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豪爽的烈马  ·  今晚首演| ...·  1 年前    · 
豪爽的烈马  ·  The Proms | ...·  1 年前    · 

原标题:The Proms | 在这里听古典音乐,不用穿礼服正襟危坐(附今年最新视频)

1895年8月10日,伦敦夏季“逍遥音乐节”由罗伯特·纽曼和亨利·伍德在女王音乐厅创立。“逍遥音乐节”每年一度在伦敦中部(主要是在南肯圣顿的皇家艾尔伯特大厅)举行。

逍遥音乐节(The Proms),其官方名称为英国广播公司逍遥音乐节(the BBC Proms)或英国广播公司举办的亨利伍德逍遥音乐节(Henry Wood Promenade Concerts),是每年举办为期八周的夏季音乐节。音乐节期间,每日都会举办古典管弦乐音乐会或者其它演出。每个音乐季一般有70余场音乐会在艾尔伯特音乐厅上演,室内乐音乐会的演出则在卡多根音乐厅,音乐节最后一晚在公园里举办的演出则横跨了整个英国,还包括了教育及儿童活动。逍遥音乐节是英国文化领域一重大盛事,到2009年时,音乐会总数已达到了100场。捷克指挥家基里·贝洛拉维克形容它是“世界上最大最浪漫的音乐庆典”。

Prom是逍遥音乐节的简称,初衷是指在伦敦令人愉悦的美丽花园里举办露天音乐会,乐队演奏时,观众们可以随心所欲到处闲逛。在the BBC Proms的语境里,promming是指音乐厅里有一站立观赏区域(通常是舞台和画廊),票价则比预留座位要便宜很多,不过单场演出票只有演出当天可买,遇到著名作品或演员时,排长队当是常态。“prommers”或 “promenaders”则是指逍遥音乐会上站立的观众。

▲ 郎朗参加2008年逍遥音乐节的钢琴独奏音乐会

31.08.2008, 4.00pm, Royal Albert Hall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 Piano Sonata in B flat major, K 333 Proms premiere

Sergey Rachmaninov - 10 Preludes, Op 23 No. 2 in B flat major & No. 5 in G minor

Chopin - Andante Spianato in G major, Op 22a

Franz Schubert - Fantasie in F minor, D 940

Claude Debussy - Préludes Book 1 No. 8 La fille aux cheveux de lin & No. 5 Les collines d'Anacapri

Traditional - Moonlight Reflections

Traditional - Spring Dance

Liszt - Hungarian Rhapsodies, S 244 (solo piano version)

Chopin - 12 Études, Op 10 No. 3 in E major - encore

Traditional - Two Horses - encore

起源与亨利·伍德爵士

自十八世纪中叶起,逍遥音乐会就已经在伦敦快乐花园拉开帷幕;在法国作曲家路易斯·安托万·朱利安以及英国作曲家亚瑟·沙利文爵士的领导之下,从十九世纪的1838年起,室内逍遥音乐会已经成了伦敦音乐生活的一大特色。

1895年8月10日,逍遥音乐节在兰厄姆的女王音乐厅拉开帷幕。主办人罗伯特·纽曼曾在自己的皇家剧院里经营过类似的音乐会,可谓经验丰富。纽曼希望通过提供低价票和营造相对来说比较随意的氛围,吸引更多的观众来音乐厅欣赏音乐。1894年,纽曼致信英国指挥家亨利·伍德,谈了自己这一宏伟目标。

耳鼻喉科医生乔治·卡思卡特对纽曼的这一计划提供了资金支持,条件是亨利·伍德必须是音乐节的唯一指挥。当年26岁的伍德(1869.3.3-1944.8.19)抓住了这一机会,组建了“女王厅管弦乐团”,作为专门在Prom上演出的一个乐队组合。由于卡思卡特和纽曼意见相悖且不恰当的音乐厅改建,尽管音乐节得到了大众的参与和追捧,1902年的时候,纽曼还是破产了。

虽然纽曼还参与制定Proms的演出计划,但伍德的名字已经和Proms有了紧密联系。作为从1895年第一场音乐会开始时就担任音乐节指挥的亨利·伍德(开幕曲是瓦格纳歌剧《黎恩济》序曲),确定了Proms一年又一年的演出节目单,他卓有成效的工作为Proms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鉴于亨利·伍德对Proms作出的杰出贡献,他的青铜半身像在1941年被炸毁的女王音乐厅废墟中挖掘出来,现在属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在整个音乐季期间,一直放置于舞台上管风琴的正前方。虽然音乐节现在称为the BBC Proms,但门票上依然印有“BBC Music presents the Henry Wood Promenade Concerts”的字样。

1927年,随着纽曼在上一年度的突然去世,BBC接管了Proms的运作。1930年,英国广播公司交响乐团成立,并成为在音乐节上演出的主要管弦乐团。在这段时间里,音乐季由一些作曲家夜晚的专场组成:周一瓦格纳、周五贝多芬,其他著名作曲家则安排在另外的时间,周日没有演出。

随着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BBC撤回了赞助。这时候,私人赞助者开始介入支持Proms,而且一直是在亨利·伍德的统率之下,一直到1941年5月女王音乐厅在一场空袭中被摧毁得无法修复。1944年,音乐节移师到现在的大本营皇家艾尔伯特大厅,由基思·道格拉斯和皇家爱乐协会联合承办。

BBC Singers at Last Night of the Proms Rehearsals 1993

自新女王大厅管弦乐团停止演出以后,伦敦交响乐团有时也参与Proms的演出。为保持演出节目的活力,1942年亨利·伍德邀请了让·普涅(毛里求斯)领导下的伦敦交响乐团参加当年及以后音乐季的演出。之后,BBC又作为承办者,和Proms达成新的协议。在和BBC盛衰兴废的合作过程中,亨利·伍德一直管理着Proms,直到1944年去世。伍德去世以后,英国指挥家、BBC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阿德里安·鲍尔特,以及英国指挥家巴斯尔·卡梅隆,一直活跃在音乐节上。

战后,阿德里安·鲍尔特和巴斯尔·卡梅隆仍然继续担任音乐节的指挥,一直到1947,Proms迎来了自己的首席指挥、英国指挥家马尔科姆·萨金特,萨金特在这个位置上做到1966年。

亨利·伍德去世以后,音乐学者朱利安·赫贝奇从BBC退休,作为一名兼职员工成了Proms 的主要管理者,时间跨度为1945 至 1961年。1960 至1973年,英国音乐评论家、音乐管理者威廉·格洛克担任Proms的管理者。在他的任职期内,Proms的演出节目单进行了双向扩展:既包括了当代及先锋派作曲家的作品像布列兹、贝里奥、梅西安、施托克豪森、蒂皮特等;也有往日甚至是巴洛克时期作曲家的作品,像亨利·珀塞尔、蒙特威尔第、帕利斯蒂耶、纪尧姆等。此外还包括不经常演出的JS巴赫和海顿的作品。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随着1963年第一批国际著名指挥家像列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波兰)、乔治·索尔蒂(匈牙利)、朱里尼(意大利),以及1966年第一支国外交响乐团莫斯科广播交响乐团登上音乐节的舞台,Proms上的嘉宾乐队开始增加。从那时起,几乎所有的国际主要交响乐团都在Proms上演出过。1970年,英国摇滚爵士乐团“Soft Machine”出现在了音乐节,引起了新闻界的关注,认为是在Proms上演出的第一支流行乐团。

1990以后

今天的Proms依然活跃,也依然演出新近的受托作品。创新举措层出不穷:午餐时间的室内音乐会、儿童逍遥音乐会、就连公园里的逍遥音乐会也果真出现了。在英国,所有的音乐会都是在BBC Radio 3上播出,现在BBC 4播出的场次也不断增长,有的演出还放到了BBC 1和BBC 2上。甚而至于可以在BBC Proms网站上聆听音乐会现场(网站地址:http://www.bbc.co.uk/proms)。最后一个夜晚即闭幕式音乐会,则在全球许多国家进行播出。2005年,逍遥音乐节推出了第一个可通过手机访问的WAP网站,每天提供免费的文字短信。

格洛克任职期满后,Proms的历任管理者为:罗伯特·庞森比(1973–1985年)、约翰·德拉蒙德(1986–1995年)、尼古拉斯·肯扬(1996–2007年)以及罗杰·莱特(2007-2014年)。2014年7月莱特离任以后,BBC Radio 3的编辑爱德华·布莱克曼,成为Proms的临时负责人。2015年5月,BBC宣布戴维·皮卡德为Proms的新负责人。

具有特别纪念意义的音乐季

2006年音乐季

2006年音乐季(第112季),是庆祝莫扎特诞辰250周年以及肖斯塔科维奇诞辰100周年。此届音乐季的新举措包括了在卡多根音乐厅四个周六日场,观众还有机会参与 “The Voice”,7月29日有两场合作演出。2006年9月3日,由于火灾取消了一场音乐会。这届音乐季上还可以看到一饶有趣味的“冒险”活动:推出了“逍遥家庭乐团”,在这大家庭中,孩子们可以和来自BBC的音乐家们,一同制作音乐。

2009 年音乐季

2009年音乐季的演出时间是从7月17至9月12日,在这一季里,音乐会的总数第一次达到了100场。主要的周年纪念日作曲家包括:亨德尔(去世250周年)、海顿(去世200周年)、门德尔松(诞辰200周年)、亨利·普赛尔(诞辰350周年)。

2014年音乐季

2014音乐季上,有一批作品是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而作。包括英国作曲家盖布里奥·普罗科夫耶夫《第一“1914”小提琴协奏曲》的首演、英国作曲家约翰·塔文纳的《安魂曲片段》。已经去世的英国作曲家艾弗·格尼的《战争挽歌》以及本杰明·布里顿的《战争安魂曲》也出现在了节目演出单上。

2014年首次邀请了中国爱乐乐团前往演出,余隆指挥、张浩辰演奏的《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获得了极大的赞誉。

逍遥音乐节的最后一晚(闭幕演出)

尽管Proms在许多方面皆与众不同别具一格,但观众最大的收获还是来自于最后一晚的闭幕演出。闭幕节通常放在九月份的第二个周六,在英国的BBC Radio 3上进行广播,BBC 2进行上半场的电视转播、BBC 1则转播下半场。闭幕音乐会通常是以轻松、“蜿蜒而下”的流行古典乐曲开始,下半场则是一系列英国爱国主义作品。这一序列传统上包括埃尔加《威风凛凛进行曲》中的第一首(有时候也会演唱“希望与荣耀之地”)、以及亨利·伍德《大不列颠海之歌幻想曲》,接下来是英国十八世纪作曲家托马斯·阿尔内的著名爱国歌曲《统治吧,不列颠尼亚!》。音乐会在英国作曲家休伯特·帕里的合唱歌曲《耶路撒冷》(诗歌由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创作)以及最近几年经本杰明·布里顿安排的英国国歌声中结束。The Prommers还有一个传统,即在音乐会结束以后,同声歌唱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不过在2015年以前,这首歌曲一直都不包括在节目单中。然而,当詹姆斯·洛克伦,一位苏格兰人,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以及八十年代早期,指挥最后一晚音乐会时,他将这部作品纳入了节目单。自2009年以来,由观众参与演唱的“你永远不会独行”, 每年都被列入节目单,这是Proms新近负责人罗杰·莱特对音乐会所做的贡献。

闭幕节的另一个传统是:临近音乐会结束时,指挥家会发表演讲,向音乐家及观众致谢,回顾贯穿本届音乐季的主题,公布逍遥音乐慈善机构募集捐款总数,宣布来年音乐季的开幕日期。

闭幕节历任指挥家名单

1895–1938年、1941–1943年:亨利·伍德。英国指挥家、Proms创办人

1945-1946年 :阿德里安·鲍尔特。英国指挥家

1945 年:巴斯尔·卡梅隆。英国指挥家

1945年:康斯坦特·兰伯特。英国指挥家

1947–1966年:马尔科姆·萨金特。英国指挥家

1967–1972年:科林·戴维斯。英国指挥家

1973、1975 、1983年:诺曼·德尔·马尔。英国指挥家

1974、1976、1978年:查尔斯·格罗夫斯。英国指挥家

1977、1979 、1981、1982、1984年:詹姆斯·洛克伦。苏格兰指挥家

1980年:查尔斯·麦克拉斯。澳大利亚指挥家

1985年:弗农·韩德利。英国指挥家

1986年:雷蒙德·莱帕德。英国指挥家

1987、2006年:马克·埃尔德。英国指挥家

1988、1990–1992、1994–1999、2000年:安德鲁·戴维斯。英国指挥家

1989年:约翰·普里查德。英国指挥家

1993年:巴瑞·沃斯沃兹。英国指挥家

2001–2004年:伦纳德·史拉特金。美国指挥家。

2005年:保罗·丹尼尔。英国指挥家

2007、2010、2012年:基里·贝洛拉维克。捷克指挥家

2008年:罗杰·诺林顿。英国指挥家

2009年:大卫·罗伯森。美国指挥家

2011年:霍华德·加德纳。英国指挥家

2013、2015年:马林·阿尔索普。美国女指挥家

2014、2016年:萨卡里·奥拉莫。芬兰指挥家

2017年的Proms

2017年伦敦夏季逍遥音乐节的时间跨度为2017.7.14-2017.9.9日。演出依然精彩纷呈,我们从已经举办的音乐会中,选出最具特色的三场音乐会,以飨广大读者,精彩不容错过。

88岁高龄的指挥家登台演绎,风采不减当年

2017年7月16日15:45,皇家艾尔伯特音乐厅

伯纳德·海丁克 指挥莫扎特及舒曼的作品

小提琴家 伊莎贝尔·弗斯特 加盟伯纳德·海丁克指挥的欧洲室内管弦乐团,共同演绎莫扎特优美的《第三小提琴协奏曲》。整场演出在莫扎特和舒曼两部交响曲构成的框架中展开,每部作品都是难度极高但又充满乐观性的挑战。

莫扎特《D大调第三十八“布拉格”交响曲》,K 504(29 分钟)

莫扎特《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K 216(24分钟)

舒曼《C大调第二交响曲》 (38分钟)

伊莎贝尔·弗斯特(Isabelle Faust 1972-),多次获奖的德国小提琴家

欧洲室内管弦乐团(Chamber Orchestra of Europe),1981年创建于英国伦敦

伯纳德·海丁克(Bernard Haitink 1929-),荷兰指挥家

扣人心弦的电影音乐

2017年7月20日19:30,皇家艾尔伯特音乐厅

庆祝世界倍受人喜爱的电影音乐作曲家 约翰·威廉姆斯 诞辰85周年。整场音乐会观众情感汹涌澎湃、美妙音乐高潮迭起。

电影《夺宝奇兵I 之法柜奇兵》主题曲“Raiders March” (5分钟)

电影《万世师表》序曲 (4分钟)

电影《大白鲨》主题曲 (3分钟)

电影《超人》中的进行曲 (4分钟)

电影《艺伎回忆录》中大提琴和管弦乐队组曲:No.1小百合的主题 (5分钟)

电影《幸福终点站》中“维克多·纳沃斯基的传说”(4分钟)

电影《战马》中的“达特穆尔,1912”(7分钟)

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海德薇的旋律(哈利·波特主题曲)(5分钟)

A Child’s Tale: Suite from the BFG (5分钟)

电影《外星人E.T.》中飞翔的主题(4分钟)

下半场John Williams

Suite from J.F.K., 1st mvt: Theme from J.F.K (4分钟)

电影《慕尼黑惨案》中的“为和平祈祷”(4分钟)

电影《断锁怒潮》中的“非洲,擦干你的眼泪”(4分钟)

电影《东镇女巫》中的“魔鬼之舞”(5分钟)

电影《逍遥法外》中为中音薩克斯和管弦乐而作的Escapades (No. 3)(5分钟)

电影《星球大战:原力觉醒》中的“抵抗进行曲” (2分钟)

电影《星球大战:原力觉醒》中的“蕾伊的主题” (3分钟)

电影《星球大战:新希望》主题曲(4分钟)

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 1932-),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及钢琴家

出生于中国的女指挥家 张弦 执棒Proms,将人们带向自由平等的大同社会

2017年7月30日19:00,皇家艾尔伯特音乐厅

《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 (65分钟)

艾琳·沃尔(Erin Wall 1975-),加拿大女高音

索尼娅·普里娜(Sonia Prina 1975-),意大利次女高音

叶斯廷·戴维斯(Iestyn Davies 1979-),英国高男高音

西蒙·奥尼尔(Simon O'Neill 1971-),出生于新西兰的男高音

Jacques Imbrailo,南非男中音

亚历山大·维诺格拉多夫(Alexander Vinogradov1976-),俄国男低音

伯明翰市交响乐团合唱团(CBSO Chorus)

英国广播公司威尔士国家合唱团(BBC National Chorus of Wales)

英国广播公司威尔士国家管弦乐团(BBC National Orchestra of Wales)

张弦(Xian Zhang 1973-),出生于中国的美国女指挥家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欣赏朱莉娅·费舍尔在2014年“逍遥音乐节”上演奏的《德沃夏克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苏黎世音乐厅交响乐团 指挥:大卫·津曼)。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