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文雅的圣诞树  ·  Perform operations on ...·  4 周前    · 
热情的便当  ·  Azure AD Connect:排查 ...·  2 年前    · 
齐齐哈尔大学(Qiqihar University),简称齐大,位于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市 建华区,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唯一一所省属综合性普通 高等学校 ,黑龙江省属三所综合性大学之一,是全国文明单位和黑龙江省高教强省(一期)重点建设高校。
齐齐哈尔大学始建于1952年。1996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 齐齐哈尔轻工学院 (1952年建校)和原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 (1958年建校)合并组建成为齐齐哈尔大学。此后,黑龙江省商业贸易学校、黑龙江省化学工业学校、克山师范专科学校相继并入。
截至2023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13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馆藏书290万余册,电子图书197万余册;设有23个学院(部),7个教辅单位,开设本科招生专业77个;有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70个二级学科、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和26个领域;专任教师1594人;在校生总数28491人,其中本科生25952人、研究生2539人。

齐齐哈尔大学 学校前身

  • 齐齐哈尔轻工学院
1952年10月, 齐齐哈尔轻工学院 的前身黑龙江省工科高级职业学校在北安市创建。
1952年11月,学校从北安市迁到齐齐哈尔市,随即更名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工业学校。
1955年10月,学校隶属关系由中央地方工业部变为新建立的中央第三机械部,仍坚持以省工业厅为主的双重领导,更名为齐齐哈尔化学工业学校。
1956年上半年,中央高教部、电机部联合发出通知,将学校由中央第三机械部划归中央电机部领导。
1957年6月,将学校由中央电机部划归中央轻工业部,校名变更为轻工业部齐齐哈尔化学工业学校。
1958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高等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下放问题的意见》,中央轻工业部将学校下放给省化工轻工业厅领导。校名更改为齐齐哈尔化学工业学校。
1959年6月,中共黑龙江省委召开了关于整顿全省化工院、校、系的座谈会。会议决定,建立起来并在当年招生的哈尔滨化工学院、哈尔滨药学院、齐齐哈尔化工专科学校以及哈工大与地方合办的化工系等四所化工院、校、系合并;全省集中力量,在齐齐哈尔化工学校的基础上,创办一所化工类高校。同年8月根据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经省委批准,定名为齐齐哈尔化工学院。仍隶属于省化工轻工业厅。
1965年2月, 轻工业部 更名为第一轻工业部,学校名称也随之改为第一轻工业部齐齐哈尔轻工业学校。
1969年12月,第一轻工业部军管组与黑龙江省革委会生产指挥部商定,将第一轻工业部齐齐哈尔轻工业学校下放给黑龙江省领导,更名为齐齐哈尔轻工业学校。
1972年7月28日,省革委会生产指挥部决定,将学校上收,归省轻化工业局领导,更名为齐齐哈尔轻化工业学校。
1977年7月27日,教育部通知黑龙江省革委会,同意学校改建为 齐齐哈尔轻工学院
1984年初,齐齐哈尔轻工学院由隶属于省轻工业厅,变成隶属于省经委。
1986年1月1日,齐齐哈尔轻工学院划归省教委领导。
  •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
1958年9月18日,齐齐哈尔师范专科学校创建,隶属齐齐哈尔市领导。
1959年2月,与齐齐哈尔师范学校合署办公。
1961年5月,省教育厅决定,将齐齐哈尔大学(1958.5—1962.5;与今齐齐哈尔大学重名)的中文专业并入齐师专。
1962年8月,省教育厅决定,将黑河师范专科学校的数学专业并入齐师专。
1964年1月,省教育厅决定,将牡丹江师范专科学校(1958.9—1964.1)并入齐师专,合校后的齐师专设有中文、数学、英语、政治四个学科。
1964年6月,省教育厅为贯彻中央关于“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的指示,决定从1965年春开始,对齐师专进行半农半读试点。
1970年12月21日,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将齐师专改建为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 (简称齐师院)属本科院校、厅级单位。
1971年冬,学院恢复了招生。
1972年3月27日,首届 工农兵学员 入学,学制为3年,从这一年起到1976年止,每年都有一届新学员入学,五届学员共计1955名。

齐齐哈尔大学 合并建校

1995年6月27日, 国家教育委员会 批准:由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和齐齐哈尔轻工学院合并组建齐齐哈尔大学。
1996年3月22日,黑龙江省编委批准:“齐齐哈尔大学下设齐齐哈尔大学工学院和齐齐哈尔大学师范学院”;齐齐哈尔大学为正厅级事业单位;其下属的两所学院“按副厅级事业单位管理”。
2002年2月,黑龙江省商业贸易学校,黑龙江省化学工业学校并入齐齐哈尔大学,同时撤销黑龙江省商业贸易学校、黑龙江省化学工业学校建制。
2003年7月,克山 师范专科学校 并入齐齐哈尔大学。
2008年,学校被黑龙江省政府确定为重点建设的十所高水平大学之一。
2018年2月,学校入选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
齐齐哈尔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院
本科专业(类)
化学(师范类)
应用化学
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能源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
环境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软件工程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信息与计算科学)
物理学(师范类)
地理科学(师范类)
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汉语言文学)
历史学(师范类)
戏剧影视文学(师范类)
广播电视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
生物科学(师范类)
生物技术
园艺
林学
园林
美术学(师范类)
绘画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
体育教育(师范类)
体育学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康复)
运动训练
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师范类)、英语)
英语(师范类)
俄语(师范类)
日语
朝鲜语
德语
国际经济与贸易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
市场营销
财务管理
酒店管理
纺织工程
轻工类(轻化工程、包装工程)
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自动化
教育学(师范类)
教育技术学
学前教育(师范类)
小学教育(师范类)
应用心理学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人工智能
物联网工程
材料类(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食品科学与工程
酿酒工程
生物工程
哲学
法学
音乐学(师范类)
音乐表演(声乐)
音乐表演(键盘)
音乐表演(器乐)
舞蹈编导
土木工程
城乡规划
汉语国际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 齐齐哈尔大学
截至2023年3月,学校专任教师1594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82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7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龙江学者5人、省“六个一批”人才1人、龙江科技英才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省模范教师、省优秀教师、省教学名师、省教学新秀、省教学能手等国家级、省部级荣誉称号者40余人,拥有省级领军人才梯队6个、市级领军人才梯队13个、3个省教学团队、2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李延龄
全国优秀教师: 王雅珍、邵淑丽
“龙江学者”特聘教授: 贾宏葛 、郭祥峰等
黑龙江省级教学名师: 贾丽华、邵淑丽、李莉 、王雅珍等
黑龙江省级教学团队: 化工类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贾丽华)、生物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邵淑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

齐齐哈尔大学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3月,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等8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英语、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市场营销等19个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通过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生物科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应用化学专业获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园艺专业获批省“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获批省级一流课程24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近三年来荣获省教学成果奖41项、获批教育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57项,与齐重数控、飞鹤乳业等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是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培育高校和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英语、生物科学、艺术设计、化学工程与工艺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 :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科学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齐齐哈尔大学-凯捷咨询(昆山)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黑龙江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应用化学
黑龙江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黑龙江省“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园艺
黑龙江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轻工实验教学中心、生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等
黑龙江省研究生培养创新示范基地: 齐齐哈尔大学黑化集团有限公司研究生培养创新示范基地、齐齐哈尔大学齐齐哈尔金亚亚麻纺织有限公司研究生培养创新示范基地、齐齐哈尔大学生物学食品科学研究生培养创新示范基地、齐齐哈尔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创新示范基地
黑龙江省级精品课程: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仪器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色谱分析法、生化工程、设计思维与表达、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大学体育、市场营销、合唱、分析化学、高分子物理、现代程控交换原理、英语语音、中国现代史、高分子化学、心理学、有机化学、思想道德修养、化学反应工程
黑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中国民间民族舞蹈
黑龙江省级重点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制药工程、汉语言文学、生物科学、美术学、艺术设计、体育教育、英语、工商管理、轻化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教育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生物工程、法学、音乐表演等
  • 教学成果
截至2023年3月,学校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项。

齐齐哈尔大学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70个二级学科,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和26个领域,拥有4个省级重点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被列为黑龙江省高教强省(二期)优势特色学科,植物性食品加工技术、汉麻(工业大麻)精深加工与检测关键技术获批省“双一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项目。
  • 学位授权点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纺织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 工程(材料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工业设计工程)、教育(教育管理、学科教学(物理)、学科教学(化学)、学科教学(生物))、体育(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应用统计、国际商务、会计等
  • 重点学科
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高教强省优势特色学科: 食品科学与工程

齐齐哈尔大学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3月,学校获批寒区麻及制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植物性食品加工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工业大麻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获批表面活性剂与工业助剂、玉米深加工理论与技术、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抗性基因工程与寒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微纳传感器件、精细化学品催化合成和大数据网络安全检测分析等7个省重点实验室,获批玉米主食工业化工程、果蔬杂粮饮品工程、农业多维传感器信息感知、精密制造装备及工业感知工程等4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微生物制剂产业化和工业大麻加工技术等2个省技术创新中心、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化和农用生物制剂产业化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嫩江流域历史文化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省重点培育智库,是省玉米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获批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亚麻加工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 表面活性剂与工业助剂实验室、玉米深加工理论与技术实验室、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实验室、抗性基因工程与寒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实验室、微纳传感器件实验室、精细化学品催化合成实验室
黑龙江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玉米主食工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果蔬杂粮饮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农业多维传感器信息感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精细化工实验室、农产品加工实验室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嫩江流域历史文化研究基地
黑龙江省第二批重点培育智库: 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
截至2023年3月,学校近三年获批各类各级科研课题1487项,其中国家、省部级课题174项,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6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银杏二萜内酯强效应组合物的发明及制备关键技术与应用(2018年,参与完成)
  • 图书馆藏
截至2023年3月,齐齐哈尔大学图书馆藏书290万余册,电子图书197万余册,中外数据库30个,社科、外文资料等资料阅览室5个。
  • 学术期刊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编辑部负责编辑出版《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高师理科学刊》3种学术期刊。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获“全国质量进步社科学报”奖。首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优秀整体设计社科学报;《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本刊MARC数据、本刊DC数据、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荣获黑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奖和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出版质量奖。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收录、全国高校自然版学报统计编排三等奖、黑龙江省高校学报编排一等奖。
《高师理科学刊》获黑龙江省高校学报优秀编辑质量奖、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收录。
截至2023年3月,学校相继与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等14个国家及地区90余所院校和相关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校际往来、学术交流和合作办学,被教育部确定为“中俄大学生艺术交流基地”和“来华留学生国家政府奖学金项目”学校。
学校标志为圆形标志,形体完整、和谐,符合国际惯例,包含“龙”形、“科技之光”、“1952”。外环上半部分齐齐哈尔大学英文名称“qiqiharuniversity”;下半部分两边“中国·黑龙江”为校所在地,中间的“1952”为建校时间。校标有白、灰、蓝三色。
校标整体图案由两个同心圆组成。外环线条用“文武线”装饰,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形体圆融、和谐、稳定,意寓齐齐哈尔大学师生同心同德,同舟共济。
标识中间主体部分的两条龙首拱起电子轨道,象征齐齐哈尔大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共举,巨龙腾飞,托起高水平大学。标识中间主体部分的两片羽翼既似展开的书本又似飞翔的翅膀,意寓齐齐哈尔大学这条巨龙在知识的海洋里劈波斩浪,沿着科学的航道,飞速发展,齐大学子学有所成,展翅高飞。
英国的教育家约翰·亨利·纽曼在其《大学的理想》中指出:“大学乃是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验和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在那里对任何一边既不侵犯也不屈服。”
《礼记·大学》开篇也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德性,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垢纳新,从而趋于善(合目的性)的至高境界。因此,大学的首要职能就是涵养人的德性,使人成其为“人”;而培德育人,养正至关重要。“正”,代表真善美价值取向的矛盾主要方面的控制力。唯其正,才能决定事物的真善美品质,才能使事物稳定、和谐。正,是正道,是千古人间光明之途,代表着人类恒久向往和追求的真善美和谐的至高理想。大学培养学生纯正的品质,引导他们坚守正道,这是神圣而伟大的功业。正,是正气,是天地间的浩然之气。人心善恶,品格高下,皆为胸中正邪两气相搏的结果。
《孟子·公孙丑上》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大学惟涵养正道、正气,方能培育师生壁立千仞的正义人格,无愧矗立于天地间的人。
“精存自生”语出《管子·内业》。《管子·内业》曰:“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原,浩然和平,以为气渊。渊之不涸,四体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通。乃能穷天地,被四海。”《管子》认为,在物为精,在天为气,在人为德。凡世界上万事万物,都不可缺少精气神;就人事而言,既为人性道德的本原,亦是事业昌茂的渊泉。
  • 校歌
《齐齐哈尔大学校歌》
作词:张振民,作曲:包明德 孙相根
劳动湖畔,嫩水之滨,成长起创业的齐大人
励精图治,育人为本,笃行不倦勤耕耘
崇尚科学探求真理,奉献智慧和青春
崇尚科学探求真理,奉献智慧和青春
啊,啦啦啦啦啦啦
啊,啦啦啦啦啦啦
我们是齐大人,向上是永恒的精神
团结严谨,知难而进
团结严谨,知难而进
团结严谨,我们是自强的齐大人
我们是自强的齐大人
塞北辽阔,祥鹤凌云,腾飞吧奋进的齐大人
和衷共济,前程似锦,成就伟业靠我们
继往开来锐意进取,倾注热血和担心
继往开来锐意进取,倾注热血和担心
啊,啦啦啦啦啦啦
啊,啦啦啦啦啦啦
我们是齐大人,发展是共同责任
求实创新,与时俱进
求实创新,与时俱进
求实创新,我们是自豪的齐大人
我们是自豪的齐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