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她曾经出现在非典一线、矿难现场;她曾经只身一人面对黑社会威胁,揭开谎言背后的真相。她就是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
“我更喜欢亲临现场的感觉”
中国青年报:为什么会加入央视新节目《看见》的创作团队?
柴静:做人物类节目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个巨大的转变。早在《面对面》时我就在从事这样的工作。“了解新闻事件中的当事人”是我一直坚持的新闻传统。《看见》这个节目的表现形式是有创新的。
如果我只在演播室里两个小时采访一个人,我能够完成,但是我会觉得自己是拔地而起的,距离生活有些遥远。这并不是我喜欢的感觉。我更喜欢一手的资料、亲临现场的感觉。
中国青年报:就目前几期节目而言,你所选择的受访者从影视明星到弱势群体,以及热点事件的中心人物,似乎范围很广泛。这些人物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吗?你怎么看待电视节目的价值取向?
柴静:我只采访有新闻感的人物、观众想知而未知的人物、能够反映当下社会形态的人物。这些诉求与时间、地点、人物身份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一个好的节目应该能够体现创作团队的人格气息,创作者和读者、观众之间应该能够相互感应。不论你选择的是哪个领域、哪个国家的新闻事件、人物,在节目的最终呈现中,一定要能够传递出稳定的价值观。
“传播越广,越需要负责”
中国青年报:这些年,新媒体的巨大冲击会带给你压力吗?
柴静:一定会的。但我认为有质量的报道还是会迅速传播的。现在,媒体处在一个比较微妙的处境中,越是传播广泛的媒体越是这样:你需要听取很多人的意见,包括广告商、观众、批评家等等。传播越广,越需要负责。
中国青年报:让你印象最深的采访是哪个?
柴静:近期最难忘的就是采访那个因母婴传染而身患艾滋病的孩子。在此之前,我受到的教育是“调查记者应当是不动声色的,真相是流逝在涕泪交加中的”。因此,你要完全控制住自己的情感,不可以介入事件的发展,不可以有情绪表现。
但是在和当事人的深入交流中,我发现我在重新检验这些原则。在我采访这个小孩的过程中,我落泪了。这段情节最终剪掉了,因为我认为不该在工作中表现出这样的情绪。但这次采访对我的触动是巨大的。
以前我认为,完成一期节目投入真诚就可以了,但在面对这个受了天大委屈的孩子时,我发现采访本身就是一种傲慢的立场,唯一消减这种傲慢的方式就是投入他的感受中。
在采访药家鑫父母和张妙父母时,我也有这种感觉。要是以往,看到张妙母亲在里屋哭泣,我可能会中断采访。但这次我把手放在了她的胳膊上。因为那时她已经精神恍惚很难表达了,我只能用这个办法抚慰她。那个动作是想告诉她:我知道你的痛苦,但是我无能为力,也无法帮助。这种感觉是二十岁时的我无法理解的。
我明白很多受访者内心的伤痛是无法化解的,我能做的唯有体会他们的感受,并陪在他们身边。
“要真的沉浸到生活中,而不是急着建功立业”
中国青年报:在这些年的采访经历中,你一定也目睹过很多令人失望、难过的现实,这是否会让你有一种无力感?
柴静:阿城原来说过,无奈本来是我们人类最深刻的感受。面对现实的无力感是不可抗拒的。但是没有一个有勇气的记者或作家因此不去了解真相,否则未免也太怯懦了。
这些年我的变化在于:以前每做一期节目,我都很渴望改变社会现实,干预到事件当中,推动事态发展。这个意念很强烈。这个想法并没有错,因为新闻报道具备这样的功能。
但这些年,我渐渐懂得、承认一个节目和记者的局限性。或者说我不再那么狂妄了。但即使我无法改变一些现实,我也愿意共同承受。我们必须学会尊重事物内在的变化规律,而不是夸大一己之力。现实的改变需要时间,我们也需要耐心。
所以,我觉得好的节目、好的报道、好的媒体应该是有耐心的,不要耸人听闻,而是平和地传播事件真相和社会问题。我们要真的沉浸到生活中,而不是急着建功立业。
一个人虚弱时才需要大声叫喊,报道也一样。我并不想通过采访去教育或改造谁,我只想陈述事实。事实本身自有一种强大的力量,能够渗入人们的内心。至于每个人心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那就是个人领悟的不同了。如果所有媒体都能持续不断地提供这样的报道,那么将来我们会欣慰地看到:自己还是为世界做了一些事情的。
“大部分采访中的错误都是因为狂妄造成的”
中国青年报:当年,你在东方时空做连线记者时,曾经对受访者提过一个很受争议的问题。你还记得这件事情吗?
柴静:记得。应该是在做《飞越的极限》这期节目时。因为意外事故,这次飞越造成了人员伤亡。在采访死者的教练和队友时,我问过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我记得,那时我一头短发,穿着套装,一副咄咄逼人的样子。我承认,当时以那样的口气提问是因为我的心里预设是:你看,你们什么都不懂,就以这样的方式去飞越,是不是想出风头?是不是盲目的热情?
现在回想起当时的采访,这个问题并不是不可以问,而是我的态度有问题。后来,一篇评论是这样描述我的:“这个记者语带嘲讽,步步为营”。当时我还觉得很茫然:我哪里嘲讽了,我是很善良的人啊!
但镜头是藏不住任何东西的,记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带着什么样的目的,从眼神和身体语言中都会有所表露。当然,我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也是在几年之后了。
几年之后,我采访过一个因为污染而被查处的工厂负责人。在采访结尾处,负责人一直在和我兜圈子,面对证据死不承认。我问他:“你是说这个工厂没有违规超标吗?”他说:“绝对没有。”我说:“那我们坐在这里闻到的是什么味道?”他说:“没有啊,我闻不到。”我说:“你是说你闻不到吗?”他说:“我的鼻子没有你灵敏。”后来我笑了一下,节目就结束了。
但是后来,有人指出:你是在质问对方。我记得当时自己的身体是向后靠在椅子背上,面带嘲讽的笑容。可是当时在我看来,国外有的记者甚至还会揪着受访者的衣领子呢,因为他们实在是太糟糕了,我为什么不可以?
这其实是人性中非常难克服的部分,尤其是当有大事件发生时,当很多人都渴望你替他们表达情绪时,这对记者是一种巨大的诱惑。但现在我慢慢意识到,记者要表达的是事实而不是情绪。任何情绪都可能成为你采访中的障碍。我觉得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大时代的记者应当有公心和诚意,不要嬉笑怒骂。”
中国青年报:如果现在让你选择,你的问题会伤害受访者,“问或不问”你怎么权衡?
柴静:我觉得任何问题都可以问。但关键在于你是以什么态度问、你的出发点是什么、你有什么目的。对于这些,受访者会比谁都敏感。这才是对记者最大的考验。你就是你,不要试图在采访中用记者的角色保护自己。要么做到绝对的真诚,要么就是不真诚。
在调查时我很自信,因为我觉得我可以非常刻苦,下得了“笨功夫”。但现在我反而没那么有信心。人物采访不是说下笨功夫就能做好的,有时候过犹不及。就像我在采访李阳的妻子时,面对内心充满创痛的人,任何试图导入目的的问题都显得不妥当。
在充满创痛的人面前,我会有一种入侵感。在汶川地震《杨柳坪七日》的采访时,我的感受更为强烈。我发现,自己能做的只是陪伴在他们身边,当他们愿意说什么的时候就记录下来。我必须投身于他们的感受,而不是置身事外却还装出一副很了解的样子。这样的提问姿态是非常丑陋的。
中国青年报:你觉得自己作为记者感性吗?
柴静:我觉得单一性格的人做不了好记者,因为他的局限性太大。近期我在采访阿里木时,我试图了解他的艰辛。我记得在我看他吃几块钱一碗的凉粉时,他说起家庭的情况,我很难相信。他对我说:“底层的残酷你是不会知道的。”我当时哑口无言。
从他的眼神中我知道,他的苦难是我未曾经历也不会了解的。我自以为是的那些困难和阅历,只不过是“女学生式暂时的贫穷”而已。所以,面对受访者还是谦虚些吧,别以为自己的那点人生经验能管什么用。在我看来,大部分采访中的错误都是因为狂妄造成的:那些自以为知的提问、替别人所做的总结等等。
每个人的理解力和人生体会都是有限的。你的理解有多深,你的报道就有多深,你的局限就是报道的局限。
中国青年报:你担心自己会被遗忘吗?
柴静:我觉得不要紧。我更关注的是走得太快会丢失了什么。
她曾经出现在非典一线、矿难现场;她曾经只身一人面对黑社会威胁,揭开谎言背后的真相。她就是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
“我更喜欢亲临现场的感觉”
中国青年报:为什么会加入央视新节目《看见》的创作团队?
柴静:做人物类节目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个巨大的转变。早在《面对面》时我就在从事这样的工作。“了解新闻事件中的当事人”是我一直坚持的新闻传统。《看见》这个节目的表现形式是有创新的。
如果我只在演播室里两个小时采访一个人,我能够完成,但是我会觉得自己是拔地而起的,距离生活有些遥远。这并不是我喜欢的感觉。我更喜欢一手的资料、亲临现场的感觉。
中国青年报:就目前几期节目而言,你所选择的受访者从影视明星到弱势群体,以及热点事件的中心人物,似乎范围很广泛。这些人物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吗?你怎么看待电视节目的价值取向?
柴静:我只采访有新闻感的人物、观众想知而未知的人物、能够反映当下社会形态的人物。这些诉求与时间、地点、人物身份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一个好的节目应该能够体现创作团队的人格气息,创作者和读者、观众之间应该能够相互感应。不论你选择的是哪个领域、哪个国家的新闻事件、人物,在节目的最终呈现中,一定要能够传递出稳定的价值观。
“传播越广,越需要负责”
中国青年报:这些年,新媒体的巨大冲击会带给你压力吗?
柴静:一定会的。但我认为有质量的报道还是会迅速传播的。现在,媒体处在一个比较微妙的处境中,越是传播广泛的媒体越是这样:你需要听取很多人的意见,包括广告商、观众、批评家等等。传播越广,越需要负责。
中国青年报:让你印象最深的采访是哪个?
柴静:近期最难忘的就是采访那个因母婴传染而身患艾滋病的孩子。在此之前,我受到的教育是“调查记者应当是不动声色的,真相是流逝在涕泪交加中的”。因此,你要完全控制住自己的情感,不可以介入事件的发展,不可以有情绪表现。
但是在和当事人的深入交流中,我发现我在重新检验这些原则。在我采访这个小孩的过程中,我落泪了。这段情节最终剪掉了,因为我认为不该在工作中表现出这样的情绪。但这次采访对我的触动是巨大的。
以前我认为,完成一期节目投入真诚就可以了,但在面对这个受了天大委屈的孩子时,我发现采访本身就是一种傲慢的立场,唯一消减这种傲慢的方式就是投入他的感受中。
在采访药家鑫父母和张妙父母时,我也有这种感觉。要是以往,看到张妙母亲在里屋哭泣,我可能会中断采访。但这次我把手放在了她的胳膊上。因为那时她已经精神恍惚很难表达了,我只能用这个办法抚慰她。那个动作是想告诉她:我知道你的痛苦,但是我无能为力,也无法帮助。这种感觉是二十岁时的我无法理解的。
我明白很多受访者内心的伤痛是无法化解的,我能做的唯有体会他们的感受,并陪在他们身边。
“要真的沉浸到生活中,而不是急着建功立业”
中国青年报:在这些年的采访经历中,你一定也目睹过很多令人失望、难过的现实,这是否会让你有一种无力感?
柴静:阿城原来说过,无奈本来是我们人类最深刻的感受。面对现实的无力感是不可抗拒的。但是没有一个有勇气的记者或作家因此不去了解真相,否则未免也太怯懦了。
这些年我的变化在于:以前每做一期节目,我都很渴望改变社会现实,干预到事件当中,推动事态发展。这个意念很强烈。这个想法并没有错,因为新闻报道具备这样的功能。
但这些年,我渐渐懂得、承认一个节目和记者的局限性。或者说我不再那么狂妄了。但即使我无法改变一些现实,我也愿意共同承受。我们必须学会尊重事物内在的变化规律,而不是夸大一己之力。现实的改变需要时间,我们也需要耐心。
所以,我觉得好的节目、好的报道、好的媒体应该是有耐心的,不要耸人听闻,而是平和地传播事件真相和社会问题。我们要真的沉浸到生活中,而不是急着建功立业。
一个人虚弱时才需要大声叫喊,报道也一样。我并不想通过采访去教育或改造谁,我只想陈述事实。事实本身自有一种强大的力量,能够渗入人们的内心。至于每个人心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那就是个人领悟的不同了。如果所有媒体都能持续不断地提供这样的报道,那么将来我们会欣慰地看到:自己还是为世界做了一些事情的。
“大部分采访中的错误都是因为狂妄造成的”
中国青年报:当年,你在东方时空做连线记者时,曾经对受访者提过一个很受争议的问题。你还记得这件事情吗?
柴静:记得。应该是在做《飞越的极限》这期节目时。因为意外事故,这次飞越造成了人员伤亡。在采访死者的教练和队友时,我问过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我记得,那时我一头短发,穿着套装,一副咄咄逼人的样子。我承认,当时以那样的口气提问是因为我的心里预设是:你看,你们什么都不懂,就以这样的方式去飞越,是不是想出风头?是不是盲目的热情?
现在回想起当时的采访,这个问题并不是不可以问,而是我的态度有问题。后来,一篇评论是这样描述我的:“这个记者语带嘲讽,步步为营”。当时我还觉得很茫然:我哪里嘲讽了,我是很善良的人啊!
但镜头是藏不住任何东西的,记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带着什么样的目的,从眼神和身体语言中都会有所表露。当然,我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也是在几年之后了。
几年之后,我采访过一个因为污染而被查处的工厂负责人。在采访结尾处,负责人一直在和我兜圈子,面对证据死不承认。我问他:“你是说这个工厂没有违规超标吗?”他说:“绝对没有。”我说:“那我们坐在这里闻到的是什么味道?”他说:“没有啊,我闻不到。”我说:“你是说你闻不到吗?”他说:“我的鼻子没有你灵敏。”后来我笑了一下,节目就结束了。
但是后来,有人指出:你是在质问对方。我记得当时自己的身体是向后靠在椅子背上,面带嘲讽的笑容。可是当时在我看来,国外有的记者甚至还会揪着受访者的衣领子呢,因为他们实在是太糟糕了,我为什么不可以?
这其实是人性中非常难克服的部分,尤其是当有大事件发生时,当很多人都渴望你替他们表达情绪时,这对记者是一种巨大的诱惑。但现在我慢慢意识到,记者要表达的是事实而不是情绪。任何情绪都可能成为你采访中的障碍。我觉得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大时代的记者应当有公心和诚意,不要嬉笑怒骂。”
中国青年报:如果现在让你选择,你的问题会伤害受访者,“问或不问”你怎么权衡?
柴静:我觉得任何问题都可以问。但关键在于你是以什么态度问、你的出发点是什么、你有什么目的。对于这些,受访者会比谁都敏感。这才是对记者最大的考验。你就是你,不要试图在采访中用记者的角色保护自己。要么做到绝对的真诚,要么就是不真诚。
在调查时我很自信,因为我觉得我可以非常刻苦,下得了“笨功夫”。但现在我反而没那么有信心。人物采访不是说下笨功夫就能做好的,有时候过犹不及。就像我在采访李阳的妻子时,面对内心充满创痛的人,任何试图导入目的的问题都显得不妥当。
在充满创痛的人面前,我会有一种入侵感。在汶川地震《杨柳坪七日》的采访时,我的感受更为强烈。我发现,自己能做的只是陪伴在他们身边,当他们愿意说什么的时候就记录下来。我必须投身于他们的感受,而不是置身事外却还装出一副很了解的样子。这样的提问姿态是非常丑陋的。
中国青年报:你觉得自己作为记者感性吗?
柴静:我觉得单一性格的人做不了好记者,因为他的局限性太大。近期我在采访阿里木时,我试图了解他的艰辛。我记得在我看他吃几块钱一碗的凉粉时,他说起家庭的情况,我很难相信。他对我说:“底层的残酷你是不会知道的。”我当时哑口无言。
从他的眼神中我知道,他的苦难是我未曾经历也不会了解的。我自以为是的那些困难和阅历,只不过是“女学生式暂时的贫穷”而已。所以,面对受访者还是谦虚些吧,别以为自己的那点人生经验能管什么用。在我看来,大部分采访中的错误都是因为狂妄造成的:那些自以为知的提问、替别人所做的总结等等。
每个人的理解力和人生体会都是有限的。你的理解有多深,你的报道就有多深,你的局限就是报道的局限。
中国青年报:你担心自己会被遗忘吗?
柴静:我觉得不要紧。我更关注的是走得太快会丢失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