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戴眼镜的烦恼吗?

今天是全国爱眼日,世界卫生组织此前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是世界第一近视大国。2019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0.2%。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高中生为81%,大学生超过90%,且近视不可逆。

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重点关注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两个群体。在青少年眼健康问题上,很多家长都有疑虑,例如如何分辨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散瞳对孩子的眼睛是否有影响?如何控制孩子近视度数的增加?针对这些疑虑听听专家怎么说。

第一近视大国!中国近视患者人数达6亿

中国到底有多少人患有近视?世界卫生组织此前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近视大国。

更令人担忧的是青少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情况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2019年为50.2%。

受疫情期间居家隔离、线上课堂等影响,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较2019年有小幅上升。

另外,除了发病率高,国内儿童青少年中的高度近视比例也呈上升趋势。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近视在600度以上就属于高度近视。而国家卫健委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高三年级学生高度近视占比达到21.9%。

这背后的一个巨大隐患就是,青少年一旦发展成高度近视,今后将会大大增加罹患各类眼部疾病甚至失明的风险。

预防“小眼镜”上升至国家战略

眼健康问题关系到青少年健康成长,也是关系国家未来的大问题。

近年来,防控近视已经被上升成国家层面的战略。

记者梳理发现,从2018年以来至今的3年时间里,国家卫健委、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已经多次出台文件,聚焦防治青少年近视。

例如,2018年6月,国家卫健委同时发布《近视防治指南》、《弱视诊治指南》和《斜视诊治指南》三部指南。

同年8月,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出降低近视率的目标——到2030年,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

2019年10月,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又组织制定并印发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

今年,在已经公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又明确提及“有效控制儿童肥胖和近视”。

此后,在今年5月,教育部等15部门又联合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方案》规定,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

今年9月1日起将正式实施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中更是提出,学校应当建立学生体质监测制度,发现学生出现营养不良、近视、肥胖、龋齿等倾向或者有导致体质下降的不良行为习惯,应当进行必要的管理、干预,并通知家长,督促、指导家长实施矫治。

关注青少年眼健康 辨别近视眼治疗误区

孩子一旦出现视力下降、眯眼、眼睛不舒服等症状,家长要尽快带孩子到医院就医,而不是眼镜店,在医院确定孩子是真近视、假近视还是其他眼病。孩子眼睛调节能力强,单纯通过视力检查不能判断孩子眼睛的真实情况。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 李莉: 有的孩子在散瞳前做验光检查可能是三百度的近视,那么使用了散瞳药物之后,他的近视度数可能只有100度这个可能就是我们家长认为的假性近视。

“散瞳”是确定孩子眼睛真实情况的必要检查手段, “散瞳”要使用睫状肌麻痹剂,家长担心对孩子的眼睛造成影响。专家介绍,临床上通常选择两种散瞳方式,小龄孩子一般选择“慢散瞳”,停药后瞳孔3周恢复正常,超过10岁以上或者复诊的孩子,一般采用快速散瞳,5个小时瞳孔恢复正常。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 李莉: 使用这个散瞳剂会不会给眼睛造成危害?其实是没有危害的,医生会根据孩子有没有斜视,年龄的情况来推荐他使用哪一种方法来进行散瞳验光。

通过“散瞳”,我们获得孩子眼睛真实情况,已经近视的孩子要及时佩戴眼镜,戴上“小眼镜”了,可不是一劳永逸, 专家建议每半年要进行一次复查。

散瞳后,还能得知孩子是否具有远视储备。一般情况,3岁以内远视储备大概在200度,6岁时在150度,到了6岁,孩子远视储备还有100度的话,孩子发生近视的风险相对较小。但是,如果在6岁时,已经没有远视储备,孩子发生近视的风险就很高。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 李莉: 3岁以内我们是不建议他使用手机iPad这些电子产品的,那么读书也要尽量地少读,多以家长给我们的孩子读为主。

专家提醒,预防近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从孩子5、6岁做起,一直坚持孩子18岁以上方可停止,任何短时间的突击性治疗都不可能根治近视。

十八岁以上才能进行近视眼激光矫正手术

高考后,很多学生因为升学需要进行近视眼激光矫正手术。

虽然这项手术技术在我国已经开展了20多年,安全性和效果稳定性得到了时间证实,但是专家强调,近视眼矫正手术,需要眼球和屈光都处于稳定和安静状态,青少年的眼睛还处于生长期,成人后才是最佳手术时间。

专家强调, 近视以预防为主,不能因为可以通过手术矫正近视,就在青少年期不重视眼健康。 近视眼激光矫正手术建议的年龄18岁以上,50岁以下,矫正度数75度至1200度之间。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 主任医师 李莹: 建议在50岁以前,看近开始有老花了,不如把看远的这副镜子去掉,老花再戴个花镜也是可以的,没有眼底或者是白内障这些问题,没有青光眼,我们还是可以做手术的。

对于超过1200度的高度近视患者,可以通过眼内晶体手术矫正近视眼。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 主任医师 李莹: 把镜片做成小小的镜片,通过手术方式放到眼内,而不破坏你眼内的组织,最高我们做到2600度。

进行近视激光矫正手术后,也有患者反映有干眼、看东西发花、夜间视力下降等症状。专家介绍,眼角膜是全身神经末梢最丰富的地方,任何技术再完美,手术动作轻柔,但毕竟要在角膜上打激光,对角膜多少都要有损伤。 所以手术前,医生要排除全身干燥综合症、眼睛炎症、以及其他眼底疾病,术后要进行抗炎治疗等,术后眼睛不适症状一般在三个月左右恢复正常。

专家表示,术后视力取决很多因素,激光近视手术主要解决患者摘镜问题,如无行业等特殊要求建议由医生评估一个比较好的矫正标准。

视神经疾病患者每年新增约360万人

说起眼健康,大家自然会想到近视眼、青光眼、白内障等危害眼健康的疾病。实际上,危害更大的是视神经疾病,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的视神经疾病患者就有约360万人。

视神经疾病当中最常见的是视神经炎,它是中青年人致盲的主要疾病,这其中最为凶险的是视神经脊髓炎。

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医学部教授 魏世辉: 这个疾病的早期是什么样子呢?就会有一天突然的视力下降,同时伴有眼眶和眼周的疼痛、对颜色亮度对比度都有改变,这个病最可怕的就是反复发作,直到让你失明。如果要是得了脊髓炎,还有截瘫的危险,前些年这个病还会有3%到5%的死亡率。

视神经脊髓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2018年被纳入我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 其特征是视神经和脊髓发生炎性病变,患病率在10万分之1到5左右,患者大多是30~40岁的女性。 临床调查显示,大约80%的患者有过复发,复发频率约为每年1次。超过三分之一的患者长期失业,超过三分之二的患者生活无法自理。 专家提醒,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早期干预,缓解症状。

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医学部教授 魏世辉: 治疗这个疾病没有一个一针灵的办法,但是我们现在摸出了一套办法,急性期的时候尽早地用糖皮质激素;有条件的话用血浆置换。年老体衰的病人用免疫球蛋白,然后慢性期让它不复发,我们现在有很多新的办法。

远离近视,别忽视这些细节!

近视严重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那么该如何预防近视呢?生活与学习中的以下这些细节需要重视:

1、非学习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通过网络学习30—40分钟后,应该休息或者远眺10分钟,使眼睛得到充分休息。

2、家中的书桌椅应该调整好高度,读书写字的时候保持“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距书桌一拳。

3、尽可能选择大屏幕电子产品,优先次序为投影仪、电视、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

4、使用电子产品时,调节亮度至眼睛感觉舒适,不要过亮或过暗。

5、电子产品(如电脑)摆放时,应保证其屏幕上端与眼水平视线平齐。

6、不躺在床上或沙发上视屏学习。

7、视屏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稍用力闭眼、睁眼,上下左右转动眼球,放松眼睛。

8、家庭照明不宜使用裸灯,即不能直接使用灯管或灯泡,而应使用有灯罩保护的灯管或灯泡,保护眼睛不受眩光影响。避免书桌上放置玻璃板或其他容易产生眩光的物品。

9、如果眼睛出现干涩、异物感、有烧灼感、痒感、畏光、眼红、眼痛等症状时,应停止视屏行为。如症状不能缓解,必要时去医院就诊。

10、发现儿童歪头视物、频繁眯眼和挤眼等与近视相关症状时,应适时休息和运动,必要时去医院就诊。

(来源: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

(编辑:叶映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