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蒂克消亡史

2016年程耳执导的电影
展开 3个同名词条
《罗曼蒂克消亡史》是由华谊兄弟、英皇电影联合出品的剧情片,由程耳执导并担任编剧,葛优、章子怡、浅野忠信、杜淳、钟欣潼、倪大红、袁泉、闫妮等主演。该片于2016年12月16日在中国内地上映。该片由程耳同名小说集改编,由《女演员》《童子鸡》《罗曼蒂克消亡史》三个短篇故事共同构成,故事发生在1934—1945年间。主要讲述了1937年日本侵华大动荡前夕,上海滩叱咤风云的陆先生正面遭遇侵华日军施压,被卷入 ... >>>
精彩 图集 查看更多
概述图册
《罗曼蒂克消亡史》剧照
《罗曼蒂克消亡史》宣传照

基本信息

《罗曼蒂克消亡史》是由华谊兄弟、英皇电影联合出品的剧情片,由 程耳 执导并担任编剧, 葛优 章子怡 浅野忠信 杜淳 钟欣潼 倪大红 、袁泉、闫妮等主演。该片于2016年12月16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1] [51]
该片由程耳同名小说集改编 [33 ] ,由《女演员》《童子鸡》《罗曼蒂克消亡史》三个短篇故事共同构成,故事发生在1934—1945年间 [34 ] 。主要讲述了1937年日本侵华大动荡前夕,上海滩叱咤风云的陆先生正面遭遇侵华日军施压,被卷入一场暗杀阴谋。乱世当前,陆先生身边的朋友一一惨遭牵连,大佬、小弟、弱女子等往昔人物走向了不同命运的故事 [2] [35 ]
2017年5月26日该片获第24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3] 。该片入围第41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并获得第67届柏林电影节首届“亚洲璀璨之星”最佳制片人奖。自该片上映以来,褒贬参半,支持者把它评为2016年度最佳电影,反对者则毫不客气地斥之为故弄玄虚的烂片 [35 ]
中文名
罗曼蒂克消亡史
外文名
The Wasted Times
其他译名
旧社会 浮生如梦
类    型
剧情、悬疑、谍战
出品公司
华谊兄弟、英皇电影
制片地区
中国内地
拍摄日期
2014年10月22日—2015年2月9日
拍摄地点
北京、海南三亚、天津
发行公司
华谊兄弟
导    演
程耳
编    剧
程耳
制片人
胡晓峰
片    长
125 分钟
上映时间
2016年12月16日
对白语言
普通话、吴语上海方言、日语、英语
色    彩
彩色
imdb编码
tt4623812

剧情简介

播报
编辑
《罗曼蒂克消亡史》剧照 (16张)
1934年,电影明星吴小姐 袁泉 饰) 出演了《花好月圆》。而在戏外,其丈夫 吕行 饰) 跟卢师长的三姨太在一起时被发现。为救丈夫,她向陆先生 葛优 饰) 求助,陆先生帮她体面地解决了此事,并把她引荐给更高权势的戴先生(片中未出现) [4]
同年,陆先生的道上大哥王老板 倪大红 饰) 的太太小六 章子怡 饰) 想离婚,陆先生答应小六让她演《花好月圆》女主角,取代原主角吴小姐,以求让她安分点。后因小六跟电影男主角 韩庚 饰) 勾搭上,让王老板很没面子,她被要求离开上海,陆先生的妹夫渡部 浅野忠信 饰) 将她送往苏州。途中,渡部杀死了同行者并强奸小六,把她带回家囚禁成为性奴。其间,王妈 闫妮 饰) 把吃苦耐劳、不苟言笑的车夫 杜淳 饰) 引荐给了陆先生做贴身侍卫 [4]
1937年,淞沪战役前夕,陆先生出面跟周先生 赵宝刚 饰) 谈判,解决了罢工事件。日本为进一步瓦解上海,企图跟黑帮大哥王老板、老二张先生以及陆先生谈银行合作。日方察觉陆先生有意打消张跟他们合作的意向,于是计划把陆先生杀死,身为间谍的妹夫渡部同意杀死陆先生,结果陆的家人全部被杀 [4]
1941年,陆先生在香港通过报纸看到了张先生跟日方合作成立银行的新闻,于是委托远在上海的老五(钟欣潼饰)和车夫,杀掉当年背叛的老二。同年香港沦陷,戴先生委托陆先生照顾吴小姐一起逃到重庆 [4]
抗战结束前夕,陆先生来到上海收容所找到被囚禁的小六,并与她一起前往吕宋岛。佯装成国民党高级将领的车夫,当面杀死了渡部的大儿子,小六同时举枪击毙渡部 [4]
1949年,陆先生独自一人去了香港,从此销声匿迹 [4]
剧情简介

演职员表

播报
编辑

演员表

葛优 陆先生
配音 宋怀强
备注 上海滩大亨
章子怡 小六
配音 张安琪
备注 电影演员,王老板的太太
浅野忠信 渡部
配音 战士刚
备注 陆先生的妹夫
杜淳 车夫
配音 谢添天
备注 陆先生的手下
钟欣潼 小五
配音 范楚绒
备注 陆先生的姨太太
倪大红 王老板
配音 刘彬
备注 小六的丈夫,陆先生的结拜大哥
袁泉 吴小姐
配音 李晔
备注 电影明星
韩庚 赵先生
配音 谢添天
备注 电影明星
杜江 童子鸡
配音 -
备注 陆先生的手下
王传君 马仔
配音 -
备注 陆先生的手下
吕行 吴小姐丈夫
配音 -
备注 电影演员
马晓伟 张先生
配音 -
备注 王先生和陆先生的结拜兄弟
刘天阳 陆府丫鬟
配音 -
赵海涛 陆子
配音 谢添天
叶禾 侄子
配音 -
周敬峰 小六片场导演
配音 -
赵宝刚 北方客
配音 -
杨露璐 北方客老婆
配音 -
松峰莉璃 渡部太太
配音 范楚绒
备注 陆先生的妹妹
霍思燕 妓女
配音 詹佳
李冰 [60] -
配音 -

职员表

出品人 王中军 杨受成 王中磊 吴娜 孙敬媛 刘荣 任仲伦 李勇 黄翔
制作人 叶宁 胡晓峰 吴娜
监制 利雅博 王中磊 张大军 邵剑秋 杨庭恺
导演 程耳
副导演(助理) 吴昔果,崔陆 刘一舟,岳鹏 李洪潇
编剧 程耳
摄影 杜杰
配乐 梅林茂 郭思达
剪辑 程耳
配音导演 金琳
美术设计 韩忠
造型设计 奚仲文
视觉特效 王晓伟 孙海东
灯光 徐欧
录音 徐晨
场记 戴雪松
展开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来源 [5-6]

角色介绍

播报
编辑
演员 葛优
配音 -
叱咤上海滩的黑帮大佬,外表温柔儒雅,但办事儿很残忍,正面遭遇侵华日军施压,被卷入一场暗杀阴谋,身边兄弟、女人、亲信一一惨遭牵连,其上有已经处于归隐状态的帮派首领,其下有与日本人暗通款曲的帮派二哥,不仅要在家国大义与兄弟情深中做艰难选择,更要在随心所欲的交际花与柔美忠心的舞小姐中处理情感纠结。
演员 章子怡
配音 -
不甘寂寞的交际花,是陆先生内心的挂碍,是陆先生心中的一份美好,十里洋场,花花世界,她看透了男人逢场作戏所谓的博爱,宁愿当个肤浅的花痴,也不做个痴情的傻子,她追求自由与爱情,最后却不知所踪。 [7]
演员 杜淳
配音 -
车夫,吃苦耐劳、不苟言笑,真面目却是个只收交通费的冷酷杀手,一直是陆先生“背后的男人”,杀人收费低廉却惜字如金,几乎少有语言。从他敏捷的身手来看,他的出身并不简单。
配音 -
被冷落却忠诚的姨太太,外形柔美却有一场冷血枪战,陆先生是她的恩人,所以对陆先生义无反顾、忠心耿耿,可以为陆先生做任何事情,后来牺牲自己,使得车夫得以轻易杀死二哥。
演员 闫妮
配音 -
操持着整个黑帮家族内务的管家,深不可测,是个不简单的女人,也为黑帮大佬招兵买马。王妈被介绍给一个车夫,从此以后便走上了“大爷养我”的道路,她死的时候也要坐着死,非常有尊严,当子弹打进她的胸膛,她还不忘把工作交待好。 [8]
配音 -
渡部伪装成一个好丈夫、好爸爸,一个优雅时髦的老上海,终年穿着质地考究的长衫,讲着一口地道流利的上海话,和老上海的那些中产阶级一样又喝茶又泡着澡堂子,打着一手好麻将,说着“现在的日本人没几个好东西”,但这幅面孔下隐藏的却是极度的阴暗与残忍杀戮,他为了完成间谍任务,不惜杀害陆先生全家。
展开全部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来源 [1] [4] [8-10] [34 ] [36 ]

制作发行

播报
编辑

宣传活动

《罗曼蒂克消亡史》宣传照 (18张)
2016年8月18日,片方在上海举办新闻发布会 [21] ;9月14日,发布一组枪火剧照 [21] ;9月18日,曝剧照 [22] ;10月17日,发布新版“浴火”预告片 [23] ;11月18日,发布“众生”海报与“杀伐”预告 [24] ;11月23日,发布预告特辑 [25] ;11月25日,发布终极海报 [26] ;12月1日,在中国电影导演中心举行发布会 [27] ;12月8日,发布“浮世”版海报 [28] ;12月9日,发布英文插曲MV《带我回上海》 [11] ;12月12日,终极预告曝光 [29]
2021年8月27日,片方发布日版海报,于2021年10月22日起在日本上映。 [32]

上映/票房

地区
上映时间
票房
中国
2016年12月16日
$17,875,409
澳大利亚
2016年12月15日
$71,785
新西兰
2016年12月15日
$11,638
总票房
/
$18,345,372 [47]

主创公司

制作机构
担任职责
公司名称
国家
出品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英皇影业有限公司
中国香港
华谊兄弟电影国际有限公司
中国
海南喜悦电影有限公司
中国
联合出品
海南巨亿制梦影业有限公司
中国
大地时代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
中国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
中国
重庆电影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
参考资料 [5]
发行机构
公司名称
国家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53]

幕后制作

播报
编辑

创作背景

该电影改编自同名小说集。小说集中并非每篇故事均在电影中有所呈现,而只是其中的3篇。电影人物谱系和小说基本一致,只是姓氏略有改动,角色定位也无改变。电影中渡部、陆先生、黄老板、吴小姐、中岛、老五、小六为主要人物,充满了罢工、交际花、黑帮老大、暗杀等几乎是历来各类作品赋予上海风格化的标签 [33 ]

幕后花絮

  • 葛优、章子怡是北京人,但都必须在片中说上海话。 [9]
  • 以往常以光头或长发造型露面的葛优在该片中扮演陆先生时,为了能够体现出陆先生的性格特征,特意用发胶做了一个板寸的造型。此外,据葛优透露,导演要求片中主演们都必须要讲上海话,葛优在拍摄之前还曾因担心自己说不地道而表示拒绝 [9]
  • 章子怡坦言自己刚看到剧本时觉得非常独特,不一样的叙事结构和风格让她对程耳这位年轻导演该如何讲述这个故事非常好奇。而慢慢地她了解到了小六这个角色独特的变化过程和遭遇,这也是她爱上这个角色的原因。除此之外,要用上海话来表达各种复杂的情绪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情,章子怡表示为此大家只能采取读一千遍一万遍的办法,慢慢地台词也就顺了 [39]
  • 一天在等着拍摄时,杜淳觉得非常饿了,让助理买来了几个饼跟杜江、王传君几人就吃了起来,谁知道被导演看到了,立马叫他们停,直接叫来摄影师搬来机器对着他们吃饼拍,也没想到这个无意识的吃饼戏,最后用到了影片一开头三人的出场 [40]
  • 而导演又很有心的前后呼应,让吃饼成了“车夫”的另一个习惯属性,在于钟欣潼演出的那场火车站复仇时,导演又安排他吃饼的戏,为了精益求精,每一个镜头的拍摄,杜淳这手上这饼又都是一个新的,这一场拍下来,足足吃了十几个饼 [40]

影片原声

播报
编辑

音乐原声

曲目
类型
作词
作曲
演唱
主题曲
程耳
郭思达
尚雯婕 [37]
插曲
AnnaRice
梅林茂
JohnHughe、sÍseDownes [11]
推广曲
/
李强
左小祖咒/钟欣潼 [38]

配乐特色

片中章子怡出场,到她和浅野忠信坐车离开,只有这段音乐是梅林茂做的,其他音乐是由年轻作曲家郭思达做的。片中钢琴曲由赵胤胤演奏,《卡门》的小提琴曲由柴亮演奏。为了给观众带来一种全新的感受,该片回避了往常电影中所常用的苏州评弹以及那个时代的上海老歌,而采用了西洋音乐。片中的两首英文曲子,第一首《带我回家》用了两次,分别是陆先生儿子被杀以及日本人儿子被杀的戏。第二首是插曲《带我去上海》,表达了小六对自由的向往 [4]
影片中一共出现了三首歌曲。《带我去上海》由梅林茂创作,《Where are you , father》以及片尾曲《罗曼蒂克消亡史》由郭思达创作。原本全片的音乐应该在最后大提琴停止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但是程耳觉得应该在片尾加上一首主题曲,随后由程耳作词、郭思达谱曲的主题曲《罗曼蒂克消亡史》便诞生了。这首歌一共存在着郭思达的初稿小样版本、尚雯婕独唱版本、左小祖咒独唱版本以及尚雯婕与左小诅咒合唱版本等四个版本,且各不相同 [46 ]

影片特色

播报
编辑

影片主题

影片片名取“罗曼蒂克”,即英文的“浪漫”音译。而在该片中,所有人都有着一份“罗曼蒂克”的情结 [41 ]

叙事方式

  • 非线性的叙事
《罗曼蒂克消亡史》采取的是非线性叙事,也就是把时间打乱,通过重组不同的时空片段来呈现整个故事。观众在电影中会看到几个不同的时间段落,包括1937年、1934年、1941年、1945年等,但整个故事并不难理解。虽然涉及的人物众多,但最主要的是三个——葛优饰演的“陆先生”、浅野忠信饰演的“渡部”以及章子怡饰演的“小六” [4]
  • 拼图式空间叙事
空间叙事是电影艺术作品的一种创作手段,《罗曼蒂克消亡史》中所体现的高度风格化的叙事技巧正是程耳在其电影作品(如《第三个人》、《边境风云》)中一贯使用的非线性叙事手法,或说是一种拼图式的空间叙事手法。碎片化的故事空间中散落着几个重要时间节点:1934年、1937年、1941年、1945年,主要以倒叙、插叙的方式展开叙事 [44 ]
  • 留白空间叙事
在《罗曼蒂克消亡史》中,创作者刻意在叙事情节上进行了删减,这种留白技巧可能会造成观者对故事情节理解的偏差,正如电影里的对白:“导演没打算让大家看懂”,正是这份模糊与留白给观者留下了极大的想象与阐释空间 [44 ]
该片中主要角色的情节,大多使用了留白手法;不仅如此,对配角的刻画,也使用了情节留白。电影中最使人难忘的配角自然是童子鸡。他才20岁,面目清秀,刚刚从农村来到上海,未谙世事,但一转眼杀起人来,下手极狠;他在血泊中逃出命来,也不忘记手中的钥匙,去找妓女寻乐。童子鸡也许对妓女有了感情,愿意供养她。之后这两个人物命运如何,电影也是采用情节留白处理,留给观众去补充。这个情节是最被观众津津乐道的,因为电影叫“罗曼蒂克消亡史”,讲的是在那个动荡年代,诗意的爱情和美好的生活是如何被现实粉碎的故事,但单单是童子鸡的结局,未做任何交代,给了电影一个光明的留白,这也是整部电影中唯一没有消亡的罗曼蒂克 [52 ]

女性形象

程耳导演运用充满文艺腔调的非线性叙事结构,讲述了穿插在“男人们的故事”中多位性格迥异、命运多舛的女性,既展现了她们作为男性眼中的“他者”艰难的生存环境,又用独特的人文关怀为这些女性完成了解放自身、选择自我的角色转换,赋予了她们有血有肉的个性化“主体”。《罗曼蒂克消亡史》所展现的女人在特定的时代下柔弱中透露出刚强,即使命运受到男人们欲望的摆布,却都不乏拥有一颗倔强顶真的心,使这些女人的生命看起来极富张力,别有风情 [42 ]

拍摄风格

摄影师杜杰在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中营造出简练、冷静的影像。在场景设计上,该片化繁为简,让场景中只保留下诸如空间造型和色彩的一些基本元素,使演员在场景中不会受到其他干扰。在镜头角度的考量上,该片选择让演员直面镜头,采取略微仰视的摄影机角度,使得观众与演员之间能形成一种直接的交流感。而考虑到节奏、时间、空间和演员的戏对该片的特殊意义,杜杰在电影中常常回避正反打,而是采用一镜到底的拍摄方式,在克制的镜头调度中表现出演员的情绪变化。该片的光效处理也同样简单化、朴素化,却同时又不失质感。影片中的光效基本遵循了自然主义光效的原则,拍摄画面之中会尽量出现光线的来源,尽力捕捉光线最原始的样子 [45 ]
影片是由曾两次获金马奖最佳摄影提名的杜杰掌镜,在构图上追求严格的对称,让人有“重回上海”之感。所以很多观众在看完后有韦斯·安德森《布达佩斯大饭店》之感。此外,摄影的镜头几乎是不动的,让观众产生一种“凝视”的感觉。导演选择使用固定镜头,形成对称式的画面,呈现出一种端庄、雅致的感觉。所有演员葛优、章子怡、袁泉、倪大红、韩庚、闫妮等都是大特写,这是出于整体美学的考虑。剧中“俯拍”的镜头让很多观众为之拍手称赞,俯拍可以代表类似于上帝、诸神、造物主的视角 [43 ] 。”

获奖记录

播报
编辑
时间
电影节
奖项
是否得奖
2016年7月26日
第41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特别展映单元
入围 [13]
2017年2月12日
6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首届“亚洲璀璨之星”最佳制片人
获奖 [12]
2017年4月
第八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
年度导演
获奖 [14]
2017年5月
第24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最佳影片奖
获奖 [15]
2017年9月
最佳导演
提名 [16]
最佳摄影
提名 [16]
最佳录音
提名 [16]
最佳美术
获奖 [16-17]
2017年9月28日
2017华语电影杭州盛典暨第五届“十大华语电影”表彰典礼
十大华语电影
获奖 [18]
2017年12月21日
第九届澳门国际电影节
最佳男演员
获奖 [19]
最佳女演员
获奖 [19]
最佳新人
获奖 [19]
2018年9月9日
第十四届中国长春电影节
金鹿奖-最佳青年女主角
获奖 [20]

影片评价

播报
编辑

大众评分

网站
评分
参评人数
统计截止日期
豆瓣
7.7
408346
2024-2-20 [54]
爱奇艺
7.7
172000
2024-2-20 [55]
时光网
7.1
3711
2024-2-20 [56]
1905电影网
5.9
480
2024-2-20 [57]
哔哩哔哩
9.2
1301
2024-2-20 [58]
腾讯视频
7.9
3586
2024-2-20 [59]

专业评价

  • 正面评价
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表现手法具有相当的实验性,在某些方面甚至比艺术电影走得更远。整部电影有着难得的考究和态度,或许姿态本身就是该片存在的价值。影片镜头语言风格化且精致,混杂着王家卫式的浪漫光影和昆汀式的暴力美学,常用对称构图,偶有上帝视角,以腾空而起的俯拍镜头,描摹一幅极具时代感的画面,细节处则布满了符号及隐喻 [30] (新浪新闻评)
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融会贯穿了帮派家国的凛然秩序、挺身赴死的兄弟情义、悱恻缠绵的多角爱情、民族大义的坚定选择、多维度的浮世绘全景等多种类型元素,通过与众不同的笔法、时间线索与人物线索的交叉叙事,深刻挖掘出人性的贪痴善恶 [31] (搜狐娱乐评)
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上演了一出中国式《教父》,影片中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角色都耐人寻味,利用非线性叙事,打造出一场情义爱欲的生死局。从战前的灯红酒绿到战后的残垣断壁,电影以精巧的拼贴叙事安排、恰到好处的音乐安排,展现出对人生与生死的思考 [48] (时光网评)
《罗曼蒂克消亡史》无论是道具和服饰的精心设计还是构图和视角的独具特色,无论是音乐的精良制作还是方言的恰当运用,都给观众带来思考和美的享受,虽然票房不如商业大片,但让观众看到了中国电影的多类型发展 [49 ] (山西师范大学李建华评)
《罗曼蒂克消亡史》在给人带来一种脆弱的幻灭感同时,通过非线性化的叙事结构,复杂微妙的情节线索和丰富饱满的人物形象向人展现了另一种历史的可能性。影片对旧上海文化气息的精准捕捉,一定程度上看似迎合了观众对于民国时期贵族阶级优雅精致的日常生活的幻想,却意图打破这种关于历史的臆度,在对罗曼蒂克消亡的多重意味的展现中完成了对普通大众印象中民国丽影的一步步消解,进而在对战争的反思中,重新思考历史的意义和普遍人性的问题,对传统人性道德观和宏大历史观进行了一次深入解构 [36 ] (苏州大学文学院赵秦评)
《罗曼蒂克消亡史》是一部形式和内容都极为丰富的电影,它有着《公民凯恩》式的精巧叙事构思,也有王家卫式的浪漫光影和昆汀式的暴力美学;它既是黑帮片也是谍战片,是爱情片也是反战片,各种元素混杂,一如它的拼图式风格。但是所有的碎片都统一在“罗曼蒂克消亡”这个主题空间之下。“罗曼蒂克”不仅限于爱情,而是一种浪漫而又充满幻想的诗意与美感。它虚无缥缈却传达着一个时代的精神,赋予这段历史独有的痕迹与味道。导演带领观众一同眺望历史,幻想过去,赋予一枚枚扁平黑白的影像以鲜亮的色彩、灵动的血肉、充盈的精魂 [44 ] (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吕晓潇评)
  • 中立评价
《罗曼蒂克消亡史》一经上映便获得广泛关注,口碑迅速两极分化,褒奖者赞其为年度最佳,可载入史册,贬低者称其曲高和寡,难以理解 [42 ] (石月、王玉良评)
  • 负面评价
整部电影对白不多,有些片段节奏缓慢到停滞,线性叙事被打乱重组,如同小径分叉的花园,第一遍看完难免生出“烟雾缭绕”的眩晕感 [30] (新浪新闻评)
该片中的乱序剪辑恰恰是导演想要阐述自己理解中的罗曼蒂克的一种风格化手法,只不过该手法在电影中的使用稍欠火候,多线交织的剧情设计显得比较单薄,而跳来跳去的时间线会让观众在观影上的快感降低不少。总体来看,影片无论是按正序讲述故事,还是将其拆开乱序讲述,剧情展开都较为中规中矩 [50] (1905电影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