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个回答
昨天看到一部国产电影《惊天大逆转》,豆瓣给了7.5的评分,这么牛逼,赶紧去下载,看完之后,可能要给各位观众泼个冷水了。
这部电影是典型的强情节推动的作品,从一开始到结束都是用情节推进,人物缺乏态度,所以这就造成了两个问题,一是人物怎么看都不立体,缺乏真实性,缺乏视角,你感觉男女主角都是主角,却感觉都不像,二是故事没有核心,没错,就是没有主题,缺乏层次。
影片从一开始就是各种桥段的杂糅,一开始的心理咨询参考各种美剧,绑架案的发生参考各种韩剧,飞车追逐参考《生死时速》,球馆审讯参考《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什么都想来一点,反而什么都没有说。
此片是单线叙事,从绑架案开始到球馆有炸弹,再到犯人暴露目标是绑架集团,因为追求强情节推动,所以没有真相的世界。
其实我主要不是想谈这个片的问题,我倒是想说说怎么改会更有意思。
首先是视角集中在韩国警察身上,他的人物有自己的问题和困惑,他是一个流氓警察,或者是混了那么多年警界,对韩国腐败的警察系统已经厌倦,他外在会遇到家庭问题,老婆离婚可以有,但是过于俗套,倒是孩子会对他更有感染力,不一定是他的,可以是孤儿院的,或者小侄子,或者邻居家的,也可以是精神病院的,也就是说这个老油条也有自己心软的地方,他在警局内部是升迁遭遇阻碍,机会被上司内定给别人,他就混,把自己怒气撒在案子上。定调一定是这么定,本片案件只适合辅线,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后面剧情采取行动的都是警察先生。
开篇流氓警察用流氓方法解决了球员妻子被绑架案,切医生和他哥哥谈话的戏,然后切到心理医生谈话的戏,拿出主线,警察又不情不愿地来解决绑架案的后续,引出球馆有炸弹的主线剧情,出厂标,正式开始。
接下去按照原先剧情发展即可,桥段一样,但是在中间,我们要做的不是犯人的赌徒心理,做的是警察先生,由开篇我们已经知道警察是个英雄,属于虎落平阳,但是我们要搞清楚的是警察所承载的主题是什么,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考《追击者》的做法。简单来说,当解决掉几个球馆炸弹后,到达中点位置,伪胜利,男主和女主意识到问题不对,但是没有警察会再在乎他们的想法,他们只得自己去追寻真相。中点位置,是那个不让他升迁的上司要结束这个案件,告诉他已经结束了,而他这个老警察,意识到不对,但是现实是不让他去做,他怎么办?当然,他选择违抗命令,继续调查下去,心理医生也愿意继续帮他。
剧情延续之前的剧情,因为实际上,去掉警察协助的部分,他们自己办案,警察成为一种阻力,反而更有意思。
到了结尾的时候还是可以用原先的,生死时速后,意识到最后一个问题没解决,去解决。
原片情节可以大量保留,人物设定稍作调整,部分剧情修改,最后,我们再给主题升级,第一步,警察先生在警局努力得不到认可,他还愿意承担自己警察的责任吗?结果是球馆炸弹案出来后,他还继续愿意这么做,第二步,如果你承担了你的责任,即得不到警局认可,还可能会失去家人,你还愿意继续吗?在情节上,既然绑匪都调查清楚了警察的家庭状况,再绑架一下他的妻子,也是可以的,抉择就是放弃调查,得到前妻,或者继续调查,失去妻子,即使夫妻感情已经破裂。最后一步,即使你承担了你的责任,你救了5万人,你将犯人绳之于法,这个社会依然不会改变,你会怎么做?具体投射到情节上,就是在最后高潮前的位置,真正解决掉案件后,上司把功劳抢去,甚至剥夺了他警察的身份。他怎么办?结局还是一样,他去找心理医生,杀了犯人,这时候他需要明白的是,他承担责任,做了那么多,不是为了他的身份,不是为了警察局,而是为了朋友,为了他关心的人。即使这个社会再操蛋,我们还是需要承担我们的责任,保护家庭,保护朋友。
这个结局再和开篇浑浑噩噩的警察呼应,他虽然还是在那个煞笔的警局里,但是他工作的动力已经改变,他不需要改变自己的行为,但是我们知道他态度已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