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领域与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 生物资源挖掘、种质创新与开发利用

研究方向: 1 )生物资源挖掘与种质创新;( 2 )合成生物学;( 3 )重要功能蛋白质或酶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

个人所获荣誉:

先后被遴选为湖南省 “十一五”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湖南省新世纪 121 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获第五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奖、湖南省青年农业科技奖、湖南农学院优秀教师、第二届长沙“高信”中青年教师奖、湖南农业大学首届“优秀教学质量奖”和湖南农业大学第四届教学名师、湖南农业大学首届“十佳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湖南省首届“优秀研究生导师”。

学习与工作经历:

1979.09-1983.07 湖南师范大学(原湖南师范学院) 生物教育专业 理学学士学位

1983.08-1986.07 湖南农业大学(原湖南农学院) 植物生理生化 理学硕士学位

1991.03-1991.06 中科院上海生化所、第二军医大学 高级生物化学培训班

1991.08-1994.12 湖南农业大学(原湖南农学院) 植物生理学专业 理学博士学位

1995.09-1996.09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原北京语言学院) 日本语出国培训

1996.10-1997.10 日本神户大学 从事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访问学者

1999.07-1999.08 泰国皇家理工大学农学院 水稻生产技术培训

1986. 0 7-1988. 0 7 湖南农学院基础课部生化教研室、助教

1988. 0 8-1994. 0 7 湖南农学院生物技术系生化教研室副主任、讲师

1994. 0 8-1997.12 湖南农业大学理学院生化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

1998. 0 1-199 8 . 08 湖南农业大学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1 998.09-1999.04 湖南农业大学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1999. 05 -2001. 0 6 湖南农业大学理学院院长、教授

2001. 07 -2003. 0 1 湖南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处处长、教授

2003. 02 -2003.12 湖南农业大学校长助理兼研究生处处长、教授

200 4 . 01 -2014. 0 1 湖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

2014. 02 -2021. 0 1 湖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

2021.02 - 至今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主讲课程: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题

科研成果(近五年):

一、代表性论文

1. Duan X Yang H Wang C Liu H Lu X *( 通讯作者 ) Tian Y*( 通讯作者 ). Microbial synthesis of cordycepin, current system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J]. Trends Food Sci Technol 2023 132 162-170 IF 15.3

2. Ma S Huang S Tian Y Lu X *( 通讯作者 ). Heterotrophic ammonium assimilation: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aerobic denitrification of Rhodococcus erythropolis strain Y10[J]. Chemosphere 2022 291 Pt 3 ): 132910 I F 8 .8

3. Wu F C hen L H u P Z hou X Z hou H Wang D L u X *( 通讯作者 ) M i B*( 通讯作者 ). Comparison of properties, adsorption performance and mechanisms to Cd(II) on lignin-derived biochars under different pyrolysis temperatures by microwave heating[J]. Environ Technol Inno 2 022 2 5 102196 I F 7 .1

4. Z hang X M a Y G ao P S u L Zh ang Z Z hou Z L u X *( 通讯作者 ) X ia M*( 通讯作者 ) . Accessing deep-red emission using chemical units cosubstituted LaTiSbO6:Mn4+ phosphor [ J]. Ceram Int 2022 48 2 0 ): 29547-29553 I F 5 .2

5. Li J Pan H Yang H Wang C Liu HH Zhou H Li PW Li CZ Lu XY *( 通讯作者 ) Tian Y *( 通讯作者 ) . Rhamnolipid enhances the nitrogen fixation activity of Azotobacter chroococcum by influencing lysine succinylation [J]. Front Microbiol 2021 12 697963 IF 5.2

6. Chen L Shi M Lv C Song Y Wu Y Liu S Zheng Z Lu X *( 通讯作者 ) Qin S*( 通讯作者 ). Dihydromyricetin acts as a potential redox balance mediator in cancer chemoprevention[J]. Mediat Inflamm 2021 2021 6692579 I F 4 .6

7. W ei W Hu ang J G ao W L u X *( 通讯作者 ) S hi X*( 通讯作者 ). Carbon dots fluorescence-based colorimetric sensor for sensitive detection of aluminum ions with a smartphone[J]. Chemosensors 2021 9 2 ): 25 I F 4 .2

8. Deng Q Tian Y Ding P Yue J Zeng XX Yin YX Wu XW*( 通讯作者 ) Lu XY *( 通讯作者 ) Guo YG*( 通讯作者 ). Porous lamellar carbon assembled from Bacillus mycoides as high-performance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ies[J]. J Power Sources 2 020 4 50 227633 I F 9 .2

9. Chen L Liao W Fang J Qin S Lu X *( 通讯作者 ) Wu J*( 通讯作者 ). Pur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ngiotensin II type I receptor downregulating peptide from egg white hydrolysate[J]. J Food Biochem 2020 44 6 ): e13220 I F 4 .0

10. Wu XW Deng Q*( 通讯作者 ) Peng C Zeng XX Wu AJ Zhou CJ Ma Q Yin YX Lu XY *( 通讯作者 ) Guo YG*( 通讯作者 ). Unveiling the role of heteroatom gradient-distributed carbon fibers for 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ies with long service life[J]. ACS Appl Mater Inter 2019 11 1 2 ): 11451-11458 I F 9 .5

11. Luo L Zhang Z Wang P Han Y Jin D Su P Tan X Zhang D Muhammad-Rizwan H Lu X *( 通讯作者 ) Liu Y*( 通讯作者 ). Variations in phyllosphere microbial community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ngular leaf-spot of cucumber[J]. AMB Express 2019 9 1 ): 76 I F 3 .7

12. Li T Zhu J Deng F Wu W Zheng Z Lv C Li Y Xiang W Lu X *( 通讯作者 ) Qin S*( 通讯作者 ). Microarray base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myricetin and proteomic study on its anti-inflammatory property[J]. Biomed Res Int 2019 2019 3746326 I F 3 .2

13. Shi X*( 通讯作者 ) Wei W Fu Z Gao W Zhang C Zhao Q Deng F*( 通讯作者 ) Lu X *( 通讯作者 ). Review on carbon dots in food safety applications[J]. Talanta 2019 194 809-821 I F 6 .1

14. Li T Li Q Wu W Li Y Hou DX Xu H Zheng B Zeng S Shan Y Lu X *( 通讯作者 ) Deng F Qin S *( 通讯作者 ) . Lotus seed skin proanthocyanidin extract exhibits potent antioxidant property via activation of the Nrf2-ARE pathway[J]. Acta Bioch Bioph Sin 2019 51 1 ): 31-40 I F 3 .7

15. Chen X Tian Y *( 通讯作者 ) Lu X *( 通讯作者 ). Breeding of the dormant thermosensitive genic male-sterile lines of early rice to overcome pre-harvest sprouting of the hybrid seeds[J]. Agronomy 2018 8 9 ): 191 IF 3.7

16. Duan XY Liu HH Song LP Wang C Yang H Lu XY Ji XJ Tian Y*( 通讯作者 ).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cordycepin by engineered Yarrowia lipolytica from agro-industrial residues[J]. Bioresour Technol 2023 3 77 128964 IF 11.4

17. Song Z Lin W Duan X Song L Wang C Yang H Lu X Ji X Tian Y*( 通讯作者 ) Liu H*( 通讯作者 ). Increased cordycepin production in Yarrowia lipolytica using combinatorial metabolic engineering strategies[J]. ACS Synth Biol 2023 12 3 ): 780-787 IF 4.7

18. Duan XY # ( 共同第一作者 ) Tian Y # ( 共同第一作者 ) Song ZQ Song LP Lin WB Wang C Yang H Lu XY Ji XJ Liu HH*( 通讯作者 ). High-level de novo biosynthesis of cordycepin by systems metabolic engineering in Yarrowia lipolytica [J]. Bioresour Technol 2022 363 127862 IF 11.4

二、主要编写教材与著作

1 云、王 征主编 卢向阳 主审 . 生物化学 [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20 7 月,入选农业部 十三五 规划教材。

2. 田  云、王  征主编 卢向阳 主审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原理与技术 [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22 7 月,入选农业农村部 十三五 十四五 规划教材。

3. 田  云、周海燕主编 ,吴永尧、 卢向阳 主审 . 魔芋综合加工利用技术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9 3 月。

4. 卢向阳 主编,田 云、刘卫群、沈文飚副主编,陈东明、胡新文、贾小云、梁建生、饶力群、王心宇、魏建民参编,罗泽民主审 . 分子生物学(第二版) [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1 8 月。入选教育部第二批 十二五 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三、申请和授权主要发明专利

1. 卢向阳 ,田 云,邓 . 一种具有中空褶皱结构的电极的制备方法 . 国家发明专利, 2019 2 月申请,申请号为 201910119033.0 2019 5 月公布,公布号为 CN 109830698 A 2022 2 8 日授权,专利号为 ZL 2019 1 0119033.0

2. 卢向阳 ,李亚丹 . 一种编码 β- 葡萄糖苷酶的基因及应用 . 国家发明专利, 2012 9 月申请,申请号为 201210347203.9 2013 2 月公布,公布号为 CN 102925469 A 2016 6 15 日授权,专利号为 ZL 2012 1 0347203.9

3. ,林元山,朱兆静,付复华,杨 辉,刘虎虎,周海燕,管桂萍,周 辉,李 进, 卢向阳 . 一种降解烟碱、腐解烟杆烟末、腐熟鸡粪猪粪为有机肥的菌株及方法 . 国家发明专利, 2018 1 月申请,申请号为 201810086415.3 2018 7 月公布,公布号为 CN 108285882 A 2020 7 28 日授权,专利号为 ZL 2018 1 0086415.3

4. 云,王 翀, 卢向阳 ,杨 .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在生物质厌氧发酵中的应用 . 国家发明专利, 2017 8 月申请,申请号为 201710654246.4 2017 10 月公布,公布号为 CN 107299116 A 2021 5 28 日授权,专利号为 ZL 2017 1 0654246.4

5. ,邓 奇, 卢向阳 . 一种细菌修饰碳素电极的制备方法 . 国家发明专利, 2019 2 月申请,申请号为 201910119044.9 2019 6 月公布,公布号为 CN 109904468 A 2022 3 29 日授权,专利号为 ZL 2019 1 0119044.9

6. 云,陈 霞, 卢向阳 . 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在制备提高固氮微生物固氮能力制剂中的应用及方法 . 国家发明专利, 2019 7 月申请,申请号为 201910643594.0 2019 10 月公布,公布号为 CN 110339704 A 2022 9 20 日授权,专利号为 ZL 2019 1 0643594.0

7. 蒋红梅,方 俊,乔立龙,王辉宪,桂清文,苏招红,刘晓颖, 卢向阳 ,田 . 一种水果多糖脱色方法 . 国家发明专利, 2017 11 月申请,申请号为 201711148067.X 2018 2 月公布,公布号为 CN 107698693 A 2020 2 18 日授权,专利号为 ZL 2017 1 1148067.X

8. 周海燕,田 云,肖红仕,林元山,潘 虎,白军平,达 娃,次 顿,王 翀,管桂萍,周 辉,刘虎虎, 卢向阳 . 一种适用于低温环境的解钾菌株及基于该菌株制备微生态制剂的发酵方法 . 国家发明专利, 2018 1 月申请,申请号为 201810086647.9 2018 7 月公布,公布号为 CN 108330085 A 2020 7 28 日授权,专利号为 ZL 2018 1 0086647.9

9. 林元山,田 云,陈法霖,蒋维勇,苏泽琳,王珂瑶,刘 维,祝凌志,王 翀,周海燕,管桂萍,刘虎虎, 卢向阳 . 木质纤维素在制备土壤调理剂、膨松剂、燃料或堆肥发酵填充剂中的应用 . 国家发明专利, 2018 5 月申请,申请号为 201810528677.0 2018 11 月公布,公布号为 CN 108753304 A 2020 12 1 日授权,专利号为 ZL 2018 1 0528677.0

10. 周海燕,田 云,肖红仕,林元山,潘 虎,白军平,达 娃,次 顿,王 翀,管桂萍,周 辉,刘虎虎, 卢向阳 . 一种适用于高海拔低温环境的耐砷菌株及基于该菌株制备微生态制剂的发酵方法 . 国家发明专利, 2018 1 月申请,申请号为 201810086456.2 2018 7 月公布,公布号为 CN 108330084 A 2021 1 26 日授权,专利号为 ZL 2018 1 0086456.2

11. 林元山,田 云,李 进,盛强龙,白军平,达 娃,次 顿,潘 虎,周海燕,王 翀,管桂萍, 卢向阳 . 一种固氮菌株及其微生态制剂 . 国家发明专利, 2018 1 月申请,申请号为 201810048797.0 2018 6 月公布,公布号为 CN 108192843 A 2021 5 18 日授权,专利号为 ZL 2018 1 0048797.0

12. 云,刘虎虎,段希宇,宋泽祺,王 翀, 卢向阳 . 一种生产虫草素的酵母工程菌及应用 . 国家发明专利, 2022 7 月申请,申请号为 202210873787.7

四、科研奖励

1. 智( 1 ),周 南( 2 ),李瑞莲( 3 ), 卢向阳 4 ),杨建奎( 5 ),夏 茂( 6 ),周瀚宇( 7 ),盖淑杰( 8 ),钟 圆( 9 )完成的“高光效高热稳定荧光粉激发型 LED 植物生长灯设计制造与应用示范”荣获 2019 年湖 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 . 思( 1 ), NoriokiKO 2 ),李 涛( 3 ),邓放明( 4 ), 卢向阳 5 ),吕承豪( 6 )完成的“植物功能成分靶向 Nrf2-ARE 通路发挥抗氧化作用的分子机制” 荣获 20 20 年湖 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研究项目(近五年):

1. 食药两用物质外源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及控制规范,科技部 “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2019-2022 289 万元,主持。

2. 早熟白黄瓜新品种 “蔬研白绿”的示范与推广,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 2019-2020 40 万元,主持。

3. 功能微生物资源挖掘与高效开发利用,湖南农业大学 “双一流”建设项目科学研究培育项目重点项目, 2019-2020 ,主持。

联系方式:

邮箱 xiangyangcn @ 163.com

QQ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