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用户投稿,不代表机核网观点

什么是盯鞋?

盯鞋,英文为shoegaze/shoegazing,亦称自赏、瞪鞋、修盖子。它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末英国地下音乐的舞台上,并发展为了90年代初英伦独立/另类摇滚中不可忽视的一员。 在90世纪中后期美国垃圾摇滚(grunge rock)和英伦摇滚崛起后,盯鞋迅速式微,直到千禧年后才迎来第一次复兴(Nu-gaze)。而在2010s后大量老牌盯鞋乐队的重组和复出,让该音乐流派走向了新一波的进程。
作为一种特立独行的音乐风格,盯鞋的主要特点是强失真形成的巨大吉他声墙,长时间低沉单调的吉他旋律混合着模糊的人声,再加上大量使用踏板、颤音、混响等效果器,达到一种人声和旋律消弭于吉他声墙中的效果。大概体验就是我虽然听不懂你在唱什么,也听不清你在弹什么,但是,嗡嗡嗡嗡嗡嗡嗡......
“盯鞋”一词则是由英国音乐出版社(British Music Press)所创造,描述了这些新兴乐队吉他手表演时,通常会呈现一种完全放空的状态低着头一动不动地站在舞台,更有甚者整场live背对观众,完全拒绝与台下的互动。 编辑们被这种叛经离道的表演方式所震惊,因而创造出了shoegaze这个充满揶揄,在当时具有一定贬义的词语。
有些朋友欣赏时可能会发现,Shoegaze、Dream Pop(梦幻流行)和Noise Rock(噪音摇滚)通常很难分清,这三种风格似乎有着相当的重叠和相似,有些乐队甚至三种tag同时存在。
在2014年的盯鞋音乐纪录片《Beautiful Noise》中给出了一种解释。它们都受到了地下丝绒以及车库摇滚、60年代迷幻摇滚的启发。 Dream Pop和Noise Rock通常有相对清晰的人声和比较传统的摇滚歌曲结构;不同的是Dream Pop更多使用干净的混响效果,有股子新迷幻(Neo-Psychedelic)的味道。而Noise Rock更注重扭曲失真的吉他音,俗话说就是音色更“脏”;Shoegaze则是集大成者,兼具了粗粝嘈杂和梦幻旋律。
打个比方,Dream Pop是核众食堂胡主任的美妙手艺,Noise Rock是西蒙老师的“脏比佳佳”,盯鞋则是他的胃,把两者都吞下了肚。

盯鞋的起源

人们普遍认为盯鞋的灵感来源于80年代的朋克、车库乐和一些独立摇滚音乐,如The Cure(治疗乐队)、Sonic Youth(音速青年)、Dinosaur Jr.(恐龙二世)、A.R.Kane等,更有甚者追溯到 the Velvet Underground的充满反馈、失真和嗡嗡声的音乐试验。
一些对盯鞋有着重大影响的乐队和专辑
但以上列出的乐队依然只是在当时的音乐前沿探索,还没有完全给出盯鞋的定义。真正意义上被认为是其根源的乐队,则是Cocteau Twins(极地双子星)和the Jesus and Mary Chain(耶稣和玛丽链)。
极地双子星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来自女主唱Elizabeth Fraser。她令人惊叹的嗓音横跨了清纯的假音到高亢的咏唱,其歌词多为无意义的拟声词,仅为配合器乐而存在,因而她变换的嗓音某种程度上也成为器乐演奏的一部分。
另一个核心则是其吉他手Robin Guthrie,他在音乐中大量使用混响、延迟、合唱、回声和镶边等效果器的运用,以及通过反复录音,营造一种管弦乐的氛围。而且他手中柔和清脆的失真吉他音色也让人印象深刻。
the Jesus and Mary Chain,这个由Reid兄弟组建的乐队,不但上承the VU和the Beach Boys的噪音,与同时期大洋彼岸的Sonic Youth遥相呼应,更是对后来许多不同风格的乐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力,比如:Ride、My Bloody Valentine、Pixies、Mazzy Star、The Boo Radleys等等,甚至对90年代的Grunge潮流也不无启发意义。
JAMC的音乐总是像钟摆一样在噪音与流行曲之间摆动,就像是爆炸般的回授音响环绕并腐蚀着流行曲般的旋律,通过阴暗、晦涩的歌词传达出来。盯鞋乐队没事就低头的毛病似乎也是从他们身上传来的,因为这群人在舞台上经常背对着观众,疯狂制造20分钟噪音后拍屁股回家。

盯鞋的辉煌时期

盯鞋的辉煌时期极其短暂,大致为90年代初期到中期短短不到10年的时间。即便如此,英伦大陆上短时期内依然涌现了大量出色的乐队。

My Bloody Valentine

说起盯鞋,人们就不能不提My Bloody Valentine(我的血色情人节)。这支来自爱尔兰都柏林的乐队被普遍认为是盯鞋运动(Shoegaze Movement)的正式开启者,也是大多数同类乐队难以逾越的高峰。
MBV最早组建于1983年,在经历了比较混乱的早期探索和频繁的人员变动后,最终固定为主创Kevin Shields,鼓手Colm O'Ciosoig,贝斯Debbie Googe ,主唱兼吉他手Belinda Butcher四名成员。
这张充满传奇色彩的专辑可以说是Shoegaze的巅峰之作,单曲《Sometimes》《Soon》等歌曲完整地给出了盯鞋的根源定义。在阴郁的曲调和嘈杂的混音下,女主唱Bilinda Butcher自然的唱腔和模糊不清的唱词营造了一种空灵缥缈的美感。在2016年pitchfork评选的历来最优秀的50张盯鞋专辑中,《Loveless》名列第一。这张专辑也是笔者本人最喜欢的一张之一,在很多夜晚我都可以在这厚重的噪音墙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个人最喜欢的单曲是When you sleep)。
这张专辑大获全胜后,MBV却没有乘胜追击,而是再次转入录音室并渐渐淡出乐坛。但他们的音乐影响了不止一代人,无论是模仿跟随他们的Shoegaze乐队,还是其后英伦摇滚的发展,例如Radiohead早期专辑《Pablo Honey》,你都能从中听出MBV的音乐元素。
顺带一提,《Loveless》这张专辑的成本高达50万美元,据说大部分都被他们用来买吉他玩了2333。如此高昂的制作成本让唱片公司Sire大伤元气,很长时间没有缓过气来,这也让他们在当时招到了一些批评。

同时期著名盯鞋乐队

Slowdive

Slowdive是一支发迹于90年代初却隐蔽于90年代中期的乐队,他们存在的时间仅仅为6年,却见证了Shoegaze运动的兴起与衰退。1989年,Neil Halstead和Rachel Goswell组建了最初的乐队,而slowdive这个名字则来自于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的同名歌曲。
瑞秋阿姨真的美
刚出道的Slowdive深受MBV和Sonic Youth之类的乐队影响,在最初的几张demo中他们玩票般地制造噪音。在几位新人加入后,Slowdive的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不再一个劲地追求噪音高潮,而是制造一个缓慢的噪音世界。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盯鞋乐队,慢潜乐队的编曲水平非常出色,从来不刻意塑造音墙,他们的音乐就是乐队名称的写照,在水中漂浮慢潜。代表作是专辑《Souvlaki》。
在盯鞋音乐式微后,Neil、Rachel和鼓手Ian于1995年组成了新乐队Mojave 3并与4AD签约,以一个新的身份继续活跃在乐坛上。

Ride

1988年Ride在英国牛津成立,初始成员为Andy Bell、Mark Gardener、Laurence "Loz" Colbert和Steve Queralt。Ride也通常被认为是当年盯鞋运动中最重要的一员之一,尽管他们本身对此不置可否。同为校友的Bell和Gardener组建Ride后逐渐活跃于地下音乐界,有一天他们的Demo被耶稣玛丽链的Jim Reid听到,并引起了前任老板Alan McGee的注意。1989年McGee将他们签约到Creation Records。
受到80年代the Smiths、the Stone Roses的影响,Ride的音乐风格更像是噪音和迷幻音乐的结合。1990年的专辑《Nowhere》被公认为Shoegaze运动中的里程碑之一,没错,它比《Loveless》甚至还要早一年。这张专辑里的歌曲曲风高度统一,Ride优秀地继承了英式迷幻摇滚的精华并与飘渺的吉他噪音相结合,共同营造了一种催眠式的迷幻气氛。
Ride的第三张专辑《Carnival of Light》受到了不小的非议。90年代中后期盯鞋逐渐退出舞台,乐队受到当时盛行的Brit-Pop影响,没有前两张专辑中那样过于厚重的利用吉他噪音和后期制作产生的‘音墙’,旋律也更加的流畅和缓慢。由于理念不一和创作受阻,Ride在完成第四张专辑后于1996年解散,值得一提的是Bell之后收到Oasis的邀请担当了其贝斯手。

Lush

Lush于1987年在伦敦成立,1989年与4AD签约,最初的名字为the Baby Machines。他们的音乐风格主要受到Cocteau Twins和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的影响,因此乐队风格比较偏向流行,类比起来就像是在Cocteau Twins般仙乐飘渺的女声基础上,加上一层甜美的吉他白噪音。
由于人员的经常变动和一些意外事件的发生,Lush的命运经历了大起大落,1998年就宣布了解散。因此相对于其他80年代末同时崛起的乐队,Lush并未像MBV或Ride那样受到乐评界的诸多推崇。但作为盯鞋运动的一员和4AD主要代表乐队之一,他们的音乐风格跨度更广,其高水平的音乐依然值得后世欣赏与赞美。
除了以上介绍的乐队外,同时期还有ChapterHouse、the Boo Radleys、Curve、Adorable和Drop Nineteens等出色的乐队不断出现,鉴于篇幅原因就不一一介绍了。在90年代初短短的四五年间,许多盯鞋乐队给乐坛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曲风,也给观众留下了美好而又深刻的印象。
但在美国Grunge摇滚和英伦摇滚的双重夹击下,Shoegaze乐队逐渐消弭,他们有的转型去做更加流行的风格,有的人则转向了更加小众的方向,也有许多乐队难以为继,纷纷解散。下篇文章将把目光放在千禧后新兴Shoegaze乐队的坚持,近十年重组的老牌乐队和他们重新引领起的另一波风潮。
这是笔者在机核的第一次投稿,如有错误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捉虫,感谢大家的阅读!
参考资料

内容因剧透、敏感不适等原因被隐藏

点击查看
Shoegazing 英文维基

内容因剧透、敏感不适等原因被隐藏

点击查看
Reddit shoegaze页面

内容因剧透、敏感不适等原因被隐藏

点击查看

内容因剧透、敏感不适等原因被隐藏

点击查看
I
blurryroad

45 人关注

知识挖掘机
知识挖掘机

39642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