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
twitter line
研究生: 張淳萱
研究生(外文): CHANG, CHUN-HSUAN
論文名稱: 未婚青年人際關係需求、愛情風格與交友軟體使用狀態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 Study of Interpersonal Needs, Love Styles and The Use of Dating Software for Unmarried Young Adults
指導教授: 修慧蘭 修慧蘭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 HSIU, HUI-LAN
口試委員: 林清文 孫頌賢
口試委員(外文): LIN, CHIENG-WEN SUN, SUNG-HSIEN
口試日期: 2018-01-29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 心理學系
學門: 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 心理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2
中文關鍵詞: 人際關係需求 愛情風格 交友軟體使用動機 交友軟體功能使用狀態
外文關鍵詞: interpersonal needs love styles the motivation of using dating software the use status of dating softwar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 被引用: 18
  • 點閱 點閱:7314
  • 評分 評分:
  • 下載 下載:102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 書目收藏:1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現今未婚的二十二歲至三十歲青年的人際關係需求、愛情風格與使用交友軟體狀態的關聯。研究對象為435位介於二十二歲至三十歲之間有談戀愛的經驗且一年內有使用過交友軟體的未婚青年。本研究使用「人際交往傾向量表」、「愛情風格量表」和「交友軟體使用狀態調查表」為研究工具。並以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以及典型相關進行正式資料分析,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 未婚青年的人際關係需求偏向期望情感需求及被動歸屬需求的滿足;愛情風格偏向浪漫表達與真情投入兩種類型;在交友軟體使用動機上偏向「交友的便利性」。交友軟體功能使用上偏向「通訊功能的使用」。
二、 男性在人際關係需求的「主動包容需求」上的得分高於女性,女性在愛情風格的「浪漫表達」上的得分高於男性。
三、 女性在交友軟體使用動機的「匿名與安心的人際」高於男性,男性則在「尋找性對象」高於女性。而男性在交友軟體功能使用狀態的「交友功能的使用」、「基本資料的填寫」及「個人頁面的整理」皆高於女性。
四、 不同身分在人際關係需求及愛情風格上皆未有顯著差異。
五、 不同身分在交友軟體使用動機中的「解決交友的困境」有顯著差異;在交友軟體功能使用狀態上則未有顯著差異。
六、 人際關係需求、愛情風格、交友軟體使用動機與交友軟體功能使用狀態兩兩變項間部分有達顯著相關。
七、 第一次典型相關分析發現,交友軟體的使用者在人際交往上可能常常是被動的,且期待與現實有落差的,因而使用交友軟體。第二次典型相關分析發現,交友軟體的使用者可分為跟著流行動機與行為者及為尋求特定目的與行為者。
根據以上發現,本研究進一步的討論,並提出生活方面及未來研究方向之參考建議。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nline dating software usage and interpersonal needs and love style among unmarried young adults between twenty-two and thirty years old. The participants comprise 435 unmarried young adults from age 22 to 33 who have dating experience and have used a dating software within one year. The measurements used in this study include the Scale of Interpersonal Propensity, the Scale of Love Style and the Scale of Dating Software Status. The data obtained from the samples is analyzed by one 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canonical analysis.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The interpersonal needs of unmarried young adults lean towards “want affection” and “want inclusion”; their love styles inclines towards “romantic style” and “sincere and involved style”. The motivation for using online dating software tends to be “convenience in making friends“ while user function emphasizes on “communication”.
2. Male participants scored higher on “expressed inclusion” for interpersonal needs while female participants scored higher on “romantic style” for love styles.
3. For user motivation in online dating software, female participants scored higher on “anonymity and reassurance” while male participants sccored higher on “seeking sexual partner”. For user functions, male participants scored higher on “assorted dating functions”, “completing basic information” and “organizing personal page” than female participants.
4.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identities in interpersonal needs and love styles.
5. There i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identities in their motivation of "reducing difficulties in making friends" in using online dating software;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usage status.
6. There are som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interpersonal needs, love styles, user motivation and usage status in online dating software.
7. The first canonical analysis found that dating software users are likely to be passive in their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and that there is generally a gap between expectations and reality, hence the reason for using dating software.The second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found that dating software users can be divided into those who are motivated by social media trends and those who have a more specific purpose in using the tool.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findings and proposes suggestions for pracitical application and future research.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一、網路交友與自身經驗 1
二、網路交友的特性 2
三、使用網路交友的原因 3
四、未婚青年與網路交友 4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5
第三節 研究假設 6
第四節 名詞解釋 6
一、人際關係需求 6
二、愛情風格 7
三、交友軟體使用狀態 7
四、未婚青年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網路交友的現況與特徵 9
一、網路交友的興起與現況分析 9
二、網路交友的媒介 12
三、交友軟體使用狀態的測量 14
第二節 網路交友的理論模式 15
一、青少年網路友誼形成的假設模式(Adolescent friendship formation) 15
二、網路交友運用與結果模式(The internet dating use and outcomes model) 17
三、網路約會模式(Model for online dating) 18
四、小結 19
第三節 影響使用網路交友的相關因素 20
一、人際需求 20
二、愛情風格 26
三、個人背景因素 29
四、小結 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6
一、預試對象 36
二、正式對象 3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0
一、基本資料 40
二、交友軟體使用狀態調查表 40
三、人際交往傾向量表 50
四、愛情風格量表 59
第四節 資料處理和分析 67
一、描述統計 67
二、項目分析 67
三、信度分析 68
四、效度分析 68
五、多變量變異數分析 69
六、皮爾森簡單相關 69
七、典型相關 69
第五節 研究流程 7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71
第一節 未婚青年的人際關係需求、愛情風格及交友軟體使用狀態之現況 71
一、未婚青年的人際關係需求之現況 71
二、未婚青年的愛情風格之現況 72
三、交友軟體使用之現況 74
第二節 不同性別的未婚青年人際關係需求、愛情風格及交友軟體使用狀態之差異情形 77
一、不同性別的未婚青年在人際關係需求之差異情形 77
二、不同性別的未婚青年在愛情風格之差異情形 78
三、不同性別的未婚青年在交友軟體使用狀態之差異情形 79
第三節 不同身分的未婚青年人際關係需求、愛情風格及交友軟體使用狀態之差異情形 83
一、不同身分的未婚青年在人際關係需求之差異情形 83
二、不同身分的未婚青年在愛情風格之差異情形 84
三、不同身分的未婚青年在交友軟體使用動機之差異情形 85
第四節 未婚青年人際關係需求、愛情風格及交友軟體使用狀態之相關情形 89
一、人際關係需求與愛情風格之相關情形 89
二、人際關係需求與交友軟體使用狀態之相關情形 90
三、愛情風格與交友軟體使用狀態之相關情形 92
第五節 未婚青年人際關係需求、愛情風格及交友軟體使用狀態之典型相關 95
一、第一次典型相關分析 95
二、第二次典型相關分析 10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7
第一節 結論 107
一、未婚青年人際關係需求、愛情風格與交友軟體使用狀態的現況 107
二、不同性別之未婚青年人際關係需求、愛情風格及交友軟體使用狀態之差異 108
三、不同身分之未婚青年人際關係需求、愛情風格及交友軟體使用狀態之差異 109
四、未婚青年人際關係需求、愛情風格及交友軟體使用狀態之相關情形 109
五、未婚青年人際關係需求、愛情風格及交友軟體使用狀態之典型相關 110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13
一、受試者 113
二、問卷內容 113
三、研究範圍 114
四、實務方面的建議 114

附錄一 交友軟體使用狀態調查表之預試問卷 123
附錄二 愛情風格量表之預試問卷 127
附錄三 正式問卷 131
附錄四 台灣人愛情風格量表使用同意書 139
附錄五 「網路交友動機量表」使用同意書與同意涵 140
附錄六 「人際關係傾向量表」使用同意函 142


王亞民(2005)。成人依附行為與網路交友功能使用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臺北市。
王彥程(2000)。臺灣企業員工人際溝通能力之衡量及其量表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臺南市。
王啟璋(2003)。行動電話使用對人際關係影響之關聯性研究──行動電話之社會性使用、即時可得性、情境不明性(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臺北。
王鍾和(2001)。網路交友。學生輔導,77,72-77。
朱錦鳳(2014)。心理測驗: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何振誠、邱張名琪、陳威(2009)。從網誌到微網誌:網路社會參與型態的演變介紹。資訊社會研究,17,1-51。
何國華(2005)。人際關係。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吳明隆(2007)。結構方程式:AMOS的操作與應用。臺灣:五南。
吳姝蒨(1996)。電腦中介傳播人際情感親密關係之研究:探訪電子布告欄(BBS)中的「虛擬人際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新聞學系,臺北市。
吳淳萁(2012)。從聊天到「牽手」:探討網路愛情觀與婚姻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新北市。
呂欣怡(2006)。國小學童網路人際關係與現實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學研究所。
李建德(2015)。大學生網路交友動機與愛情風格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花蓮縣。
李倍恩(2009)。台東縣國中教師寂寞感與愛情風格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
卓紋君(1998)。台灣人愛情量表之編製兼探台灣人愛情風格與其相關之因素。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87-2413-H-041-001),未出版。
卓紋君(2004)。臺灣人愛情風格之分析研究。中華輔導學報,16,71-117。
卓紋君、顏欣儀(2013)。台灣人愛情風格量表再修訂-以大學生族群為本。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學報,25,65-87。
周文心(2011)。大學生性別角色特質與愛情風格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研究所,新北市。
林永貞(2012)。戀愛中大學生愛情風格、性態度與親密關係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南部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林鴻智(2010)。高中生寂寞感對社群網站使用意願之影響─以高雄市高中生為例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施伊穗(2006)。小學生的網路交友世界─以嘉南地區某小學學生為例。中華傳播學會2007年年會。台灣、新北市:淡江大學。
胡玉珍(2010)。大學生網路交友、自我揭露與愛情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臺北市。
孫曉雅(2013)。影響社群網站自我揭露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合著(2002)。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翁漪蔓(2007,7)。無名小站使用行為研究 以自我呈現的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臺北市。
張玉佩(2010)。媒體愉悅:數位遊戲之閱聽人經驗探索。中華傳播學會2010年會,台灣,嘉義縣。
張春興(1994)。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8)。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雅婷(2008)。網路交友動機與人格、孤獨、社交焦慮和自我揭露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曹家榮(2005)。資訊時代的媒介、速度與愛情,資訊社會研究,7,267-294。
梁德馨、吳懿軒、姜柔萍、陳世鴻、陳儀蔓、黃品瑜、黃虹瑜、瞿佑安、蕭錦炎(2013)。2013年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取自http://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20130926e.pdf
許雅惠、黃天佑、 鄭琳蓉、林家正(2007)。網路交友行為與社交焦慮之研究。資訊科學應用期刊,3(2),53-77。
郭正瑩(2008)。男女大學生網路自我揭露、網路社會支持與寂寞感之差異研究—以即時通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臺北市。
郭欣怡(1999)。網路世界的我與我們:網路使用者之心理特性與網路人際關係特性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心理系研究所,臺北市。
郭娉如(2008)。大學生社交焦慮傾向、反芻思考、寂寞感及網路使用時間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新竹市。
陳宥語(2017)。大學生家庭氣氛、成人依附與愛情風格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所。
陳偉禎(2014)。以人際需求理論探討大陸來台交換學生使用Facebook建構社會連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嘉義縣。
陳嬿竹(2002)。網路與真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曾端真、曾玲珉(1996)。人際關係與溝通。臺北:揚智文化。
游康婷(2001)。網路友誼的形成與維繫:電子佈告欄使用者交友行為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臺北市。
游森期(2001)。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游璧如(2005)。兩位站崗女的愛情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黃玉蘋(2003)。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自我概念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黃瓊彗(2000)。從沈浸(flow)理論探討台灣大專學生之網路使用行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所。新竹市。
楊亨利、孫曉雅(2016)。影響社群網站自我揭露的社會需求因素。中華民國資訊管理學報,22(1),33-62
楊勁祐(2005)。虛擬社群人際互動之探討—以民視的「網友聊電視」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資訊傳播工程學系碩士班,臺北市。
楊靜芳(2003)。社交焦慮,網路社交焦慮與網路環境特性之關聯性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萬峻廷(2012)。愛情態度、生活型態和科技準備度對網路交友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研究所,新北市。
鄔佩麗(1984)。工廠青年人際關係訓練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與心理輔導學系研究所,臺北市。
廖培珊、杜素豪(2004)男女授受不親?:民眾對未婚男女之親密行為容許度。載於翟海源主編,台灣民眾的社會意向(171-183頁)。臺北:巨流。
網路溫度計(2014)。空虛寂寞覺得冷?網路交友大調查!。取自http://dailyview.tw/Daily/2014/04/25。
齊格蒙.包曼(Z. Bauman)(2008)。液態之愛—論人際紐帶的脆弱(何定照、高瑟濡譯)。臺北市:商周。
劉守信(2000)。青少年網路使用行為與輔導方案之研究—以新竹市為例—以新竹市為例。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桃園市。
劉家儀(2001)。以人際關係論與計畫行為論探討網路交友之現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高雄市。
歐振文(2001)。愛情e點靈-浪漫理性和諧的兩性關係。臺北市:黎明文化。
蔡永福(2001)。購買涉入、購買動機、網站環境特性對網路生鮮蔬菜購買意願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行銷研究所,臺中市。
鄭琳蓉(2008)。大學生自我概念和社交焦慮在網路交友行為上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研究所。
戴怡君、董旭英(2002)。使用網際網路進行互動者特質之探討。資訊社會研究,(2),29-58。
韓佩凌(1999)。台灣中學生網路使用者特性、網路使用行為、心理特性對網路沉迷現象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與心理輔導學系研究所,臺北市。
顏欣儀(2011)。大學生情侶的愛情風格、溝通姿態與關係滿意度及關係承諾度之對偶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蘇愉婷(2011)。台灣圖畫書作品中的友誼挫折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蘇湙絜(2013)。國小人際適應困擾學童在兒童中心團體遊戲治療的互動行為模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臺北市。
龔慧玲(2010)。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真實與網路人際關係與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之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Ahmetoglu, G., Chamorro-Premuzic, T., & Furnham, A. (2010). Interpersonal relation orientations, leadership, and managerial level: Assessing the practical usefulness of the FIRO-B in organiz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lection and Assessment, 18(2), 220-225. doi: 10.1111/j.1468-2389.2010.00504.x
Aries, E. (1987). Gender and communication. In P. Shaver & C. Hendrick (Eds.), Review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Sex and gender,7, 149-176. Thousand Oaks, CA, US: Sage Publications, Inc.
Hair, J. F., Black, W. C., Babin, B. J., & Anderson, R. E. (2010).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A global perspective (7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Prentice Hall.
Joinson, A. (1998). Causes and implications of disinhibited behavior on the internet. In J. Gackenbach (Ed.). Psychology and the internet: Intra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transpersonal implications (pp.43-60). San Diego,CA: Academic Press.
Long, B. L. (2005). Scrips for dating: a model and theopry of online romatic relationship initiation (Master’s thesis). Retrived from https://etd.ohiolink.edu/
Moreno, A. H.(2008). Click to connect: Testing the internet dating use and outcomes model (Master’s thesi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New Brunswick, New Jersey. Retrived from https://rucore.libraries.rutgers.edu/rutgers-lib/24443/pdf/1/
Okubo, M., Ishikawa, K., Kobayashi, A., Laeng, B., & Tommasi, L. (2015). Cool guys and warm husbands: The effect of smiling on male facial attractiveness for short- and long-term relationships, Evolutionary Psychology,13(3), 1-8. doi: 10.1177/1474704915600567
Parks, M. R., & Floyd, K. (1996). Making friends in cyberspac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6(1), 80-97. doi: 10.1111/j.1083-6101.1996.tb00176.x
Peter, J., Valkenburg, P. M., & Schouten, A. P. (2005). Developing a model of adolescent friendship 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 8(5), 423-430. doi:10.1089/cpb.2005.8.423
Rheingold, H. (1993). 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Retrieved from http://www.rheingold.com/vc/book/
Rubin, Z. (1970). Measurement of romantic lo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6(2), 265-273. Retrived from http://psycnet.apa.org/record/1971-02302-001
Sayeed, O. B. (2010). FIRO-B & nurturant-task leadership model: moderating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dian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 45(3), 446-458. doi: 10.2307/27768274
Stephure, R. J., Boon, S. D., MacKinnon, S. L., & Deveau, V. L. (2009). Internet initiated relationships: Associations between age and involvement in online dating.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4(3), 658-681. doi:10.1111/j.1083-6101.2009.01457.x
Suler, J. (1996). Why is this thing eating my life ? Computer and cyberspace addicition at the “ palace “. Retrieved from http://users.rider.edu/~suler/psycyber/eatlife.html
Schutz, W. (1966). The Interpersonal Underworld, 18-20. Palo Alto, Calif.: Science and Behavior Books.
Tracy, E. M. (1990). Identifying social support resources of at-risk families. Social Work,35, 252-258.
Tsay, M. (2004, May). Interpersonal needs for inclusion, control, and affection and internet use.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New Orleans, LA.
Valkenburg, P. M. & Peter, J. (2007). Who visits online dating sites? Exploring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online daters.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 10(6), 849-852. doi: 10.1089/cpb.2007.9941
Walther, J. B. (1996).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Im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hyperpersonal interactio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3(1), 3-43.