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黑旗:ISIS头目巴格达迪的黑暗崛起之路

[美] 乔比•沃里克(Joby Warrick)著/钟鹰翔 译
2017-01-01 15:33
来源: 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当1999年约旦政府特赦一批政治犯时,没人意识到其中那个名叫阿布•穆萨卜•扎卡维的男人,后来会成为世界最著名的恐怖组织的幕后策划者。2006年扎卡维在美军空袭中身亡之后,扎卡维的继任者巴格达迪力图实现扎卡维生前关于建立一个极端而保守的伊斯兰国家的梦想。在邻国叙利亚混乱升级之际,巴格达迪把暴力带入这个国家,并且在伊拉克成立了“伊斯兰国”,开始了更加惨无人道的暴力恐怖行径。

本文节选自《黑旗:ISIS的崛起》, 描述了极端恐怖组织“伊斯兰国”的首领阿布·巴克尔·巴格达迪的黑暗崛起之路。该书系美国中东问题资深记者乔比•沃里克(Joby Warrick)的作品,他深入中东恐怖策源地ISIS,还原“伊斯兰国”历史与现状, 也呈现了美国白宫误判导致全球反恐危局。 2016年4月,该书荣获100届普利策奖非虚构类作品奖,2017年1月由中信出版社译介出版。

2014年,“伊斯兰国”武装横越伊拉克沙漠。

他曾是教授,甚至还拥有博士学位。他今年32岁,性格沉郁。本来,他只是集团中的三号人物。前两把交椅上的大哥都在美伊联军的突袭行动中丢了性命,晋升的机会才落到了他的头上。他的前任都算得上是斗士,可是这位新领袖却更像一个学者。他特别在意细节, 演讲中一点小小的差错、服饰上细微的不妥,他都会耿耿于怀。他原名易卜拉欣•阿瓦德•巴德里(Ibrahim Awad al-Badri),来自伊拉克萨迈拉,出身保守的教士家庭。投身“圣战”之后,他自行更名为“阿布•巴克尔•巴格达迪”(Abu Bakr al-Baghdadi)。

巴格达迪  东方IC 资料图

巴格达迪与扎卡维心心相印,他继承了后者的观点,也接受了后者的种种癫狂行径。扎卡维死后的几年内,他的继承者们都显得非常收敛。“基地”组织一向反对扎卡维公开炫耀暴力的行为,毕竟这样的行为很可能造成广大信众的反感。于是,“基地”组织的伊拉克分支不再灌制割头录像。曾经,对什叶派妇女儿童的屠杀行动是扎卡维一伙的标志,慢慢地,类似的行动也偃旗息鼓。但巴格达迪上任之后,决定重拾扎卡维的这些作风,而且还变本加厉。他的暴行,让人想起一个世纪之前肆虐阿拉伯半岛的伊赫瓦尼匪帮。而且像扎卡维一样,巴格达迪会逼迫整个世界“赏鉴”自己的所作所为。

如果当年美国未曾侵略伊拉克,也许,巴格达迪的双手不会沾染血腥,他可能进入大学以教书为生。其实,直到2003年,巴格达迪的生活轨迹都很平常。这位30多岁的年轻人的身份更可能是一位主讲宗教法律课程的教师。当然,现在的他也算是个教员,而他的学生也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不过,教学的内容却是关于一名自杀式“人弹”应当注意的各项事宜。

曾有许多宗教极端分子为巴格达迪立传,这些传记无不称颂主人公才识过人,而且一向热心“圣战”。但是,西方情报机构的资料当中,却找不到佐证他才华与胆识的证据。巴格达迪的真名叫作易卜拉欣•阿瓦德•巴德里(Ibrahim Awad al-Badri),早年生涯平淡无奇,既无过人的才智,也缺乏异乎常人的极端倾向。当然,他还是有那么一点近乎狂热的爱好—那就是“伊斯兰法学”(fiqh)。他喜欢钻研宗教典籍,研究其中的学说与警句。他学习“伊斯兰法学”的目的,就是为典籍中的话语寻找合法的阐释。他不是扎卡维那样的顽劣少年,也没有本•拉登千里奔赴阿富汗的豪气。要知道,大学一毕业,本•拉登立即移居巴基斯坦,只为了支持阿富汗的“圣战”。早年间,巴格达迪没表现出什么领袖魅力,也没有一点暴力倾向。熟人印象中的他为人腼腆。他是个近视眼,喜欢看足球,大多数时间都在独处。在他人生的头32年,巴格达迪在邻居眼中是那么不起眼。巴德里家的一位朋友觉得,巴格达迪“太文静了,人们甚至很少听见他说话”。

这位邻居叫作塔里克• 哈默德(Tariq Hameed)。他告诉美国《新闻周刊》的记者:“巴格达迪的自行车后座上满是书本。既有宗教书籍,也有其他内容的书。”哈默德能记得,十几岁的巴格达迪非常好学。那时,巴格达迪一家住在萨迈拉,附近大多数家庭的家境属于中等偏下。他的父亲是一位逊尼派伊玛目,在城中的清真寺工作。巴格达迪常常披着祈祷用的斗篷,或者一身白色的“迪士达沙 ”,打扮得像个虔诚的教徒。一有空闲,他总是待在清真寺里,而不是和同龄人玩闹嬉戏。哈默德认为:“我几乎没见过他穿年轻人的服装,比如衬衫、裤子。他的外形与萨迈拉其他的小青年不一样。” 邻居还记得:“他很早就留起了胡须。而且,他从不去餐厅约会玩耍。”

事后证明,巴格达迪的出身背景乃是影响他人生走向的关键。巴格达迪出身于伊拉克的卜·巴德里(al-Bu Badri)部落,若论血统,他可以算作穆罕默德的子孙。一些宗教学者认为,“哈里发”也就是所谓“穆斯林的领袖”, 须由穆罕默德的直系子孙出任。当然,这点亲族渊源在当地并不罕见——仅在萨迈拉一地,就居住着几百名出身巴德里部落的人,此外,还有十几个部落也都和伊斯兰教“先知”血脉相连。不过,巴格达迪的族人都对宗教特别虔诚,因此,青年巴格达迪拥有如此秉性也就毫不出奇。日后,他转向宗教极端主义,似乎也和早年的熏陶有些关系。巴格达迪的祖父曾经去过麦加的“卡巴天房”朝觐,因此获得了“哈只”的称号。叔伯兄弟当中,也有不少以教士和经学教师为职业的人。根据一本传记的看法,巴格达迪的父亲对于儿子有着重要影响,前者一向教导巴格达迪要“从善避恶”。

巴格达迪长大成人那段时间,正好与伊拉克最为动荡的一段历史契合。他出生于1971 年,10 年过后,两伊战争爆发,双方交战8 年,陷入了痛苦的僵局。50 多万人因为战争而失去生命。此时,巴格达迪正值少年。待他长到20 岁,伊拉克又迎来了海湾战争的耻辱性惨败。其间,巴格达迪服过义务兵役,不过,没有证据说明他曾经亲身参与战斗。后来,他为了学业移居巴格达。1999年,巴格达迪获得了伊斯兰法律和神学方面的学士学位。他深深沉浸在对于17世纪宗教法规的研究当中,甚至有点无法自拔。也许正因如此,他显出了一些清教徒倾向。亲戚们都还记得,传统婚礼上男男女女共处一室跳舞游戏的场面,大学生巴格达迪都无法容忍。他常常抱怨:“这样的行为违背教义!”他的虔诚,似乎促进了他的学业。32岁那年,他马上就要获得博士学位,由此即将开始教书育人的教师生涯。这时,就在2003年3月20日,美国军队侵入了他的国家。

美军的第一波空中攻势令人“震惊而惧怕”。轰炸的场景似乎点燃了巴格达迪的激情。作为伊斯兰法学学生,他比大多数人都了解《古兰经》中呼吁打击外敌、保卫信徒家园的那些内容。于是,在同一年,他加入了抵抗组织,并开始对美军进行零星袭扰。那时候,这样的抵抗组织数以千计,而巴格达迪的具体战绩不得而知。

又过了几个月,巴格达迪被捕了。他沦为俘虏的具体境况,外界却都不大清楚。美军资料显示,2004年1月,美军在费卢杰展开突袭。俘虏当中有一个叫易卜拉欣•阿瓦德•巴德里的人。而后,他被押送到了伊拉克最令人生畏的一处地方——“布卡监狱”(Camp Bucca)的拘留营地。营地由美军负责管理。

2月4日,巴格达迪正式“入住”营地,美军的一位摄影师拍下了他当时的样貌。由此可见,那时的巴格达迪脸庞很圆,岁数仿佛已近中年。他的眼镜度数很深,胡子也很杂乱。巴格达迪一向注意安全,自然很少留影。他早年的照片如今只有十几张存世,入狱之前那张,当然就是其中之一。他下一次面对镜头摆好造型,已经是10年之后的事情。那时候,他几乎已经变了个人。时光回到2004年2月4日,从这天起,巴格达迪即将从一位虔诚的年轻人,一步一步变身成为嗜血的宗教极端分子。

巴格达迪入住的监狱面积达5平方公里。此地就像一个电线环绕、帐篷林立的小小城镇。那些帐篷,全数扎在平整而炙热的沙漠当中。这里靠近边境,距离科威特只有几公里。每到晚上,美军看守总喜欢驾着直升机,从营地上方飞过。那时候的布卡营地,恍然有些拉斯维加斯的风韵。灯火摇曳之下,空旷的沙漠中仿佛冒出了一个大城市。其实,营地里的风景,还是和荒凉的美国大西部更为相似一些。

最初,是英国人建起了这座监狱,其中的第一批住客则是战犯。美军接手后,营地规模大为扩张。根据设计,监狱一共可以容纳2 万囚徒,不过, 有时候,这里的“住客”会暴涨到2.6 万人左右,他们全都住在沙地的帐篷当中。夏天,此地的温度可能高达42 摄氏度。加上波斯湾沿岸吓人的闷湿空气, 无论囚犯还是狱卒,都有点受不了。“简直就跟住在微波炉里差不多。”一名舰长的伴侣前来探亲过后,对海军记者发出了这样一番感叹。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管理者的努力,此地的硬件设施慢慢得到了很大改善。帐篷被撤走了,牢室换成了带有空调的板屋。此外,监狱里还专门开设教室, 除了帮助不识字的囚犯摆脱文盲身份,还会教授一些就业和生活技能,从木工到汽车修理,几乎无所不包。不过,到了2004 年,这个帐篷村落的主导权已经落到了宗教极端分子手里。首先,囚犯们要求分宗派进行关押,他们的愿望得到了满足。逊尼派的生活区域,很快开始实施严格的“教法”。这种“教法”不单依靠自律,还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监督执行。一旦有人触犯“教法” 或者出卖囚友、向美国人献媚,都可能招来严厉的责罚,比如一顿殴打、挖掉眼珠等。“30 区”(Compound 30)内的住客,都是最为死硬的宗教极端分子。对待狱方人员,这些人当然很不客气。他们往往会把粪便搓成球或者制造“茶石”(chai rocks)—把甜茶的渣滓和沙砾揉搓成团,之后在太阳下晒干, 然后把漫步经过的美国人当成活靶子来练习投掷。

营地的一位高级主管觉得,巴格达迪入狱时的布卡营地,有些功能已经失灵。但美军建立这座监狱,主要是为了教化那些参与暴乱的逊尼派武装分子。从实际效果判断,布卡营地恐怕恰好起到了反作用。美国军队把极端分子和普通罪犯羁押一处,无意中,仿佛开办了一所“圣战大学”。宗教极端分子正好可以趁此机会,培养教育新一代的“圣战士”。这一点,这位高级主管最是忧心。

“极端分子与温和派杂处共居。每个监房的情况都是如此。”在2009 年某期《军事评论》(Military Review )中,布卡营地的法律事务负责人瓦西罗斯•塔西卡斯(Vasilos Tasikas)写下了一篇散记,“很不幸,美国军队采取的关押模式大错特错。他们总以为所有的囚徒‘都是坏人’,于是就把他们一起关押。关押时间可能没有期限,但释放的日子也可能随时来临。如此想法,不但幼稚而且短视,甚至非常危险。可以想见,新的暴乱分子完全可能在监狱当中诞生。”

布卡这座“圣战大学”走出的头号“明星校友”,当然就是巴格达迪。他虽然并非硬汉,却也在监狱中活了下来。而且,他还抓住机会,让自己绽放光彩。这段日子,让巴格达迪交了好些朋友,也拉了不少关系。他还收获了日后的头号助手和发言人——此人叫作阿布•马哈茂德•阿德纳尼(Abu Muhammad al-Adnani),曾是扎卡维身前的一名跟班。作为宗教研究者,巴格达迪的专业学识为他赢得了尊崇和地位。在这个宗教极端分子比比皆是的小小“社区”,亟需巴格达迪这种通识宗教法律的人才。在这方面,他确实干得不错。每天,巴格达迪都会领诵经文,带领大家进行祷告。只见囚徒们身着黄色囚衣、端坐在祈祷用的毯子之上,虔诚地完成整个仪式。巴格达迪通晓古典阿拉伯语,《古兰经》正是以这种语言写成,而正式的庆典场合也推崇这样的语言。于是,他正好可以教授这门课程。从小到大,巴格达迪接触了不少宗教家。巴格达和摩苏尔的大清真寺里,最具学识的伊玛目会像唱颂歌一样传授经文。那种悠扬的调子,巴格达迪倒也能模仿得像模像样。而且,他的声音温润和蔼,又有一股权威之气,很多囚徒都表示爱听——但爱听的人,必须抓紧机会才行。

巴格达迪的学究本事,不但赢得了囚友们的尊敬,还为自己早早地铺好了通向自由的路程。为了避免囚室过于拥挤,布卡营地常会把一些危险程度较轻的犯人释放出去。2004年下半年,狱方审查了易卜拉欣•阿瓦德•巴德里(巴格达迪)的资料,觉得这位深受爱戴的学者无甚威胁可言。于是,巴格达迪自由了。2004年12月6日,他正式出狱。在此之前,一支专门的医疗队用棉签从他的脸颊上取得了他的DNA样本,存入档案之内。以后,只要他从事恐怖活动,无论是死是活,美方人员都可以由此得知这个人的确切身份。10 个月的囚徒生涯中,巴格达迪和美国人打了不少交道。而且,他与美国人战斗到底的决心更加坚定了。多年以后,他甚至把这点决心写进了祷词之中。“请让美国及其盟友遭遇彻底的失败吧,安拉!”许多次在公开场合里, 他都曾经如此祈祷:“请紧紧卡住他们的咽喉……让他们尝到最为惨重的失败的痛苦;请驱散他们那帮乌合之众,请分裂他们、肢解他们;请允许我们对他们发起突袭!”

有那么一段时间,巴格达迪却又故意躲着美国人。那个时候,他同他的第一位妻子结了婚—后来,他一共迎娶了三房妻子。而且,当时他至少拥有一个孩子,那是一个4 岁大的男孩。出狱之后,他再次回到学校,继续攻读伊斯兰法博士学位。2007 年,他顺利完成了学业。然而,早在拿到博士学位之前,他便已经重新投身暴乱活动。而且那个时候,他过去所在的那个组织已经同其他几个组织合并,一并成为2006 年扎卡维成立的“顾问委员会”, 即“圣战者苏拉委员会”的成员。巴格达迪受聘成为这个委员会的顾问之一, 主要负责有关沙里亚法的法律问题。

西方情报部门采集的资料显示,扎卡维可能和自己的后继者有过一面之缘。扎卡维向来热衷神学,乐于和宗教学者讲经辩论,也许,他曾和巴格达迪有过交流切磋。但是,那时候的巴格达迪还是个不起眼的小角色。即便在同类当中,大家也惯常忽略他的存在。艾哈迈德• 达巴什(Ahmed al- Dabash)是“伊拉克伊斯兰军”(the Islamic Army of Iraq)的领袖人物,2014 年, 达巴什告诉英国《电讯报》(Telegraph )记者:“扎卡维与我的一位兄弟很亲近。但是那个巴格达迪,我就不知道他是何许人也了。他好像曾在我家附近的清真寺里领诵经文,不过没人注意到他这么个角色。”

2006 年6 月,扎卡维的死改变了一切。他的继承者对于“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的发展方向有着不同看法,对于如何领导暴乱也另有所想。很快, 组织更名为“伊拉克伊斯兰国”。 “伊拉克伊斯兰国”的不少领导都出身军旅,曾在萨达姆手下当过军官。他们虽和扎卡维同属逊尼派,却从未获得后者真正的信任。待到扎卡维一死,组织的权柄落到了这些军人的手中。从最高阶层的官员,到下面名义上归属“伊斯兰国”的城镇领导,大大小小的重要职位无不由前复兴党分子把持。巴格达迪的履历让他获得了晋升机会。他是有名的教法专家,又出身正宗的伊拉克籍逊尼派家庭。这样一个人,肯定能够让四分五裂的团体保持名义上的统一态势。很快,巴格达迪被派往费卢杰近郊农业小镇卡玛(al-Karma),担任那里的“教法总长”。而后,他又受命负责整个安巴尔省的宗教事务。到了2010年,整个“伊拉克伊斯兰国”的“教法事务”,都要由巴格达迪一人定夺。

连续三次升迁,让巴格达迪坐上了“伊斯兰国”的第三把交椅。他的地位仅次于领袖与“作战部长”。2010年4月8日,美军的导弹降落在了伊拉克提克里特附近的山坳里,夷平了当地的一处民居。“伊斯兰国”的头号和二号人物,正好在袭击中死于非命。于是乎,一度被同行看轻的书呆子学者巴格达迪,成了组织新任领袖的热门人选。

一个月后,巴格达迪果然当上了领袖。虽然他地位很高,不过坐上领袖宝座也并非顺理成章。西方和中东的许多情报官员认为,那个职位本该归属一位战地经验丰富、领导过多次行动的人物。可是,尽管巴格达迪当时还只是个“文职人员”,他却赢得了复兴党分子和扎卡维门徒的一致信任。

投下信任票的组织领导当中,有一位萨达姆部队的前任上校,此人名叫萨米尔•赫里法乌里(Samir al-Khlifawli),也是“伊拉克伊斯兰国”的军事委员会负责人。2003年后,赫里法乌里加入“叛乱”集团。后来,根据解密文件证明,他鼓励巴格达迪接受领导职位,还承诺自己会全力予以辅佐。后来,赫里法乌里在叙利亚战死。赫里法乌里的“圣战名”是哈只•巴克尔(Haji Bakr)。他留着白胡子,被情报人员认为智谋高超,“伊斯兰国”前期的几场胜仗,绝少不了他的功劳。

巴格达迪缺乏军旅经验,但也拥有其他成员没有的优势。他熟知宗教法律,自然可以巧用“教义”,为种种暴行找到合理的解释。当然,他的谰言早就遭到全球各地伊斯兰学者的批判。学者们认为,他那些暴行,同样属于违背教法的不端行为。不过,“伊斯兰国”施行的种种暴行—斩首、自杀式袭击、绑架、折磨、宗派斗争,还有因他们而流的无辜穆斯林的鲜血,统统得到了巴格达迪的认可,而且,他还将这些行为认证为“符合教法”。 巴格达迪的出身,让他有权成为“哈里发”。既然巴格达迪一伙如此重视“伊斯兰国”的名号,“哈里发”的尊号自然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而且, 巴格达迪的宗教知识与地位,可以帮助组织提高地位,摆脱扎卡维留下的旧有印象。

接下来的几年,巴格达迪似乎有意想要证明自己坐上领袖的位置乃是得自神授,因此,他必须努力做好准备。一位熟悉巴格达迪个人历史的美国官员指出了这一点。“他完成了宗教上所有的必为程序,还特别注意个人形象。他谨慎挑选衣着,对于自己走路的姿势、言谈的话语也都万分挑剔。”官员表示,“他为了证明自己,可花了不少时间。”

也许正是为了这个目标,巴格达迪才在2011 年8 月向叙利亚派出了一支远征小队。尽管他的“哈里发国”当时仍然偏安于伊拉克的乡村地带,巴格达迪却已经着手在叙利亚为“哈里发”寻找踏脚石。他觉得,此事一旦成功, 自己的组织可以获得多年的生存之机。而且,如此一来,“伊斯兰国”可以打破殖民者为中东各地划下的边界,并一点一点使之消弭。

“我们必须跨越所谓的边境。这些边界,都是邪恶的手强加在‘伊斯兰国度’之上的。它们严重危害了我们的运动。”提起自己的叙利亚计划,巴格达迪如是说,“我们的国度,由阿布•穆萨卜•扎卡维奠基。我们的国度, 不会限于任何疆界,必将扩张与壮大。”

[美] 乔比•沃里克(Joby Warrick)著,钟鹰翔 译,《黑旗:ISIS的崛起》,中信出版社,2017年1月。

扫码下载 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 2023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