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
(personality)
是指个体在对人、对事、对己等方面的社会适应中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性和心理特征。表现为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心身组织。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是人格的基本特征。一般说来, 人格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
一个人的人格是他过去的整个生活历程的反映。人格的形成也和人的生物遗传因素有关,
因为人与人的个别差异从婴儿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有所表现。作为区别人与人的不同特征的人格,
正是在这种先天生物学差异的基础上,
在某种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下,
通过不断的社会性内化过程而逐渐形成起来的。
人格是人类独有的、由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能代表人类灵魂本质及个性特点的性格、气质、品德、品质、信仰、良心以及由此形成的尊严、魅力等。人格的特征主要有四个,它们分别是人格的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人格独特性: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点。人与人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格特点。所谓
“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
,这就是人格的独特性。但是,人格的独特性并不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个性毫无相同之处。在人格形成与发展中,既有生物因素的制约作用,也有社会因素的作用。人格作为一个人的整体特质,既包括每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心理特点,也包括人与人之间在心理、面貌上相同的方面,如每个民族、阶级和集团的人都有其共同的心理特点。
人格统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统一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人格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在各方面彼此和谐统一时,他的人格就是健康的。否则,可能会出现适应困难,甚至出现人格分裂。
人格功能性: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当面对挫折与失败时,坚强者能发愤拼搏,懦弱者会一蹶不振,这就是人格功能的表现。当人格功能发挥正常时,表现为健康而有力,支配着人的生活与成败
;
当人格功能失调时,就会表现出懦弱、无力、失控甚至变态。
人格稳定性:人格具有稳定性。个体在行为中偶然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并不能表征他的人格。俗话说,
“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
,这里的
“
秉性
”
就是指人格。当然,强调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它在人的一生中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理的成熟和环境的变化,人格也有可能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这是人格可塑性的一面,正因为人格具有可塑性,才能培养和发展人格。人格是稳定性与可塑性的统一。
人格的结构应该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多水平的统
一,
而各理论的侧重点不同,从不同的方面展示了人格的某些方面。
人格的结构
1.
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人格结构说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弗洛伊德创立了科学心理学史上的第一个人格心理学体系即精神分析理论。早期,弗洛伊德提出了
“
二部人格结构
“
说,即无意识和意识的结构说。但实际上,他又提出了潜意识的概念,认为人的心理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所构成。意识是人在清醒知觉状态下的思想和情绪,是随时可以观察到的心理现象。前意识是指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它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潜意识即无意识,就是在某一时间内存在着,但我们又对其无所知的一种活动历程。晚期,弗洛伊德对他的理论做了修正,提出了新的
“
三部人格结构
”
说,即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构成的。本我是一个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是建立人格的基础,给人的整个心理过程提供动力。自我是从本我中发展出来,同时又是本我与外部世界的中介。超我,是由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处于人格的最高层。它们遵循不同的原则,本我
是
本能和欲望的体现者,遵循
“
唯乐原则
”
,自我遵循
“
现实原则
”
,超我的主要功能是按照至善原则指导自我,限制本我。
荣格的人格结构说。荣格作为弗洛伊德的弟子,在人格的发展动力上与弗洛伊德产生了分歧,从而成为新精神分析的代表。荣格把人格叫作心灵,认为心灵包含一切意识和潜意识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由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三个部分组成。意识是人的心灵中唯一能够被个体直接感知到的部分。意识的核心是自我,由各种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情感组成。意识和自我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人格结构保持同性和连续性。个体潜意识是发生于个体身上的人体经验。它的内容是情结,即潜意识中的情感观念
。
各种内容、强度、来源等不同的情结决定了个体不同的人格。集体潜意识,是在人类历史演化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祖先经验的
积
淀
,使人类据以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本能和原型。本能是先天的行为倾向,原型是先天的思维倾向。
2.
特质说
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论
: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人格理论应有能代表
“
生活综合
”
的测量单元。这种单元就是特质,多种特质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此引发人的行为和思想。因此,他于
1937
年首次提出了人格特质理论。他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
:
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共有的、相同的特质,个人特质是人们身上独有的特质。根据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个人特质又可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个体人格中个人特质的差异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人格。
卡特尔的
16
因素模型
:
卡特尔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人格特质的一个四层理论模型,分别是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表面特质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根源特质是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相互联系的行为特质,二者是人格层次中最重要的一层。根源特质中又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两类,体质特质由先天的生物因素所决定,而环境特质则由后天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特质模型的最下层是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同时受到遗传与环境两方面的影响。动力特质是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使人趋向某一目标,能力特质是表现在知觉和运动方面的差异特质,气质特质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
1949
年,卡特尔将众多的人格特质的名称用分析法合并成
35
个特质群,进一步分析得出
16
个根源特质,它们构成人格的基本要素,代表行为属性和功能的决定因素。这
16
种特质每个人身上都具有,但在每个人身上特质的表现程度和结合方式的存在不一样,从而造成了人们之间的差异。
艾森克的
“
大三
”
因素
:
艾森克把许多人格特质归结到几个基本的维度或类型上。最初发现的是两个主要的人格维度,即内外倾和神经质,后来又找到第三个人格维度,即精神质。用艾森克的这三个人格基本维度的首写字母
E (extraversion,
外倾
)
、
N (neuroticism,
神经质
)
和
P (psychoticism,
精神质
)
,缩写为
PEN
,表示艾森克的人格三维度模型。艾森克及其夫人还一起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
,专门用于测定这三个基本特质维度的个体差异。
"
大五
”
人格因素模型
:
1949
年,著名的人格心理学家、社会学家
Fiske
从卡特尔词单中抽出
22
个词用于描述
128
名临床心理培训生。采用自我描述、教师的评定、相互描述三种描述办法。而后分别对三种评定做因素分析,结果得出五个人格因素。后来经过近
50
年的研究,学者们对大五模型的五个维度的认识逐步趋向一致,把五个维度命名为外倾性、宜人性、责任感、情绪性、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