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社会属性
- 性 质
- 自然形态所反映的东西
- 举 例
- 市场经济
- 社会属性
- 动物与植物的重要区别之一
基本意义
(06年湖南
公务员考试
原题正选)如:“
市场经济
”是社会属性的一种。注明:此定义易被误理解为“一定物质基础下的社会
意识形态
”,这样理解是错的。如:“社会主义”并不是社会属性的一种。附:个体作为
社会群体
中的一员,也有两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这里的“社会属性”仅仅是从个体的角度去衡量个体所在的社会群体中的网状关系,而并非“社会属性”。通俗点地讲,社会属性就是在某一个国家或某一个地区,根据该区域的经济水平、种群状况、环境水平、
民族风俗
等条件所制定并能够影响、促进该
区域经济
和社会发展的法律、法规、条例等意识形态上的东西,通过这些意识形态所反映并区别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风格”。
属性就是形质本身,每一个物种都有属性,所以都有能力限度。社会属性有工农学商兵根据社会分工化分的。
人类社会属性
①人的社会属性不是先天的, 而是在
社会生活
和社会实践尤其是生产实践中形成的。②由于人的社会关系会发生变化,故人的社会属性并不是永恒不变的。③由于人的社会关系不同,故人的社会属性也就不同。马克思以前的某些思想家所宣扬的一般的共同的人性或人的本质事实上并不存在。④人的社会属性是多方面社会关系的总和,其中,
生产关系
是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在
阶级社会
中, 人的本质主要表现为
阶级性
。
人的社会属性可以做两个方面的区别:一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二是人与人的区别。从人与动物的区别的角度上说, 人的社会属性在于
社会劳动
, 这是整个人类与动物的根本不同;从人与人的区别的角度上说,人的社会属性在于社会关系,由于人们所在的
社会集团
不同, 所处的
社会地位
不同,因而人与人不同。
②人既有
自然属性
又有社会属性。所谓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性;所谓社会属性是指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自然属性是人存在的基础,人之所以为人,不在于人的
自然性
,而在于人的社会性。
③人的社会性在阶级社会中突出地表现为人的阶级性。
批判抽象
人性论
某些学者把人性说成是抽象的、 天赋的、 永恒不变的, 这是完全错误的,人性本无善恶之分,皆因社会性而发生改变,每个人都有善恶两面,遇善则善,遇恶则恶,人若只为欲望而活即不会有道德高低之分了。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人的社会性之所以不同,这是因为所处的社会地位、 所在的社会集团不同。一个人是奴隶还是
奴隶主
,农民还是地主,工人还是资本家, 不由所谓的“天赋”决定, 而由其特定的社会关系决定,不同社会关系下的人具有不同的社会性。
人的价值
及其实现
③个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所做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 取决于个人对社会所做的贡献的多少。
④个人的自我价值是指社会对个人的一种肯定, 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
⑤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不可分割的。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必要前提,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外在体现。一方面, 社会应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精神条件, 为
个人发展
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即实现自我价值提供保证。另一方面, 个人应对社会尽责, 尽可能地奉献自己的才智, 为人类造福。
⑥人的价值是权利与义务、 享受与贡献、 消耗与创造的统一。只讲权利不讲义务, 只讲索取不讲贡献, 只讲享受不讲创造或者相反, 都是片面的。
( 2 )人的价值的实现途径
人的价值由潜在变成现实, 惟一的途径是参加社会实践。
( 3 )树立正确的三观
社会发展
与以人为本
社会发展既是客观历史演化的过程, 又是人的价值的实现过程。以人为本,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
是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目的。以人为本, 即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不断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 文化需要,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坚持以人为本, 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动物社会属性
这种区别主要在于动物总是劳动、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版第1卷第60页)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其他动物。动物是具体的、生活于现实生活中的动物。他们的一切行为不可避免地要与周围所有的同物种个体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如生产关系、性爱关系、
亲属关系
、同事关系等等。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动物,必然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动物。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就决定了社会性动物的本质,形成了社会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