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关系

名词释义
展开 2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有用+1
0
中文名
辩证关系
外文名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目    的
探究两者不断变化的运动
表现形式
既对立又统一
实    质
关系
意    义
两者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概念

播报
编辑
从世界观角度看,辩证关系是 客观事物 存在的状态,从方法论角度看,辩证关系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普遍方法,把握辩证关系的关键在于用对立统一的方法看问题,客观、全面地揭示事物 矛盾双方 的相互关系,无 可比性 除外。

目的

播报
编辑
探究两者不断变化的运动,并企图揭示其 内在关系 (区别与联系)。

思想来源

播报
编辑
中国哲学史 上,辩证关系思想主要体现在阴阳理论中。 阴阳学说 ,认为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经常不断地运动和相互作用。这种运动和相互作用,它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阴和阳之间,并不是孤立和静止不变的,而是相生相克,存在着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消长、相互转化的关系。
西方哲学史 上, 古希腊哲学 中就有辩证关系思想。 赫拉克利特 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由相互对立 的性质和方面构成的,而对立的东西又相互依存,“相反相成”是宇宙 的普遍现象。他说:“自然也追求对立的东西,它是从对立的东西产生 和谐,而不是从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例如自然便是将雌和雄配合起来 ,而不是将雌配雌、将雄配雄。自然是由联合对立物构成最初的和谐, 而不是由联合同类的东西”,“ 结合物 既是整个的、又不是整个的,既是协调的,又不是协调的,既是和谐的、又不是和谐的。”
在近代,黑格尔第一次以 唯心主义 形式系统 地阐述了 对立统一规律 ,指出“一切事物本身都自在地是矛盾的”,“矛盾则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他说:“每一种新思想通常都是以前人的旧思想为基础,而一旦有一种思想被提出来,马上就会出现另外一种抵触思想,于是两种对立的思想之间就会产生一种 紧张状态 ,又会因为有人提出另一种融合两种思想长处的思想而消除。”黑格尔把这个现象称为一种辩证的过程。马克思、 恩格斯 批判了黑格尔的 唯心主义 体系,吸取了他的 辩证法 思想,创立了 唯物辩证法 ,也创立了 对立统一规律 的科学形态。其后, 列宁 第一次提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对对立统一规律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论述 ,并提出了一系列在具体工作中分析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对立统一规律理论是辩证关系思想方法的哲学理论基础。

指导意义

播报
编辑
一.有助于我们正确的、客观的认识事物。
我们知道,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联系虽然是复杂的,可又是有章可循的。人们认识事物的关键在于把握其规律, 辩证思维方法 有助于我们正确地对 认识对象 进行分析和综合,从而找到 规律性 。这样,我们才能做到正确科学的认识事物。
二.有助于我们学会科学的 工作方法
我们知道,做好工作离不开科学的方法。辩证关系的方法运用于实践,指导实践,有助于我们处理好工作关系,解决好现实的矛盾问题。 如政治生活中的民主与法制的关系;教育领域的教与学的关系; 企业经营 中的 劳资关系 国际关系 中的斗争与合作的关系; 社会分配 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关系等等,都无一离开辩证关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