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音乐史
我觉得是明清。从隋以后中国再没出现过魏晋南北朝那样三百年之久的乱世——最长也就五代十国了吧,从唐亡(907)到宋立(960)也才53年。一个接一个的稳定王朝统治下,中国的音乐在平稳发展,没有发生大倒退的理由。你要看古人的诗文笔记,无不对当世的种种音乐发展由衷称赞。除去没什么人听的雅乐因为其政治内涵必须言必上古,中国人在娱乐性的俗乐上本来没有什么怀古情节。 然而以近代为转折,中国人开始尤其关注明清之前那些…
一、《秦王破阵乐》是否来自《兰陵王入阵曲》答案是否定的, 《秦王破阵乐》 破阵乐,大唐所造也。太宗为秦王时,征伐四方,人间歌谣有秦王破阵乐之曲。及即位,贞观七年,制破阵乐舞图:左圆右方,先偏后伍,鱼丽鹅鹳,箕张翼舒,交错屈伸,首尾回互,以象战陈之形。 太宗之平刘武周,河东士庶歌舞于道,军人相与为《奏王破阵乐》之曲,后编乐府云。 《兰陵王入阵曲》 《乐府杂录》曰:大面出於北齐。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貌美…
贝多芬777、中国古代对音乐家比较轻视,不像对待画家 [图片] 音乐(百度百科): …音:见《欧几里得146》… (…《欧几里得》:小说名… …《欧几里得146》:《欧几里得》这部小说的第146话…) …乐:见《欧几里得147》… … 音乐史…史:见《欧几里得111》… … 中国音乐史 古乐 中国古代“诗歌”是不分的,即文学 和音乐 是紧密相联系的。…联、系、联系:见《欧几里得149》… 现存最早的汉语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篇 当时都是配有…
不用问“如果”。提琴家族的远祖至迟在元代已经传入中国了。现代的胡琴有很多设计,包括“胡琴”这名字都是来自这位远祖的,其影响不可谓不深远。不过乐器的演变是依托于审美的,传世的胡琴家族反映了古人对胡琴的音色审美——“清”。这种审美下是不会产生追求浑厚低音的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即便产生了也会被淘汰。现代与其说是大提琴、低音提琴被引入中国,不如说是西方和声理念被引入中国。这种理念下,不但大提琴和低音提琴…
这个问题足以写一篇博士论文。不过简单提几个跟音乐有关的文人意思一下还是可以的。 其一,慷之慨也,叱咤纵横 写真:嵇康与《广陵散》 《广陵散》(琴曲)也叫《聂政刺韩王》,是为刺客聂政立传式的作品。“纷披灿烂,戈矛纵横”是对作品特征的描述。嵇康也是死于与司马氏不和,是文人中既想取仕,而又不愿折腰的代表。他死前索琴弹奏一曲广陵散,叹曰:广陵散从此绝矣! 太史公则身遭磨难,而后挥笔写尽历史沧桑,不输高祖与西…
首推黄河, 在我认为黄河是目前我最喜欢的不二的中国钢琴作品。 因为黄河是为数不多的,用西洋乐器和西洋调式,描写中国风的内核,那种民族自豪!那种责任和大国风范! 而并非用西洋乐器模仿中国五声调式...搞了半天用(含蓄)(国风)当遮羞布去搞点曲子...要搞5声为啥不去写古筝曲...江南丝竹,要和声的话首先这东西就是 圭多发明乐理 后几代人完善,到巴赫家族定性和推广的外来东西.... 要么是移植民歌,经典红歌...占着zz正…
谢邀!西方音乐输出到全世界不是孤立的,是伴随着西方的殖民与文化殖民一起的。 中国音乐曾经伴随中国其它文化影响过全世界,日本、朝鲜、越南等,甚至远至东欧…… 等中国文化再次立于世界文化之巅时,中国音乐也将响彻全球。 上世纪早期音乐家王光祈就有类似这样的梦:登昆仑之巅,吹黄钟之律,使中国人固有之音乐血液,重新沸腾。吾将使吾日夜梦想之‘少年中国’,粲然涌现于吾人之前。
蜀山派:又称蜀山古琴派 汉代蜀山琴派名家有:司马相如、扬雄、诸葛亮、姜维等。近代川派的知名琴家有:张孔山、杨紫东、李子昭、吴浸阳、龙琴舫等人。 蜀山派的代表琴曲有:《凤求凰》、《雉朝飞》、 《梁父吟》、《当归》、《流水》、《醉渔唱晚》、《孔子读易》、《普安咒》等 [图片] 西晋的左思在《蜀都赋》写道: “庭扣钟磬,堂抚琴瑟。匪葛匪姜,畴能是恤?”除此之外,诸葛亮还精通音律,喜欢操琴吟唱。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