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弱点》读后感分享

5月25日,内容来自于萌牙家电动牙刷小红书主管-王建坤的读书心得

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其中一个章节内容是“如欲采蜜,勿蹴蜂房”,批评不但不会改变现实反而会招致愤恨。因批评而引起的羞愤,常常石雇员,亲人和朋友的情绪大为低落,并且对应该矫正的现实状况,一点好处也没有。

然后这周基本上把这本书看完了,让我受益匪浅。虽然仅仅是匆忙一瞥,但我感觉这本书更多的是交给我们处世哲学,如何与同事下属相处,都是社会经验。它就像一面镜子,让我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从而自我完善,自我驾奴,使我能够更完美的经营自己的生活。

在书中,卡耐基谈到了我们在生活、工作中要学会真诚的赞赏他人。

“天底下只有一种方法能够促使他人去做任何事情——给他想要的东西。”

“在你每一天的生活之旅中,别忘了为人间留下一点赞美的温馨,这友谊小火花会燃烧友谊的火焰。”

“纵使别人犯错,而我们是对的,如果没有为别人保留面子,就会毁了一个人。”

的确在大庭广众之下,组员即使犯错了,你不给面子的大声训斥,也会使你的组员没有面子,组员也不会信服你,如果这时你给了他面子,以后你的一个眼神都会起到效果。

保留他人的面子,这是何等重要的问题,而我们却很少会思考到这个问题,有时只顾一时之气,只想自己,不想别人的感受,导致许多的不愉快,要是能多思考几分钟,为他人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这样就不会产生不愉快的场面了,人与人也会多一份感激和信任。

《人性的弱点》一书中生动简明的例子让我领悟到不少道理,有了这种激情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会更发奋更充实,我想正是正因人性确实充满弱点,人性存在弱点,我们才可能去期盼明天会更好,会更完美。

个人总结和思考:

作为主管的我,以前习惯于批评和高压政策来管理组员,而且对营业额要求比较严格,这也也促进了团队营业额始终第一的结果,个人在组员的沟通,生活,关心程度都不怎么在意,认为工作就是工作,工作和生活应该界限分别,但是工作更多是由人组成的。

作为领导和管理层更多应该懂得照顾人,关心组员,服务好每个团队成员,做好服务工作。所以这也是我未来半年内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应该尽量去了解别人,而不要用责骂的方式,尽量设身处地地去想,要有同理心,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去做,这比批评,责怪更有益,而且让人更加认可我,我也会变得心生同情心,忍耐和仁慈。

《人性的弱点》一书中还说过:人类内心深处被人尊重与理解的需求,从未停止。

因此对于写作,寻求内心深处那一点满足感,和理解感,可以说是每个写作者开始的通病,当时,我发布一篇文章,脑子里总会时不时的关注那些被统计的阅读量和点赞量评论数,都能引起我内心的涟漪。慢慢的我开始变得焦虑起来。过度关注阅读量和粉丝数,于是又成了我写作路上的绊脚石。那些时日我几乎是在沮丧和自我挣扎。

后来不计较的坚持继续输出,在知乎写了上百篇文章,回答了上百个问题。文章慢慢的也开始被知乎推荐上,所以文案写作贵在坚持,持续不断得练习和创作,那么你的文案水平以及心态自然而然会有所改变。

全部看完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我觉得关键在于提升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先要认清自己,了解自己能力多少,不要固步自封,然后通过多读书多学习改变自己,去适应这个社会,这个社会是残酷的,你要适者生存,就要不断吸收学习,不断改变。

卡耐基说过:“人性的弱点并不可怕,关键要有正确的认识,认真对待,尽量寻找弥补、克服的方法,使自我趋于完善。”

即,要清楚自己的能力大小,给自己打打分,看看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通过自我分析,彻底地搞清楚“我能干什么”。只有从自身实际出发,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才能使自己能力与潜力达到最佳。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很多时候,小事之中见修养。

所以,必须要克服“不值得定律”这一人性的弱点。

也不要自诩自己多么有个性,“90后”的个性和脾气,“80后”、“70后”、“60后”也有。

职场不是校园,既要学会隐忍,也要学会付出,不经意地付出也能“好风凭借力”,送你上青云。否则,只能被淘汰出局。

职场不可能一步登天,也没有几个职业如想象中或外人看起来那么美好。有时候,领导在提拔某个员工之前往往会用几件小事来考察他的工作作风、办事能力以及是否有眼光。

这其中有一个从量变转为质变的过程。假如某一天,领导把你叫进办公室说,某人那个计划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你来帮他完成收尾工作吧。你绝对不能懊丧,你的机会来了。

反之,一个不屑干小事或替他人做嫁衣的人,领导也不会放心让他独当一面。

大学生活固然构造了坚实的知识结构,然而课堂里所学的东西没有经过现实的打磨,仅仅是书本上的文字构成,具体的工作细节、流程,还需要在工作中慢慢地积累,并获得成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方能在工作上有所成就。

职场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主动改变自己的人,一种是别人要求他改变的人。我们大多数人属于后者,属于碌碌无为的后者。

而主动改变自己的那些人,因为敢于担责而成长最快,也最受用人单位和老板喜欢。他们也比一般人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发布于 2020-05-26 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