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记得在本届河南省汉字大赛中,很多题目或答案均是《说文解字》相关内容的演变,那么在大型赛事中充当“宝典”的《说文解字》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呢?
《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作者为许慎。
《说文解字》是首部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原书作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后因年代久远而失传。宋太宗雍熙三年,宋太宗命徐铉、句中正、葛湍、王惟恭等同校《说文解字》,分成上下共三十卷,奉敕雕版流布,后代研究《说文》多以此版为蓝本。
《说文解字》原文以小篆书写,逐字解释字体来源.全书共分540个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共10516字。《说文解字》是科学文字学和文献语言学的奠基之作,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为啥叫“说文解字”?
关于作品名称的来源,许慎对此的解释是:仓颉开始造文字时,大概是按照万物的形状临摹,所以这种图画似的符号叫做“文”,这以后,那形与形,形与声结合的符号便叫“字”。“文”,就是描绘事物本来的形状,“字”的含义是说滋生,繁衍。
《说文解字》之名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说文”,一是“解字”,“文”与“字”不是同一概念,“字”是后起的,秦代以前,文字只称“文”或“书”,不叫“字”,“文”和“字"反映了汉字发展的两个阶段,即图画符号、阶段和标音符号阶段,古文字学家称独体的字为“文”,称合体的字为“字”,独体的“文”因为不能再分解,故说明之,即“说文”之义;合体的“字”由两三个不同的“文”构成,故剖解之,即“解字”之义,上述两层意思合在一起,可作《说文解字》之名的含义。
《说文解字》对于后世的影响
《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字书,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辞书。《说文解字》对后人的影响,第一,《说文解字》从上万个汉字中区别其偏旁和部首,分类归纳成五百四十个部类,开启了汉字按部首编排的汉字字典编排方法。直至当今使用的汉语字典、词典,仍然使用部首检字法编排。
第二,《说文解字》在说解内容中首次阐发了“六书”的内容,贯穿了六书的原则,许慎对六书分别下了定义,举了例字,后世讲六书都沿用许慎的名称和定义。
第三,《说文解字》收录了汉字形体的多种写法,除当时汉朝的篆体外,还有籀文、古文等异体写法。这些字体大都为象形体。这就为研究汉字提供了宝贵的古文字资料,也为推究上古文字的本意给予极大的方便。后世发现的甲骨文、金文、陶文、简帛文字这些汉朝以前的文字,都是依据《说文解字》所收录的这些古文字字形作依据,才得以考证和认读。
《说文解字》总结了先秦、两汉文学的成果,给我们保存了汉字的形、音、义,是研究甲骨文、金文和古音、训访不可缺少的桥梁。特别是《说文》对字义的解释一般保存了最古的含义,对理解古书上的词义更有帮助。它保存了研究古代社会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材料,是我们整理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的重要阶梯。《说文》包括各种含义的字的解释,反映了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等。
如《说文》“车,舆轮之总名,夏后时奚仲所造”。根据《说文》的说解,可以肯定在夏代已有“车”这种交通工具。又如“姓”字从“女”和诸如“姜”、“姬”、“姚”等一系列从“女”旁的姓,可以窥测到古代母系社会的痕迹。也反映了古代的一些历史情况和各种知识。
《说文解字》是语言文字学的宝库,在文字、训诂和音韵等方面都显示出极大的价值。直至现代,《说文解字》学仍然是一门重要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