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思想史上,杨朱要算是一位非常奇特的人物, 杨朱 的学说曾以其“言盈天下”而轰动一时,“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孟子·滕文公上 》).“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 孟子 ·尽心下》),可是不久即告销声慝迹.何以绝灭如此之速呢?今考其原因,略有如下数端:第一,杨学受到儒家巨子孟子的曲解和攻击,孟于谓“杨朱为我,是无君也;墨子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上》),这在当时乃至以后均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使人们不愿花精力去研究和把握杨学的全面而真实的内容.第二,杨朱“为我”的主张表现出重个人、轻社会的倾向,加上孟子抨击之词的负面影响.致使其不易为人们所接受和采纳,这也是杨学所以失传的一项重要根由。第三,秦始皇焚书坑儒,具有某种“异端”特色的杨朱的著作或恐未能逃此劫难,进而杨书的失传也就意味着杨学的失传 杨学失传的原因及其启示 .知网 [引用日期2016-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