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文化

中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文化
收藏
0 有用+1
0
半坡文化,中国 原始社会 新石器时代 的一种文化,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 仰韶文化 ,是北方 农耕文化 的典型代表。1952年发现于 陕西西安市 半坡村,从陶器上发现二十二种符号,可能是汉字最初的形态。
中文名
半坡文化
解    释
中国 原始社会 新石器时代 的文化
所属区域
黄河 中游地区
发现地
陕西西安市 半坡村

简介

年代距今约6800–6300年,半坡村的原始居民是定居的,以氏族或部落为单位,建立村落。 半坡 是一个没有贫富差别的原始社会。居住区有壕沟围绕,以防野兽侵害。房屋为地面和半地下式的,呈方形或圆形。居住区中央有长方形大屋,可能是氏族集体活动的场所。多种农具、鱼猎工具的出土,反映 半坡居民 的经济生活为农业和渔猎并重。陶器有 粗砂 罐、 小口尖底瓶 等。彩陶十分出色,红地黑彩,花纹简练朴素,绘人面、鱼、鹿、植物枝叶及几何形纹样。
从陶器上发现二十二种符号,可能是一种原始文字。半坡成人死后埋入公共墓地,常随葬陶器及 骨珠 等装饰品。遗址有两座同性 合葬墓 ,分别埋着两个男子和四个女子,一般认为是 母系氏族社会 葬俗 。死亡儿童埋在居住区,多采用 瓮棺葬 。一座女孩 土坑 墓中 随葬品 精致丰富,表明当时对女孩的爱重。
半坡文化是北方 农耕文化 的典型代表。

发现过程

半坡遗址
西安 市东半坡村发现的遗址,属于仰韶文化类型,这是 黄河流域 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一种文化。因日用陶器以红陶为主,上有彩绘的几何形图案或动物形花纹,又称为 彩陶文化 ,1921年首先在河南 渑池县 仰韶村 发现。西安 半坡遗址 面积大约五万平方米,分居住区、制陶作坊区和氏族公共墓葬区三部分。房子有氏族 公共仓库 和家庭住房,住室内有烧火的灶,居住区外围还有排水的壕沟。制陶的窑址计六处,以红地黑花的彩陶为主。 墓坑 计250处,按血缘序列安葬,随葬品多是尖底瓶和陶罐。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石制和骨制的生产工具。这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社会 母系氏族 村落遗址。
半坡村遗址 于1953年春被发现后,1954年开始发掘,1957年清理完毕,于次年在遗址上建立了一个巨大的半坡博物馆。村落遗址略呈椭圆形,北端为氏族墓地,南面为居住区,该区的东北边为制造陶器的窑场。居住区内的建筑有一定的布局,房屋有大有小,大的面积达120平方米左右。这种大房子在一个村落中,只有一间,可能是氏族(或部落)首长的住室或氏族(或部落)议事集会的场所。从墓葬的发掘情况来看,没有男女合葬现象,而是男子们埋在一起,女子们埋在一起,说明了这里在这时实行 族外婚
半坡博物馆
陕西地处黄河中游,是 中华民族 的发祥地之一。早在 远古时代 原始人类 就在这里繁衍生意,创造了多姿多彩的 史前文化 ,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四十多年来,文物考古工作者通过大量的调查和发掘,在陕西境内发现上千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和数万件文物。 [1]

复原场景

距今六千多年前, 渭河 的支流河水畔,有一座古老的氏族部落——半坡。这里东依白鹿终南山,可常年进山打猎;北边是开阔的平原地带,适合于发展农业;河之水流经这里,为半坡人提供了大量的 水产资源 ,也是一个绝佳的捕鱼场所。经过考古专家测定和实物分析,半坡村当时是处于亚热带 气候条件 下,气候温暖而湿润,终年绿树葱笼,很适合人类的发展。
这个半坡部落已经有人口400–600人,在当时的社会来看,已经是一个颇具规模的部落聚集地。半坡人的“村庄”被一条大围沟分成三部分。 沟东 是制陶区,北面是集体墓地,大围沟围住的,则是居住区。
半坡遗址复原
一座面积约160平方米的大房子是整个半坡部落的中心,前面是一片很大的中心广场。这座大房子是氏族部落的 公共建筑 ,是大家举行集会、商讨事务的地方,氏族 部落首领 及一些老幼都住在这儿。大房子与所处的广场,是整个居住区的核心。大房子四周遍布着一系列小型的房子,所有房间的门都朝着大房子而开,分区、布局极有章法,其 建筑形式 也体现着原始人由穴居生活走向地面生活的发展过程。小房子里住着过婚姻生活的妇女以及不确定来访的其他氏族男子,当然,也会有男女相对稳定的 对偶婚 ,但绝不同于后来的 一夫一妻制 ,子女仍旧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考古学家 还在半坡发掘出了近万件生产和生活工具,就其种类看可以分为农具、 猎具 、渔具、炊具、食具、纺织具;就其材料看可分为石质、陶质和骨质。从这些出土的工具来看,半坡人不仅从事农耕、渔猎、采集等,同时还要进行制陶、纺织、工具制造等生产活动来维持生存。
春天,半坡人用石斧、砍伐石器砍倒树木,芟除杂草,并放火焚烧地面的残余物,再用 石铲 翻掘土地,石锄和尖木棒挖 穴种 粟。到了秋天,半坡人用 石镰 或陶镰收获庄稼,把粮食储藏入公用的窖穴中。如果需要食用这些粮食,就把它们用 石磨盘 、石磨棒脱皮碾碎。在遗址中就出土了半坡人盛粟的罐和粟腐朽后的遗物,证明半坡人学会了栽培粟。
在村子的中间,还有一个保存火种、吃“ 大锅饭 ”的地方。这些火种在一个很大的连灶坑中,由椭圆和圆形两部分组成,中间相距1米,火道相通。两个灶的侧壁和底部都有很厚很坚硬的红烧土层,因为这里被长期使用才流下了这样的痕迹。这些遗迹仿佛使人们看到一幅画面,展现了半坡人日出共同劳动、日落围着篝火唱歌跳舞的原始社会的生活场景。
从出土的许多石或骨的箭头来看,半坡人已学会使用弓箭,并大量驯养了狗。“农闲”的时候,男人们带着驯养的狗去树林里打猎。女人们则会到野外采集植物的果实,或者到河边用自己发明的 渔叉 鱼钩 甚至渔网捕鱼和 螺蛳 。被驯养的猪 悠闲 地在圈栏里闲逛。 姑娘们 用部落人发明的尖底瓶沉入河里汲水。
半坡人是出色的匠人,会制作各种有用的陶器。在半坡社会中,陶器的使用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制作技术上也已经采用了模制法和 泥条盘筑法 。在半坡时代的后期,半坡人逐渐以慢轮修整器口器形,使器形更加规整。半坡人的陶器主要用于生活用具,他们已经制作出了做饭用的陶甑。这种陶甑与蒸锅在原理上并无区别。
半坡人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追求,有自己的精神生活。从出土的陶器上,我们还看到,他们有了抽象的 刻画符号 。陶器太单调了,于是他们在上面印一些类似麻袋或 粗布 的纹路。他们具备了原始的数列和 多边形 的概念;他们制作了最古老的乐器 陶埙 ,闲暇时来上一曲。彩陶上画着游动的鱼,奔驰的鹿,这是渔猎的写照;陶器外壁有图案逼真的 抽象画 ,笔划流利疏朗,显然具有装饰的作用,这就是工艺品了;他们还在陶器上刻画上自己崇拜的图案,例如人面鱼纹图案,人面涂彩,口部衔鱼,三角头饰,或许这就是 半坡氏族 的图腾或 族徽 。所有这些,在6000年后,都成为文物重见天日。
初步的“纺织”已经在进行,天冷的时候,大家穿着麻线般粗的纤维御寒;天热时,我们的先民们更多的是光着黝黑的脊梁,把蓬乱的头发用精心磨制的骨笄别在头上。
原始部落的 大家庭 生活是温馨的,也是时刻受到外界威胁的。野兽、 自然灾害 以及大大小小的其他灾祸,时刻威胁着半坡人的生活。为了抵御野兽和灾害,半坡人修建了大型的 防御工事 ——围绕 半坡村落 的大围沟。这个大围沟宽7–8米,深5–6米,底径1–3米,全长300多米。沟的内沿高出外沿约1米多,靠居住区的沟壁坡度很大,外壁则接近陡直。这显然是挖沟时有意为之的。夏雨时节,村落积水可以疏导到大围沟中去;而遇到有野兽袭击或外族侵袭时,大围沟便成了第一道防护的屏障,这堪称后世城壕的先驱。
大围沟,起初应是为了防御敌人进攻、野兽侵袭、洪水泛滥等重大灾难或灾害而修建起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灾害和氏族矛盾的不断增加,人们的防御意识也随之不断提高。在这样强烈的保卫家园的意识支配下,后来的人们更是不断创新,围沟渐渐地被高大的夯土城壕所取代。再往后,人们就地挖土,既筑了墙又建成了壕沟,并在壕沟里注水,形成 护城河 ,从而形成了更加完善的 防御体系 。大围沟让半坡人有了远离外部危险世界的 安全感 。对此,无法解释的是,如此浩大的工程,在没有 运输工具 ,只有简单石制和骨制挖掘工具的半坡时期,是如何完成的? 有人计算了一下,整个大围沟的废土量,放到当今,用能拉3立方米土的卡车去运输,也需要来回3600多趟。
半坡人是否和其他部落发生过战争一直是学术界争议的一个问题。也许,村落和村落、氏族和氏族之间也会争夺猎物,也会有矛盾和冲突。
大围沟的北面是墓葬区,这是一片完整的氏族公共墓地。墓中死者一般都头部向西,以单人葬为主,也有二人、四人葬;有仰身葬,也有 俯身葬 ;有直肢葬,也有 屈肢葬 ,以及 瓮棺 葬。在半坡人的 丧葬习俗 中,对儿童的丧葬习惯十分特别。半坡儿童大多不葬于公共墓地内,而是置于瓮棺内, 考古学 称之为瓮棺葬,从而形成了半坡人的一大特色。由于当时 自然条件 很差,人们的生活十分艰苦,加之疾病流行,儿童 死亡率 是很高的。儿童夭折后,大人先在房屋附近地上挖个坑,放个大 陶瓮 或罐,把孩子尸体放在里面,上面盖个陶钵或 陶盆 ,并在当中凿个洞,可能是供死者灵魂出入的通道。较大的孩子则用两个陶瓮对起来埋。孩子埋葬在房屋附近,这充分表达了父母对子女的眷恋之情。半坡出土的儿童瓮棺共有73个。

出土文物

刀石
半坡遗址 现存面积约5万平方米,发掘遗址面积1万平方米,共发现房屋遗址46座,圈栏2座,储藏物品的 地窖 200多个,各类墓葬250座,烧陶窑址6座,以及大量 生产工具 和生活用品约近万件文物。
半坡的彩陶几乎就是半坡文化的代言,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 人面鱼纹盆 。古代的艺术品, 人面鱼纹 是半坡彩陶画的典型作品,这一生动的形象反映了半坡人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人面鱼纹线条明快, 人头像 的头顶有 三角形 的发髻,两嘴角边各衔一条小鱼。此图反映了半坡人和鱼之间的密切关系和特殊的感情,可能是 半坡氏族 崇奉的图腾。
带流器
埙是半坡出土的比较有特色的陶制品。埙是 最古老的乐器 ,具有典型的仰韶文化特点。埙的起源与先民的劳动 生产活动 有关。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的,用以诱捕猎物。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被当成单纯的乐器,并逐渐增加按 音孔 ,发展成可以吹奏曲调的旋律乐器。 中国音乐学院 曹正 教授自本世纪30年代即制作仿古 陶埙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79年以来, 天津音乐学院 陈重 教授改进研制成九孔陶埙。九孔紫砂陶埙已在 民族乐队 中较普遍使用。 中央民族乐团 杜次文 曾用此乐器在多国公开演奏,赢得广泛的赞誉。 贾平凹 在作品《废都》中也曾有描述。
尖底瓶 是半坡出土的最具特点的陶器之一,是当时比较先进的一种汲水工具。它的巧妙之处在于运用了重心原理,具体方法是在双耳上系上绳子,由于 水的浮力 ,瓶子一接触水面就自动倾斜,灌满水后又因为重心移动而自然竖起。用它 盛水 还有两大特点,一是便于手提与肩背,二是口小,灌满水后从河边到居住区的路上水不容易漫出。这也许是重心原理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应用了。
陶甑 ,古代的 蒸锅 。先民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 水蒸汽 可以熟食,于是制作了陶甑,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利用蒸汽的范例。
陶甑
人面纹 也是 半坡类型 的文化彩陶上的一种具有特色的纹样。甘肃省 正宁县 宫家川就出土了一种在瓶腹上满绘着人面图像的葫芦形瓶。人面 獠牙 突露,双目眦睁,威武猛厉,表现出超人的勇力。
半坡早期的彩陶上,还有鱼与人面相结合的奇特形象,比较常见的有人嘴两旁各衔一鱼,人嘴外廓与鱼头构成共鱼形;另外还有在 鱼纹 头部圆框中填入适合形的人面图像。这种鱼与人面相结合的形象,人和鱼互相寄寓,又互相转借,意味着人和 鱼是 交融的共同体,被人格化了的 鱼类 图像和各式鱼类图纹可能是半坡部族的图腾,具有氏族保护神的性质。

文化类型

鱼纹盆
半坡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的半坡类型文化,是继承 老官台文化 发展起来的。半坡类型文化的彩陶上有较多的动物图像,描绘了奔趋的鹿、爬行的鼋(亦称蛙或龟)和伫立的鸟。其中最有 代表性 的花纹是鱼类纹,数量最多,并贯串于半坡类型文化的始终。
同时期陶器类型
半坡早期彩陶上鱼类纹的形象较写实,常见的是单独的鱼纹,多为平展的侧面形象,以直线造型,比例虽较准确,然略显平板。 陕西 临潼县 姜寨一期遗址第159号墓出土的彩陶大盆内,画着大致作一圈排列的5条鱼,是用两种不同画法画成的:①为黑色影像,突出鱼的外廓形象;②用线勾出鱼的各部分,并结合运用黑、白映衬的手法。中期彩陶上的单独鱼纹富于变化,因其造型系以直线与弧线相结合,圆点、弧线和弧边三角穿插运用,故使鱼纹显得活泼灵动。其纹样格式,除平展式外,还出现了回旋、蹦跃等姿态。姜寨二期遗址出土的尖底 彩陶罐 上的游鱼图像,夸张地表现出游鱼回首返泳的瞬间动态。 甘肃 秦安县 王家阴洼半坡类型墓地出土的一件 彩陶瓶 ,环绕腹部画着4条不同姿态的游鱼,或舒展平泳,或俯冲疾下,或相对背向地屈身蹦腾,构图活泼,堪称 原始绘画 的佳作。晚期彩陶上的单独鱼纹,采取了夸张变形的艺术处理。鱼纹头部的变化最大,突出表现了张大的嘴和露出的牙,鱼纹变成上下对称的式样,而且鱼纹用弧条形统一造型,趋于几何形化,富有 装饰性

价值

主要有半坡遗址和 姜寨遗址 出土的原始先民使用过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艺术品等,包括 石斧 、石铲、 石刀 刮削器 、敲砸器、箭头、磨盘、纺纶、骨锥、骨刀、 骨针 、鱼钩、 鱼叉 、陶钵、陶盆、 陶碗 、陶罐、陶甑以及尖底瓶等,此外还有 陶哨 、人头、鸟头、兽头等艺术品和一些装饰品,在半坡遗址出土的二十二种 刻划符号 也展示在陈列室中。
从半坡文化中看到的大量绚丽多彩的陶器,表明这一时期的文化为彩陶文化。其绘画作品有的丰富生动,有的神秘难测,有的则图案化,多绘在盆、钵、罐、 细颈壶 上,绘画作品多绘在小口器肩,腹和口部,直口器多绘在外壁或口缘外侧,大口器多绘于器内壁。多见黑彩,还有少量 红彩 。绘画图案古朴、简练,可分三大类:一类为象生性图案,如张口作吞食状的鱼、悠闲的鹿、搜索食物的蛙等 动物纹 ,还有 植物纹 。这些象生图案同 史前人类 的生活息息相关,形态生动的动植物纹样是农耕和渔猎生活的反映。第二类为几何图案,有三角形, 方格纹 编织纹 等,这类图案多在钵、罐、盆、壶类器皿外璧上部,许多钵类器口缘外侧绘黑色宽带纹,部分大口浅腹器皿的彩陶图案多绘在内壁上,小口器的图案则绘在 口唇 和肩腹部,这些部位多是容易看得见的地方,多数图案清晰,笔画疏朗,这些几何图案中,三角纹是由鱼纹图案变化而来,波折纹则是山或水的写意。 彩陶文化首次是在 河南 省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的,因此半坡遗址是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

历史影响

半坡文化属于黄河中游的 原始文化 ,显示出北方 地理环境 的特色,可以说是北方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半坡遗址是中国唯 一保存完好的原始社会遗址,也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 母系氏族公社 村落遗址。距今历史5600–6700年。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继承老官台文化。半坡遗址的发掘,是我国首次对一个原始氏族聚落遗址进行大面积的揭露,并且确立了一个新的 文化类型 ,学术上称它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这为研究中国黄河流域原始 氏族社会 的性质、聚落布局、 经济发展 文化生活 等提供了完整的资料。 痕迹检验 专家从半坡遗址陶片上找到了制陶人立体指纹堪称最早的人类指纹。

现状

陈毅元帅在第二天就向中央发电报,建议拨款30万元 人民币 修建半坡博物馆。1958年4月,中国第一座遗址 性博物馆 在西安的 浐河 东岸建成。1961年,它被列入中国首批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
1958年, 文物保护 部门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 西安半坡博物馆 。博物馆的大门装饰十分具有原始村落风格,鱼池中耸立着正在汲水的半坡姑娘的石雕,大厅正面为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半坡遗址”四个遒劲隽美的大字。走在半坡博物馆,使人们产生一种回归自然、回归历史、回归艺术的真情实感。
西安半坡博物馆 1958年4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迄今已接待中外游客2000多万人次。
1996年半坡博物馆被确定为全国一百个 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之一,1997年西安市政府将半坡博物馆评定为“西安旅游十大景”之一,半坡遗址为国务院颁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代言人

陈忠实 先生接受邀请,成为 西安半坡博物馆 的文化代言人。2006年5月12日上午,我国当代知名作家陈忠实应邀受聘为半坡博物馆文化代言人。由作家代言博物馆的做法在全国尚属首家,开创了一种历史文化部门与文学工作者合作的新形式。
半坡博物馆展览大厅大台阶下竖立着一幅背景画,上面“文化、传承、使命”六个主题大字格外醒目,画面一侧是陈忠实的名作《 白鹿原 》主题人物 白嘉轩 ,他以沧桑的眼神注视着复原后的半坡遗址。半坡博物馆向陈忠实先生颁发代言聘书并赠送礼品,礼品中有 人面鱼纹彩陶盆 和半坡遗址 发掘报告 原版。陈忠实为半坡博物馆现场题词:“这个民族的历史是从这里开始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