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新疆古代服饰》展览在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行新闻发布会。
12月15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联合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承办的《新疆古代服饰》展览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展览不仅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精神、推动文化援疆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放后首次与国内兄弟博物馆联合办展。
新闻发布会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董琦主持,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黄振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党组成员、文物局长盛春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馆长侯世新出席新闻发布会介绍展览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疆古称“西域”,地处亚欧腹地,是连接古代东西方的交通要道,是世界四大文明的交汇和传播地,在推动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同时,也留下了众多饱含文化韵味的历史遗存。这些古代文化遗存,记录着丝绸之路的兴衰和变迁,不仅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此次展览共展出新疆丝绸之路沿线考古发现的纺织文物精品90余件(组),展示从先秦时期的古朴暖裘、绚丽毛褐到汉唐时期的典雅素棉、华贵锦帛,再到英姿勃发、富丽多彩的宋元衣装,最后演变为华美兼具民族风格的明清服饰。
黄振春说,展览将为广大观众生动地展示东西方文明在新疆交汇、融合、发展的辉煌历程,揭示新疆一体多元文化交流融汇、创新发展的轨迹,使广大观众身临波澜壮阔的千年丝绸之路,亲身感受古老西域的文化魅力,进而为各民族的相互了解、和谐相处开拓更加广阔的途径。
盛春寿则在新闻发布会上总结了此次展览的三大特点:一级品多;反映了最新的考古成果;时间跨度大。他说,丝绸之路是一条商贸之路、信仰之路、文化之路,而服饰是反映这一文化的重要载体,即将呈现的展览中的棉、麻、丝织物,看似一场华美的文物鉴赏,但透过这一形式,展览体现的是新疆和中原文化多元一体的文化内涵。
展览于12月16日下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开幕式,并对公众免费开放,展厅位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北区二层10号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