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开图书馆有补贴吗由本站整理编辑,为你带来全面的社区图书馆补贴政策内容阅读。一起跟小编来看看吧!
个人开图书馆有补贴吗
可以。推动旧书店维持经营、新书店开张营业的是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不少地方政府把书店当作“文化地标”给予补贴,目的是营造一种读书氛围。这一现象的背后逻辑则是,国家致力建设学习型国家、创新型国家,各地政府一致强调全民阅读的重要性。
在很多地方,文化事业被定义为“公益事业”,基本上是不能赚钱养活自己的,政府投资于公共文化事业乃是一项“同际惯例”。
我国的艺术院团、博物馆、图书馆等长期以来是政府“养”起来的,现在对不同性质的文化事业单位实施不同的预算政策,但即使是演艺院团,也由地方政府“保基本”。由政府补贴书店,维持数量庞大的书店并吸引很多人新开实体书店,这应该是我国扶持文化事业比发达国家更进一步的地方。
这种对文化事业的扶持显然不是多余的。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给文化事业多少钱,并没有一定之规,而是看你目标到底是什么。我们要建创新型国家、文化强国,维持多一些的书店,并无“不合理”之处。2020年北京一个中国城市新开书店639家,是美国全国新开书店数量的近8倍。开书店并不赚钱,但这也不是否定政府扶持书店政策的理由,因为大部分文化行业本来就是公益性质的。
法律依据
《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
第二条 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第三条 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
第六条 政府补助为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收到或应收的金额计量。
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计量。
第七条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但是,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社区图书馆补贴政策
文化补贴政策
1、免费开放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政策
中央和自治区财政支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向社会免费开放。补助标准为:州级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每馆每年补助50万元,县(市)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每馆每年补助20万元,乡镇综合文化站每馆每年补助5万元,行政村(社区)文化室每室每年补助1万元。
2、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
中央和自治区财政支持博物馆向社会免费开放。补助标准为:州级博物馆每年补助90万元,
3、农村文化建设补贴政策
为丰富农牧民业余文化生活,2012年自治区继续为我州实施以下农村文化建设政策:
(1)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与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服务点共建)每村每年补助2000元,主要用于宽带接入、运行维护及开展文化宣传讲座等有关活动。
(2)农家书屋补助每村每年2000元,主要用于书报更新、日常运行及举办读书活动。
(3)农村文艺演出每村每年补助2400元,主要用于行政村自行组织开展各类演出活动。
(4)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场次补贴政策,确保“每村每月免费放映一场电影”,每场电影补助200元,全年每村补助2400元。
(5)农村体育活动按照每村每年6场,每场平均200元,全年每村补助1200元。
以上5项合计每村每年补助1万元。
4、文艺院团政府购买演出补助
为进一步增强文艺院团的演出积极性,推动文化惠民服务,鼓励基层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增加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公益性演出,自治区财政按照地市级团体每团每年22.75万元,四十人以上县级团体每团每年22.75万元,四十人以下的县级团体每团每年18.75万元的标准进行补助。
乌恰县教育系统开展“新时代好少年 我为祖国点赞”演讲、朗诵比赛有缘千里来相聚 携手同心筑爱巢——一对民汉联姻夫妻的“幸福经”
办图书馆的利润在哪里
蒋芳菊:“可以问个问题吗:在大学旁边开书店盈利点在哪儿?我这边有个大四学长开了一个小书店,然后我在想要不要投点钱入伙,他目标主要不是卖书,里面大都是一些课外书,还有一些专业书,想通过书店引流。我觉得一开始最主要的是积累书店忠实粉丝,然后有粉丝才能干其它的,可这样,资金就会不够,深深的感觉感觉开店不容易!”“他想法就是这样,书其次,重点是卖服务。”
朋友七嘴八舌献计献策,“书店很多都亏本的,我姨妈开晨光文具的, 她跟我说书根本不赚钱。”“媒介,售卖的都是增值性服务。如果书店搞滴好,目测都能给教育培训机构转卖学生个人信息,比如搞个书店,尤其是考试类的书,进价便宜,成本能压低,我能想到免费租书,比如交100押金(登机个人信息),书可以规定借阅几本,再通过社群等手段强化流量,日后可以搞很多事情。理论上木问题,实际估摸着有些偏差……”
我对该问题做过分析,列一些观点如下。传统书店式微,以新华书店为例,靠的是政府减免租政策,庞大商业生态的补充,对教材等的垄断,其他类型的书店为工具书类,新型独立书店,已经和我们想象中的传统书店大相径庭了。关于该同学提出的书店的赢利点问题,我看法如下:书本身盈利不大,以校园书店为例,教材,考试书,二手书这些功能性书籍有市场;书之外的服务盈利点较多。
①公考,考研,法考,出国,资格证,工具书,这一类必须搞,尤其盗版利润高;②二手书,二手专业教材,考研教材等,外延是考研资料,考研笔记,形教课公共课答案等,二次多次利用利润高;③开发书店社交功能,比如传单说的喝茶聚会,兴趣小组这是新型独立书店的形式,配套有读书会,书友会,小聚会、讲座会议、咨询、代取代送存储点、宠物寄养等,社团学生会活动、班建团建,线上线下打通。④整合其他功能,比如打印复印,证件照,多媒体会议,小卖部、咖啡、茶吧、服装、洗衣店……纪念品……书其次,卖服务,可自营,可招商。
关于书店积累粉丝问题,我的观点如下:高互动或高频的业态才能积累粉丝,正常书店能积累粉丝的属性甚少,大多只能把“学校里的书店”这个标签让同学知道。书的消费频率低,书店场合的社交是消费者内部的事儿,和书店无关。唯一有点关系的是影吧、球赛等带来的集聚效应,其他科互动的是书店主观策划的活动。由此观之,形成粉丝难。
依我浅见,校园真正的业务重点在B端,以川大为例,茶吧很多时候生意一般,正常来消费的散客不必过于关注,正常来说,这种生意长线来看是趋于稳定的,受地理位置影响大、受营销影响小。但各培训机构,社团,轰趴馆性质的业务靠自己拉取,相对盲目零散的不成局的散客,它有的放矢,一旦谈下来,收益高,稳定性强,影响力大,对散客业务有正影响。
无论走B端业务,还是策划营销,背后的逻辑都是是重策划,重营销的商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联合社团,商家,核心人物及校内团体本身就是营销,其次才是营销个人消费者。以社区经济本身特点看,受地理位置,辐射半径,提供服务业态限制,其本身盈利空间很容易想象,并很快能触顶,外在赢利点才是重点开发的新空间。
这位大四同学设计的多属性新型书吧模式多年前我考虑过,最近也和朋友探讨过,任何新事物出来皆有市场,大小而已,说实话,它本身问题很多,想成功需要强大的策划营销能力,不然很多现实的问题都够它头疼,简要列举问题供大家探讨:
①书店服务属性太多会杂乱。比如考研等自习和玩桌游的明显冲突……②受场地大小限制,各业态服务无法融入,仅以咖啡、自习、桌游、快递保持可观盈利难。③受校园环境和消费习惯影响,很多业态或许根本无法盈利,比如公共教室、图书馆配套齐全的学校,自习室充足,不会来书店花钱租位置,其他茶吧咖啡馆同业异业竞争若干业务被分散不一定人气旺盛。④创始人及管理团队人数、策划宣传组织能力发挥程度,关乎市场存量、增量及未来发展。⑤店铺租金水电硬成本、人力及活动等运营成本、校园关系、竞争对手的手段……是否能保持各业务良性运转,持久盈利,对团队和市场都是考验。
无论如何,大学生有创业想法并勇于实践,这份勇气和追求值得赞赏,如果开业,希望同学们积极捧场,给奋斗的年轻人机会,给市场包容,体验一下新事物,让校园变得更美好。最后祝他们创业成功!读者朋友们有疑问或建议,都可以留言交流,留言必回,有价值的问题可以成文公开讨论。本号宗旨:说真话,办实事,分享真知识,结交真朋友,吾虽浅薄,贵以真!
以上就是本站小编整理的关于个人开图书馆有补贴吗的相关知识,内容来源网络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