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帮助

[nüè]
汉语文字
收藏
0 有用+1
0

详细释义

拼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nüè
名词
形声。从疒( chuáng),虐声。本义:病名,即疟疾
malaria
疟者,风寒之气不常也。——《素问·疟论》
许悼公疟。——《左传·昭公十九年》
疟,寒热休作。——《说文》
疟,酷虐也。凡疾或寒或热耳,而此疾先寒后热两疾,似酷虐者也。——《释名、释疾病》
狂诵新诗驱疟鬼。——陆游《寓叹》
疟病(疟疾);疟患(疟病的祸患);疟寒(疟病);疟疠(疟疾;疟疫)
通“虐”。残暴;灾害
abuse
静作相养,德疟相成。——《马王堆汉墓帛书》
动词
受虐待
be abused
疟害(残害)
yào
“疟(nüè)疾”的通称
疟子

古籍释义

唐韵 》鱼约切《 集韵 》《 韵会 》逆约切,音虐。《 说文 》热寒休作。《 玉篇 》或寒或 热病 。《 释名 》疟,酷虐也。凡疾或寒或热耳,而此疾先寒後热,两疾似酷虐者也。《礼·月令》孟秋之月,寒热不节,民多疟疾。《周礼·天官·疾医》秋时有 疟寒疾 。《疏》秋时阳气渐消,隂气方盛,惟火沴金,兼寒兼热,故有疟寒之疾。《 正字通 》疟有风,寒,暑,热,湿,食,瘴,邪八种。 久疟 腹有痞块,名 疟母 。独寒不热为 牝疟 ,独热不冷为 牡疟 。发无期度为 鬼疟 ,先寒後热为 寒疟 ,先热後寒曰 温疟 ,热而不寒曰 瘅疟 ,卽 脾疟 。皆 痰中 中脘,脾胃不和所致。详见 灵枢经 疟论。
考证:〔《礼·月令》孟夏之月,寒热不节。〕 谨照原文孟夏改孟秋。 [2]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