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这张“中国警察服”照片,让韩国网友炸了。
韩国警察厅下属准政府机构“道路交通公团”,在其官方杂志《信号灯》2021年3-4月号的最后一页上刊登了一则介绍“在儿童保护区域应该遵守的4项规定”的图文,使用了这张照片。
这一图片迅速在韩国起了风波。4月16日,《朝鲜日报》、《每日新闻》等多家韩媒报道此事,韩国媒体和网友质疑,为何韩国的公共安全宣传,用的是穿中国警服的图片:“中国公安守护的韩国?”“我们儿童的安全由中国公安守护?”“中国公安成韩国民众拐杖?”……
随着争议不断扩大,韩国道路交通公团理事长李济源不得不在4月17日就这一事件向韩国民众致歉。他解释,图片是从一个广告图片收费网站上搜索“儿童警察”找到购买的:“我们没有认识到照片中儿童的服装和中国公安的制服是一样的。”
一个国家警察厅下属机构,不熟悉邻国警察制服就罢了,使用此类图片难道不该优先考虑接近本国警服的图片吗?
在国内,警察制服是最为人熟知的制服,没有之一。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警察制服伴随时代发展经历过多次变迁,笔者在此梳理一番。
1949年—1950年
当时全国大部分地方已经解放,新中国的公安工作需要新的制度,也需要新的标志性服装——警服冬装为墨绿色,夏装是米黄色,配大檐帽和软式解放帽——跟当时部队的服装相同。
而地方公安则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服装与正规公安部队基本相同,佩带的是后来的“50式”公安帽徽。
帽徽为黄边红底五角星,内部是竖排的“公安”二字。胸章则是红框白底的长方形布条,中间则是红色“中国人民警察”字样。
1950年,这一制服随着全国人民警察服制统一而取消。
1950年—1955年
建国初期,中央和各大行政区的公安机关服装各式各样。1949年11月公安部组建之初,当时的公安部部长罗瑞卿就写报告给党中央,建议将全国人民警察的服装统一起来。
1950年2月,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正式批复了公安部拟定的《公安部及其所属武装部队服装样式草案》。
“50式警服”正式登场。新中国第一套制式警服开始装备全国公安机关。
50式警服仍是冬季墨绿色棉衣,夏季米黄色单衣。初期的“50式警服”有些地方还延续打绑腿,不过1951年时取消了。
干部服和民警服均佩带“中国人民警察”布质胸章,从上图也能看到,帽徽上不是“八一”而是“公安”,布标上写着“人民警察”。
此前社会对警察的称呼五花八门,为了统一全国人民警察的称呼,1950年12月4日,公安部发出《关于统一人民警察名称的通知》,通知规定:各种警察一律通称“人民警察”,简称“民警”。
1955年—1958年
1953年,公安部设计了新的警服,1955年开始逐步换发,“55式警服”开始使用。
当时我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各方面都在学习苏联等国家的经验,警服设计也向这方面看齐。
新式的警服,首先于1954年在中苏间国际列车的乘警中试穿,
1955年12月21日,公安部《关于自1956年起实行人民警察新式服装装备、帽徽制式的报告》获批,1956年夏季开始在全国推广。
到了警监级别就没有杠了,而是一颗星花环绕树枝,副总警监环绕一半,总警监环绕一圈。
与此同时,警号底色也由红色改为深蓝色,字为银色,由有机玻璃制作。
至此,中国的警服结束了“绿色时代”。
1999年至今
1999年4月,公安部召开警服设计发布会,国内30家服装公司设计了五百多套方案参加招标。
如今我们最熟悉的“99式警服”即将诞生。
一年多时间,专家论证、评审之外,还广泛征求各警种、各层级民警和社会各界意见,还在从南到北三个城市进行试穿,最后定型,于2000年10月1日至2001年期间全警陆续换发。
99式警服最直观的改变是颜色——由89式的橄榄色回到与国际上警服主流色调一致的藏蓝色,交、巡警衬衫采用浅蓝色,普通民警衬衫采用铁灰色,高级警官衬衫采用白色。高级警官、交巡警领带为蓝色,其他警种的领带为银灰色。
2001年播出的《重案六组》第一部里,“六组”的民警们就是穿着99式警服铁灰色的制服衬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