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帮助
收藏
0 有用+1
0

妄想型精神分裂症

王建宁 (主任医师)撰写 北京市东城区精神卫生保健院 精神心理
妄想型 精神分裂症 是精神分裂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约有半数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是被诊断为妄想型的。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年龄一般以内向、孤僻、 心理障碍 和中、老年者居多。起病比较缓慢。患者大多具有多疑、敏感、不信赖别人、行为神秘、不易接受他人的批评,嫉妒性强,遇事喜欢夸张,对人冷酷→(冷血→六亲不认→自杀或伤害、杀死别人),自以为是→傲慢,活在梦幻中等妄想性个性特征。妄想型精神分裂症者会出现 意志增强 意志行为障碍 。千方百计地不惜为达到正常人认为是毫无意义和无价值的目的而努力。
又称
妄想症
外文名
paranoidschizophrenia
就诊科室
精神科
常见症状
多疑,敏感,不信赖别人,行为神秘,不易接受他人的批评,嫉妒性强,夸张,对人冷酷,傲慢,活在梦幻中

科普中国

致力于权威的科学传播

本词条认证专家为

贡献者头像

王建宁 主任医师

北京市东城区精神卫生保健院 精神心理 撰写

基本信息

病因

是因为右脑( 潜意识 )执行了 左脑 (显意识)或左脑接受了右脑错误的指令,所以才表现出来的异常。妄想是一种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观念、错误的推理和判断。这是一种病态的偏执观念,是一种毫无现实根据的,凭空出现的推理与判断。与其文化教养和社会阅历不相称。因为患者固执地坚持自己的错误判断,表现出严重的思维障碍,已成为一个极端的“观念固执”的人,属于一种病态,因此,也不能用说理和 教育方法 来纠正其错误的观念。患病初期,患者敏感多疑,怀疑有人在背后议论自己或不信任自己。这种多疑逐渐演化成关系妄想。总觉得周围发生的一切都与自己有关,如别人 咳嗽 是向他传递信号或侮辱他,别人聊天是在议论他,甚至广播、电视、报纸上的消息也是针对他的。此后,关系妄想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广,进而形成被害妄想、嫉妒妄想、夸大妄想、疑病妄想、影响妄想等等。

临床表现

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是精神分裂症的一种,以妄想与幻觉为主的疾病。根据内容来区分,妄想可包括: 被害妄想 、关联妄想、宗教妄想、自大妄想、政治妄想等。幻觉则可依照知觉的不同,区分成视觉幻觉、听觉幻觉、嗅觉幻觉、味觉幻觉、触觉幻觉、体幻觉等。
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较晚,患者往往已经具有一定的 社会地位 、学业、 职业能力 ,所以发病时的症状与 青春型精神分裂症 比较起来,算是比较合乎 社会规范 。诸如青春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吃大便、当众自慰等,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几乎不会有这类的现象。 社会功能 退化的情形,在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算是比较轻的。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精神分裂症,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比较多疑,抗拒治疗,患者有足够的能力来掩饰症状,除非是症状相当明显,否则患者很有可能不被其他人发现。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可涉及 感知觉 、思维、情感、 意志行为 及认知功能等方面,个体之间症状差异很大,即使同一患者在不同阶段或病期也可能表现出不同症状。
精神分裂症可出现多种感知觉障碍,最突出的感知觉障碍是幻觉,包括 幻听 幻视 幻嗅 、幻味及 幻触 等,而幻听最为常见。
思维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主要包括 思维形式障碍 思维内容障碍 。思维形式障碍是以思维联想过程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包括思维联想活动过程(量、速度及形式)、思维联想 连贯性 逻辑性 等方面的障碍。妄想是最常见、最重要的思维内容障碍。最常出现的妄想有被害妄想、 关系妄想 影响妄想 嫉妒妄想 夸大妄想 非血统妄想 等。
(1)关系妄想 患者坚信 周围环境 中的一些与他不相关的现象均与他有关,并把一些无关 自己的事 和人,同自己联系起来。认为别人是针对自己做某事、说某些话。已经发生的某些事、出现的某些现象,是和自己相关的。如旁人之间的谈话认为是在议论他,别人吐痰是在针对他。
(2)被害妄想 患者由于缺乏 安全感 ,导致对外界的极度不信任,而产生的一种幻想。会无中生有地坚信某人(或某群体)对自己、自己的亲人、家庭,进行监视、攻击或迫害。这些迫害活动包括阴谋、盯梢、食物中投毒等。在妄想支配下,患者拒食、逃跑、控告,以致自伤或伤人。
(3)影响妄想 患者会自觉有一种 被控制感 ,并坚信自己的 心理活动 与行为受到外界特殊东西的干扰与控制。如无线电、光波、某种射线等等。
(4)嫉妒妄想 患者坚信自己的配偶对自己不忠,与其他异性有不正当的关系。如跟踪、监视配偶,拆阅别人写给配偶的信件,检查配偶的衣物等。
(5)夸大妄想 患者在患病初发时,会不可思议地导致认为自己处理事物的能力大增,认为自己在其他一些涉及到生老病死、国家大事的事情方面,也很有能力。如坚信自己有非凡的才能、至高无上的权利、大量的财富等等。
(6) 疑病妄想 患者对自身健康非常敏感,只要哪儿出现了不舒服的情况就怀疑得了大病。如有的患者偶尔出现 心悸 心动过速 的情况,就怀疑自己发生严重的 心脏病 ,即使数次到数家医院检查,结果均正常,仍然焦虑和怀疑,极大地影响了正常生活。
情感淡漠 及情感反应 不协调 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最常见的情感症状,此外, 不协调性兴奋 、易激惹、抑郁及焦虑等情感症状也较常见。
4.意志和 行为障碍
多数患者的 意志减退 甚至缺乏,表现为活动减少、离群独处,行为被动,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 ,对工作和 学习兴趣 减退,不关心前途,对将来没有明确打算,某些患者可能有一些计划和打算,但很少执行。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认知缺陷的 发生率 高,约85%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如信息处理和 选择性注意 工作记忆 短时记忆 和学习、 执行功能 等认知缺陷。 认知缺陷症状 与其他 精神病性症状 之间存在一定 相关性 ,如思维形式障碍明显患者的认知缺陷症状更明显, 阴性症状 明显患者的认知缺陷症状更明显,认知缺陷可能与某些 阳性症状 的产生有关等。认知缺陷可能发生于精神病性症状明朗化之前(如 前驱期 ),或者随着精神病性症状的出现而急剧下降,或者是随着病程延长而逐步衰退,初步认为 慢性精神分裂症 患者比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缺陷更明显。

治疗

抗精神病药 物为主。治疗妄想症主要依靠药物,但对不同类型的妄想症,应选用不同的 治疗方式 。抗 精神病 药是其中一类首选药物。如果患者不配合治疗,可考虑使用 抗精神病药物 的长效 针剂 。如果患者情绪波动较大,包括出现精神病后的抑郁,便可使用 抗抑郁药物
抗精神病药物,分为西药和中药两种,一般来说,要想使妄想症完全康复需要中药和西药配合使用才可以,而且需要专业的 心理疏导 的配合。中药为:张玑晴神、 银杏叶提取物 等;西药有 奥氮平 氯氮平 氨磺必利 利培酮 舒必利 等。西药的长处在于能够快速见效,而中药的长处在于能够修复受损 脑神经 使患者从根本上痊愈。
(1)对理智和兴趣没完全丧失的患者采用心理治疗的 文娱疗法 ,让其参加感兴趣的文艺娱乐活动;爱好音乐的用 音乐疗法 ,让其听合适的音乐;爱好交流的就多交流。 体育疗法 ,爱好运动的就让其参加适当的 体育活动 作业疗法 ,爱好劳动就使其让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手工作业。通过这些方面,引导患者的妄想注意力转向其他方面,这对改善患者的病态症状,提高 社会适应能力 大有益处。
(2)对理智和兴趣完全丧失的患者采用镇定和压制类的药,使其不致恶化,再慢慢的取尝试用什么药或手段来恢复患者的一些理智和兴趣。
(3)如果认为饭里有毒而拒食时,不能让患者单独进食,应带患者去餐厅,与其他人进食同样的饭,也可以让患者自己挑,或是让别人先吃一口,再让患者吃,解除患者的顾虑当家属被涉及时切忌做过多解释,应尽量减少接触,并注意安全;
(4)一定要注意不要为稳定患者的情绪迎合患者的妄想有的人为了稳定患者的情绪,承认自己对患者的迫害,并承认错误,这样并无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而且加重和巩固的患者的妄想;
(5)鼓励患者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可根据妄想状态患者的爱好和特长,鼓励其参加各种娱乐活动,以分散注意力,减轻妄想;
(6) 安全护理 患者在妄想支配下,有时可发生自杀、自伤、伤人、毁物或外走行为,家属要加强观察,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
(7)家属不要在爱患者面前低声交谈,以免引起患者猜疑强化患者妄想内容当家中其他人被涉及妄想怀疑对象时,应及时将其分开,并避免再次接触,防止意外发生,保护其他人的安全。
(8)靠本能的潜意识(本能)来修复左右脑。

预防

2.减少诱发因素
家属及周围人要充分认识到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后 精神状态 的薄弱性,帮助安排好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经常与患者谈心,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正确对待现实生活,帮助患者提高 心理承受能力 ,鼓励患者增强信心。
3.坚持定期门诊复查
一定要坚持定期到门诊复查,使医生连续地动态地了解病情,使患者经常处于 精神科医生 的医疗监护之下,及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药量。开展社区精神病防治工作,要早期发现患者,早期治疗, 预防复发 ,必须在社会建立精神疾病的防治机构,在基层 医疗保健 组织普及精神疾病的防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