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 名
- 刘元瑞
- 字
- 元瑞
- 本 名
- 刘麟
- 国 籍
- 宋→伪齐→金
- 民 族
- 汉族
人物生平
建炎
二年(1128年)冬,金国派兵攻打济南,时任济南知府的刘豫,派刘麟出战,金军重重包围济南,副长官
张柬
增兵来援,金军才撤兵。金国趁机派人以利劝诱刘豫,刘豫于是背叛南宋,率百姓投降金国,刘麟也随父投降金国。
[3]
同年,刘麟率军讨伐水贼王江,并将其击败。
[4]
建炎四年(1130年)七月二十七日,金国派大同尹
高庆裔
、知制诰
韩昉
册封刘豫为皇帝,国号大齐,史称“
伪齐
”,建都大名府。九月初九日,刘豫正式即皇帝位,大赦境内,遵用金国年号,称天会八年。任命刘麟为兴平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
太中大夫
、提领诸路兵马兼济南知府,封梁国公。
[6-7]
[36]
绍兴二年(1132年)四月初五日,刘豫迁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9]
当时河、淮、陕西、山东都驻扎着金兵,刘麟招乡兵十余万为皇子府十三军。
[10]
绍兴四年(1134年)九月,
刘豫
派刘麟率军侵犯
南宋
,并诱金将
完颜宗辅
、
完颜昌
、
完颜宗弼
分道南侵南宋,步兵由楚、承进兵,骑兵由泗州奔滁州。刘豫又派知枢密院卢纬向
金太宗
请兵,金太宗以
完颜宗辅
为左副元帅,完颜昌为右副元帅,调渤海、汉军五万支援刘豫。因完颜宗弼曾渡过
长江
,熟悉地形,让他为前锋。刘豫以刘麟领东南道行台尚书令。南宋朝廷震恐,
宋高宗
于是决定亲征。
[11]
十一月初七日,宋高宗下诏讨刘豫,列举刘豫的罪恶,南宋士气大振,想渡江与刘豫军决战。南宋淮西将领王师晟、张琦合兵收复南寿春府,擒获伪齐知州王靖。十二月十八日,
岳飞
派部将
牛皋
、
徐庆
在庐州打败金军。十二月二十六日,金军退兵,派使告知刘麟,刘麟丢掉辎重晚上逃走。
[12]
绍兴六年(1136年),刘豫听说
宋高宗
亲征伪齐,向金太宗告急,金太祖答复刘豫让他自行其事,暂派
完颜宗弼
率兵在黎阳见机行事。
[13]
于是,刘豫以刘麟领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李邺为行台右丞,冯长宁为行台户部,许清臣为兵马大总管,李成、孔彦舟、关师古为将,组织三十万民兵,分三路侵宋,刘麟总领中路兵,由寿春进犯庐州,刘猊率东路兵,取道紫荆山出涡口进犯定远;西路兵奔光州进犯六安,由孔彦舟统领。
[14]
绍兴六年(1136年)九月,刘麟实施献书斩首毒计。之前的数月里,他先派人百计寻访,四处搜罗
黄庭坚
墨迹,找到
黄庭坚
的二十多幅书法真迹。找来一个名叫王开道的文人,许以重赏,让他照着
黄庭坚
的真迹苦练,“令王开道效学,务令精肖”,计划让王开道冒充
黄庭坚
的传人,以进献
黄庭坚
真迹为名,渡江拜见
宋高宗
。九月,他派王开道带着侠士蒯挺,持20多幅
黄庭坚
墨迹度江献给宋高宗
赵构
,对赵构来个斩首行动,因为赵构“酷好
黄庭坚
墨迹”。
杨万里
在《诚斋集》也记载:“高宗初学黄字,天下翕然学黄”。幸好,张孝纯告密,刘麟的毒计破产。
[15]
绍兴六年(1136年)十月,刘猊军被韩世忠阻止不能前进,回到顺昌。刘麟军从淮西架三座浮桥过河,十万兵众驻扎在濠、寿之间。
[16]
南宋将领
张俊
、杨沂中、
刘光世
等人打败伪齐军。刘猊军数万人过定远,想奔宣化进犯建康。
杨沂中
在越家坊与刘猊军相遇,打败刘猊军;又在藕塘大败伪齐军。刘猊逃跑,刘麟听说后亦拔砦逃走,刘麟军中有自己写好乡贯姓名而自缢的士卒,刘豫因此而失掉人心。金人听说刘麟等失败,责问刘豫的罪状,开始有废刘豫之意。刘豫觉察到此事,就请立刘麟为太子,来窥测金人的意图。金人答刘豫说:“慢慢来,应派人去询问,征求河南百姓的意见。”
[17]
天德
元年(1149年)十二月十八日,被任命为
参知政事
。
[22]
天德二年(1150年)四月十五日,任
尚书右丞
。
[23]
七月十五日,改任
尚书左丞
。
[24]
十一月十一日,刘麟被免除尚书左丞之职。
[25]
后又复任兴平军节度使、上京路转运使、开府仪同三司,封韩国公。
[26]
刘麟死时六十四岁,
正隆
二年(1157年)二月十一日,海陵王
完颜亮
下令修改规定亲王以下人员封爵的等级,命令置局追踪取回生存或死亡者授官的凭信,对生存的授二品以上官职,死去的授一品,参照酌情削降。
[27]
于是,改赠刘麟为特进、息国公。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