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和评价“不射之射”?

中国经典动画不射之射
关注者
19
被浏览
38,866

10 个回答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动画,虽只看过一两遍,那种感受却刻印心中二十来年。

好的作品,就是能引发每个人独特的理解和体验,像是个“白洞”那样,一个点能爆发无穷的可能性,若要一百人来评价,一百人便有一百种答案,无法尽言。

在这部片子里,我看到的是身为人,一生可以追求的最高境界——人本身的生命和行为可以几近于道。道的原理,通过某种技艺的形式(射箭,绘画,书法,围棋等等技艺),刻画于自己的生命和灵魂深处,炼成自己的小宇宙,又与大宇宙相互联结。

只讲原理是抽象的,讲现实就会好理解。有个成语,叫炉火纯青,百科解释:“意思是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后用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无论是何种技艺,这个完美境界其实只能是无限接近而没有上限,就像这世界上不存在真正的零一样。而在接近的过程中,心灵纯粹者,几十年如一日地修炼自身的技艺,以不断逼近它,瓶颈,就是克服自身当前的局限,突破后又是一重新境界,每个阶段的任务都不同,这点不射之射这部动画通过继昌每个阶段的不同修炼方式加以诠释。现实中,“继昌”大有人在,我所知的,就有《逝去的武林》里一位武术大师,尚云祥,在他眼中,世间一切的信息, 皆可转化为其在武学上的领悟,通过观察猫在休息时的呼吸状态,领悟了独特的内息锻炼方式,最后其人行动坐卧外形如常人,可每时每刻都在练武的状态里。

这种人,通过几十年如一日的修炼,把自己炼为某种技艺专门的“器”,而为了逼近最高境界,他们无形中都领悟并运用了道的原理。这从来不是巧合。天地至理在自身技艺的领域,得以不断显现,才能帮助他们逼近那传说中的完美。这份追求和坚持无疑是伟大的。世间有很多种强大,与道合一,就是其中最强的一种,道不仅需要领悟,更需要践型,唯有践行,才可与道合一,无往不利,达成所愿。人想实现自身愿望,要顺势而为,顺的势,是这世间深层次的原理,而不是自己想当然的以为。所以人要遵道而贵德。

最后说下我理解的不射之射的境界,这是动画人所臆想的那种完美的境界,刚才也说了,其实只能无限逼近而无法达到。人的能力总归是有上限的。但不射之射是种隐喻,他代表从有形化无形,刚开始,一般人可能还能看出射箭者的高杆,比如百步穿杨,但后来就越来越难理解了,到最后,说是人箭合一也不为过,境界越往上越令旁人觉得匪夷所思。(这里去除玄幻的意味,最后继昌以人身形成箭气射伤别人)

不射之射,是忘记了射箭,但是,射箭已成为了本能,从有为到无为。没有一个生命生来就是为了发展成什么样子而存在的,但到了这里,一个人的生命却绝对的纯粹化了,变成了专为某个技艺而存在的个体。一个技艺的修炼者,他不用再刻意修炼了,看什么都想到射箭,射箭成为了本能,这得有多么可怕,把它换成别的呢?一个武术家,看什么都是可以启发创造武术的,那他最后的成就无疑会开创一个时代了。这无疑是对修炼技艺的后来者,极有启发性的。

逼近不射之射境界的人,还有个特点是,赢就不那么重要了,只因最大的敌人成了自己,不断超越自己,成了最终极的目标,自身局限不断被破除,天地越来越宽广无边。限制人发展的,最后成了寿命。

2021年4月10日

终于明白了不射之射结局的含义:最后纪昌不用弓箭就可射物,是进入了不假外物的阶段,极力弱化外物涵盖一切工具的影响和作用,只强化和修炼自身,直到自己本身的整体状态不断调整到极限,人身即“弓”。什么是人身即弓,逝去的武林里描述的尚云祥就是如此,生命在无意识的状态下都在习武,人武合一,无时不练,无物不可入武,这种状态是无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