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奥克塔维娅·E.巴特勒的《播种者寓言》和《天赋寓言》?
4 个回答
先说结论:“地球之种”是我今年看过的最好的一套科幻小说,入门门槛也不高(easy to read),向各位强烈推荐。
简单介绍一下创作背景。作者奥克塔维娅-E-巴特勒是第一位获得雨果/星云奖的黑人女性作家,在当时的“老白男”中是异类。她的创作风格被称为“非洲未来主义”,影响了包括N-K-杰尔辛(“破碎的星球”三部曲作者)在内的黑人幻想文学作者。奥克塔维娅-E-巴特勒本计划为“地球之种”写六到七本书,但因突然离世(从楼梯上摔倒引发中风),导致系列只完成两本。
“地球之种”可称为末世小说。到21世纪中期,气候异常导致农业衰退,美国经济崩溃,失业率高居不下。美国南部地区所受影响最大。失业者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向北部地区移民,前往华盛顿甚至加拿大、阿拉斯加寻找工作机会;一种是进入巨型企业设立的工厂社区当工人。
这两种选择对于平民并不友好。北上移民要面对州与州的封锁、加拿大国境封锁。阿拉斯加正和美国闹独立,即将爆发战争。北上路途遥远,黑帮、暴徒、小偷随处可见,独行者会被抢劫甚至杀害。即使做好万全准备,结伴上路也有生命危险。
工厂社区有保安和重型武器保卫,进入其中的工人避免直接的人身威胁。但工作酬劳不是货币,而是只能在工厂社区内使用的代币。食物价格高昂,代币根本不够支付,于是工人沦为债奴,甚至不得不用子女抵债。
另一方面,美国总统宣布放弃耗资甚巨的火星登陆计划,将宇航员撤回地球。总统候选人、参议员杰瑞特是一名基督教极端主义者,扬言要净化不信仰基督的异教徒,“让美国再次伟大”(听着很耳熟是不是?)。他纵容宗教极端主义者攻击平民社区,抢夺非教徒的子女交给教徒家庭抚(洗)养(脑)。
女主角劳伦即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她的父亲是一个平民社区的领袖、教师兼牧师,预见到社区面临的险境,组织居民储存枪支弹药,加固社区防御。即使如此,社区依然难逃覆灭命运。暴徒攻陷社区,烧杀抢掠,十八岁的劳伦带领两名社区幸存者踏上流亡之路。
“地球之种”系列有不少特点和优点,挑几个重点说。末世小说往往有一个关键诱因:核战、瘟疫、自然灾害,甚至天降陨石。但“地球之种”的末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世界缓缓下沉”,待到民众发现,一切已不可救药。
小说呈现的世界观非常宏大,但是作者小心的控制视角,仅让读者看到劳伦之所见。比如第一部《播种者寓言》分为两部分,前半部是平民社区见闻,后半部是流亡之路。工厂社区如果展开描述会有不少内容,但它只出现在社区居民的侧面描写中:社区失业的居民既需要工作,又担心人身安全,所以选择搬去工厂。劳伦知道这不是好选择,但无可奈何。
我最喜欢“地球之种”的地方是它的文风和对人物的塑造。令我惊讶的是,奥克塔维娅-E-巴特勒的文风并不“黏糊”(这是很多女性作者的毛病),而是沉稳克制、言简意赅,某种程度让我想起厄奶。虽然采用第一人称视角,但心理描写适可而止,没有动不动就绕地球三圈。
我曾经吐槽过“大女主”作品往往女主形象缺乏成长。某种程度上“地球之种”也是一种“大女主”作品,但我非常满意其形象塑造。打个比方,在一些作品中,女主因为一时心软或者脑抽,作出某种愚蠢决定或者傻事,酿成大祸。接下来作品得花三个章节为麻烦找补。虽然读者知道这是一种塑造主角成长的手段(吃一堑长一智嘛),但还是想揪住女主衣领使劲摇晃:“为什么要做这种蠢事!为什么?!”
但劳伦不是这样。她冷静机智,判断从不犯错;有坚定的信念,也有果断的行动力。她在社区生活时就意识到固守社区没有出路,早早准备急救包。踏上流亡之路后谨慎观察,救助收容遇到麻烦的同行者,必要时毫不手软的杀死暴徒。
在第一部结尾和第二部开头,一切都很顺利。她获得一批追随者,建立了新社区“橡子”,践行“地球之种”理念。但是新社区还是失败了,虽然劳伦没有做错什么。为什么呢?因为世界太残酷,不是个体可以改变,即便她拥有超人的意志和行动力。一帮宗教极端主义者驾驶几辆重型装甲车冲进橡子社区,靠电击项圈就把社区改造成集中营。劳伦和社区居民度过了地狱般的十七个月:强制劳役、洗脑、被殴打、虐待、强奸……
奥克塔维娅-E-巴特勒文风有点像残酷版的厄休拉,用旁观者般的冷静叙述残酷的事情。回想一下,厄休拉写过“强奸”吗?有,《世界的词语是森林》。但被侵害者是外星人,这就与读者产生距离感。而“地球之种”中被侵害者是活生生的人,不仅有女人,还有男人。《天赋寓言》中关于集中营生活的描写是系列小说中最残酷的内容,但作者并没有煽情,“某某被打死了”、“某某被带走消失了”、“某某被强奸了”,就像陈述客观事实。
我认为奥克塔维娅-E-巴特勒一大写作优点,是虽然笔下主角是黑人女性,但她不会喋喋不休强调主角的弱势地位。世界一团糟,谁都逃不掉,无论非裔、亚裔、拉丁裔还是白人。女人被强奸,男人也会成为性奴。除非大家团结一致,否则一起完蛋。
——劳伦有一个弱点:她是超共感者。超共感者看到别人受伤,自己也会感受到同样痛苦。如果把她放进枪战现场,看到别人被枪击,她会疼到失去意识,仿佛自己也死了一次。避免超共感的办法是“不看”。话说我以前设想过这个设定,但不知道该怎么围绕这个弱点展开故事。奥克塔维娅-E-巴特勒还真写出来了,给跪。
说说小说拒人千里之处和缺点吧。首先“地球之种”有强烈的宗教色彩,这可能让从小接受无神论教育的中国读者产生抗拒心理。劳伦受牧师父亲的影响,又经过一番思考,创设“地球之种”信仰。它有部分基督教色彩,同时强调“上帝即改变”以区别基督教,所以被基督教极端主义者视为异端、邪教。系列小说可视为宗教萌发、传播过程。
而缺点,则是第二部结尾节奏过快。从劳伦摆脱奴役,重建“地球之种”开始,小说叙事节奏突然加速,风卷残云般“地球之种”成功了,宇宙飞船造出来了,人类星际探索的梦想实现了。几十年岁月一百页说完,过程省略。而且貌似这是作者去世前写就的,她就想这样写。根据结尾,接下来是“地球之种”的外星殖民史,可惜永远看不到啦。
很多人批评“政治正确”毁了幻想小说,这话就是扯淡。幻想小说写得差就是写得差,和是否关注现实没有关系。厄休拉是通过一个个虚构的外星世界关注现实。而新世纪后,越来越多的幻想文学作者通过直接描写现实世界表达对现实的关注。奥克塔维娅-E-巴特勒即代表幻想文学转型的一个阶段。
拓展阅读。
今年正好看了这本书:
《桑切斯的孩子们》
我有理由相信,《播种者寓言》中关于平民社区的描写受到这本书影响:破落的社区,男人缺乏工作,高生育率,未成年妈妈,住房缺乏导致十几个人挤在一个房间里生活。为了摆脱贫穷,有的男人加入黑帮,但难逃一死。腐败的警察,有时候警察就是抢劫犯……《桑切斯的孩子们》出版于上世纪60年代,是当时轰动的人类学著作和非虚构文学。非常值得一读。
蹭个丁勾大佬的热点强答一波。
巴特勒的《地球之种》系列我还没读,不过我读过这个作家的另一本书——《莉莉丝的孩子》(三部曲,我目前也只读了第一部《破晓》)。所以简单口胡下这个作家的风格吧。
首先大方向上,她和厄休拉勒奎恩一样,都是借着科幻的皮,来写现实社会问题。
与厄休拉不同的是,她比厄休拉直白。厄休拉更“超越”,更“架空”,影射现实从来不会玩直球。厄休拉有自己的立场,但创作时她会尽量隐藏立场,让作品呈现“复调”感。比如写性别议题,厄休拉很少直白地去控诉男性怎么压迫女性,而是会反过来想象一个女性占优势的世界里,女性会怎么压迫男性。或者干脆更进一步,直接写一个双性人社会,双性人如何看待彼此,如何看待只有单一性别的地球人。这样,厄休拉从“批判男权”直接前进到“解构性别观念”,比美国当时流行的女权观念早了好几十年。
而巴特勒(至少在《莉莉丝的孩子》里表现出来的)要直白地多——我就是黑人女性,我就是要写我们的困境,而且我要让读者很简单地看出来。你读的时候可以很方便地把《莉莉丝的孩子》里的种种要素和情节,套上美国的现实,几乎是可以一一对应的——从这个方面,与其说她像厄休拉,我觉得她更像阿特伍德。
但厄休拉的小说有时能看出点知识分子习气,一些太残酷、太尖锐的情节或场面,她虽然也会写,但在具体叙述时往往尽量避开,不去向读者直接呈现,用间接描写的方法降低冲击性(比如丁勾大佬举的那个关于强暴的例子。还有关于杀人也是,《一无所有》结尾处当局屠杀示威者,厄休拉安排主角很快躲进地下室,看到伤者死者被抬进来,而不是直接去描写屠杀场面)。而且厄休拉有点完美结局强迫症,每本小说到结尾处都要把基调往上拔一拔,弄得光明一些——总而言之,读厄休拉的小说,就像听你奶奶给你讲鬼子进村的故事,奶奶照顾你情绪,对于很惨的事情,虽然也会提,但不会说得太具体,让你知道就行了。
而巴特勒在这方面要直接地多,她从来不避讳那些阴冷、尖锐、甚至血腥的桥段。《莉莉丝的孩子》中她写女主角的男友被残杀,用的是非常直接锐利的文字,完事儿还把尸体详细描述了一遍,让读者能与女主角感同身受那种窒息与愤怒。而小说结尾也非常灰暗迷茫。
下面放下我在豆瓣上写的,《莉莉丝的孩子》的书评吧。当时写完在知乎上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关于这本书的提问,于是没发。现在干脆乘机放这里好了。(不要脸地提一句,此书评在豆瓣上只有一个赞,但很让我开心的是,赞是这套书的译者给的)。
白与黑的另一面
——评巴特勒《莉莉丝的孩子·破晓》
和勒古恩喜欢借科幻写性别议题一样,巴特勒的《莉莉丝的孩子》,也是在借着科幻写种族议题。里面的“人类”是美国黑人,而欧安卡利人则可以看成美国的“白左”们。书里提出一个非常尖锐而深刻的问题——如果白人都是白左,是善良大好人,美国就没有种族问题了吗?
巴特勒的态度显然是悲观的,她敏锐的观察到,美国种族冲突的核心并不在于歧视,而是黑人无法成为社会主体,他们永远是“客”,是“问题”,是“弱势群体”,而白人永远是“主”,是“答案”,是“正确价值”。
甚至有一天黑人人口比例过半,这个问题也依然无解,因为美国整个文化和价值都是白人构建出来的,美国已经建成,黑人已然失去了构建美国的机会,除非彻底打碎重来,但那样重来的国家也就不能叫“美国”了。
正如莉莉丝在书里面临的尴尬处境,即便她是人类,但当她(部分)认同了欧安卡利人的价值观,甚至怀了欧安卡利人的孩子后,她就再也无法被自己的同类当成“人”看待了,连她自己也会陷入迷茫。另一方面,欧安卡利人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看起来都那么正确,挑不出一点毛病,你反对他们,只会显得你是个原始人。这也是美国黑人面临的问题:不成为白人,我们还能成为谁呢?难道要每天唱、跳、rap、篮球?还有别的路能走吗?
从发掘和展现问题这个方面,巴特勒毫无疑问是一流的。
但(仅就我读过的这本书而言)我认为她还是比不上勒古恩。勒古恩最厉害之处不光在于能尖锐深刻地发掘问题,她还能将问题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演绎——这大概从道德经里学来的。例如在《赛里格记事》中,她借用男人的视角展现性别歧视的可怕。在《一无所有》里,她安排了双线来同时展示无政府主义社会的美好愿景与会遇到的问题。而在这本《莉莉丝的孩子》中,巴特勒显然没做到勒古恩的复调法——她直接把女主角设定成了黑人,好像深怕别人看不出来她在写种族议题似的。这有些过于直白的做法显然让作品损失了一定的趣味和文学性。
不过这也只是我读她的第一本书,还不是最受好评的一本,或许后续的阅读中会改变看法也说不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