物,並透過公開展示及推廣活動,以呈現學校的源起、發展與變遷,彰顯學校與校友對臺灣高等教育與社會進步的貢獻,並創造淡江人共同的回憶為目標,期望凝聚校友與在校師生的向心力,進而成為學校追求卓越、從心超越的最大支持者。
    本校為全臺首推未來學的大學,且為全臺唯一將未來學納入大學部通識核心課程的大學,所發行《明日世界》雜誌更為全球第一份中文未來學雜誌。圖書館秉承學校未來化發展理念,廣購資源並設置「未來學專區」。
    本校日文系設立臺灣第一個「村上春樹研究中心」。圖書館長期與中心合作,推出相關閱讀、導讀、主題書展等活動,完整收錄中心歷年舉辦的村上春樹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及會議海報,圖書館有系統地發展村上春樹相關館藏,尤以著作譯本為著。
    各國文學發展過程中,不同國家、民族、語言,經由不同學門及其議題,彼此發展、影響、認同並融合為一,進而成為「世界文學」。 歌德‧馬克思‧韋勒克最早提出「世界文學」的概念,他在《歌德談話錄》中提到:「民族文學在現在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學的時代已快來臨了。現在每個人都應該出力促使它早日來臨。」歌德並認為,世界文學更包含世界各民族文學的總和,或享有世界聲譽的經典作品。
    本校設立世界第一個「武俠小說研究室」。為國內第一所開設「武俠小說」課程的大學,本館為國內研究武俠小說最具規模的單位。
    本館歐盟資訊中心與歐盟執委會簽訂寄存圖書館協議,負有推廣歐盟新知與相關發展之義務。除提供歐盟各類資料,亦發行電子報,期能推廣臺灣的歐洲研究,協助讀者更深入瞭解歐盟發展及運作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