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随着南京江北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保平铿锵擂响“金陵第一鼓”的三声惊天响中,长芦街道“留左大鼓”非遗文化基地正式落成启用。
鼓声阵阵激荡人心,号角声声催人奋进。10月16日下午,长芦街道“留左大鼓”非遗文化基地落成仪式如期举行。
江北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保平,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文化遗产管理处处长吴涓,江北新区宣传和统战部部长陆长宇,新材料科技园正处职干部刘平等嘉宾受邀出席仪式,长芦街道领导班子成员,长芦派出所、玉带派出所负责人,长芦街道商会会长、副会长单位,媒体代表,机关部门、各专办、长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职干部以及社区(村)、城东新苑党组织副书记齐聚“留左大鼓”非遗文化基地,共同见证长芦街道非遗文化传承发展之盛事。
留左大鼓——又称“留左吹打乐”,被誉为“金陵第一大鼓”,先后获得南京市第二届文化艺术节《金陵舞韵》民间特色团队金奖、江苏省“五星工程奖”银奖以及国家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等荣誉称号。该项目于2007年成功申报为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成为南京乃至江苏省民间文化的一块金字招牌。
据悉,“留左大鼓“非遗文化基地占地4119平方米,集非遗文化传承、非遗文化展示、观光农业为一体,极大地满足了居民对文化娱乐休闲的需要,是长芦街道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成为长芦街道特色鲜明的城市地标。
长芦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向荣在致辞中指出,“留左吹打乐”“湾北小马灯”“达摩传说”“方巷人走北”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宛若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长芦这片土地上,另有“长芦龙灯”“长芦板鸭、盐水鸭制作技艺”“黄天荡的故事”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交相辉映,成为江北新区的“文化富矿”,更是江苏省特色文化之乡。“留左大鼓”非遗文化基地的落成,标志着长芦街道在传承历史文脉工作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近年来,长芦街道以非遗保护、传承、创新为切入点,依托非遗文化基地建设,进一步深度挖掘非遗文化属性。未来,街道将一如既往讲好长芦故事,传递长芦声音,擦亮长芦文化品牌。
时而急促,恍若万马奔腾,气势恢宏;时而舒缓,宛如山涧小溪,潺潺流淌……气势磅礴的留左大鼓展演拉开了仪式的序幕,鼓声阵阵,擂出了长芦人的自信,敲出了江北人的豪迈。湾北小马灯、方巷人走北、长芦龙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轮番登台,“黄天荡传说”“达摩一苇渡江”非遗讲述穿插其中,让人一品“长芦非遗大餐”。更有长芦板鸭制作工艺展示长芦板鸭具有“皮白、肉红、骨泛绿”的三绝特色,让人一品“长芦味道”。活动在少儿留左大鼓表演中落下帷幕,在一阵阵由长芦新生代敲响的鼓声中,“长芦传承”让人们看到希望,更感受到长芦生生不息的文化魅力。
通讯员 王婷婷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