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学院

中国湖北省武汉市境内民办高校
收藏
0 有用+1
0
武汉学院(Wuhan College),位于 湖北省 武汉市 ,是经国家 教育部 湖北省人民政府 批准成立的民办 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学校为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由武汉一丹教科文发展有限公司举办,非营利性公益办学。
学校前身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创办于2003年;2015年6月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转设成为民办本科高校,并正式更名为“武汉学院”。
截至2024年3月,学校占地964.53亩,校舍建筑34.2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8660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57.2万册;设有8个学院1个课部,现有招生本科专业35个;学校现有专兼职教师800余人;学校现有在校生折合数14154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2765人。 [3]
中文名
武汉学院
外文名
Wuhan College
所在地
武汉市
创办时间
2003年12月31日
创办人
陈一丹 [12]
办学性质
民办高校
学校类别
综合类
学校特色
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现任领导
李忠云 (校长) 陈祖亮 [8] (党委书记)
本科专业
35个 [3]
院系设置
8个学院1个课部
校    训
明德创新,解行并进 [4]
校    歌
《明校歌》
校庆日
2023年4月28日 [11]
地    址
湖北省 武汉市 江夏区 黄家湖大道333号
院校代码
13634
主要奖项
陈一丹奖教奖学金、松海奖、华置奖、腾讯奖、致同奖等 [3] [13]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2003年12月30日,国家 教育部 复函,同意设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面向全国统一招生,实施全日制本、专科学历教育。
2004年2月28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正式挂牌成立 ;3月8日,获主管部门 湖北省教育厅 颁发办学许可证;3月22日,武汉学院在 湖北省民政厅 登记注册,并于当年首次招生。
2005年1月13日,教育部来该校就办学条件进行专项检查。
2009年12月,陈一丹成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新的主要投资人,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共同办校。
2010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通过国家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12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通过国家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开始自授学士学位。
2014年4月17日,学校被授予成为武汉首家高校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
2015年6月1日,学校召开转设新闻发布会,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转设成为民办本科高校,并正式更名为“武汉学院”。
2016年3月18日,武汉学院成为英国皇家特许会计师协会( ICAEW )武汉唯一的授权机考中心;4月27日,湖北省首个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CIMA班落户武汉学院;6月21日,武汉学院成功获批“双学士学位”(简称“双学位”)教育资格;6月27日,武汉学院成为湖北省高校首家开设帆船选修课的高校;7月,武汉学院与 武汉纺织大学 签订会计学硕士联合培养协议 ;8月,学校新区(黄家湖校区)建成投入使用,学校整体搬迁新校区武汉市江夏区黄家湖大道333号。 [1]
2017年2月,学校与 剑桥大学耶稣学院 合作开展全日制访学项目。
2017年4月19日,学校正式命名“马化腾教学楼”“企鹅广场”和“知己教学楼”。腾讯主要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腾讯主要创始人张志东,以及腾讯早期创始团队成员、微光创投创始合伙人吴宵光作为捐赠人出席并见证了命名仪式。
2017年6月19日毕业典礼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获颁“丹桂树勋章”。同日,为了感谢和铭记对武汉学院大学城校区建设做出卓越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学校特别设立了“武汉学院建设纪念塔”,并在当天举行了揭幕仪式。
2017年12月21日,学校校董会重组,创办人陈一丹先生亲任校董会主席,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院长、博导、湖北百人计划学者崔晓晖教授担任校长。
2018年1月13日,“陈一丹伉俪图书馆”揭幕仪式在大学城校区举行。该图书馆获得中国绿色建筑标准(设计)二星级和美国LEED NC金级双认证。
2018年11月28日,学校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宣布吴汉东教授和李忠云教授加入武汉学院校董会,并聘任李忠云为校长。
2019年4月24日,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徐雁冰来校宣布关于陈祖亮同志任武汉学院党委书记的决定。
2019年6月17日,腾讯公司执行董事、总裁刘炽平捐赠的刘炽平报告厅揭幕。
2019年6月17日,李忠云校长和香港外展训练学校(OBHK)董事会执行委员会主席Mr. Richard David Winter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9年6月17日,校董会主席陈一丹和校长李忠云为“明德湖”揭幕。
2019年9月9日,由武汉学院和长江商学院联合主办的“长江商学院企业家学者项目-武汉学院公益大讲堂”(简称“长江公益大讲堂”)首期开讲。
2020年1月,法学、软件工程和供应链管理3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0年2月6日,湖北一丹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拨款500万元人民币设立“武汉学院疫情防控基金池”,助力学校更好地防控疫情。
2020年5月7日,ICAEW协会批准武汉学院会计学(ACA)专业Financial Management(财务管理)课程豁免申请,武汉学院成为全国范围内唯一本科层次获得专业阶段科目豁免资格的民办高校。
2020年5月27日,南开大学-武汉学院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帮一”合作协议签约仪式通过网络会议平台举行。
2020年6月22日,学校举办 “云毕业典礼”,武汉学院校歌《明校歌》正式发布。
2021年5月17日,学校与中软国际举行签约挂牌仪式,携手共建互联网产业学院。
2021年6月9日,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图书馆举行成立仪式。
2022年1月7日,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主席张小冬、武汉学院校长李忠云在黄家湖畔的帆船基地,共同为“中国帆船产业人才培养中心”揭牌。
2022年4月20日,武汉学院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 数智财务产业学院 [5]
2022年8月31日,武汉学院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化校企合作,与腾讯游戏学堂签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战略合作协议。
武汉学院东门

办学条件

播报
编辑

院部专业

截至2024年3月,学校设有8个学院1个课部,开设招生本科专业35个,学科专业涵盖8个学科门类。 [3] [9]
武汉学院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院(部)
专业名称
学位授予门类
会计学
管理学
财务管理
管理学
金融学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经济学
财政学
经济学
投资学
经济学
税收学
经济学
跨境电子商务
管理学
电子商务
管理学
工商管理
管理学
物流管理
管理学
市场营销
管理学
酒店管理
管理学
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学
工程管理
管理学
供应链管理
管理学
旅游管理
管理学
武汉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软件工程
工学
网络工程
工学
物联网工程
工学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理学
法学
法学
武汉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新闻学
文学
视觉传达设计
艺术学
环境设计
艺术学
产品设计
艺术学
网络与新媒体
文学
影视摄影与制作
艺术学
数字媒体艺术
艺术学
工艺美术
艺术学
武汉学院外国语学院
英语
文学
商务英语
文学
武汉学院通识教育课部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教育学 [10]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3月, 学校现有专兼职教师800余人,建设了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能够满足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9.3%,自有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占比95.1%。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人、“楚天英才”1人、“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另有多名教师获得省级及以上荣誉称号。同时,学校还聘请了20多位海内外知名企业高管和行业领军人才担任学校“应用专业教授”(Professor of Practice)。 [3]
师资力量
类别
名称
省级教学团队
供应链管理教学团队、软件工程教学团队
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新媒体及应用教研室、金融学教研室、人力资源管理教研室 [2] [6]

学科专业

截至2024年3月,学校设有会计学院、金融与经济学院、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法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课部等8院1部。现有本科专业35个,涵盖8个学科门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专业传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优势学科办学基因,彰显优势;工学(信息科技)类专业蕴含腾讯元素,形成特色;文学、艺术学、教育学、理学类专业与优势特色专业互促共进、协调发展。2015年转设以来,获批全国高校首个供应链管理和首批跨境电子商务2个目录外本科专业,湖北省首个国际经贸规则专业,其中供应链管理被教育部教指委批准为新文科建设试点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8门,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6个,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8项,省级“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项目2项,省级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48项;获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3]
学科建设
类别
名称
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
社会治理与风险防控 [7]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8个,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18门,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8项,省级“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项目2项,省级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48项;供应链管理被教育部教指委批准为新文科建设试点专业。获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2022年以来,学校学生在各类学科、文体等竞赛中获国家级、省级奖1387项;获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国家级立项30项、省级立项90项。 [3]
教学建设
类别
专业名称
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供应链管理、软件工程、法学、会计学、金融学、商务英语
湖北省重点培育本科专业
金融学
湖北省实习实训基地
物流管理、新闻学
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会计学、物流管理、软件工程
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
物流管理
湖北省“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
物流管理、软件工程
湖北省一流本科课程
数据新闻可视化
湖北省优秀教学改革案例
数据新闻可视化
资料来源: [2]

科学研究

播报
编辑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3月,学校获批省级科研创新团队7个, [3] 校级科研创新平台6个 [15]
研究中心
湖北经济发展研究所
网络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1]
校级科研创新平台
主持人
平台名称
所在学院
批准日期
李延晖
供应链管理研究中心
管理
2019-10
柯玲
湖北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研究中心
金融
2019-11
朱福喜
人工智能研究中心
信工
2020-11
谢进城
民营企业价值评价与创造研究中心
会计
2020-12
黄汉民
数字经济与地方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金融
2022-05
何捷一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马院
2022-03

科研团队

截止2024年3月,现有省级科技创新团队7个 [16] ,校级科研创新团队7个 [17]
湖北省高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
主持人
团队名称
项目编号
所在学院
李靖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金融科技创新研究
T201943
信工
李祖兰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T2020041
管理
邓相花
智慧司法对权利救济的促进作用研究
T2021044
法学院
刘琼
荆楚文化数字化传播
T2021045
艺传
柯玲
湖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T2021046
金融
彭庆喜
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推荐关键技术研究
T2022055
信工
姚琪
低碳供应链管理科技创新团队
T2022056
管理
校级科技创新团队
主持人
团队名称
项目编号
所在学院
曾志勇
绿色经济与金融投资科研创新团队
KYT201807
金融
姜莉
虚拟现实应用创新团队
KYT201802
艺传
卢春梅
数字新文创设计研究团队
KYT201904
艺传
邹晶
新时代审计价值创新研究团队
KYT201903
会计
柯赟
新媒体产品运营科技创新团队
KYT202001
艺传
杜维
企业级智能应用科技创新团队
KJT202203
信工
蓝建青
人工智能与商务语言人机耦合科技创新团队
KJT202202
外语

科研成果

2019年以来,获批省部级及以上纵向科研项目2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结题获评良好。发表核心期刊论文近300篇,出版学术专著28部,获批国家专利28件,软件著作权56项,开展横向科研项目200余项。获批省级科研创新团队7个,获得湖北省政府发展研究奖3项、武汉市委市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研究成果获省领导肯定性批示7件。 [3]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3月,学校图书馆现有中外文纸质文献馆藏总量157.2万册;中外文纸质报刊近1000种;电子图书近130万册;已经购买了中国知网、超星、新东方多媒体视频学习库、起点考试、考研网、北大法宝、中经网、51CTO学堂等中外文数据库近30个。 [3] [14]

合作交流

播报
编辑
  • 校企合作
截至2024年3月,学校与腾讯、华为、京东、中软国际、大楚网等知名企业合作办学,开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与英国专业协会合作,实施“学历证书+职业(执业)资格证书”双证培养;开设会计学、财务管理、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的特色班;长江商学院面向全校师生免费开设长江公益大讲堂,定期邀请企业家、专家学者到校讲座;落户该校的腾讯众创空间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众创空间。 [3]
  • 国际交流
截至2024年3月,学校与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合作开办会计学ACA特色班;与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合作开办财务管理CIMA特色班。与英国剑桥大学、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等十余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2018年以来,学校全额资助出国(境)交流学生196名;出国(境)深造学生202名,81%进入世界200强大学。剑桥大学为武汉学院学生开设剑桥名师在线讲堂、全球素养教育在线工坊。学校获准开展留学生学历教育,累计培养了哈萨克斯坦、埃塞俄比亚等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近百人。 [3]

文化传统

播报
编辑

形象标识

标识
武汉学院校徽由徽章、丹桂花瓣、丹桂树叶和雌雄梅花鹿构成。丹桂的色彩象征折桂,鹿鹿互相启发、给力。宝蓝色代表国际化教育和武汉学院的楼群,红橙色代表丹桂花及活力。
陈一丹先生提出将梅花鹿定为武汉学院吉祥物,敏捷活跃的梅花鹿意指学生富有创意,敏而好学;将丹桂定为武汉学院校树,丹桂象征“桂冠”、“折桂”,激励学生志存高远,追求卓越。
吉祥物、校树寓含了武汉学院的价值观:“启知敏行,卓见未来”。“启知”即启迪智慧,传授知识,鼓励学生思考创新。“敏行”便是鼓励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要勇于实践,“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而“卓见未来”则是进一步地阐述了武汉学院办学理念的初衷和承诺:不在乎学子们过去的成绩,只着眼于他们踏出校门之后的发展。通过国际化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自我增值的能力,适应千变万化的未来,人生得以成就卓越。 [4]

精神文化

  • 校训
  • 武汉学院校训“明德创新、解行并进”中“明德”的出自《大学》 开篇的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解行” 则指见闻学习而 知解教理,进而实践躬行。明德——经典的智慧;创新——时代的要求;解行并进——终身受益的心态和习惯。校训体现了以德育为先、尊重科学、尊重自然、不断创新、终身学习与践行的办学理念。 [4]
武汉学院校训题词
  • 校歌 [4]
武汉学院校歌
  • 使命
明师、明生、明校
  • 价值观
启知敏行、卓见未来
  • 吉祥物
呦呦”、“沐沐”是我校的吉祥物,寓意来自《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呦呦”象征着朝气与希望,暗含武汉学院热于交流,纳迎四方的美好寓意,“沐沐”寓意着学子沐浴教化,蕴养才识,又有承沐恩泽之意,表达学子对母校培育的感激之情。
吉祥物公仔:“呦呦”(右)和“沐沐”

现任领导

播报
编辑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校党委常委、校长
校党委书记
陈祖亮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黄保红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
罗航
顾问
校党委常委、校长助理
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校长助理

校园建设

播报
编辑
学校位于武汉市江夏区黄家湖大道333号,两面环湖,拥有帆船教育基地,毗邻军运村,地铁8号线直达学校东门。中国建筑设计大师何镜堂院士领衔校园规划设计,建筑楼群与黄家湖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有机融合,校园空间布局开放多样,风格独特,气势恢宏。陈一丹伉俪图书馆、马化腾教学楼、企鹅广场、知己教学楼、晨晔实验楼、弘励实验楼等捐赠冠名建筑,凸显与社会公益力量的紧密联系。 [3]

校园环境

播报
编辑
学校创办人是腾讯主要创始人、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人兼荣誉理事长、“一丹奖”创办人陈一丹先生。陈一丹先生被誉为“中国互联网公益教父”、“互联网公益第一人”,以“办学不取回报”的方式,开启国内非营利性公益大学的先河。武汉学院实行公益办学,依靠社会力量发展。2016年12月,“湖北一丹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完成首轮共建基金募集,该基金专项致力于支持武汉学院的持续建设和发展。其中包括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先生、腾讯主要创始人张志东先生、腾讯早期创始团队成员吴宵光先生,以及其他热心企业家和校董会成员的捐赠。这也是中国民办高校首次以共建基金形式完成捐赠募集 [3]

所获荣誉

播报
编辑
日期
荣誉名称
2023年1月
2022年度高校平安校园建设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2023年3月
2022年度平安武汉建设“先进基层单位” [18]
2022年
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2013年1月
2012中国最具社会影响力独立学院
2012年12月
全国教育改革卓越成就奖

校园设施

百科校园大使协作认证

(更新于2024.05.29)

宿舍条件

空调
独立卫生间
独立浴室
上床下桌
四人间
WIFI
热水供应
洗衣房/洗衣机
热水器
住宿费3800元/年
门禁

校园环境

离地铁近(3公里内)
2个食堂
清真档口
篮球场
足球场
羽毛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