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日前,中國工信部發佈通告稱,在全國範圍內放開經營類電子商務(在線数据處理與交易處理業務)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外資持股比例可至100%。這一政策將對外資電商在國內開展業務帶來利好,同時海外上市電商類企業回歸A股也將更簡單。

一直以來,經營類電子商務需向政府申請增值電信業務ICP(網際網路內容提供者)許可。由於早期中國互聯網公司的投資人多為外資,而外商投資模式在國內难以拿到ICP牌照。為了繞開之前國內對電商領域外資入股的限制,不少有外商投資背景的電信、互聯網和傳媒都是通過搭建境外公司間接控制境內業務公司的模式運營(VIE協定控制)。以阿里巴巴為例,其在國內有持相關牌照的業務實體公司,然後在開曼再註冊一個控股公司,這家開曼的控股公司通過協議來控制國內的業務實體運營公司。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的正是註冊在開曼的控股公司,美國股東持有的是開曼公司的股權。

此次工信部的政策出臺,意味著之前的政策障礙基本消除,有利於更好地實現市場競爭,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一是未來外商獨資企業也有望申請ICP牌照;二是對已在海外上市,但通過間接控制境內實體架構下的電商公司來說,未來私有化後回歸A股過程也更加簡單,其拆掉VIE的過程主要是拆除代持關係,體現真實控制人的股權結構,並不需要將外資清除,可以以中外合資企業的方式回國上市;三是對處於創業階段的電商公司來說,則可選擇在A股上市,不必再捨近求遠赴海外上市。

在A股牛市及政策調整推動下,內地科技股錄得顯著上漲,料中概股在A股市場可獲得更大的市場估值,相信越來越多在美上市的中國科技公司將謀求私有化和退市,掀起中概股回歸A股熱潮。

中國銀行私人銀行(澳門)教揚

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已力求所提供數據之可靠及中肯,惟對內容之完整、準確及有效性不作任何形式之保證,亦不構成任何買賣建議,讀者應進行獨立的評估及其他適當的研究,以對內容加以參考取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