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87
期文化产业评论
一部热映的《芳华》让部队的“文工团”备受关注,尤其是“文工团”被解散的那一幕,直戳泪点。如今电影还在上映,可是1月31日,其出品方之一的“八一电影制片厂”却已经宣布被裁撤。就如同片中“文工团”的命运一样,这个曾经辉煌的老牌电影厂,在军改大潮中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其实,早在此前,北影、长春、上影、西影、峨眉等八大国有电影制片厂也经历了被拆、合并等风潮,几乎不再为众人所提及。难道国有老牌电影公司真的迈不过这道“生死坎”了吗?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综合
编辑 | 梁鑫
2018年1月30日,在北京六里桥过街天桥上,依然能够看到八一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八一厂”)的高楼。
走过
65年风雨的八一厂成为公众话题竟然不是靠它的作品,而是使命结束、走向落幕。
八一厂作为中国唯一的军队电影制片厂,在老一辈影迷心中是如传奇般的存在。谁曾想,最终人们对它的印象,定格于一篇
“被裁撤”的新闻报道里。毫不夸张地说,《芳华》大概是最后一部挂有“八一电影制片厂”厂标的电影了。在扼腕叹息中,我们很有必要去走近这些老牌电影制片厂,探寻它们背后的故事。
一曲《芳华》成绝唱,八一影厂终谢幕
《永不消逝的电波》《林海雪原》《闪闪的红星》
……这些名字你可能既熟悉又陌生,但对于广大50后、60后来说,这些电影几乎就是他们的全部童年。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八一厂。
1952年8月1日是建军25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在丰台的六里桥北里,八一厂正式成立了。其前身是八路军“延安电影团”,以拍摄军事题材影片为主。是一个具有摄制故事片、军事教育片、新闻纪录片、国防科研片、电视片和电视剧等多片种生产能力的综合性电影制片厂。
显而易见,八一厂从成立伊始就肩负着非常多的
“政治使命”。而在诸多文艺机构中,八一厂分到的任务尤其重——“用光影写史,为军旗增辉”。
建国之初中国的经济水平如何,恐怕大家都不难想象。可八一厂还是在二十多年的时间内拍出了一部部反映革命时期的电影《河川进攻》《荆江分洪》《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有些作品的制作水平已然达到了水准线之上。
在那个电影只作为政治宣传工具的年代,它已经走到了更远。
半个多世纪以来,八一厂拍摄各类题材电影作品
2400余部。其中有故事影片240余部: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柳堡的故事》《英雄虎胆》《永不消逝的电波》《林海雪原》《地道战》到七八十年代的《闪闪的红星》《归心似箭》《晚钟》《四渡赤水》,
其中《晚钟》对战争中的人性反思和人道主义光芒,让该片荣获了柏林电影节
“银熊奖”。
然而,岁月总要辜负一批人,八一厂的时光似乎是走到头了。
1月31日,据解放军军报消息,军改合并完成后:“八一电影制片厂”与原总政歌舞团、总政歌剧团、总政话剧团、总政军乐团合并,更名为“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电影电视制作部”;另还将裁员、恢复坐班制等,原建制已面目全非。
“五十岁全退休,四十岁自谋职业,三十岁可以转业。”这种政策一般都会发生在一些濒临倒闭的工厂上,可如今这件事却真实地发生在了八一厂身上。
红星照耀的年代,国产战争片最辉煌的时刻
也许你和许多人一样,对八一厂并不熟知,但想必你能够认得出那颗红五星,以及那两个大大的金黄的字标。
毋庸置疑,彼时新中国的电影事业才刚刚蹒跚起步,于是八一厂顺理成章成为了这一时期中国电影的重镇和军旅题材电影的主阵地。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八一厂拍摄《大决战》三部曲,迎来了它最辉煌的时刻,也是国产战争片最辉煌的时刻:
——1986年1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指示,将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拍成故事片,中央军委将任务交给八一厂。时任军委副主席杨尚昆多次接见《大决战》的创作人员;
——《大决战》的剧本创作耗时三年,过亿的电影拍摄资金由中央军委审批的,同时动员了沈阳、北京、济南、南京、兰州五个军区以及海陆空部队等,共20多个军级单位和30多个独立师团单位,约13万人参加拍摄;
——1989年2月,中央专门成立了电影摄制领导小组和顾问委员会,来帮助剧组协调与各处的关系。领导小组由当时的解放军三总部和广电部牵头,拍摄涉及的13个省市、5个军区和海空军、铁道部、文物局、电影局的领导组成。
已经退休了的八一厂研究室主任张东说:
“这是无法复制的巅峰。”
的确,这些影片不仅书写了艰苦卓绝与波澜壮阔的战争历史,承载了新中国建立的激情记忆和坚定信仰,也肩负着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与表达,更赋予了宣传革命,歌颂英雄,鼓舞人民当家做主。
很大程度上,八一厂基本撑起了上世纪以来红色经典的半壁江山。
可见,当时这些主旋律电影以其简朴的叙事风格和真挚的镜像语言感染了无数老一辈的心。今天,我们很难再看到,每当银幕上出现军徽在雄壮的军乐声中熠熠闪光的片段,全场观众们一起欢声雷动的模样。
无可奈何花落去,八大厂牌今安在
?
事实上,八一厂并非唯一一个走向穷途末路的国有电影制片厂,国内其他七大电影厂也是同样的命途多舛。就制片厂本身来讲:
北影厂被拆;
长春电影制片厂基本上成了旅游基地;
上影厂合并到了“上海电影集团公司”,业已风光不再;
西影厂曾经培养出了张艺谋、陈凯歌、顾长卫,我们对它最新的记忆就是王全安拍的《白鹿原》;
潇湘电影制片厂成了“潇湘电影集团”,现在是湖南广播影视集团的子集团;
峨嵋电影制片厂成了“峨嵋电影集团”,存在感所剩无几;
珠江电影制片厂成了“珠影集团”,已经再无口碑之作……
这些国有电影制片厂,都曾是中国电影的主要创作力量,创下过多个第一,目睹了中国影史的沧桑巨变。但如今,它们的黄金时代已过,退出历史成为必然。
在市场化的道路上,国有影厂改制、合并、重组后,有人欢愉,有人疑惧。
类似
“八一厂”这样的国有电影集团的分水岭在上世纪90 年代凸显。产业化改革后,国有影厂失去了对资源的专属占有权,民营电影公司开始崛起成为主流,电影市场重新洗牌。
近年来,不少国有影厂选择了转企改制,但大多不尽如人意。由于地理条件限制或经济资源匮乏,包括峨影、长影、珠影等在内的其它国有电影集团,深陷改革的困顿中难于脱身,基本都处于苦苦挣扎阶段。
其中,只有上影表现较为出色。上影联和院线在
2016年实现了31亿元票房,占全国市场份额7.14%。同时,由其参与组建的“四海电影发行联盟”,院线资源占全国近20%。
在互联网票务平台、院线资源等被各路资本疯狂加持,争相布局上下游产业的情况下,国有影企就这样错过了搭上资本高速列车的机会。
如此看来,给八一厂一个
“安乐死”,也不算太难过。
“国退民进”是一种残酷,也是一件幸事
即使前有八一厂被整编,之后并不意味着国有影企会面临一样的结局。归纳总结一下,国有影企当前最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为以下两个方面:
人才匮乏,体制僵化
中影上市时,就在公告中承认自身
“对于优秀的电影创作人才吸引力不够”。上影也曾经表示,其重振雄风的局限在于“缺乏商业电影市场比较有号召力的导演”。
对于很多已经习惯靠体制吃饭的老员工来说,体制的变化意味着他们既得利益的损失,但是体制不变化新鲜血液又进不来。都说国企要改革,但是核心在人。不仅包括内容制作上的人才,更包括可以为公司化运营服务以及符合现代标准的管理人才。
制作能力受限
因为缺乏必要的关键人才,所以国企大多具有制作能力上的严重不足,以及无法开发、孵化具有商业效应和口碑
IP的弱点。
在过去,这些对于八大国有影厂都不是问题,稍微搜索下可以发现,当年所有的精品
IP对于八大来说是手到拈来。遗憾的是精品内容无以为继,想要重新打造新的IP则难上加难。
总的来说,国有影企对拍摄的精益求精,对社会价值的把握,对舆论的引导,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过,再好的社会效益、精神价值也要通过市场来实现,不能孤芳自赏。因此,加强宣传营销吸引观众,达到优质传播效果,之前蜚声的《建党伟业》《建国大业》等著名主旋律作品就是成功的例子。
尽管国有影企在市场大潮中一度处于边缘,但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不容小觑,长久以来积淀的传统和品牌,在条件成熟时必将大放异彩。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