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食用盐?

直接食用或用于食品加工的盐产品叫食用盐(简称食盐)。根据制盐原料的不同来源,分为海盐、湖盐和井矿盐三类。按照生产加工方法和产品的白度、粒度不同分为精制盐、粉碎洗涤盐、日晒盐三种。四川生产的食盐现在大多采用深井水溶岩盐成卤、经真空制盐工艺制成,是井矿盐类精制盐。在盐业管理上将家庭烹饪、社会餐饮、食品加工用盐和农业、畜牧、渔业用盐一并纳入食盐专营管理。

二、什么是加碘食盐?

以食用盐为载体,加入适量碘营养强化剂(包括碘酸钾、碘化钾或海藻碘)制得的食盐叫加碘食盐(简称碘盐)。根据《食用盐碘含量》(GB26878-2011)标准规定,在加入碘强化剂后,碘盐中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以碘元素计)为20mg/kg—30 mg/kg,允许波动范围为±30%,由各省(区、市)卫生部门根据当地人群实际碘营养水平结合实际择定。目前,我省使用的碘营养强化剂主要为碘酸钾,含碘量平均水平选择为30 mg/kg±30%,即合格碘盐含碘量为21-39mg/kg。由于我省制盐原料卤的特殊性,在碘盐成品中除有碘酸钾外还有碘化钾成分。

三、什么是海藻碘盐?

以食用盐为载体,加入适量海藻碘营养强化剂制得的食盐叫海藻碘盐。这是2012年1月1日实施《食品营养强化剂添加标准》(GB14880-2011)规定碘盐主要添加碘酸钾之外的另一个食盐添加碘营养强化剂品种。海藻碘不包括螺旋藻类碘,海藻是生于海中的藻类植物,海藻类食物包括发菜、紫菜、海带、海白菜、裙带菜、 海萝、 海苔 、石花菜、龙须菜等,海藻含矿物质最多为碘、钙、铁、钠、镁、磷等。现代科学认为,常食海藻食品可有效地调节血液酸碱度,避免体内碱性元素(钙、锌)因酸性中和而被过多消耗。海藻碘盐作为高端产品上市,成本和价格较高,用以满足有补充海藻营养需求的消费者选购。

四、什么是未加碘食盐?

按照食用盐标准生产,但未添加碘营养强化剂的盐产品称作未加碘食盐。大包装未加碘食盐,供应按订单技术要求加工出口盐渍食品和食品加工工艺特殊需要未加碘食盐的单位,小包装未加碘食盐则专供高碘地区居民和不宜食用碘盐人群。

五、什么是低钠盐?

以碘盐为载体,配比一定量的食用钾盐、辅剂镁盐、适量增味剂的食盐叫低钠盐。目前市售低钠盐中每100g含食用氯化钾为(24~30)g±10g、硫酸镁为0.5g±0.15g或食用氯化镁为0.6g±0.2g,氯化钠含量为70g±10 g。

六、什么是绿色食品食用盐?

经主管部门审查备案,按照农业部颁布的《绿色食品加碘食用盐(NY/T1040-2006)》行业标准生产,同时按照《食用盐碘含量》添加碘剂,对原料、生产工艺、生产环境、包装和标识均有特别规定,并在包装上印制绿色食品标志的食盐,叫做绿色食品加碘食用盐。绿色食用盐除抗结剂不能使用亚铁氰化钾外,扩大了卫生指标检控范围并有更严格的限制,这也对产销绿色食品食用盐提出了更高要求。

绿色食品加碘食用盐在原料投入和生产质量控制上成本较高,一是抗结剂采用《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允许盐及代盐制品使用除亚铁氰化钾以外的其他抗结剂,如二氧化硅、硅铝酸钠、硅酸钙等,这些抗结剂相对亚铁氰化钾,在单位用量上和成本上要高许多;二是生产工艺、环境、包装、储运的特别要求,还有不使用抗结剂而采用特殊生产工艺和控制产销储运过程时间以抗结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制成品成本。所以,绿色食品食用盐零售价格比普通小包装碘盐要高,与低钠盐一样属于由消费者选购的食用盐品种。四川省盐务管理局专门规定批发和零售绿色食品食用盐,必须保持与普通小包装碘盐并销,让消费者能够自由选购,并不得按普通小包装碘盐进货比例批发搭售绿色食品食用盐。

七、国家对食用盐的质量有哪些要求?

食用盐目前有《食用盐》标准(GB5461-2000)和《食用盐卫生标准》(GB 2721-2003)两项国家标准,感官上要求白色、味咸、无异味和肉眼可见异物,理化指标对氯化钠含量和其中的砷、铅、钡、氟、碘五项指标均有严格要求,《食用盐卫生标准》特别对包装、贮存和运输作出了规定,不得与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有异味或影响产品质量的物品同存、混装运输,也不得使用接触过这些材料的容器用于包装或盛放。

八、为什么人要吃盐?

人们常将食盐称为百味之首,主要成份是氯化钠(化学式NaCl)。食盐在舌尖上的味觉就是咸,无论是加工或烹制何种菜肴,大多是咸味作基础味,是食盐让我们感受到了美味佳肴。食盐不仅是烹饪中最常用的调味品,更为重要的是,它是人类生存必需物质之一,其中钠离子和氯离子 广泛存在于人体内各种组织器官内, 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离子 ,具有 调节体内水分、维持酸碱平衡和血压正常、增强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等生理功能。

九、为什么要食用加碘食盐?

我们生活的环境缺碘,导致人体处于碘营养不良状态。缺碘不仅引起甲状腺肿、体格发育障碍等,更为严重的是影响脑发育,导致智力损伤,妇女不孕、流产、早产、死产等。碘缺乏严重危害人群身体健康,影响人口素质,是全球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食用碘盐是世界公认的防治碘缺乏病最好方法。我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尝试用碘盐防治碘缺乏病, 1993年明确提出食盐加碘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根本措施, 1994年底开始以行政法规的形式,规定了除高碘地区外实施全民( 不宜食用碘盐的人群除外) 供应碘盐和食品加工需添加食盐的原则上均应使用碘盐。

十、食品加工为什么要使用食盐?

在食品加工中添加食盐,一方面能增加食品的美味,供人们享用;另一方面食盐是食品保存中最常用的抑菌剂,具有保鲜防腐的作用,如我们常常食用的泡菜、榨菜、冬菜、芽菜、大头菜等,以及各种腌制品;另外,食盐在味精中作填充剂和辅味剂,在罐头中充当调味品和软化剂,在面包加工中可加速发酵。

十一、食盐在烹调以及调味中有什么作用?

食盐在烹调中的主要作用是调制口味和增强风味,烹调加盐时既要考虑到菜肴的口味是否适度,同时也要讲究用盐的时机是否正确。盐在烹调过程中常与其它调料一同使用,使用过程中几种调料之间必然发生作用,形成一种复合味。一般来说,咸味中加入微量醋,可使咸味增强,加入醋量较多时,可使咸味减弱。反之醋中加入少量食盐,会使酸味增强,加入大量盐后则使酸味减弱。咸味中加入砂糖,可使咸味减弱。甜味中加入微量咸味,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甜味。咸味中加入味精可使咸味缓和,味精中加入少量食盐,可以增加味精的鲜度。

在烹调中掌握火候用盐,除拌菜、蒸菜入味和使用炸、爆、滑馏、滑炒等烹调前加盐入味外,进行炒、烧、煮、焖、煨、滑等烹调时,最好在菜肴快要成熟时加盐,既减少盐对菜肴的渗透压,保持菜肴嫩松和养分不流失,又避免对食盐中碘离子的高温影响,以保证碘的有效食用。

十二、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人群适宜的食盐量。

1.普通成人食盐量: 中国营养学会2011年修订的《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健康成年人一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包括酱油、味精等用盐加工的食品、副食品等 中的食盐量。

2 .不同年龄食盐量: 一般来讲,1岁以内婴儿的辅助食物中不用加盐,1~3岁幼儿日均食盐量应少于1.5克,4~6岁少于2克,7~10岁少于2.5克,11~13岁少于3克,14~17岁少于4克,18岁以上成人少于5.4克,60岁以上少于5克。

3.不同职业食盐量: 脑力劳动为主者与常人相同;体力劳动为主者干活前和运动员赛前或激烈运动之前不必额外吃盐片,每日5克(高温环境时8克)盐即可保持体内水份和盐份平衡;体力劳动为主者干活和运动员赛中或激烈运动流汗多时,可补充适量淡糖盐水。

十三、人为何不宜长期食盐过多?

烹调中如果食盐添加量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造成原料严重脱水,蛋白质过度变化。过咸可导致菜肴口味老、韧、干、硬,破坏了原料自身所具有的风味特点。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人群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的患病率均与食盐的摄入量密切相关。食盐进入体内太多,会造成水肿,诱发哮喘,影响儿童生长发育,造成骨质疏松,引起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高盐饮食可引起肾血流和肾小球滤过率的增加,加重肾小球的负担而使肾功能损害率增高;食盐摄入量越高尿中钙的排出量就越多,这就会影响骨骼的正常状态,并导致骨密度降低以至骨质疏松;同时,一些慢性疾病如肾病、心衰、肝硬化、慢性支气管炎等病人食盐过多会加重病情。吃盐过多体内钠离子增多,还会导致面部细胞失水,从而造成皮肤老化皱纹增多。所以,无论从营养上看,从调味上看,还是从保障身体健康上看,都应该尽量控制食盐的用量。

十四、哪些人群应减少食盐量?

1.全民减少食盐量。卫生部等15部门发布的《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要求科学指导合理膳食,积极开发推广低盐、低脂、低糖、低热量的健康食品,在2015年前达到“全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下降到9克以下”目标。中国盐业也启动了《中国盐业科学用盐促进健康行动计划》,发挥专营优势,加快低钠盐的开发和市场推广,推进科学用盐相关的盐产品在调味品、方便食品、酱油酿造等食品加工企业、企事业单位食堂、社会餐饮的应用。卫生部和有关省市也启动了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餐饮单位减盐行动。

2. 特殊人群更应该减少食盐的摄入。儿童、老年人应减少食盐量。 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肾脏疾病患者、胃病患者、哮喘患者、有高血压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摄盐量比常人应更少,尤其是高血压患者每天的食盐量最好不超过2克。

十五、减盐如何从我做起?

减盐策略主要是推广技术减盐、替代工具限盐、实现自觉限盐,逐步养成清淡口味、自觉纠正口味过咸而过量添加食盐和酱油以及食用过咸食品的不良习惯。20ml酱油中一般含有3g食盐,酱菜、泡菜、腌制食品也含有大量食盐,对每天食盐摄入采取总量控制,减少过咸食品的摄入量。调味咸、甜、酸配合,酸味可以强化咸味,习惯过咸味食物者,为满足口感的需要,可以在烹制菜肴时放少许醋,烹饪菜肴起锅时加盐,提高菜肴鲜香味的同时减少了食盐的用量。还要注意的是,菜肴加糖会掩盖咸味,所以不能仅凭品尝来判断食盐是否过量,应该使用盐勺等量具更准确。

十六、为什么要推广低钠盐?

低钠膳食和补钾并举,是降低高血压、减少脑中风及其他心血管疾患的较好策略。高血压致病因素很多,但较高含量的钠的摄入,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钠摄入量过多,尿中Na/K比值增高,是高血压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尿Na/K比值与血压呈正比,由于盐中的钠离子会加强人体血管表面张力,容易造成人体血流加快,导致血压升高。而尿钾与血压呈负相关,膳食高钠、低钾摄入量与人群中高血压有关。低钠盐的咸味儿跟普通精盐差不多,在食用同样咸味的饮食下减少钠摄入量30%左右,同时也补充了钾。

必须注意的是,不可因低钠盐有好处就大用,若用太多就失去了食用低钠盐的意义。低钠盐是一种低钠补钾的食盐品种,对于肾功不全的病人摄入较多的钾不能有效排出体外,容易造成高钾血症,导致循环系统、 神经-肌肉系统和消化系统 不同程度损害,常出现心律失常、 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嗜睡、昏迷、肌肉颤动、肌痛、肌无力、恶心、呕吐、腹痛等,严重者可能发生肠麻痹、瘫痪、心跳停止等 。因此,低钠盐不适合肾脏和心脏 有疾患 的人群,肾功不全的患者虽应低钠饮食也不能用低钠盐。另外,虽政府鼓励推广低钠盐,但因其功能对人的作用因人而异,加工成本和零售价格相对也要高一些,所以消费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需要选购。

十七、为什么说食盐加碘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最好方法?

碘缺乏病预防控制的根本措施就是补碘。正常成人每日需要的供碘量约为150微克,人体对碘的储存能力有限。由于自然环境缺碘是长期存在的,因此补碘应遵循长期、微量、日常和生活化原则。食盐是人体的每日所需,食盐加碘符合长期、微量、日常和方便的原则。人类经过一百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证明,食盐加碘具有安全、有效、简单、易行、价廉、能够长期坚持食用的优势,成为补碘的最佳途径。

十八、为什么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后仍要坚持食用碘盐?

由于人类生活环境缺碘是长期存在的,消除碘缺乏病是通过食盐加碘来实现的,一旦停用碘盐,碘缺乏病又会死灰复燃。所以,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只是防治工作的一个阶段,要坚持世世代代食用碘盐,才能巩固防治成果,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更加明智聪慧。

十九、哪些人不宜食用加碘食盐?

两类人群不宜食用加碘盐。一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甲状腺疾病患者,应遵医嘱可不食用或少食用碘盐。二是生活在高碘地区的居民每天从食物和饮用水中已经得到了较高剂量的碘,这部分人群也不宜食用碘盐。

二十、不宜食用碘盐的人群如何购买未加碘食盐?

我省各级盐业公司根据四川省卫生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盐务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无碘食盐供应和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全省县级盐业公司营业厅、川盐连锁直营店等,以及设有挂牌经营未加碘食盐的专销点均有未加碘食盐销售,不宜食用碘盐人群持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医疗机构病情证明到指定零售点购买未加碘食盐。未加碘食盐专销点具体地址可咨询当地盐业公司、小包装食盐袋上注明的经销商或当地盐业主管机构。

二十一、盐除食用的功能外还有哪些主要用途?

盐除了有食用价值外,在工、农、牧、渔业、医疗卫生及日常生活方面,都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

1.在工业方面,盐是化学工业之母。主要用于生产纯碱、烧碱、金属钠、氯气、氯化铵、漂白粉、硝等。此外也用于金属冶炼、熔制玻璃、搪瓷面釉、肥皂制造、机械及电镀加工、锅炉软水、印染、制革、造纸、制冰、焰火加工、石油生产辅料、水泥助磨剂、冬季建筑施工、公路融冰化雪等。

2.在医药上除中药材炮制外,还用于生理盐水及抗生素、磺胺制剂生产等。

3.在农、牧、渔业方面,除人工降雨外,用盐水选种不但粒壮而且杀虫除害;用盐制成的盐砖、盐粉等用于畜牧,可以使牲畜催膘壮体;在饲料加工中,盐也是不可或缺;渔业加工要用盐,开发出的仿海水晶盐还可用于海水鱼虾养殖等。

4.在日常生活中,盐的作用更是广泛而独特。

(1)清洁厨房物体表面: 清洗茶杯等茶渍,厨房台面、水槽、桌面等污渍时撒上适量食盐加少许水用抹布擦洗更易于清洁且能去除异味;在厨房水槽下水管中定期倒入浓盐水,可保持清洁,防止发臭和油污堆积。

(2)清洗卫生间器具: 清洗卫生间瓷砖或瓷面澡盆、面盆,可用盐水或盐粒搓洗,除去污渍。

(3)防碗碟杯破裂: 新买的陶瓷碗碟或者玻璃器皿使用之前先在盐水中煮一下,不易破裂。

(4)使菜刀刃锋利: 菜刀用钝后,将刀放在盐水中浸泡半小时左右,然后在磨刀石上边磨边浇盐水,能使刀刃锋利,且经久耐用。菜刀柄用久会脱落,可将菜刀柄放入盐水中浸泡,再插回去就不会脱落了。

(5)防止切菜的砧板裂口: 如果将新买回的砧板用盐水浸泡1-2天后再用,可以保持一定的水分,砧板就不会产生裂口,其他竹木器具用盐水浸泡后再使用,也可以防止裂开。

(6)清洗铁银铝器: 清洗铁锅、银器、铝器污渍、油腻时,可先用盐擦拭污渍油腻后再洗,清洗效果很好。

(7)盐水除漆味: 新油漆的墙壁或家具会散发出一股浓烈的油漆味。可在地板上放置两盆冷盐水,一天至两天后油漆味可消除。

(8)盐水解冻: 从冰箱冷冻室里取出的冻鱼、冻鸡、冻肉,放在盐水中,不仅解冻快,而且能使其保持鲜嫩。

(9)厨房灭火去烟雾: 将盐撒在炉灶上,可扑灭油腻火;生柴煤炉时如果烟雾太大,撒上一把盐会使烟雾消散,火苗旺盛。

(10)易于蛋剥壳保持蛋白凝: 煮蛋时在水中加入少许食盐,煮后的蛋壳更易剥离,煮破了壳的鸡蛋蛋白也不会流出来;在含盐水中煮荷包蛋时,有助于蛋白凝固而不散,煮出的蛋也鲜嫩。

(11)保存豆腐: 夏季豆腐很难保存,但将食盐溶解于水后烧沸,冷却后把豆腐浸放于盐水中能使豆腐保存很长时间;煮豆腐时时间长了会变硬,如煮时先放点盐,则豆腐不硬又滑嫩好吃。

(12)防止水饺粘结: 煮水饺时,先在水中放入适量食盐,煮出的水饺不粘锅,饺子不容易破皮。

(13)清洗果蔬: 瓜果生吃时用淡盐水或盐粒搓洗后再用清水冲洗,不仅更易于洗净还有一定的去污杀菌作用;鲜桃在冷淡盐水中浸泡后,表面细毛容易去掉;清洗青菜时,在清水中撒一些盐,可把蔬菜里的虫子清洗出来;藕切好后放盐水中腌一下,再用清水冲洗,炒出来的藕不会变色。

(14)防水果变色: 削皮的苹果、梨等水果如不及时食用表面会变成浅棕色,若泡于淡盐水中,既可防变色又可使其清脆香甜。

(15)去除果蔬苦涩味或者腥味: 苦瓜、萝卜等带有苦味或涩味的蔬菜,切好后用少量盐浸渍一下滤汁后再用可减少苦涩味;鲜鱼在盐水中放一段时间再清洗可减少鱼的泥腥味;用盐水浸泡削皮后的切片菠萝,能够破坏掉生物苷和菠萝蛋白酶,除去涩味避免发生过敏现象;食用草莓前先用盐水浸泡3-5分钟,可起到杀菌作用,吃时还另有一番风味。

(16)宰杀家禽拔毛凝血: 鸡鸭宰杀后,在加盐的热水中泡片刻再拔毛,即干净又容易拔;宰杀家禽时,让禽血流进装有少许食盐的水里,能使禽血加快凝固,用这种血旺煮汤不易碎裂。

(17)清洗毛巾衣物: 夏天擦汗多而粘的毛巾,先用食盐清洗再用清水漂洗可更洁净;用5%~10%的盐水浸泡清洗衣物,可除汗渍且保持衣料的柔软;洗衣领口时在上面撒些精制盐,污渍就容易除去。

(18)防止色布变色: 洗涤带色衣服时,先在盐水中浸泡片刻再用清水洗涤,就能减少褪色。

(19)保持水温: 冬天在暖水袋中加适量盐,可以延长热水温度的保持时间。

(20)除去玻璃霜冰: 冬天用浸有盐溶液的海绵擦拭窗玻璃,窗玻璃就不会结霜;用装有盐的温布小袋擦拭汽车挡风玻璃,可防止其结冰。

(21)鲜花开的更艳: 若想让花开得更鲜艳,在花盆里浇一点点淡盐水即可。新摘下来的鲜花插在盐水瓶里,可保持较长时间而不枯萎。在水仙花的盆中放入少许盐,能延长开花时间。

(22)盐浴洗脚缓解疲劳: 洗澡或者洗脚时在浴缸热水或洗脚水中加入食盐,浸泡约十分钟,然后用清水清洗,可缓解疲劳。

(23)食用适量盐水防暑降温: 因家庭饮食不当引起的呕吐腹泻初期,可用适量盐糖温开水吞服,视吐泻量进行补充;夏季或者高温作业,也能补充因大量流汗而丢失的水和盐,补充适量含盐饮料可预防中暑。

(24)漱口清洁口腔: 每天早晚用淡盐水漱口,可清洁口腔、减轻口臭和牙龈肿痛出血及护齿等。

二十二、为什么工业盐不能食用?

工业盐存在食用上的安全隐患,其来源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工业盐采用国家标准《工业盐(GB/T5462-2003)》,与食用盐适用《食用盐》标准(GB5461-2000)和《食用盐卫生标准》(GB 2721-2003)、《食用盐碘含量》(GB26878-2011)三项国家标准相比,感官容许黄色、青白色且没有无异味要求,理化指标上没有砷、铅、钡、氟、碘五项检控指标,一般对水不溶物的要求相对放宽,特别是工业盐不加碘,没有规定包装、贮存和运输不得与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有异味或影响产品质量的物品同存、混装运输。二是企业间还可协议采用自定指标购销,从原料采集、输送及生产过程、包装等环节均无特别的卫生要求,一些有毒有害的工业副产品盐也可以在工业盐产用企业间购销。这种盐专供工业使用,不能食用或用于食品、副食品加工,在包装时专门印有“工业盐-不得食用”标识,两碱盐限制于产销直接购销,其他用盐由盐业公司统一经营。

工业盐由于成本和售价较低,肉眼很难区分工业盐与食用盐的区别,因而成为违法份子加工、贩运假冒伪劣食盐的原料。为此,我省盐业主管机构实行驻厂监控和公开举报电话,对工业盐出厂、途中运输和运达用户的全过程进行点对点检查,对农贸集市开展经常性检查,防止其流入食盐市场。

二十三、怎样区分食用盐和工业盐?

食用盐从原料采集、输送及生产过程、包装等环节均有特别的卫生要求,出厂前都经过严格检验,各项指标必需符合国家《食用盐》标准和《食用盐卫生标准》,从外观上看,质白,呈细沙状,无异味,无肉眼可见异物。工业盐除生产和出厂内控质量指标不一样外,对工业用盐生产和包装无特别的卫生要求,外观呈白色晶体或可能呈微黄色、青白色,也可能存在肉眼可见异物。我省为精制工业盐,一般情况下在外观上与普通食用盐难以区分,不法人员乘机用工业盐分装加工 假冒小包装碘盐,假冒盐业公司包装、注册商标和碘盐标志在市场上兜售,消费者要格外注意。

国家实行食盐专营,定点生产并采取食盐批发、食盐零售许可证制度,保障食盐生产和流通的安全。因此,消费者一定到持有食盐零售许可证的超市或正规商店购买有碘盐标识的小包装碘盐,不要购买散盐,如有质量、购买上的疑问,可拨打小包装上碘盐生产商、分装商、经销商、盐政举报电话咨询。

二十四、如何科学用盐?

1.首先应到持有食盐零售许可证的商场或商店购买自己需要的食盐,以便保证食盐安全质量。

2.按照需要选用碘盐、低钠盐、绿色食品食用盐等。

3.购买碘盐时务必购买小袋包装的、贴有碘盐标志的碘盐。

4.不要存放时间太长,要随吃随买;装入有盖的容器,存放在阴凉、避光、干燥的地方;炒菜、做汤待快熟出锅时放盐效果好,最好不要油炸爆锅。

5.正常人群应按照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每日食盐总量不超过6克,彻底改变口味重的习惯,尽量吃得淡一些,可多 生吃不用盐的蔬菜(如西红柿、黄瓜、萝卜等);或者烹调或起锅时不加盐,而在餐桌上放一瓶盐,餐时加盐,使盐主要附着于食物和菜肴表面,来不及渗入内部,吃起来咸味已够;或者改食普通食盐为低钠盐。

6.减少食盐量的人群也不能全吃无盐的菜,食盐太少对健康也有危害。

7.低钠盐含钾量较高,肾功能不全和心脏疾患等病人在选食低钠盐时,要注意高钾对健康造成的危害,最好使用普通食盐。

8 .不能购食来路不明的食盐、工业盐或工业副产品盐,也不能将工业盐或工业再生盐用于食品、副食品加工,卤水等液体盐不能食用和作为食品加工。


未加碘食用盐供应政策、适宜人群和购买途径

一、 未加碘食用盐供应政策、适宜人群

四川全省自然环境缺碘,历次调查均未发现水源性高碘地区,按照《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有关规定,于1995年实施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策略并取得显著防治成效, 自2005年起全省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均保持在90%以上,全省实现了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目标。但目前还存在专为不宜食用碘盐的甲状腺相关疾病患者设置的无碘食盐销售网点数量偏少、布局不合理且缺乏导购信息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不宜食用碘盐人群购买无碘食盐不方便。为妥善解决不宜食用碘盐人群购买无碘食盐面临的具体困难,进一步规范无碘食盐供销管理,省卫生厅、省经信委、省盐务管理局在《关于进一步做好无碘食盐供应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川卫办发〔2010〕16号)作了规定:

未加碘盐供应政策:结合人口分布和交通状况,依托川盐连锁直营店,适度增设布局合理的销售点。农村地区可以选取中心卫生院所在地,就近设立无碘食盐销售点或委托中心卫生院代销;城市地区可以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公办医疗机构所在地,就近设立无碘食盐销售点或委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代销。各市(州)盐政市场稽查处对经许可的无碘食盐销售网点实行授挂《未加碘食用盐专销点》牌管理,并把辖区内设置无碘食盐销售网点的相关信息在省盐政网、相关报刊等媒体进行公布,以便于群众查询。同时,在有关医院、社区张贴海报、布告等,引导群众寻购。

购买途径和适宜人群:各地盐业部门要依照《条例》有关规定,加强对从事无碘食盐销售人员的健康教育和培训,建立销售登记和定期统计报告制度,无碘食盐销售数量应与不宜食用碘盐人群实际需要量基本一致,既要方便不宜食用加碘食盐人群购买无碘食盐,又要谨防碘盐市场受此冲销,保障全省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策略的有效实施。不宜食用碘盐人群须持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医疗机构病情证明到指定零售点购买无碘食盐;销售人员不仅要向持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医疗机构疾病诊断不宜食用碘盐证明的人群限量供应无碘食盐,还要告诫不宜食用碘盐的患者防止其家人食用无碘食盐,以免造成健康危害。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开展大众宣传,实施碘盐监测,调查评估实施效果;省级盐业主管部门负责落实在全省合理布设无碘食盐销售网点的相关工作,通过强化措施,规范管理,积极稳妥地推进无碘食盐供应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辖区内医疗机构具有甲状腺疾病诊断条件的实际情况,确定能出具该类病情证明的医疗机构,要求医务人员出具相关疾病病情证明时,应注明“不宜食用碘盐”,同时将确定的医疗机构名单向当地盐业部门通报,并积极协助盐业部门对从事无碘食盐销售人员的健康教育和培训。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无碘食盐生产、流通和供销等环节的全面监管,严厉打击劣质、假冒无碘食盐冲销市场,保证无碘食盐的稳定供应。无碘食盐包装要注明适用者范围,执行统一定价。

二、购买途径:全省21市州设未加碘食用盐专销网点共284家

为方便不宜食用碘盐人群购买到未加碘食用盐,根据《四川省卫生厅、四川省经信委、四川省盐务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无碘食盐供应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川卫办发〔2010 〕16号)》,持有规定医疗机构的“不宜食用碘盐”的病情证明的消费者可到专销点购买小包装未加碘食用盐。《盐政网》已将各市州盐政市场稽查处/盐业公司指定的未加碘食用盐专销点公告如下,各市州、县市区的专销点可点击查询。


食盐中添加剂使用标准和用途

食盐中添加剂分为两种,一种是营养强化剂,执行的《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2012),另一种是食品添加剂,执行的是《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

一、食盐中添加的营养强化剂,目前仅为碘一种。

GB14880-2012明确“保健食品中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和食用盐中碘的使用,按相关国家标准或法规管理”,执行的是《食用盐碘含量》(GB26878-2011),添加的品种为碘酸钾、碘化钾和海藻碘。目前四川省碘盐执行的第三档,每公斤食盐中含碘21mg-39mg,添加的碘剂主要是碘酸钾。

海藻碘盐中添加的海藻是生于海中的藻类植物,海藻类食物包括发菜、紫菜、海带、海白菜、裙带菜、海萝、 海苔 、石花菜、龙须菜等。海藻含矿物质最多为钙、铁、钠、镁、磷、碘等,现代科学认为,常食海藻食品可有效地调节血液酸碱度,避免体内碱性元素(钙、锌)因酸性中和而被过多消耗。

二、食盐中添加剂,目前主要有抗结剂、氯化钾两种。

(一)食盐抗结剂。 在GB2760—2011允许食盐中添加的抗结剂中,我省主要采用两种,一种是普通碘盐中添加的亚铁氰化钾,另一种是绿色食用盐添加的是柠檬酸铁铵。

亚铁氰化钾俗称黄血盐,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食盐抗结剂,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及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欧盟都允许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允许其在盐和代盐制品中作为抗结剂使用,用于防止食盐结块。卫生部新闻办公室曾发布《规范使用食盐抗结剂亚铁氰化钾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专文,说明亚铁氰化钾中的铁和氰化物之间结构稳定,只有在高于400℃的情况下才可能分解产生氰化钾,但日常烹调温度通常低于340℃,因此在烹调温度下亚铁氰化钾分解的可能性极小。GB2760—2011规定以亚铁氰根计在盐及代盐制品中最大使用量10mg/kg,即每100克盐中含亚铁氰根1mg。在食盐包装上根据GB7718第4.1.3.1.4条,对添加的亚铁氰化钾抗结剂按《GB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INS国际编码,标示抗结剂(536)。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转型升级投资指南(2011年12月发布)》要求“根据社会需求开发食盐品种,发展绿色食盐。”目前不添加亚铁氰化钾抗结剂的食盐,为执行农业部行业标准《绿色食品—食用盐标准》(NY/T1040—2006)的产品。我省标识绿色食品食用盐中,除个别采取加大高温干燥的物理方法外,一般添加柠檬酸铁铵,是亚铁氰化钾之外直接用于人类食品的添加剂品种之一。GB2760—2011规定,柠檬酸铁铵(381)在盐及代盐制品中最大使用量为25mg/kg,。

(二)低钠盐。 GB2760—2011允许食盐中添加氯化钾(508),主要用于健康减盐中食用的低钠盐。国家标准中许可盐及代盐制品添加氯化钾最大使用量为350g/kg,即低钠盐中最多可含35%的氯化钾。

目前我省低钠盐执行的行业标准《低钠盐》(QB2019—2005),该标准允许添加氯化钾(以KCI计)24.00±10g/100g,即每百克盐中最多含氯化钾34克。

此外,根据国家和省级卫生部门的规定,有关制盐企业经省级卫生部门组织审查同意后,也可以在食盐中添加其他合规合适的食品营养强化剂、添加剂,有关多品种食盐按规定在其包装上予以了标识,消费者可以参照包装标签及声称按需选购。

附件下载:

主办:中共黑水县委|黑水县人民政府    承办:黑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维护:黑水县信息公开和大数据中心    联系电话:0837—6721568    联系邮箱:hsxzfb@163.com

网站标识码:5132280005 蜀ICP备11001905号 川公网安备 513228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