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TV朝鲜电视台借助Trot(韩国演歌)这一韩国传统流行乐载体,打造了韩国近年来又一现象级音乐综艺《Miss.Trot》。节目大获成功之后,TV朝鲜年初再推男版《Mr.Trot》,收视率从首播的12.5%不断上升,第五期突破25%,第九期达到32.4%,持续刷新韩国综编台的收视纪录。此外,在盖洛普2月韩国人最喜欢的节目榜单中,《Mr.Trot》以11.4%的支持率获得第一,这是TV朝鲜有史以来第一个斩获榜首的节目,也是继《无限挑战》、《舌战》后首个获得超过10%支持率的节目。

除了大获成功的《Mr.Trot》之外,2020年开年以来,韩国各大电视台及网站,陆续上新了十几档音乐类综艺。从整体来看,音乐品类细分的趋势越发明显,除了跟风发力Trot的《女王的战争-Trot Queen》、《我是Trot歌手》之外,还有聚焦音乐剧群演的《Double Casting》,打造抒情曲专辑的《我心中的抒情曲》,走向大学校园挖掘嘻哈人才的《我的专业是HIPHOP》等。

其次,“音痴”这一群体在音综中的角色得到二次开发,《看见你的声音》第七季回归,继续玩音痴与实力者的猜谜游戏,《不存在音痴Exit》则帮助音痴逃出困境。此外,从2019年一直流行的新复古“New-tro”风潮还在继续,比如《音乐同窗会-好歌谣》邀请拥有共同回忆的人们唱响时代金曲。今天影视产业观察就当中的部分节目进行重点推介,带大家一起来看看韩国音乐综艺正在如何创新。

《Mr.Trot》:

Trot+男人创造的收视奇迹

先来看一下女版《Miss.Trot》,节目可以简单看成Trot版《Produce 101》,来自大学部、现役部、高中部、职场部等类别的100位女选手进行逐轮竞演,争夺最终的冠军称号。比起一般的音乐选秀,《Miss.Trot》还带有一定韩国小姐选美的性质,选手身着凸显身材曲线的红裙披着缎带亮相,后期剪辑巧妙地放大个人特色,对于中年男性来说极具吸引力。而节目成功最大的因素在于选中了Trot这一极具韩国特色、有广泛中老年人基础的音乐体裁,唱腔独特、歌词浅显易懂的Trot十分适合电视传播,也因此俘获了大批观众。

《Miss.Trot》的最高收视率为收官的18.1%,而《Mr.Trot》播出第五期就打破了这一纪录,一方面是搭上了前作的热度,吸引了1万5千人报名,另一方面男性选秀的优势也再次凸显。首期开头,身着红西装手拿红玫瑰疯狂展现魅力的101位男性一亮相,让不少中国网友产生“误入牛郎店”的观感。而接着看下去就会发现节目特别令人上头,你会看到变装秀、变魔术、练跆拳道等各种意想不到的才艺,男性在这个舞台上可以玩的花样更多,使节目看点层出不穷。

另一方面,节目组把年龄下限放到了9岁,当一个小男孩把自己称为男人中的男人,唱着不符合年龄的Trot时,姐姐、阿姨、奶奶们都为之疯狂。很少有一个节目能够从头到尾调动起观众的热情,选手们不论是歌曲演唱还是加分表演极具感染力,一期两个半小时也能持续吸引观众。虽然《Mr.Trot》创造了韩国的收视奇迹,但这档节目并不适合被本土化改造,除非找到本国专属的“Trot”,才有可能取得同样的成绩。

音乐剧、抒情曲与HIPHOP的分流

音乐剧这一艺术形式,因近年来音乐综艺的呈现,逐渐走进了大众视线。国内观众对于音乐剧、歌剧的认知,主要来自于《声入人心》,JTBC 电视台2016年推出的《幻影歌手》,也旨在寻找古典乐、声乐、音乐剧、美声等领域的音乐人,选拔出男性四重唱组合。而tvN电视台2月22日首播的《Double Casting》,是在这类节目基础上进行的再度细分,在音乐形式上只专注于音乐剧,在参赛选手方面,关注寂寂无名的群舞(Ensemble),71位选手竞争出演音乐剧男主角的机会。

节目邀请音乐剧演员车智妍、严基俊、Michael K.Lee、韩智尚,音乐剧&戏剧导Gina Lee担任评委,是绝对拿得出手的阵容。而首期收视只有1.4%,主要原因在于选手实力的不足。整期最大的卖点在于评委车智妍丈夫为证明自己来参赛,两人泪洒现场,没有呈现出神仙打架的场面,没有让观众产生强烈的情境代入感,反而证明了“为什么群舞之所以是群舞”的道理。

Mnet《我心中的抒情曲》则是从抒情曲(ballad)这一音乐流派入手,邀请格斗运动员、笑星、演员、作曲家、模特等六位不同职业的男艺人,在歌手申升勋等导师的指导下,挑战发行一张抒情曲专辑。节目在叙事上的创新在于并未事先告知嘉宾具体规则,在完成首轮歌唱测试公布分数后,才公开6人并非分组或个人竞争,而是由团队的平均分决定结果,通过团结协作的历程和集体主义精神来引发受众共鸣。

相比音乐剧或抒情曲,嘻哈文化在韩国影响深远,这也是《Show Me The Money》系列能够风靡的主要原因。之后的《Unpretty RapStar》、《高校rapper》、《嘻哈民族》等节目从细分人群的角度入手,分别聚焦女说唱歌手、高中生、老奶奶等不同群体,都取得了一定影响力。

《我的专业是HIPHOP》同样如此,对准大学生群体,由WINNER宋旻浩、Zion.T前往首尔、延世、高丽等韩国顶尖高校搜寻嘻哈人才,进行大学嘻哈社团之间的对决。节目由YG娱乐公司出品,曾执导过《Show Me The Money》的李相允PD制作,原本计划在电视台播出,但因YG近来过多的负面新闻遭到抵制,不得已改为在VLIVE等网络平台上线,关注度远不及预期。

《不存在音痴Exit》:音痴也能逆袭?

音痴原本是与音乐综艺最不搭边的群体,却被电视人带到了节目当中,承担起了重要角色。韩综当中,最典型的是Mnet2015年推出的《看见你的声音》,嘉宾通过外表职业身份等信息,假唱、合唱等方式,来辨别素人是音痴还是歌唱实力者。音痴成功隐藏身份可拿走奖金,实力者则有机会大展歌喉,离梦想更进一步。韩国版第七季于今年1月17日回归,目前节目已发行至中国、泰国、保加利亚等十余个国家,美国FOX电视台年初也完成了美国版试播集的录制。

可以发现,音痴在节目里担任的角色大多是干扰项,他们用自己的五音不全来贡献节目笑点。而KBS春节试播综艺《不存在音痴Exit》在保留这一看点的基础上,以音痴为主角,试图帮助他们逃出困境。节目邀请金泰宇、黄致列、洪真英、洪京民、Norazo五组歌手与音痴明星进行盲选配对,经过一个月的教学后,音痴们进行舞台竞演,获得最多观众投票的音痴逃出成功,以7.3%的收视率拿下了试播节目的第一。

《不存在音痴Exit》吸引人之处首先是全明星阵容,看多了素人,围观音痴明星的车祸现场更能激发观众的兴趣。节目最大的看点莫过于前后舞台的强烈反差,实力唱将帮助音痴找回人生自信,也带来了鼓舞人心的力量。而之所以能够实现这一点,在于节目中的音痴其实是个伪概念,这些嘉宾并非八匹马拉不回来的五音不全,当中有些是KTV水准,甚至还有出过专辑的歌手,令人惊讶的舞台效果和节目的音乐性才得以保证。

纵观韩国一系列音乐综艺的创新,都是从不同维度对音乐这个大命题进行拆解,一种方向是发掘新的音乐体裁,比如Trot、抒情曲、音乐剧等,再用各种方式去放大这些音乐体裁的魅力,扩大受众范围。另一种是从人物入手,发现新的音乐群体或对其进行二次开发,《Double Casting》的音乐剧群舞、《不存在音痴Exit》的音痴都是将音综参赛者的门槛下放,但实现内容差异化的同时,也可能带来音乐性不足的问题。而这些创新的方式是否适用于中国,还有待观察。

— THE END —

作者 | 刘翠翠

编辑 | 杨倪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