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定位
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明确提出加强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
“
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提出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具体要求。本专业结合国家现代化建设及健康中国的需求,立足于粤西及珠三角地区,培养具有
“
五个一
”
基本核心素质【一流医学人文素养、一种探究习惯和能力(科研统计分析能力强)、一种对外专业沟通能力(专业外语好)、一项艺术特长、一项体育强项】,凸显与医学和社会学紧密融合并具有一定艺术特色,能够在医学、教育、咨询、研究、管理等领域胜任专业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心理学专业人才。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凸显与医学和社会学紧密融合并具有一定艺术特色,能够在医学、教育、咨询、研究、管理等领域胜任专业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心理学专业人才。
三、培养规格
(一)学制学分
1.
学制:四年
2.
学分: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方向至少应修满本专业要求的
159.5
学分,心理与教育测评方向至少应修满本专业要求的
159.5
学分,艺术治疗方向至少应修满本专业要求的
159
学分。
(二)知识要求
1
.扎实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
掌握心理学相关学科的知识,了解相关医学基础、相关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
3
.掌握心理学的研究设计以及相关的统计、测量的相关知识;
(三)能力要求
1
.具有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具有运用所学的知识从事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及行为决策工作的能力;
3
.具有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心理学实验研究设计、计算机应用及综合分析、数据处理和撰写论文的能力;
4
.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能力,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语文献。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四)素质要求
1
.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具有
“
五个一
”
基本核心素质【一流医学人文素养、一种探究习惯和能力(科研统计分析能力强)、一种对外专业沟通能力(专业外语好)、一项艺术特长、一项体育强项】,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3
.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与沟通协调能力。
4.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四、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
涵盖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共
42
门课程。
(二)核心课程
心理学史、心理统计学、普通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学、心理咨询技术与实操、精神医学、临床心理学。
(三)实践教学
包含课程中的实践教学部分、第二课堂、毕业论文、毕业实习。
五、师资队伍
本专业教学团队共有教师
23
人,其中教授
2
人,副教授
14
人,中级职称
7
人。拥有博士学位人数
20
人,达到
87%
。教学团队中海外博士研究生学历人数达
7
人,占比
30.4%
。硕士生导师
8
人,博导
1
人。
六、教学条件
学校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所有教室都可以开展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学校网络是广东教育科研网湛江地区汇接中心,全面覆盖湛江、东莞两校区和直属附属医院。拥有现代化的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总量
198
万多册,电子图书
151
万多册,订有纸质期刊
800
多种,电子期刊
4
万余册,购买及可利用中外文数据库
30
余个。
本专业依托
2015
年申请立项的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提升专业学生的实验实践教学。
2015
年立项为广东省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
2021
年立项为广东省一流专业。实验中心包含心理测评实验室、心理训练实验室、心理咨询与治疗实验室、脑电实验室、沙盘游戏实验室等总面积
800
余平米的场地和设施。另外积极拓展了广州三九脑科医院、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等
10
多个实习基地和
20
多家实习点,通过与社会实践单位共建协同育人基地,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基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