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史
形态特征
近种区别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耐力持久
警惕性强
善于表达
饲养方式
分布范围
繁殖方式
发情
-
行为改变: 发情前的2~3天,犬兴奋性增强,活动增加,烦躁不安,眼睛发亮,食欲下降,频频排尿,举尾拱背,喜欢接近公犬,常爬跨其他犬等。 [7]
-
生殖道变化: 表现为阴门肿胀、潮红,临近排卵时肿胀程度最大,流出伴有血液的红色黏液,而后逐渐消退。 [7]
交配
-
配种具体时间一般在早上,犬的精神状态最好,冬季则要在中午天气比较暖和时进行。地点应选择安静、清洁的场所,最好是公、母犬都熟悉的地方。 [7]
-
配种前和配种后2小时内不允许饲喂,以免公犬在交配时发生反射性呕吐。 [7]
-
公犬不要频繁交配,以免影响健康,缩短种用年限。一头公犬在1年内的交配次数不能超过40次,在时间上要尽可能均匀地分开进行。壮年公犬每天交配1次,隔3~4天应休息1天,偶尔在1天内交配2次,应间隔12小时以上,次日必须休息。 [7]
-
对于初配母犬,最好实行主人辅助交配(一手抓脖圈一手托下腹部)。 [7]
-
母犬避免生育过密。母犬虽然每年可以繁殖两胎,但生育过密,对母犬和仔犬的体质都有影响。根据母犬的年龄和健康状况可掌握两年繁殖3胎或一年1胎比较适宜。超过9岁的母犬一般不宜再繁殖。 [7]
-
对母犬每次开始发情日期、各发情阶段持续天数以及交配日期等都要仔细记录下来,以便准确地确认公、母犬配对和推算预产期。 [7]
妊娠
分娩
寿命
主要价值
©2025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