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广大语音学语言学研究者(尤其是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提供了解言语语言听觉与大脑神经机制研究与应用的学术平台,并共同探讨以语言健康为特色的语音学跨学科的国际学术前沿与热点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言语语言听力中心和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精神障碍人群语料库建设及面向脑科学和人工智能的语言研究》课题组将于2023年6月30日至7月2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第七届语音学与大脑神经机制高级研讨会”,我们
鼓励
参会者来会议现场与主讲嘉宾
面对面交流,但也提供线上参会的
机会
。
语音研究是语言研究的基础,
语音学与语言学其他领域的结合无所不在
,言语中的韵律不仅蕴含着的不同层次的语言信息,还负载着丰富多彩的副语言与非语言信息,共同影响着人们的言语交流。随着研究手段的不断丰富,语音学与大脑神经机制的研究逐渐成为语言学前沿交叉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
语言是大脑功能重要的外在表现
,理解言语语言需要整合韵律、句法、语义、语用等语言学与副语言学等信息。而听力障碍人群与精神障碍人群(如孤独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语言与情感等方面的缺陷,其言语感知与加工也异于常人。随着认知科学及其研究手段(如脑电、近红外、磁共振成像等)逐渐成熟,言语语言加工备受关注,这些研究旨在揭示人类大脑加工处理言语语言的深层机制。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11位专家,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兼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李春波
主任医师、
范青
主任医师、外国语学院
丁红卫
教授、
林苡
博士、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吴梦玥
副研究员,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
蒋晓鸣
教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言语语言听觉科学系与神经行为发展研究中心
张扬
教授、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言语语言听觉科学系
刘畅
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秦鹏民
教授、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陈飞
教授、索诺瓦集团中国区创新中心高级总监
管晶晶
博士等权威专家做主题发言,共同探讨语音与大脑神经机制研究、特殊人群的言语与听觉研究、言语识别和助听技术、跨语言的语音感知产出及言语语言习得研究等当今言语科学研究领域的最新议题及发展趋势。会议还邀请了
脑电与近红外设备专家
进行相关技术培训。
会议
特色:
一、
前沿性
:主讲嘉宾为当前活跃的国际学者,讲授的内容为国际上语音学前沿交叉领域的研究动态;
二、
互动性
:参会者可以与主讲嘉宾互动交流,或在展示环节报告自己的论文,听取专家点评,并与同行切磋讨论。
三、
理论性与实践性融合
:主讲嘉宾将系统介绍实验语音学、言语识别与感知及二语与特殊人群言语加工的大脑神经机制的理论模型和实验方法,并分享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
四、
国际性与本土性融合
:主讲嘉宾将使用汉语为大家讲解国际上最新的研究动态以及实验方法,并结合国际权威杂志上汉语及汉英对比的语音研究实例,清楚明了地讲授语音加工的实验设计、统计方法及论文写作方法。
会议信息
:
会议地点: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杨咏曼楼
报到时间:2023年6月30日7:30-8:30
报到地点: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杨咏曼楼
会议时间:2023年6月30日至7月2日
张扬,
上海交通大学科技英语学士,美国华盛顿大学言语听力科学博士,现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言语-语言-听力科学系教授、神经行为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访问教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加拿大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理事会(SSHRC)、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MRC)基金评审、神经语言学杂志(
Journal of Neurolinguistics
)编委。重要成果主要有四个方面:1. 在听觉神经科学领域对声音的神经编码以及助听器和耳蜗移植使用者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取得创新成果。2. 在语言学习的大脑可塑性理论方面开展原创性研究并由此开发了外语语音学习训练软件。3. 从儿童语言发展角度对自闭症,阅读和听力障碍的检测和干预开展了探索性基础研究。4. 对脑电以及脑磁原创技术进行跨语言、跨学科、跨国界开发研究。
主旨演讲二
报告主题:
交大外院语音学的跨学科研究
及国
内
外合作
研究
简介
丁红卫
上海交通大学外语学院教授
报告时间:2023年6月30日10:50 - 11:30
丁红卫,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导。获德国语言学博士与工学教授资格。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精神障碍人群语料库建设及面向脑科学和人工智能的语言研究”首席专家,国际言语韵律协会Officer、中国语言学会语音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担任Springer出版社两部系列丛书主编与SCI/SSCI期刊审稿人,发表国际论文100余篇。于德国电子信息学院从事语音技术研究近20年中,主持或参与十多项德国或欧盟纵向项目及国际著名公司横向项目,包括多语种语音合成系统建设与计算机辅助语音学习系统研发等。 回国后主要从事二语语音习得研究,近年来聚焦听力及精神障碍人群语音韵律的认知神经科学探究。并继续与国际著名公司合作研发语音智能及言语病理方面的技术产品。
主旨演讲三
报告主题:
重度听损者的言语感知特点及干预研究
管晶晶
索诺瓦集团中国区创新中心高级总监、博士、美国注册听力师
报告时间:2023年6月30日13:00 - 14:30
管晶晶,
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博士(Ph.D.)毕业,美国注册听力师(CCC-A),曾担任美国德州理工大学医学中心助理教授,现就职于瑞士索诺瓦集团中国创新中心。创新中心人员专业背景覆盖声学、电子工程学、听力学、神经科学、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康复学等,主要从事助听设备(如助听器、人工耳蜗、无线辅助设备)以及听觉健康相关的研究与开发。中心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多个国内外期刊。
主旨演讲四
报告主题:
基于言语智能的精神疾病检测
吴梦玥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副研究员
报告时间:2023年6月30日14:50 - 15:50
吴梦玥,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副研究员,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博士。上海市浦江人才获得者。中国计算机学会语音对话及听觉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多媒体信息研究的工作,研究兴趣主要为丰富音频信息感知、自然语言处理、以及多模态融合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包括精神卫生、公共卫生以及相关健康声学大数据研究。在ICASSP、Interspeech、Multimedia、IEEE/ACM T-ASLP等智能音频处理及多媒体重要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
主旨演讲
五
报告主题:
多通道情绪语音感知中的韵律优势效应
林苡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长聘教轨助理教授
报告时间:2023年6月30日15:50 - 16:50
林苡,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长聘教轨助理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实验语音韵律学、心理语言学和神经语言学,主要从事健康和特殊人群多模态情绪语音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在高水平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上海市晨光计划等项目。
主旨演讲
六
报告主题:
不同阶段抑郁症面部表情识别随访研究
范青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
报告时间:2023年7月1日8:40 - 10:10
范青,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任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康复科主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内观疗法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康复医学会精神卫生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等。长期从事精神康复临床与研究工作,承担国家级、省市级课题十余项,上海市卫健委优秀学科带头人,先后在
Psychological Medicine
等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第三完成人)。
主旨演讲
七
报告主题:
精神分裂症与语言问题的相关研究
李春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主任医师
报告时间:2023年7月1日10:30 - 11:30
李春波,
医学博士,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后。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上海市重性精神病重点实验室PI。上海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学术兼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老年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行为医学专科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会长等。研究领域:精神障碍病理学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认知老化、循证医学研究等。
主旨演讲
八
报告主题:
汉语背景孤独症儿童言语康复训练研究:现状及展望
陈飞
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报告时间:2023年7月1日13:00 - 14:30
陈飞,
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院长助理;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湖南大学岳麓学者。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博士;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言语-语言-听力科学系访问学者。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 语音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南省康复医学会言语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实验语音学、心理语言学、病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在《外语教学与研究》、《语言科学》、
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
、
Autism
、
Autism Research
、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等国内外期刊发表SSCI/SCI/CSSCI检索的学术论文40余篇。
主旨演讲九
报告主题:
听觉感知:语言背景,听力障碍,和老龄化的影响
刘畅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言语、语言与听力科学系教授
报告时间:2023年7月1日14:50 - 16:50
刘畅,
北京大学生物系本科,美国印第安那大学言语与听力科学系博士,现任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言语,语言与听力科学系教授。主要研究兴趣包括第二语言的语音感知和发音、英语和汉语的语音感知,听力障碍,电子耳蜗患者,音乐障碍,以及老龄化对于语音感知的影响,心理声学,语音声学,语音技术对于噪音下的语音感知的提高,以及语言,文化,和人种差异对于听觉感知的影响。已在美国声学、语音学、听力学的专业期刊发表SCI/SSCI论文50余篇,以及会议论文10篇。其中绝大部分论文发表在国际声学和听力学领域的旗舰期刊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美国声学协会期刊)、
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
(语音,语言和听觉研究)、
Hearing Research
(听觉研究)、以及相关领域期刊
Frontier in Psychology
(心理学前沿),
Frontier in
A
uditory
N
euroscience
(听觉神经学前沿),
Bilingualism: Cognition and Language
(双语研究:认知和语言)。现担任言语,语言和听觉研究杂志(
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
)编辑(2023-25)。
主旨演讲
十
报告主题
:
自我的三层级加工结构
秦鹏民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报告时间:2023年7月2日 8:30 - 10:00
秦鹏民,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导,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影像学分会秘书长,中国康复医学会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采用脑成像技术研究意识、自我信息加工的神经机制。到目前为止,在
Brain
、
Annals of
N
eurology
、
Trends in Neurosciences
,
Neuroscience &
B
iobehavioral
R
eviews
、
NeuroImage
、
Human Brain Mapping
等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引用超过3000次。主持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广州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1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课题,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
主旨演讲
十
一
报告主题:
嗓音信息编解码的认知神经与计算机制
蒋晓鸣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教授
报告时间:
2023年7月2日
10:20 - 11:50
蒋晓鸣,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21与2022年入选爱斯唯尔外国语言文学领域高被引学者,上海市“曙光学者”。主要研究兴趣包括神经语用学、听觉和言语神经科学、嗓音沟通和社会交际。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多项,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以及国自然重点项目。主要成果包括:1)说话人表情编码和解码的嗓音学和认知神经机制;2)语用预设与非言语行为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3)句子和对话加工中的认知运算。截止目前已发表SCI/SSCI期刊收录论文近50篇,包括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如
Human Brain Mapping
、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
Journal of Nonverbal Behavior
等,以及语言与言语科学领域,如
Language, Cognition & Neuroscience
、
Brain and Language
、
Speech Communication
等国际期刊。主编出版4本语言学跨学科编著。目前担任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客座副主编与40多家国际SCI/SSCI期刊和学术会议的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