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雅加达6月3日电(记者李晓渝)印度尼西亚全国杂交水稻技术培训3日在位于西爪哇省的印尼国家水稻研究中心顺利闭幕。

在为期3天的培训中,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组的5位专家以课堂讲授、现场实习等形式,向来自22个印尼水稻生产大省的48名官员宣传杂交水稻技术,增强他们在各自省份内充分利用杂交水稻技术提高稻米产量的信心。

合作项目专家组首席专家易振华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这次培训活动是在中国商务部“援印尼杂交水稻技术合作项目”的不断推动和支持下,印尼政府第一次举办此类杂交水稻专题技术培训活动。

他说,中国专家们通过这次培训向印尼学员们普及了杂交水稻基础知识,介绍了杂交水稻这项源于中国的技术的宝贵价值,讲授了针对印尼推广杂交水稻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点,加强了印尼官员们对杂交水稻本地化进程的认识和信心。

参加培训的印尼水稻专家利基说,杂交水稻在印尼只是刚刚开始发展,但在中国却早就开始了大面积种植,并且为中国解决粮食供应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说,我希望印尼能够采用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和知识,使我们能够早日实现粮食自给自足的目标。

印尼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也是大米消费大国。据该国水稻专家介绍,印尼年人均消费大米超过120公斤,超过了中国的年人均90多公斤。同时,印尼水稻栽种面积居世界第三,超过1300万公顷,其气候条件也适合水稻生长,增产潜力巨大。但该国目前主要种植的水稻还是常规稻种,全国水稻每公顷产量约为5吨,仍有较大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